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农药化学
药物化学简介

3)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杂质来源和体 内代谢等,为制定质量标准、剂型设计和临床
药学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化学的总目标是创新新药和有效地利用
或改进现有药物,不断地提供新品种,促进医
药工业的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二、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发展
药物是人类为了繁衍生息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发 现和发展起来的,对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化学、生物学、医学的 研究与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主要是植物的草、叶、 根、茎、皮等,也有动物的甲壳、脏器和分泌物等。 19世纪中期,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人类已不 满足于应用天然植物治疗疾病,而是希望从中发现具有治疗作 用的活性成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临床应用的植物、矿物中 提取和分离活性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例如:吗啡、士的 宁、奎宁、可卡因、阿托品、咖啡因等。这些活性组分的分离 和确定,说明天然药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天然药物产生治疗 作用的物质基础,不仅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准确适用的药品,也 为药物化学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由此可以看出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学科的基
础上,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多个学科的 内容。
2.药物化学研究的对象 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药 物或中药、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 其中,化学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药物, 也是药物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药物可以是无机的矿物质、合成的有机化 合物,也可以是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或单体, 或者是通过发酵方法得到的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 总之,它是一类既具有药物功效,又有确切化学结 构的物质。
四、药物化学发展的新方向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生命科学的
第1章 植物化学绪论

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一样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 剂等,但与后者相比具有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不易产生 抗性等优点。国内学者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楝科、 卫矛科、柏科、豆科、菊科、唇形科、蓼科等植物。当前,植 物精油和光活化毒素(如呋喃香“0.5%印楝素杀虫乳 油”、“0.2%苦皮藤素乳油”等。 2.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在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今天,大力发展 和应用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不易产生抗性的植物源农 药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市场对无公害化植物源农药的需求 量也将与日俱增。 (三)植物化学在保健食品研发中的作用
防色素斑:这类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有较大的阻滞率,如: 当归、桔梗、菟丝子、射干等。 抗晒作用:这类植物含有的活性成分在280mn左右有较强紫外 吸收,如:当归、薏苡、紫草、母菊、鼠李等。
防裂作用:主要是植物油脂类,常见的有:米糠油、橄榄油、 红花油、椰子油、沙棘油、茶油等。
防腐与抗氧:这类植物提取物主要有黄岑、黄柏、牛膝、白 花蛇舌草、虎杖、大黄、决明、白芍、牡丹、徐长卿等。
抑汗防臭:多数含芳香油的植物有杀菌、消毒和祛臭功能。
2.植物应用于化妆品的前景: 由于植物提取物较之化学药品,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的优点,同时价格也比较低廉,因此植物化妆品具有十分广阔 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五、学习《植物化学》的方法
基本骨架类型及其结构特征;
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
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各类成分的主要波谱特征。
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植物提取或分 离部分。
二、植物化学发展简史 我国是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所含有机化学成分最早的国家。
初中化学_绪论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 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 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 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 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化学第一课
Welcome to chemistry
化学Chemistry
•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美国化学家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 学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做的精辟论述)
6、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 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 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 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 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7、学练结合,要做适量的练习(在练
习中“记忆”,在练习中 “理解”,在练习中“运 用”. 8、建立笔记本和错题本。
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 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识 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 世界的积极响应。
•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 学,环境无害化学.
•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
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四、绿色化学:
其特点: 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 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 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 好产品。
住----
行---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高分子尼龙粉末
有机玻璃
聚丙烯
高分子人造血管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
PVC管材
塑料泡沫
化 学 与 材 料
绪论-农药化学

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耕地单位面积产量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总产量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据统计,农药挽回了每年因其造成的30-35% 谷物损失,大 约每年价值3000亿美元。
国内现状
•我国人口13亿,人多地少( 以占世界7%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土地等可利用资源的使用已接近极限。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SPM)
三、农药的概念
A pesticide is any product used to manage, destroy, attract or repel a pest. (A pest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ny unwanted organism, such as an insect, weed, rodent, bacterium, fungus, etc.)
2010年底: 化学农药企业1800家,
二、农药与环境
二、农药与环境
农药与农业的关系
1970(EPA)
农业 农药 2极关系 组建前
环境
农业 农药 3极关系 组建后
环境--- 农业与农药的制约因素
EPA---环境保护局
(美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管政府部门)
(高毒)农药负面影响
农药在给人们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国家将拨5-7亿贷款。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 未来》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
农药学课件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2)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问题;
(3)对人体的安全问题等;
(4)如基因漂移,形成新的超级有害生物。
制药工程系
三、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化学防治的特点: ①农药可广泛使用,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②农药属于救灾性物质,对猖獗危害的病虫害具有速效性;
③对害虫具有广谱性,特异性农药具有专一性。
(二)化学防治的副作用 “三R”问题 Resistance Residue 抗性 残留
农药学概论
制药工程系
绪
论
是科学地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害螨、 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 ,保 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学科。
一、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
制药工程系
二、农药发展史
第一阶段:天然药物时代,也称无机农药时代
30年代前,世界上主要以矿物性和植物性农药为主,如Cu、汞 (Hg)制剂、烟草、鱼藤、豆科植物(根)、菊科植物的花等。
(3)除草剂的药效
施药前杂草数量(鲜或 干重)-施药后杂草数 干重) 量(鲜或干重)
防除效果(%)=
施药前杂草数量(鲜或
*100 100%
更正防除效果(%)=
对照区防除效果-施药
区防除效果
1+对照区防除效果
100% *100
制药工程系
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药剂(Pesticides)
农药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含量、理化性质、作用机制 及使用剂量、剂型、用药时期、作药方式等均对药效产 生影响。
倍数浓度:指1份农药的加水倍数,常用重 量来表示。如:配制700倍的50%多菌灵,是 用1份50%的多菌灵,加700份水搅拌而成。
制药工程系
二、换算方法:
百分比浓度换算成ppm浓度的换算公式是:1份农药 的加水份数=农药的百分数×1000000/欲配制的ppm 数。例如:将含量为40%的乙稀利配成2000ppm溶液1 公斤,乙稀利的加水量为40%×1000000/2000=200份。 换算成倍数浓度:用百分数除以ppm数,将小数点向 后移4位,即得出所稀释倍数。例如:40%的乙烯利 1000ppm,换算成倍数浓度时,用40÷1000=0.04, 小数点向后移4位。即得400倍。
化学农药的定义

化学农药的定义
化学农药,是指利用化学手段合成的,用来防治植物病虫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在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已经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化学农药的合成依赖于先进的化学技术。
这些技术使得人们能够创造出具有特定活性、作用机制和持效期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害虫、病菌或杂草,从而有效地控制或消除其对作物的危害。
其次,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不可忽视。
在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的关键。
而害虫和病菌是农业生产中的两大敌人,它们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作物减产。
因此,使用化学农药可以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减少作物的损失。
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可能导致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另一方面,化学农药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如鸟类、蜜蜂等益虫和动物,甚至影响水源和土壤质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既要充分发挥其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又要减少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以及加强监管和立法,确保农药的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化学农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应努力寻找和推广环保型的农药使用方式,以及发展新型的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最新整理)精细化学品化学绪论(第一章)

相转移催化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具有反应条件缓和、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 产品纯度高等突出优点,在化学工业中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2021/7/26
26
1.相转移催化原理
2021/7/26
27
2.相转移催化剂 (1)季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2)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
化学型:精细化学品(如化学试剂)
精细化学品{
功能型:专用化学品(如洗发香波)
2021/7/26
3
通用化学品:产量大,无差别。三酸、二碱、 盐、乙醇、丙酮等
准(半、拟)通用化学品:产量大,有差别。 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一般)精细化学品:产量小,无差别。原 料医药、原料农药、原料染料等
专用化学品:产量小,有差别。医药制剂、
等特点。(包括三酸、二碱、三大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
2021/7/26
2
§1-1 精细化学品的范围
2、精细化学产品(Fine Chemicals ): 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
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和高利润的化 学品。
对基本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进 行深入加工而取得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 小批量的系列产品
2021/7/26
32
电解有机合成的优点
■在许多场合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 ■不需要使用价格较贵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反应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节能 ■可以是无公害的清洁反应
(最新整理)精细化学品化学绪论(第一章)
2021/7/26
1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细化学品的范围
一、化工产品按用途分类
《植物保护通论》

《植物保护通论》
第一章绪论
掌握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念;植物保护的对象、目的及方式;化学农药的3R问题。
第二章植物病害
掌握病害三角;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寄生性和致病性;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种类;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典型的病害;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及引起的农业病害;病毒的特征及常见的病毒病;病害循环;柯赫法则。
第三章植物虫害
掌握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生物学特性;8个重要昆虫目的主要特点及其常见害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
第四章农田草害
掌握杂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杂草种子库;杂草与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竞争;他感作用;中国的37种恶性杂草。
第五章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与预测
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及病害流行的因素;种群的特征;害虫的生长和消长类型及因素分析;昆虫的种群动态生命表;病虫害的调查方法及预测技术
第六章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利弊及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损害水平;经济阈值;IPM;TPM;植保方针。
第七章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掌握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果树、蔬菜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推广
掌握服务式推广、行政式技术推广和教育式技术推广;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农药产品管理的三证,农药产品管理的重要性
使用教材:
韩召军主编. 植物保护学通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 未来》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农业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可持续植物保护(sustainable crop protection, SCP)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吨左右的庄稼毁于病虫害,由 于病、虫、草、鼠害等造成的作物减产幅度达20%~30%, 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 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 绝产。
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耕地单位面积产量
•据统计,农药挽回了每年因其造成的30-35% 谷物损失,大 约每年价值3000亿美元。
其它 19.5%
杀虫剂 41.8%
杀虫剂, 78%
除草剂 28.6%
杀菌剂 10.1%
1990年我国农药结构比例
2005年我国农药结构比例
占农药总量
1990年 2005年 2010年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78%
9% 10%
41.8% 10.1% 28.6%
40 % <10% 50%
我国农药工业的主要问题
(一)严重危害人畜安全。 人员中毒是使用高毒农药最直接的危害, 据统计,1992—1996年,全国共发生农药中毒247,300人, 死亡24,612人。导致中毒的农药品种主要是甲胺磷、对硫 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违规操作 和使用。
1994-1995年,全国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而中毒高达 8000多人,死亡80多人,其中以违反有关规定滥用高毒有 机磷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等最为突出。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SPM)
三、农药的概念
A pesticide is any product used to manage, destroy, attract or repel a pest.
(A pest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ny
禁止高毒农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1.1-12.31 撤消生产、销售、使用证书,部分开始禁用,下降15%
第二阶段:2005.1.1-2006.12.31 严禁高毒农药原药生产企业外的其它企业进行生产与加工。 使用范围仅限: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四种作物, 比例下降25%。
第三阶段:2007.1.1 全面禁止使用(除保留少量出口),
3. 文章的格式与写法参见有机化学等杂志中的综述文章。 4. 提交时间:期末考试之前,提交一份纸质的小论文(注
明:首页左上角标明:农药化学课程论文,在论文标题 的下面,写明:姓名,年级,学号),并将论文电子版 (姓名,农药化学课程论文)发至邮箱: qchen@nu,
我校相关的农药研究机构或组织
我国农药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农药生产品种已趋齐全,达310余个,占17.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13个,占4.15%。覆盖了杀虫 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型。
1990-2002: 存在三个70%
2005年实现了农药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
除草剂, 10% 其它,3% 杀菌剂, 9%
(1)农药品种老化,创新品种少,占主导地位仍为仿制 国外的低档次老品种,甚至为淘汰的高毒品种。
中国农药结构
其它
其它
47%
黑名黑2名 2单%单 高毒
创制
高毒
农药滥用造成我国农药污染31%、抗性问题严重
仿制
农产品出口损失、生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影响
WTO后 中国农药工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我国农药工业的主要问题
世界人口的比例? • 化学农药对我们的生活或环境有何影响? • 停止使用化学农药,对中国将有何影响? • 具有什么特点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农药?举例说明,哪
一类化合物可作为农药? • 化学农药是否为我们生活中最有毒性的一类化合物? • 如何评价农药毒性的高低?
1. 农药的重要性
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五大挑战: 人口和粮食 环境和环境质量 资源和能源 医疗福利 新的信息系统
•我国常年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10种,其中高毒农药品种共 有24种,占农药品种的11%。在高毒农药品种中,5种高毒 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的 生产规模最大,总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 。
1998年由50多个国家签署订立了PIC条约,对高毒化合物 (包括上述五种高毒农药)进行了禁、限。
✓我国自2007年开始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实施禁用。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的鹿特丹公约》(简称《PIC公约》)
列入PIC名单 4个高毒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 产量近10万吨,占农药总产量23%,约3亿元, 仅甲胺磷近7万吨,占农药15%,生产企业103家, 占世界甲胺磷产量85%。
2011-2012学年度
《农药化学》
主讲教师:陈琼
农药化学讲授提纲
本课程合计36学时,其中讲授占22学时,讨论、调研、完成小论文12学 时,考试2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一、绪论(4学时) 二、农药的代谢与选择性原理(2学时) 三、杀虫剂概述(4学时) 四、除草剂概述(4学时) 五、杀菌剂概述(2学时)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2学时) 七。杀鼠剂(2学时) 八、生物源农药简介(2学时)
• 农药化学研究所(1978年开始组建) • 农药学硕士点 (1996) • 农药学博士点(1998) •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3) • 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
• 农药学为我校的校级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 农药学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 农药学湖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
二、农药与环境
二、农药与环境
农药与农业的关系
1970(EPA)
农业 农药 2极关系 组建前
环境
农业 农药 3极关系 组建后
环境--- 农业与农药的制约因素
EPA---环境保护局
(美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管政府部门)
(高毒)农药负面影响
农药在给人们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 高毒农药: 使人类及环境生物中毒致死 ➢ 三致农药: 致癌、致畸、致突变
农药作用由过去对有害生物的‘杀生’ 转变到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调控’ 的新概 念。 传 统 的 农 药 ( pesticide ) 突 出 了 杀 死 有 害 生 物 (拉丁文cid是杀死的意思)。
如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
农药的新概念--- 生物调节剂(bio-regulator), 农作物保健品, “基因农药”
我国农药工业的现状
• 2005年,我国化学农药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农 药出口金额开始超过进口额成为净出口国。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5
1990 总产量
1995 杀虫剂
2000 杀菌剂
2005 除草剂
2010
1986年我国农药总产量为10.2万吨,到2005年农药总产量 达到103.94万吨,19年间产量扩大了10.2倍。
高毒农药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出口的农副产品经常因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遭到 外商拒收、退货、扣留、撤销合同,甚至索赔,造成巨 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声誉。
(三)影响生态环境 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不仅对哺乳动物为高毒,对蜂、
鸟、鱼、青蛙等有益生物也表现为高毒,由于大量使用 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死 了许多有益生物,同时造成水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参考书目: 1、陈茹玉,杨华铮、徐本立,《农药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四版。 3、吴文君,《农药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4、唐除痴等,《农药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
课程要求
1. 平时成绩 (40%) ①课堂学习态度及考勤 ②阅读或调研农药相关的资料,完成一篇小论文:“农
但销售额仅达6.6%,(约20亿美元). 2010 销售额 10%
我国农药工业的主要问题
(3)企业小而分散,重复布点现象突出,增加污染源,给三 废治理带来极大的困难,限制了我国农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005年底: 化学农药企业1821家,其中原药503家,制剂加 工1272家,分装46家。
2010年底: 化学农药企业1800家,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中,人口与粮食仍然是并存的严峻问 题和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粮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世界农业面临每年增加7000万人口的巨大压力。
人口成倍增长, 粮食增长极少 目前世界上仍有近10亿人处于饥饿的状况。
农药对人类的贡献
• 在全世界,农业病虫草害种类有十多万种, 其中, • 昆虫1万种, • 线虫8-10万种, • 微生物2千种, • 杂草1千种,
域
第一章 绪论
一、农药研究的意义 1. 农药的重要性 2. 我国农药工业的现状 二、农药与环境 三、农药的基本概念 四、农药的分类 五、农药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六、农药登记 七、农药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讨论:
• 请你谈一谈对农药的感性认识? • 什么是农药? • 化学农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什么作用? • 你是否了解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比例?我国人口占
unwanted organism,
such as an insect, weed,
rodent,
bacterium,
fungus, etc.)
农药是指用于控制、 管理、破坏、吸引 或排斥害物的任何 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