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罗东芝【期刊名称】《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年(卷),期】2005(006)007【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对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肝固有动脉(PHA)和肝静脉(HV)及其在瘤体内、外肝动、静脉异常供血及血流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对62例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结合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一般来说,肝癌肿瘤的血流多为Vmax>60 cm/s,RI>0.50,而血管瘤的肿瘤血流Vmax≤60cm/s,RI≤0.50.肝癌PHA管径大于4 mm,血流Vmax>70 cm/s,RI>0.70,肝血管瘤PHA管径小于或等于4 mm,血流速度一般不超过70 cm/s,RI≤0.60.肝癌组中:HV波型几乎100%显示HV1型或HV2型,DV/SV>0.6者占97.6%,同时SV速度加快;肝血管瘤组中:肝静脉的HV波型均为HV0型,DV/SV<0.6.结论对肝癌与肝血管瘤进行正确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是对肿瘤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的血流Vmax和RI参数、HV波型、DV/SV和PHA管径以及二维图像进行详细观测,综合判断.【总页数】4页(P501-504)【作者】罗东芝【作者单位】123000,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朱夏蓓;纪建松2.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邵土沙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姜军4.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曾锦花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宋黎杉;梁秋芳;蒋泽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08年06月第3卷第12期中国医疗前沿C hi na H eal t hcar e I nnovat i onJ une.2008V01.3N o.12103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王春荣雷雪梅(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 D FI)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PD I),结合脉冲多普勒频谱(PD)对15例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及20例肝血管瘤进行研究,比较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之间的C D FI影像学差异及特点。

结果C D Fl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中血流对病灶内显示率有显著差异性(P<0.01)。

结论我们认为C D F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中图分类号1R735.7【文献标识码】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 D FI)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PD I)近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其在肝脏常见肿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肝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肝实质占位性病变均为近几年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0例,女15例,年龄30一70岁,平均年龄50岁,原发性肝癌15例、转移性肝癌10例、肝血管瘤20例。

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其它检查方法(C T、M R I)等证实。

1.2方法:应用东芝14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 H z。

首先对肝脏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了解肝脏一般情况,重点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和内部回声,再依次用C D一兀和PD 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形态分布等情况,最后将PD取样点置于所显示血流的位置,测量血流频谱类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其最高血流速度(V m ax)和阻力指数(PI)。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68例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68例分析
李 志东
( 广西壮族 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一人 民医院功能科
[ 摘 要 ] ① 目的 探讨利 用彩 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② 方法
广西 防城港
582 ) 30 1
对 6 例肝血 管瘤患者应 用彩 色多普 勒超声诊 断的相关资 6
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4 例无任何症状 , 12 % ; 7 占7 .1 单发 5 2例, 87 % ; 占7 .9 直径 < c 3 m的 小血 管瘤 , 多呈强回声, 无血流信号和频 谱 , 4 倒 , 44% ; 共 9 占7 .2 弱回声 , 斑片状血流信号, 直径 > c 3 m的血 管瘤 , 多呈弱回声 , 出低的斑片状血流信号 1 例 , 9 7 % ; 检 3 占1 .0 混合回声
内。在声像 图上较难与肝癌鉴别时 , 了防止恶性肿瘤漏诊 , 为 则 需 加强 C T扫描。本组 1
2 % (4 6 ) 1 1/ 6 。
[ ] 陈美 华. 色多普 勒超声在 肝血 管瘤诊 断 中的价值 [ ]河 北医 2 彩 J.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的疗效观 察
栾丽芹 陈瑞 英①
(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人 民医院神经 内科
[ 关键词 ] 依 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江苏南 京 20 4 ;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 医院) 10 8 ①
14 统计学方法 . 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计量 资料治疗 前后用配 对 t 检验 , 组间 比较
头, 频率 35MH 。 . z
在 3m 以下 的肝血管瘤超声图像呈强 回声 ; c 又由于毛细血 管管 径细小 , 瘤体 的血液流度极低 或相对静 止。因为 彩色多普 勒血 流显像对血液 的显示是依据 血流速度及 角度有密切 相关 , 低速 血流及角度 >6 。对彩 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敏感 性 降低 , 以对 0, 所 于小的肝血管瘤即直径 < e 3 m以下 的的肝血管瘤一般无 血流信 号, 4 共 9例 , 7 .4 , 占 4 2 % 这也说 明肝 血管瘤元 明显症状 而于体 位 于肝左 叶 2 9例 , 肝右 叶 3 7 检 中发现 占大部分 的原 因。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肝脏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肝脏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3 ] S u z a n T .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i f c i t y o f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d e t e c t i n g t h y r o i d i t i s [ J ]. T h e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i s t , 2 0 0 7 , 1 7
2 . 1 彩 色超声诊 断 H T诊断符合 率
彩 色超声 提示诊 断
的5 6例 H T患者 中 , 经临床 症状 、 实验室 血清特异 检查 等 检查后 , 确诊 5 4例 , 彩色超声诊断符 合准确率 为 9 6 . 4 3 %。
与实验室血清特 异检查 准确率 9 9 . 9 9 %相 比, P> 0 . 0 5 , 无 统计学意义 。
版社 . 2 0 0 5: 7 4 0~7 4 1 .
[ 2 ] 李 治安 .临床超 声影像 [ M]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3 .
Hale Waihona Puke 值 的增 高 , 血清 T g 水平 的增高加 以鉴别 。( 2 ) 结节 性 甲状
腺肿: 甲状 腺 呈 双 侧 叶 增 大 , 两 侧 不对 称 , 腺 内 见 多 个 结 节, 结节有其边界 、 大 小不等 , 结 节 内部 回声 不 均 匀 。 ( 3 )
据 采 用 检验 , P< 0 . 0 5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完整 , 内部回声不 均匀 。颈部 中下 区淋 巴结肿 大 S u z a n报
道 彩 色超 声 在 H T中 的诊 断 特 异 性 为 9 0 %, 诊断符合率 为9 3 . 7 5 % 。研 究 显 示 彩 色 超 声 在 临 床 H T的 诊 断 准 确 率

试述彩色多普勒在肝血管瘤和肝癌鉴别的诊断价值

试述彩色多普勒在肝血管瘤和肝癌鉴别的诊断价值

试述彩色多普勒在肝血管瘤和肝癌鉴别的诊断价值梁群兴【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肝血管瘤和肝癌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院超声检查病例中抽取23例肝血管瘤和23例肝癌初次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结果 23例肝血管瘤灰阶声像图表现15例为高回声、6例为低回声、2例为混合性回声;23例肝癌灰阶声像图表现18例为低回声、3例为高回声、2例为等回声;23例肝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显示血流不丰富,其中在5例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中可检查出少量低速血流,均为静脉型血流.23例肝癌的彩色多普勒检查有21例彩色多普勒均显示丰富动脉型或同时有静脉型血流信号,均呈高速高阻型;有2例小于2cm的高回声小肝癌因未显示血流而误诊为肝小血管瘤,其余经手术及其他临床检查证实均符合彩色多普勒初次诊断.结论肝血管瘤和肝癌在治疗上及预后是完全不同的,而部分的肝血管瘤和肝癌在灰阶声像图上较难区别,而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肿瘤的血管多普勒超声特征性改变作鉴别,因其快速、安全、无创伤性、方便、准确性高、病人易于接受而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2(023)005【总页数】2页(P501-502)【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肝血管瘤;肝癌;鉴别【作者】梁群兴【作者单位】番禺区市桥医,广州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肝脏实性病变的检出率有很大的提高,肝脏的实性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1],它们在治疗和预后是完全不同的,鉴别肝脏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方法有很多,如穿刺作病理检查、CT检查、MR检查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快速、安全、无创伤性、方便、价格低、病人易接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脏检查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本院超声检查病例中抽取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初步诊断为肝血管瘤23例、肝癌23例,年龄在26~82 岁,男22例、女23例进行回顾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示 为 动 脉 血流 频 谱 。 24 肝 动 脉 造 影 是诊 断 肝 血 管 瘤 的 有效 方 法 : 组 中有 9例 . 本
提高。但 由于肝血管瘤 的声像 图表现 的多样性 , 有时与肝癌 很难作 出鉴别。我院从 2 0 0 5年 3月 ~ 0 0年 3月 , 21 应用彩 色 多普勒超声诊断 的肝血管瘤 2 6例 , 8 现对其 中经过彩 色多普 勒超声检查 , 并有手术病理诊断确诊 , 血管造影 、T增强造 肝 c 影、 核磁检查及 临床随访确定诊断的 5 8例肝血管瘤病例 的彩
肿瘤 内部 由增强 的细小光点所组成 , 边界 清晰 、 锐利。在较 大
血管瘤中边界清 晰 , 浮雕状 , 呈 内部回声呈 网状结 构 , 见管 并
道样结构伸入瘤 体 中。低 回声 型者 8个 , 声像 图表 现为低 回 声光点 与小透声 区相交错 、 重叠而成 , 也呈细 网状结构。混合
型 回声 者 , 像 图显 示 内部 回声 分 布 不 均 匀 , 回 声 和 问 以 暗 声 强
色 多普 勒 声 像 图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讨 其 声 像 图特 征 及 鉴 别 探
诊 断。
进行此项检查 , 符合率 10 , 0 % 其他 医学影像技 术检 查 , C 如 T 增强 、 l, Mi 对肝血管瘤 的诊断均有一定 的价值 , l 由于本组病例 较少 , 因此难 以作出比较分析。 25 结果 : . 本组 5 8例肝血管瘤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 5 6
易作 出鉴别 , 也容易掌握 , 可作为 同行参考 。 [ 收稿 日期 :00— 5— 4 编校 : 21 0 0 王丽那]
本文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 瘤的诊断与鉴 别诊 断的
方法 。肝血管瘤 与肝癌 的血 液供应不 同 , 以表现 为彩 色血 所 流信号 以动脉血流 频谱和静 脉血流频 谱 的不 同 , 以比较容 所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方 回声 : 部分病灶出现后方 回声轻度增强 , 与肝癌 的后方回声衰减明显不 同.6 少见 的征象 : () 较大的血管瘤加压探头时, 可见
压扁变形现象 , 去除压力后复原.
2 2 C I 现 . DF 表
9 个病灶 中有 5 ( 6 %) 明显血流信号 , 4 8个 占 2 无 采用 脉冲多普勒也未能检测 到频谱信号 , 这些病灶多为直径小 于 1m c 小血管瘤 , 呈强 回声. 3 个病灶 ( 8 显示 血流信号 , 其他 6 占3 %) 其表现有 :1 多种形 态及 高低不 同回声 的血管瘤表现 出“ 点 () 斑 状” 短棒状 ” 或“ 血流信号 , 流出现于病灶周边及 内部. 2 中等大小低 回声 型血管瘤及 实质强 回声 型血管瘤表现 出“ 血 () 蚯蚓 状” 或环状血 流信号 , 可能与肝血管瘤的周边供应动脉迂 曲、 内径 扩大甚 至包绕病灶有关 . ) 的混合型血管瘤表现 出“ ( 大 3 瘤 枝状 ” 血流信 号. 肝血管 瘤的彩色 血流特征是 血管走行较 平滑且较均 匀. 冲多普勒检测 4例有动脉频谱 , 流参数 P V 脉 血 S=
b o d f w sg a r h mal e a i e n g o s a c i i me e . n l s o C lrDo p e h a o o — l o o i n l e s l h p t h ma i ma l st n l m n d a tr Co c u i n: o o p lru r s n g l o f t c e h
肝血管瘤是肝脏 最常见 的良性肿瘤 , 在肝 脏肿瘤中约 占8 %, 实质为肝脏 的血管 畸形病 变 , 4 其 按大小一般 分为小毛细 血管瘤 与大血管瘤 小 血管瘤 不产生l 临床症 状 , 较大 的血管瘤 可压迫周 围脏器引起一 系列症状. 近年来 由于超声性 能的改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菌 多通过 口腔和 胃肠道细菌 定植或 感染而侵入 肺 [ 4 】 ,引起肺 炎的发
生。 因此 ,更提示护士在 临床工作 中 口腔护理等 护理工作 的必要性 。 而种类较 多的病原菌还 提示护士 ,在临床工作 中要注意 多方面重视病 原菌的消 除,防止各种病 原菌感染的发生 。 通过 口腔 护理 能够 有效 地 降低患 者 口咽 部的 细菌 定植 ,进 而 减 少 呼吸 机相 关性 肺炎 的发 生率 。护士 要 尤其注 意 气管 插管 的患者 口 腔 护理 ,防止 出现不 合作 、躁 动等 导致 气管插 管 的脱 出和 移位 。而 勤洗手则 是临床 预防呼 吸机相关性 肺炎 的最 简单有 效的方 法 】 ,为 了 提 高 护士 的洗 手顺 应性 ,科 室要多 提供 一些 可 以快速 清洁 手 部的 消
中 图分 类号 :R 7 3 5 . 7
不 动杆菌 1 8 3 0 . o 0 %
塑堡堡望塾堕 堕 塞重自 堑堕 笪垦丕 堕
1 2 1 1 6
堡堡 堕

2 O . o o %
1 8 . 3 3 %
1 0 . 0 0 %
3 . 3 3 %
样菌 ,革兰阴性菌发生率 最高 , P <0 .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详细结 果见表 1 。 6 O 例 患 儿经过 我 院的精 心治 疗 与护 理 ,患者 均康 复并 转入 普通
3 0 2. 3 0 3. .
毒液 等 ,如消 毒纸 巾,使护 士能够 在洗 手 这项 工作 中缩短 时间 ,以 提高 顺应 性 。通过 将床 头抬 高 ,可 以防止 胃液 的反 流 ,避 免 细菌 定
植和误 吸 的发生[ 6 1 。通过 呼吸道 护理 ,还 可 以有 效地保证 患儿 的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6-07-21T16:00:09.57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作者:李玉华
[导读]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牡丹江康安医院(原传染病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0例肝血管瘤患者的资料,与增强CT诊断相比较,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本组3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患者,经增强CT确诊29例,准确率为96.7%。

结论:通过临床实验证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和诊断肝脏血管瘤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伤、无风险等优点,便于随访观察,是肝脏血管瘤检查、诊断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脏血管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26-01 肝脏血管瘤属于肝脏肿瘤中的常见良性肿瘤,占肝脏肿瘤中的75%~86%,多于体检中发现,其生长缓慢,常不需手术治疗,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造成影响[1-2]。

肝脏血管瘤的形成是由于肝脏血管中仍有发育异常的血管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病情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展:一种方式是内皮细胞逐渐增大,出现退化或纤维化现象,另一种方式是内皮细胞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多,但血管向迂回发展、逐渐形成血管团,实际上是肝脏血管发生病变产生畸形所致。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医学检查方面,该项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面、血流检出率高等优势,极大的弥补了过去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不足之处,进而大幅提高了肝血管瘤检出的准确率[3]。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我们选取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0例肝血管瘤患者的资料,与增强CT诊断相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0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为初发病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4~62岁,平均(44±1.5)岁。

肝血管瘤单发者17例,多发者13例,临床无相关不适症状。

经肝脏增强CT确诊29例 1.2方法本组患者均接受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超声探头选择腹部探头,探头频率采用3.5 MHz,选用腹部检查模式。

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首先采用二维模式观察肝脏肿块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特征、与周围组织关系、有无包膜及有无晕环等。

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并对血流进行分级评定,针对病灶内部和周边血流使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CDFI来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模式确定血管位置后嘱患者减慢呼吸,采用脉冲多普勒(PW)来检测峰值阻力指数、血流速度等,数据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最后检测数据。

经肝脏增强CT检查进一步诊断。

1.3 肝脏肿块血供分级标准[4] 0级: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Ⅰ级: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1~2个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Ⅱ级: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3~4个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或肿块内部可见较长的血管;Ⅲ级: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可见4个以上点状或短棒状血流或肿块内部可见2条以上血管。

血流信号丰富=Ⅱ级+Ⅲ级。

2结果
本组3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患者,经增强CT确诊29例,准确率为96.7%。

3讨论
肝血管瘤超声图像可呈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无回声型表现[5]。

高回声型的中的血流多为静动脉血,因此血流信号弱,在加压探头观察下其压缩性不佳,该类型多为毛细血管瘤;低回声型的血流信号一般为动脉血,血流信号强且丰富,通过加压探头可观察到其压缩性佳,该类型多为蔓状血管瘤;混合回声型中的血流信号强且丰富,通过加压探头可观察到病灶具有较强的压缩性,观察到这种状况该病灶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周边出现的动脉血流主要是因肿瘤挤压而绕行或包绕肿瘤的肝动脉。

大部分肝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近似于正常的肝动脉,不增粗,由于瘤体内血液流动缓慢,彩色多普勒扫查时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极低。

肝血管瘤为肝血管窦的囊状扩张,因此生长缓慢、血流信号不明显,而原发性肝癌呈浸润性生长方式,血供丰富,易压迫周围组织[6]。

对于二者的鉴别,有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占位效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周边及内部丰富血流信号,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和最小流速较高;肝血管瘤表现内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一般无占位效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门静脉血流流速较高。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病灶的显示与定位日益精确,甚至能够显示直径5 mm以下的肝脏病灶[7],成为临床诊断肝血管瘤的首选。

总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诊断肝血管瘤,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伤、无风险,便于随访观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潇瑾,张振纲,杨道锋,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20-21,88.
[2]张宗利,黄建成,王庆良,等.152例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281-285.
[3]张立平,杨斌.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2,33(10):1353-1355.
[4]李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107-108.
[5]Seshadri RM,Besur S,Niemeyer DJ,et al. Surviv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 and II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a liver transplantation or liver resection [J]. HPB(Oxford),2014,25(10):1111-1112.
[6]卢李华,陶振勤,秦玲莹,等.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21-22.
[7]刘金明,赵震宇,李涛,等.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