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我国在年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
2.1922年, 的颁布,确定了幼稚园教育在学制中的独立地位。
3.《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于年月,简称.它指出,幼儿园是对岁以上学前儿童实施和的机构,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阶段。
4.《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于年月,简称。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于年月,简称。
它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阶段。
6.陈鹤琴为中国幼稚园教育创编的课程称为,主要是指活动、活动、活动、活动和活动五个方面。
7.陈鹤琴创建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以、、为目标,以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称为“”。
8.张雪门为中国幼稚园教育创编的课程称为,主要强调了的教育思想。
9.行为课程系,一般以为一个活动单元,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按的变化、根据儿童中会出现的事物而进行的。
10.《指导纲要》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1.《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12.《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密切合作、与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3.《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和,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
14.《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尊重幼儿和,以为基本活动,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15.《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16.《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相对地划分为、、、和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17.《指导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教育内容要,,注重、、,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8.《指导纲要》的教育内容具有、、、的特征.19.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二、名词解释:1.幼儿园课程2.陈鹤琴3.张雪门三、判断题:1.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2.陈鹤琴提出的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主张,仅适用于当时的国情,对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工作没什么价值。
2020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倍尔D.卢梭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D.创造力3.( )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倍尔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5.《爱弥尔》这部著作明确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其作者是()。
A.裴斯泰洛奇B.洛克C.卢梭D.福禄贝尔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A.观察指导、示范、准备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C.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7.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8.教育家( )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9.幼儿园一词是( )诞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10.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 )创立。
A.武昌B.北京C.上海D.广州11.我国幼儿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12.(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13.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 )。
A.福禄倍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14.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 )。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15.“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去年授市教研室之托我园买了两套《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今年暑假我拿了一本在家看看,初读张雪门老师的教育文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的文学底子不好,但也感悟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其人。
张雪门(1891-1973),浙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说,“北张”即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张雪门作为一名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写的幼儿教育文章,他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集上卷里教师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身,原是一种生命!担任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负担这一生命去生长的细胞体。
教师是负着教育地使命,在人生道路上正在前进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停顿的想象,学识经验随时随地地吸收着、受用着、生长着、哪里容得下足息的地方?”是的,作为教师,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到终身学习。
教师应具有的人格修养1、立志。
2、省察。
3、力行。
4、选择环境。
教师不但须要有伟大的人格,且须有健全的学识。
学识修养,断不是仅仅只限于在校时所得的一些,应该与时俱进。
否则材料已经变得不新鲜,除去旧把戏又没有别的,渐渐就要感到职业的乏味,以后也就会淘汰。
幼儿教师的职业很伟大,幼儿的生理如嫩芽,其心理又如素丝,日东则东倾,日西则西倾,其染色容易,也正和嫩芽向阳一样,我们的工作又如自己种的一丛花,看着它发芽,看着它长叶,看着它含苞,看着它开花结实,天天生态不同,多用一分培养的工夫,便立刻又一分的效验现出来。
指导幼儿园的儿童,正是这样。
儿童可塑性大,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
只有指给他一条路,他自然会往前跑,他跑路的速度,常常出乎意料。
他们的天真烂漫,有多少情分给他,他自有多少情分给你,只有加多,绝无减少。
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肩上的责任也重大,幼儿园里的一颗颗幼苗得靠你去培育、去呵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使他们开得更加茂盛。
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如果感不到重要,或虽感到重要而自己没有兴趣,应该放下幼儿教育的担子,另找有兴趣及重要的职业去干,不要勉强再走这一条路。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ﻫ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6ﻫ.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ﻫ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ﻫ.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9.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现状调查分析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1ﻫ.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12ﻫ.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3ﻫ.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14ﻫ.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17ﻫ.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8ﻫ.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19ﻫ.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2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2ﻫ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ﻫ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意识研究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28ﻫ.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2ﻫ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30.幼儿园保育员素质31ﻫ.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ﻫ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33.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34.幼小衔接问题35.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途径与内容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ﻫ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ﻫ38.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40ﻫ.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42。
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43。
中国学前教育史

宫廷与贵族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礼仪规范等方面,旨在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宫廷与贵族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宫廷礼仪、音乐、舞蹈等,这些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宫廷与贵族教育
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普及形态,主要针对广大平民子弟进行教育。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家庭教育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儒家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儿童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自由发展。
孔子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文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德性为首要任务,提倡“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
总结词
朱熹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他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得知识,同时也注重实践和行动力。
古代家庭教育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等,旨在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技能,使他们成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才。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家训、家规、家书等,这些方式有助于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传承家族文化。
家庭教育
宫廷与贵族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高级形态,主要针对皇室和贵族子弟进行教育。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陈鹤琴 张雪门 张宗麟

从近现代学前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谈谈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的特色及价值,并谈谈对学前教育的改革的借鉴意义自1903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教育家。
其中,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三位浙籍教育家无疑是三座丰碑。
尽管这三人的经历不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三人有相近的文化底色,均矢志于中国化学前教育的探求,由此构成了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上的“浙江学派”。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阔者和奠基人。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
为此,他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他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
"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
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 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去教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
班级:09教31
姓名:***
学号:********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
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对于教育过程,陈鹤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相同的主题活动中,采取不同层次的活动。
接受能力强的,本身条件好的,可以提高活动的难度;接受能力低的,本身条件弱的,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使幼儿不至于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而产生压力和自卑感。
教学过程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教育,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都可以在课堂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巩固原有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
对于家庭教育,陈鹤琴也有一系列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
因此,要想对儿童的教育能够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了儿童,否则按着成人的想法实施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导,将会导致儿童过早地被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响,从而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与当今所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更是如今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再看看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张雪门作为与陈鹤琴同时代的著名幼儿教育家,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对中华文化和我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
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幼儿教育的目的首先且必须是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并培养儿童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不断改变发展的环境。
1929年,张雪门首先在《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
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同时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
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是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
对于他的观点,他还补充说到:“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
和陈鹤琴一样,张雪门对于课程的内容也认识到了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课程的内容因生活而开始,也因生活而结束。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基本的实际行动,凡是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家长和教师都要给他们足够的自己实践的机会。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际中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实际中发现的困难才是真正的困难,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
因而,张雪门的幼儿园的课程概括的说就是,幼儿园课程必须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提供可以让儿童自由活动的真实场景,让儿童能够自由的进行发挥创作。
在教学方法上,张雪门提出要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只有行为没有计划、实行和检讨的设计步骤,算不得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计没有实践的行为又是空中楼阁。
所以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
这要求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选择与学习单元
有关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要和儿童的生活相融合。
这不仅是体现了他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更是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需求。
张雪门和陈鹤琴在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探索中,虽然在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其实在的内涵是相似的。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学前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幼儿的经验“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简言之,行为课程就是要用幼儿的行为、经验来构建幼儿园的课程。
而陈鹤琴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即她的“活教育”思想。
要求以社会生活中的活材料、活方法,来培养“活学生”。
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上,主张以“整个教学法”的思路,按照“五指教学”的模式,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这个讲究的是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本质是“活”的。
由此可见,陈鹤琴和张雪门的教育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雪门和陈鹤琴都是20世纪,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具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大家,在幼教改革之路上,他们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思想也必定在幼儿教育之路上引领着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将我们带到科学教育幼儿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