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综合能力分析

合集下载

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

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同仁堂公司简介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药店。

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7年6月25日,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085。

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现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4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行业背景新医疗改革致力于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公共卫生的国家投入,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以药补医”的历史问题将逐渐解决,长期来看,医药行业面临着市场扩大和竞争环境改善的机遇,评级为“优于大市”。

新医疗改革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医保扩容和国家投入的加大将会扩大药品的总需求量;另一方面,以药补医制度的逐渐消除,将从根本上改善医药企业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投资主题众多,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医药流通企业、疫苗和诊断试剂生产商、创新型处方药生产企业、大型低价品牌普药生产商、品牌中成药和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医药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大趋势下,其中的优势企业值得关注。

三、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1、营业增长指标分析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同仁堂近三年的销售增长率都大于零,而且2011年的最高,说明2011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

营业均增率,即企业营业活动连续几年的增长情况,体现企业持续的发展态势和市场扩张能力。

同仁堂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同仁堂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堂——综合分析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本次综合分析采用杜邦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通过揭示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直观、明了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各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就是按照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

二、杜邦体系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又: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故: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三个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通过这样分解以后,就可以把净产收益率这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化。

对此指标关系进一步分解就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0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总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平均净额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自上而下地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以及各项财务指标间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600085同仁堂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600085同仁堂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同仁堂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73,221.1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45,794.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9.89%。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10,955.9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85,303.6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3.84%。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73,02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68,424.8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73%。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并且收入增长快于销售费用增长,企业销售费用投入效果理想,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32,402.5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2,403.5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18%,与2022年三季度的9.55%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37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

本期财务费用为-3,728.96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并且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同仁堂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309,078.37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同仁堂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8.43%,总资产报酬率为10.25%,净资产收益率为12.5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85%。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2,929,294.86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9.97%,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11.99%。

同仁堂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企业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2004年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一、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权益净利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由公式可以看出: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这样分解之后可以把权益净利率这样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的原因具体化,定量地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

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

同仁堂行业分析

同仁堂行业分析

同仁堂行业分析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中成药”。

同仁堂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同仁堂的行业分析如下:一、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医药市场,中医药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强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药房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中国中医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0000亿元人民币。

同仁堂作为中医药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品牌影响力强: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具有非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同仁堂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在中国中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仁堂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同仁堂发展的重要优势。

三、产品丰富多样:同仁堂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浓缩丸、中成药、健康食品等。

同仁堂拥有大量的商品品牌,其中最著名的有“同仁堂”、“花旗牌”等。

这些品牌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消费人群,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四、研发创新能力强:同仁堂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同仁堂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注重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同仁堂在中药提取和质量标准方面有着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力,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五、渠道覆盖广泛:同仁堂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包括自营门店、加盟店、电商渠道等。

同仁堂在国内各大城市都设有直营门店,同时也有众多的加盟店遍布全国各地。

此外,同仁堂在电商领域也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综上所述,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在中国中医药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仁堂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丰富多样的产品线、研发创新能力和覆盖广泛的销售渠道为依托,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

1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

对同仁堂药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分析。

一、同仁堂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于1997年5月29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1997年6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股本200,000,000股,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

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

经营中成药、中药材、西药制剂、生化药品、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

零售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图书、百货。

其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均可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中成药,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劳务服务。

零售百货。

广告设计制作。

其中仅限分公司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

经营中药材、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中药饮片、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等。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同仁堂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杜邦分析-计分分析

同仁堂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杜邦分析-计分分析
2计分分析法2019同仁堂集团综合分数2计分分析法由上表可以看出同仁堂集团在2019年的财务综合分数为10044100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财务状况比较好上年2019年的财务综合分数为10340说明2019年该企业财务状况不如上年水平高2计分分析法2019同仁堂集团综合分数2计分分析法由上表可以看出同仁堂集团在2019年的财务综合分数为10340100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财务状况比较好上年2009年的财务综合分数为10470说明2019年该企业财务状况不如上年水平高2计分分析法2009同仁堂集团综合分数2计分分析法由上表可以看出同仁堂集团在2009年的财务综合分数为10470100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财务状况比较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2019附件1
1.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
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值整理如下表列示:
1.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
通过对同仁堂进行短期、长期偿 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 09至11年度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都在逐年减低,说明公 司偿还流动负债能力减弱;12年度, 3指标又有回升,公司偿还流动负债 能力有所加强;同仁堂2019年的资产 负债率比2009年低,处于资产负债率 的适宜水平40%—60%,说明借债一 般,风险一般,不能偿债的可能性适 中;2019年的股东权益比率比前3年 降低,表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全部资 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财务风险 越来越大,长期偿债能力低。
其中: 赊销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净 额+期末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净额)/2
2.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2. 总资产周转率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引言同仁堂是中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1669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对同仁堂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其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绩效。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截至特定日期的公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资产结构、负债状况和净资产情况。

例如,同仁堂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负债水平是否过高等。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销售收入、成本结构、净利润状况等。

例如,同仁堂的销售收入是否稳定增长,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方面。

例如,同仁堂的经营活动是否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是否合理等。

4.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是对同仁堂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等。

通过对这些财务比率的分析,可以了解同仁堂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三、财务分析结果1. 资产负债表分析结果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特定日期,公司总资产为X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占比X%,流动资产占比X%;总负债为X亿元,其中短期负债占比X%,长期负债占比X%;所有者权益为X亿元。

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负债水平适中。

2. 利润表分析结果同仁堂的利润表显示,在特定期间内,公司实现了X亿元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为X亿元,净利润为X亿元。

销售收入稳定增长,成本费用控制良好,净利润表现良好。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结果同仁堂的现金流量表显示,在特定期间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了X亿元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了X亿元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了X亿元的现金流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综合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历史比较分析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财务指标:
2、债务状况:
3、获利能力:
4、运营能力:
5、财务能力:
6、成长能力:
7、现金流量:
8、单股指标: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0.48%,主要是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合并范围发生变化,减少合营公司的货币资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去年同期下降,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增发股票募集资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去年同期增250.61%,主要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近三年财务指标可以看出,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稳步增长,说明公司运营良好。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也逐年增减,偿债更有保障,不能偿债的风险更小。

2008年流动比率比上两个年度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提高了,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更高了;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07年降低,说明收账迅速有所下降,账龄要进行控制;2008我年的存货周转率比2007年的低,说明存货的占用水平提高,流动性减弱,存货转换成现金的速度比2007年慢,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加强;2008年的速度比率比上两个年度也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更强了;2008年的现金比率也比上两个年度高,说明支付能力更强了。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以往年度有较大增强。

通过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比2006年低,与2007年持平,远远低于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40%—60%,说明借债少,风险小,不能偿债的可能性小;2008年的产权比率比2006年低,与2007年持平,,说明财务结构风险性小,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强;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比上两年降低,表明风险小,长期偿债能力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具备很强
的长期偿债能力,公司的财务风险很低,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很高,甚至已超出了合理保障的需要。

但是,这样做不能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公司应考虑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使资本结构趋于合理。

通过对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07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比2007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资产流动性差,但比2006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2008年的存货周转率比2007年低,表明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慢,存货的运用效率降低;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7年的低,表明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但比2007年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2008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上两个年度都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2008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比2006年高,与2007年持平,表明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资产运用状况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获利能力及投资报酬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销售毛利率比上两个年度略有提高,表明单位收入的毛利稳定,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不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越来越低;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获利能力总的来说稳定。

通过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现金流量比上年度提高,表明现金流入对当期债务清偿的保障增强了,企业的流动性也越好了;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现金流入状况是呈上升趋势的,结构是合理的。

所以,总的来说,2008年度是个特殊的一年,同仁堂企业业绩还是良好的。

二、同行业比较分析与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财务数据对比:
债务状况
通过对短期偿债指标的分析,除因营运成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比较外,我们可以
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比率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都低,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比较低,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低;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可比沃华医药高,说明同仁堂比沃华医药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但比起九芝堂资产流动性差,短期偿债能力也弱,处于行业中间水平;2008年的存货周转率比沃华医药、九芝堂低,说明同仁堂公司的存货占用水平高,流动性差,存货转换成现金的速度慢,短期偿债能力也弱;2008年的速动比率比沃华医药、九芝堂也低,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不如沃华医药、九芝堂;2008年的现金比率也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低,说明支付能力比沃华医药、九芝堂差。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公司要弱。

通过对长期偿债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比可比企业恒瑞沃华医药高,说明借债比沃华医药公司多,风险相当较大,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也较大,但比九芝堂要好。

2008年的产权比率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高,说明财务结构风险性大,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弱;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公司大,表明风险比沃华医药、九芝堂大,长期偿债能力弱;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相对来说不如可比沃华医药、九芝堂强,公司的财务风险比沃华医药、九芝堂也高,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要比沃华医药、九芝堂低,但各项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对获利能力及投资报酬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销售毛利率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沃华医药、九芝堂的单位收入毛利低,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弱,企业的获利能力也低;2008年度的营业利润率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低,表明同仁堂比沃华医药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差;但2008年度的营业利润率比可比九芝堂高,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强。

2008年度的总资产收益率比可比企业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低,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少,企业的获利能力差,财务管理水平也低;2008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可比九芝堂也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公司的投资人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弱,对
投资者具有的吸引力也差;2008年度的长期资本收益率也比可比企业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恒瑞公司利用长期资本的获利能力差。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获利能力比可比企业有一定的差距,还应不断地加以改善。

通过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在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中间,表明同仁堂企业的流动性可以;2008年的债务保障率比可比沃华医药高,比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也在行业中处于中间位置;2008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比可比沃华医药、九芝堂公司低,表明同仁堂比沃华医药、九芝堂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弱;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现金流入状况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处于中间水平,结构不是很合理的。

同仁堂2008年度的盈利能力与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比可比企业沃华医药、九芝堂司要弱;2008年度的资产运用状况一般;所以,总的来说,2008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同仁堂生产经营成本面临更为明显的上升压力,原材料及生产辅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动力能源价格上调等,使公司在化解成本压力时难度随之加大。

由于某些经销单位对于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以及终端消费群体购买习惯等原因,对公司销售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同仁堂如尽最大努力积极应对,公司继续对市场深入调研,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做好科学预测和合理储备,以预防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经营获利空间;在合理范围内大力压缩成本,提高劳产率,保障生产正常有序进行,保证产品的市场供应。

继续深化营销改革,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优化品种结构,提升获利能力,公司将会有很大空间做大、做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