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的形式原理

合集下载

图案设计的形式原理

图案设计的形式原理

2、秩序化 是达到视觉心理平衡的唯一途径
一、统一与变化
变化
形态变化:点面、方圆、钝锐、曲直 色彩变化:冷暖、黑白、明暗 肌理变化:粗细、软硬、凹凸、光毛 方向变化:左右、上下、高低、纵横 位置变化:前后、主次、开闭、集散 状态变化:干湿、浓淡、动静 量的变化:大小、多少、长短、轻重
渐变
方向 变化
二、均齐与平衡
1、均齐 也叫对称,给人的感觉是有秩序、很庄重, 体现了一种安静平和的美。
绝对 均齐
相对 均齐
2、平衡 是同量而不同质的视觉平衡形式 视觉中心是构成画面平衡的原点 是动态的图案在视觉感知上的视觉力的平衡
三、节奏与韵律
依据一定的比例,又规则地递增或递减,并 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现 象。
绝对是同量而不同质的视觉平衡形式视觉中心是构成画面平衡的原点是动态的图案在视觉感知上的视觉力的平衡三节奏与韵律依据一定的比例又规则地递增或递减并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现1节奏是事物特有的一种机械运动规律
图案设计的
形式法则和原理
图案设计的形式法则
1、简洁 从繁杂的自然表象中提取形象的本质特征, 抓住具有表述性的造型元素,去除不单元又规律地重复出 现,使其产生秩序感。 是基本形的连续排列,整体上有种韵律美。
五、对比与调和
1、对比 对比强调差异性,无论构成的因素相同或 不同,彼此在对比中互为依托、互为作用, 由此取得醒目、强烈、清晰、突出的艺术效 果。
2、调和 当彼此间的差异缩小或将具有某些共同点 的因素配置在一起时,得到一幅整体融洽的 画面,那便是调和。
1、节奏 是事物特有的一种机械运动规律。 是形与色又规律的出现周期相替的现象。
2、韵律 同一造型的构成要素略有调整或不加调整 的多次反复,在统一的前提下加以适当变化。

图案的构成形式

图案的构成形式

5、水平式
6、一整二破式 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半破形。 以此组合为单元体排列。
7、折线式 单位纹样之间以折线状转折作连接,直线形成的各种折线 边角明显,刚劲有力,跳动活泼。
8、旋转式
9、综合式 以上方式相互配用,巧妙结合.取长补短,可产生风格多样、 变化丰富的二方连续纹样。 单位纹样之间以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相交接的形式作 连接,分割后产生强烈的面的效果。设计时要注意正形、负形面 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一、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 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 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 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 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 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二方连续图案中不变的表现形式和多变的骨骼结构、 灵活的色彩搭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不断地创 新二方连续的造型内容,丰富它的人文内涵,使它从古老 、质朴、生动的图案发展到现在多样、绚丽、鲜活的各种 纹饰,且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二方连续图案都各有特色。
二、四方连续纹样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 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 ,整体感强。设计时要注意单位纹样之间连接后不能出现太 大的空隙,以免影响大面积连续延伸的装饰效果。四方连续 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纸等上面。
[小结] 1、图案的构成包括纹样组织和装饰构图两个部分。 2、图案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三大类。 3、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 装饰纹样。 4、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 5、对称式又称均齐式,可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组织形式。 6、均衡式又称平衡式,它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 7、适合纹样是将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特定 轮廓的一种装饰纹样。 8、适合纹样从外形上可归纳为几何形、自然形和人造形三种形式。 9、适合纹样从内部布局上分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 10、适合纹样从组织类型应用上一般分为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边饰 纹样三种形式。

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教案

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教案
那么,在图案中,如何理解、运用这一法则呢?
1.概念
变化指性质相异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显著对比的感觉。强调多样性、差异性。
统一指性质相同(或相类似)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同一趋势、一致的感觉。
2.内容
具体而言,图案中的变化是通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产生的:包括造型上的大小、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等;色彩的冷暖、深浅、浓淡、鲜灰等;工艺材料的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等变化。
美术
图案的设计制作






(教案)
刘金山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探索,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作业设计
收集一些有关形式美的素材(生活中的美和图案作品),并运用形式美法则予以分析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第二节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对称与均衡
(四)节奏与韵律
2分钟
(二)
对比调和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三)
对称均衡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四)
节奏韵律
(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深入研讨
(8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4分钟
2.师生一起评析
4分钟

巩固加深
(10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副板书:随教学情节展开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辅助板书。

论传统云雷纹的美学原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论传统云雷纹的美学原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论传统云雷纹的美学原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传统云雷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图案,它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美学形式,云雷纹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美学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传统云雷纹的美学特点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云雷纹的美学原理1.形式美学原理传统云雷纹的形式美学原理主要包括对称美、比例美和节奏美。

对称美是指图案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使图案更加和谐美观。

比例美是指图案中各个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要合理,使整个图案的比例和谐统一。

节奏美是指图案中线条的起伏和变化要有节奏感,使图案更加生动有趣。

2.色彩美学原理传统云雷纹的色彩美学原则主要包括对比、协调和清晰。

对比是指颜色之间的对比要明显,使图案更加鲜明突出。

协调是指颜色之间的搭配要和谐,使图案整体感更强。

清晰是指颜色的界限要清晰,使图案更加清晰明了。

3.文化美学原理传统云雷纹的文化美学原则主要包括符号意义、历史意义和民族意义。

符号意义是指图案中所蕴含的符号和象征意义,例如云和雷都有着吉祥和威力的象征意义。

历史意义是指图案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例如云雷纹常用于宫廷和寺庙的装饰。

民族意义是指图案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例如云雷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图案。

二、传统云雷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服装设计传统云雷纹在服装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将传统云雷纹与现代服装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传统服装。

例如,将传统云雷纹加入到西装和连衣裙等服装中,使服装更加有质感和高雅。

2.建筑装饰传统云雷纹在建筑装饰中也有着独特的应用。

在室内装饰中,可以将云雷纹作为壁纸、地毯和窗帘等的图案,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美观。

在建筑外观装饰中,可以将云雷纹作为建筑立面的装饰元素,使建筑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

3.产品设计传统云雷纹在产品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云雷纹作为陶瓷、玻璃和家具等产品的图案,使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

《图案设计》教案设计

《图案设计》教案设计

《图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图案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图案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图案的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

3. 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图案创作的步骤、表现手法。

4. 图案设计应用实例: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图案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对图案设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图案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础知识。

3. 基本原理讲解:讲解图案的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

4. 方法和技巧讲解:讲解图案创作的步骤、表现手法,让学生学会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5.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图案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经典图案设计作品,分析图案设计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图案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案设计知识。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图案设计作品和相关信息。

4. 实践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图案是装饰性美术。

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

基础图案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无论是染织美术、装潢美术、日用工业品造型和室内装饰专业都离不开图案的基本规律与法则,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基础图案》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在它之前应具备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图案课的学习。

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授课要求第一章图案形式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比与调和第二节均齐与平衡第三节条理与反复第四节比例与尺度(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图案形式美规律的理论第二章花卉的写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观察与认识第二节写生的方法一、线描写生二、素描写生三、色彩写生四、归纳写生(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观察与写生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章花卉的变化(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变化的要点一、抓特征二、抓形式三、发挥想象第二节变化的规律一、简化归纳二、添加组合三、夸张变形四、分解构成五、象征寓意第三节变化的表现方法一、黑白表现方法二、色彩表现方法三、特殊表现方法(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第四章图案的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单独纹样的设计第二节适合纹样的设计第三节二方连续的设计第四节四方连续的设计(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及说明《基础图案》这门课是一门实践环节很重的课程,许多理论都是在课堂作业中体现的,应该以实践为主,作业实践应占学期课程学时的1/2,理论知识的学习占1/2。

重点在于图案变化组成训练的实践当中。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基础图案》这门课应以大量的作业练习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的形式与原理

设计的形式与原理


四、节奏与韵律
• 节奏与韵律是来自音乐的概念。 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 重复连续的排列,形成一种律 动形式。节奏在视觉艺术中是 通过线条、色彩、形体、方向 等因素有规律地运动变化而引 起人的心理感受。它有距离的 连续,也有渐变、大小、明暗、 长短、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 成。 • 相对来说,节奏是单市井的重 复,韵律是富于变化的节奏, 是节奏中注入个性化的变异形 成的丰富而有趣味的反复与交 替,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二、对比与和谐
•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 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 之间。也就是把相对的两要素 互相比较之下,产生大小、明 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 高低、远近、动静、轻重等对 比。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显示 主从关系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 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两 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 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 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事例 版面宜调和,局部版面宜对比。
纹样的基本类型
四方连续
• 四方连续,是图案画中的 一种组织方法。四方连续 是由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 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 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 的图案形式。四方连续的 常见排法有梯形连续、菱 形连续和四切(方形)连 续等。印花布、壁纸等图 案常用此组织法。
二方连续
• 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 样,在两条平行线之 间的带状形平面上, 作 二方连续图案有规 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 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 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 状形纹样,称为二方 连续纹样。
三、对称与均衡
• 对称给人以稳定、深静、端庄、大 方的感觉,产生秩序、理性、高贵、 静穆之美。体现了力学原则,是以 同量不同形的组合方式形成稳定而 平衡的状态。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 有安定、自然、均匀、协调、整齐、 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 合人们通常的视觉习惯 均衡结构是一种自由移稳定的结构 形式,一个画面的均衡是指画面上 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 量等量上大体平衡。在画面上,对 称与均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 前者端庄静穆,有统一感、格律感, 但如过分均等就易显呆板;后者生 动活泼,有运动感,但有时因变化 过强而易失衡。因此,在设计中要 注意把对称、均衡两种形式有机地 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简论图案中的形式美法则刘婷(西安市艺术学校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的法则,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

包括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

这些法则运用得当,则会使图案取得完美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图案;形式;形式美法则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这种规律性与形式美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它是我们表现不同图案内容,取得完美装饰效果的共同原则。

艺术的形式与形式美问题,在图案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整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依赖形式得到表现,形式在内容的前提下存在,形式美法则即是图案的构成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

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有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权衡、节奏韵律。

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变
方向 变化
二、均齐与平衡
1、均齐 也叫对称,给人的感觉是有秩序、很庄重, 体现了一种安静平和的美。
绝对 均齐
相对 均齐
2、平衡 是同量而不同质的视觉平衡形式 视觉中心是构成画面平衡的原点 是动态的图案在视觉感知上的视觉力的平衡
三、节奏与韵律
依据一定的比例,又规则地递增或递减,并 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现 象。
图案设计的
形式法则和原理
图案设计的形式法则
1、简洁 从繁杂的自然表象中提取形象的本质特征, 抓住具有表述性的造型元素,去除不重要的、 非本质的、偶然的因素。
2、秩序化 是达到视觉心理平衡的唯一途径
一、统一与变化
变化
形态变化:点面、方圆、钝锐、曲直 色彩变化:冷暖、黑白、明暗 肌理变化:粗细、软硬、凹凸、光毛 方向变化:左右、上下、高低、纵横 位置变化:前后、主次、开闭、集散 状态变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干湿、浓淡、动静 量的变化:大小、多少、长短、轻重
1、节奏 是事物特有的一种机械运动规律。 是形与色又规律的出现周期相替的现象。
2、韵律 同一造型的构成要素略有调整或不加调整 的多次反复,在统一的前提下加以适当变化。
四、条理与反复
1、条理 在结构形式和布局安排上,依照美的原理, 合理排列不同造型,以求得整齐美观的视觉 效果。 将形状不同、面积不同归纳为大小各异的 近似形,并以直线或曲线形式来造型,使其条 理化。
2、反复 将一个条理化的艺术单元又规律地重复出 现,使其产生秩序感。 是基本形的连续排列,整体上有种韵律美。
五、对比与调和
1、对比 对比强调差异性,无论构成的因素相同或 不同,彼此在对比中互为依托、互为作用, 由此取得醒目、强烈、清晰、突出的艺术效 果。
2、调和 当彼此间的差异缩小或将具有某些共同点 的因素配置在一起时,得到一幅整体融洽的 画面,那便是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