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行业发展和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数字化转型的现状1.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营和管理。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电能互联网的发展电能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将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调度。
电能互联网可以实现电力交易的去中心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数字化运营管理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还体现在运营管理的数字化上。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实现电力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数字化运营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电力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优化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在电力系统的故障预测和处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电力系统拥有大量的敏感数据,如供电信息、用户用电数据等。
因此,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是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必须面对的问题。
3.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应用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改变电力行业的格局。
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对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
同时,储能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度性,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4. 电动交通和智能城市电动交通和智能城市将成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火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火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一、引言火电厂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设备和管理三个方面,探讨火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二、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电厂自动化将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火电厂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升级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加先进和智能化。
传统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将逐渐被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取代,实现对整个火电厂的集中监控和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
3.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的应用通过对火电厂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结合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对火电厂运行参数的优化调整和预测,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对燃煤锅炉燃烧过程的建模和优化,可以降低燃煤消耗量和排放量。
三、设备方面的发展趋势1.传感器和仪器设备的智能化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将得到提升,能够实现对火电厂各个参数的高精度测量和实时监测。
同时,仪器设备将具备自动校准和故障诊断功能,减少人工干预和维护成本。
2.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机器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巡检、维护和清洁工作。
通过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操作能力,可以实现对火电厂设备的全面巡检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用于火电厂的培训和操作。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火电厂各个场景,提供真实的操作体验和培训环境。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提供实时的操作指导和故障诊断。
四、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火电厂将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运行、维护和安全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配电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技术应用范围扩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仅仅应用于传统的配电系统,还在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得到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逐渐渗透到整个电力系统中。
2.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检测和维护管理等功能。
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自动化,还包括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对配电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二、配电自动化的未来趋势1.智能电力网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力网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智能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和智能电力网紧密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2.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配电系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面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支持,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果。
4.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和标准制定将成为必要的举措。
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推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1. 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智能变电站、智能输电线路、智能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控制系统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系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设备,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
3. 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的自动化,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安全防护体系日益完善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也日益完善。
通过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升级2. 大数据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应用。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预测和智能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3. 绿色环保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电力系统结构,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将逐步实现电力供应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的接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5. 网络安全防护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现状的基础上,将继续朝着智能化、大数据、绿色环保、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等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慧电厂发展现状

智慧电厂发展现状智慧电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传统电厂转变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电厂。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智慧电厂可以提高电厂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电厂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行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电厂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智慧电厂的发展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趋势。
智慧电厂可以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二、智慧电厂的技术特点和应用1.物联网技术:智慧电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监测电厂的各项运行参数,包括发电机组的状态、温度、压力等,以及电网的负荷、电压等信息。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厂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2.大数据分析:智慧电厂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厂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挖掘潜在问题和优化机会。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故障,提前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停机损失。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电厂的运行方案,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3.人工智能:智慧电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模型,实现对电厂运行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厂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能源互联网:智慧电厂可以与能源互联网进行互联互通,实现电力的交互和共享。
通过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电力的多元化供应和需求,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三、智慧电厂的发展现状目前,智慧电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探索智慧电厂的建设和应用。
一些大型电力企业已经建设了智慧电厂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同时,一些科研机构也在智慧电厂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智慧电厂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将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信息实时采集、处理、传递和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的一种现代化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下面将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应用现状1. 系统监控与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包括对电力设备、电力负荷、电力线路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管理员可以获得全部信息,有效指导决策,及时制订应对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指通过集成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储存和消费,基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高效协同、灵活调度的先进形态。
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借助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负荷管理、智能电表、分布式能源管理等。
3. 电力质量检测与监测电力质量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和电力设备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电网电压、电流、谐波等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4.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有些突发事件如台风、地震等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瘫痪,甚至会导致部分区域的停电。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终端设备上下挂接,从而实现对各类设备的控制和监测,在突发事故时对电力系统进行应急处置。
发展趋势1. 多能联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多能联供逐渐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包括光伏、风力、水力等多种清洁能源的连接、信息传输以及系统优化管理。
2. 大数据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采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和评估,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一、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含义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含义主要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前期数据准备、发电过程中的数据处理、运行中仪器的自动操作、提醒和主动监测。
依靠全自动仪器和自动控制装置来达到无人操作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对操作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使得发电设备的安全有所保障,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减少人力资源,提高运行的工作效率。
二、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目前我国的电厂热工自动化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下面就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厂热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的叙述。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集中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的各个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分别为设備性能、机组容量和参数以及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作为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核心。
不仅仅有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系统,而且有主汽温度调节系统。
而这两大系统也具有相应的具体分类,在某些大型的机械设备的有效调节中,通常将单冲量和三角冲量进行思维转换。
并且可以运用主汽温度调节系统进行减温水的调节。
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其他的调节系统进行辅助。
对于主汽温度调节系统,工作人员需要更加地关注,因为此系统不是针对一个单一的环节进行控制的,并且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三、关于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一)自动检测通过自动化仪表实现热力过程针对热力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来进行测量,其中包括着温度、压力、流量以及液位和成分等。
通过自动监测而生成的热工参数往往成为火力发电厂判断运行状况的依据,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调整和控制,来进行经济核算,并且在发生事故后,设备会根据这些参数来自动报警和分析数据。
(二)自动控制热工自动化中有自动控制装置,应用这种装置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运行和自动调节,这样机组运行就能够在经济型和安全性上得到更好的保证。
具体说来自动控制装置功能分为自动调节、远方控制以及顺序控制这三个环节。
(三)自动报警一旦自动检测装置发现系统参数发生异常,就会自动开始报警,通过自动报警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发现异常,以便能够尽快进行处理故障排除。
电气设备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趋势

电气设备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趋势电气设备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行业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已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主要趋势。
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包括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以及其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智能化的趋势智能化是电气设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开始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智能化的电气设备可以通过感知环境变化和分析数据,自动调整工作状态和参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感知周围光线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以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智能电力仪表可以实时监测电力消耗和电网负荷,帮助用户合理使用电力资源并减少能源浪费。
智能电网可以自动感知并调整电力供需平衡,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
二、自动化的趋势自动化是电气设备行业另一个重要的技术趋势。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电气设备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为错误。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组装和包装,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并提高生产速度和一致性。
自动化仓储系统可以通过物流机器人和自动化搬运设备实现物品的自动存取,提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三、数字化的趋势数字化是电气设备行业的又一重要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电气设备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生产和管理的效率。
例如,工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收集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优化,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生产风险和损失。
四、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对电气设备行业的影响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趋势对电气设备行业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5.4
45.1
5
45.2
实际供电煤耗 292g/kWh
一、发电行业现状
国内部分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指标汇总表
序 号
项目
机组容量
机组参数
设组率(计热%机效)(设g计/耗发kW电h煤)电设率计(厂%用)2电01率2(年%厂)用
2012年供电煤耗 (g/kWh)
华能玉环 41000M 26.25MP
1 电厂一、 W超超临 a/ 600℃/ 45
一、发电行业现状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机组容量
机组参数
丹
麦
Nordjyllandsvaer
ket #3机组
1385MW 超临界
日本橘湾电厂 1、2 21050MW
号机组
超超临界
日本矶子电厂1号机 600MW
组
超超临界
日
本
Hitachinaka( 常 陆
那珂)电厂
11000MW 超超临界
德 Niederaussem 厂
20
50
100
0.03
美国 2005排 改建电站 放标准 新建、扩建电 站
18.5
184(脱硫效率 ≥90%)
184(脱硫效率 ≥97%)
135 184
0.02
欧盟 (2001/80/EC)
30 20(德国)
200
200 0.03(德国)
大气污染防止 50
200
200
NOx排放标准与外三实际排放比较
312g/kW•h。 新投产大型机组的煤耗都在300g/kW•h以下。
目前世界上煤耗最低、运行效率最高的机组在中国。
360 356
350
340
330
320
310
300
290 07年
345 08年
340 09年
335 10年
330 11年
326 12年
321 13年
318 14年
315 15年
312 16年
335
331.6
332.1
330
326 325
321 320
320 318
315
310
中国12年
中国13年
中国14年
法国
德国
日本
一、发电行业现状
3 污染物排放
据全国环境状况公报和中电联统计数据,2013年火电机组 SO2、NOX、烟尘排放量分别为782.7万吨、964.6万吨、 218.8万吨,分别占当年全国SO2、NOX、烟尘排放总量的 38.29%、43.31%和17.12%。 据联合国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CO2排放约95.24亿吨, 火电机组约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一半。 最近几年我国加大火电机组的减排力度,已经取得显著效 果。
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7年7月12日 京仪大酒店
简要内容
一、发电行业现状
简述我国发电规模与水平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重点从控பைடு நூலகம்方式、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技术等21个 方面概述我国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电行业现状
一、发电行业现状
1 装机容量
截至到2017年3月底,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16.1亿千瓦,其 中火电达到10.6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5.84%。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3 空冷控制系统纳入单元机组DCS已具备条件
空冷控制系统与空冷工艺系统的关系 方案一:空冷控制系统随空冷工艺系统统一供货 方案二:空冷控制系统单独采购
空冷控制系统与DCS的关系 方案一:独立控制系统分别与DCS通讯 方案二: 直接纳入DCS
需设计注意的问题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一、发电行业现状
中国火电排放标准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的比较
项目
项目
烟尘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以 NO2 计)
汞及其化合物
(mg/Nm3) (mg/Nm3) (mg/Nm3) (mg/Nm3)
中国
GB13223-
50
400
450~1100
2003
中国
一般地区
30
100
200
GB132232011
重点地区
二期
界
600℃
272
6.5 (4.不17含-4脱.3硝8)285.08-289.19
2
华电邹县
电厂四期
#7、8机 组
21000M W超超临
界
25MPa/ 600℃/ 600℃
45.46
272.9
5.34 (4.不26含-4脱.3硝7)285.71-286.11
3
外高桥第 三电厂
21000M W超超临
4 采用脱硫分散控制系统是目前脱硫设计的主流
脱硫控制方式 方案一:独立脱硫控制室 方案二:脱硫与灰渣合并控制室 方案三:脱硫与输煤等其它系统合并控制室 方案四:先在就地过渡,然后引入 机组主控室 方案五:脱硫在机组主控室控制
原国标
450
400
350
300
欧盟
250
200
新国标
150
100
燃气轮机 外三
50
0 mg/m3
原国标
欧盟标准
新国标
燃气轮机
外三实际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1 采用多机一控的控制方式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机组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一机一控 单元机组两机一控
多机一控的发展 多机一控的典型实例
界
27MPa/ 600℃/ 600℃
45.58
269.9
5.5
3.8 275.85-276.44
4
华能威海
电厂三期
#5、#6 机组
2680M W超超临
界
25MPa/ 600℃/ 600℃
44.8
274
5.6 3.75-4.1 289.97-291.71
一、发电行业现状
中国与发达国家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比较(g/kWh)
国华宁海电厂4X600MW 华能玉环电厂4X1000MW 多机一控的优势
二、电厂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2 辅助系统的高度集中化控制已愈来愈成熟 煤、灰、水三个独立集中点
如典型项目:2000年示范项目益阳电厂 煤控制点:输煤、燃油、煤水处理 灰控制点:除灰、除渣、除尘等 水控制点: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等 煤、灰、水三个独立集中点,预留集中监控的可能 煤、灰、水三个辅助点加主控室集中点 煤独立集中点,灰、水在主控室集中 煤、灰、水全部在主控室集中
百万千瓦大型机组的数量牢牢稳居世界首位。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74
8
7
6.52
6
5
4
3
2
1
0 09年
9.62 7.07
10年
10.5 7.6
11年
11.45
12.47
8.62 8.19
12年
13年
13.6 9.16
14年
15 9.9
15年
15.2 10
16年
一、发电行业现状
2煤耗
2016年全国运行火电机组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率为
国 电
11027MW 超超临界
29MPa/ 582°C/582°C/5 82°C 25MPa/ 600°C/610°C 25MPa/ 600°C/600°C/
24.5MPa/ 600°C/600°C/
29MPa/ 580°C/600°C/
设计机组 热效率 (%)
设计厂用电率 (%)
47
6.5
4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