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肝血管瘤诊断

肝血管瘤诊断
灶,再次确定适宜的穿刺点和方向及深度。 •
• (4)固定穿刺探头,当病灶显示清晰时,将穿刺
针进针,待进入皮下,即令病人屏气或浅呼吸,继续穿 刺进针。在监视屏上,严密监视穿刺针的针尖回声的前 进方向,直至进入肝脏血管瘤内抽有回血即表明已到达 病变区。若在进针过程中针尖显示不清,可适当调整探 头角度,一般即能显示针尖位置。
肝血管瘤的症状
• 临床症状上可将肝海绵状血管瘤归纳于4种 类型:
• (1)无症状型:肿瘤≤4cm,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或 剖腹探查时发现。
• (2)腹块型:肿瘤增长至一定大小,虽未产生自觉症 状,但病人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
• (3)肿块压迫型:约占50%~60% • (4)内出血型:瘤体发生破裂,腹腔内出血、心悸、
• 部分肝血管瘤治疗前后影像对比:
• 患者,男,37岁 肝血管瘤
8.8cmx7.7cm(治疗前) 4.5cmx3.8cm(治疗一次后2月复查)
• 患者,女,32岁 肝部血管瘤
• 12.2cmx14.1cm(治疗前)
8.1cmx3.7cm(治疗一次后2月复查)
• 患者,女,45岁 肝血管瘤
• 12.5CM*7.4CM(治疗前) )
• • (2)穿刺过程中应随时超声波检查。
• • (3)隔5-7天可做第2次治疗,2~8次为1疗程,若病变范
围广泛分次治疗。
• • (4)穿刺后病人应静卧>4h,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
吸和腹部情况,若无异常,可下床活动,<3天禁止剧烈 活动。
彩超微创治疗肝血管瘤,为国
➢ 平扫--CT: 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MR: 圆形或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
➢ 增强扫描: 典型特点--- 早出晚归, 快进慢出

肝血管瘤有哪些症状 肝血管瘤症状是什么

肝血管瘤有哪些症状 肝血管瘤症状是什么

肝血管瘤有哪些症状肝血管瘤症状是什么肝血管瘤的症状1、临床症状瘤体多是呈现出紫红色或蓝紫色的颜色,多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叶状,病患区的质地柔软、富有弹性,通过切面可呈现蜂窝或海绵状,有血栓以及纤维疤痕区,偶伴有钙化现象,当疾病发展到晚其,会成为硬化性瘤体。

2、易发人群该病是一种肝脏的良性肿瘤,瘤体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

在临床统计中发现,该病多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患者是30至60岁之间的成年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在超声显像中观察多为多个瘤体。

3、压迫症状由于巨大的血管瘤可能会对邻近的器官产生推挤,进而出现压迫感。

若压迫到食管则可出现吞咽困难;若压迫到静脉系统可,可能会出现脾脏增大以及腹水现象,压迫到肺脏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等等,这些都属于肝血管瘤的症状。

以上简要介绍的就是肝血管瘤症状的知识,希望大家及时的了解,出现症状及时的就医。

生活中多加了解肝血管瘤有哪些危害,清楚危害可早日治疗疾病,让自己早日摆脱疾病,生活健康。

肝血管瘤患者的饮食禁忌和治疗偏方肝血管瘤发病年龄十分广泛,换句话说肝血管瘤的危害是很大的。

一般情况下肝血管瘤是先天性疾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患者察觉,这种情况下治疗肝血管瘤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我们可以简单的从饮食控制肝血管瘤病情,下面就为您总结了肝血管瘤饮食相关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肝血管瘤早期症状肝血管瘤早期多无症状,常在体格检查中经超声波偶然发现,大都出现的症状是消化不良、恶心、腹胀,或肝区胀痛不适等。

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肝肿大,但肝功能正常,脾脏也不肿大。

近年来,根据较多病例的追踪观察,发现不少患者的肝血管瘤发展很慢,甚至随访多年也没有明显发展,且未发现有恶变者。

现肝区肿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服中药治疗。

肝血管瘤进行性增大,3厘米以上的需要积极的配合治疗,以免因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应早发现,进行治疗。

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如果步入晚期后,不仅治疗起来相对困难,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肝脏血管瘤的CT、B超鉴别诊断及其意义

肝脏血管瘤的CT、B超鉴别诊断及其意义
( 稿 :2 0 一0 —1 ) 收 0 ] 5 2
二 、检查方法 :肾图检 查按 肾图操作 常规进行 .B超仪 器主要使用德国 S —20型超声仪 ,X线检 查依次行 腹部 平 1 0 片 ,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 三 、结果 :5 2例 上尿 路结 石 三种 不 同方 法 检查 结 果 ,
( 收稿 :20 —0 0 1 4—2 ) 7
x线检查 主要依靠腹部平片结合尿路造彰 ,诊断 符台 率 为 6 % (65 ) X线平片对 大 、中等 阳性结石容 易诊断 , 9 3/2 , 临床 上影响结石 检出率的关键是 照片的质量 .应做好 肠道 内 容物和气体 的处理 ,体 质肥 胖的病 人应选 择适 宜 的摄 片 条 件 ,确保 X线 片的清 晰度 和对 比度 ,减 少重复摄 片 .提 高
维普资讯
8 - 4
q诊断 治疗
医用放 射技 术杂 志
20 02年
第 2期
总 18期 9
不一且 壁厚薄 不均 的囊 片 状低 密度 影 .C 值 约 0 0 。 T ~3Hu
管结石引起 的泌尿通路阻塞 .视梗阻程度 均可 导致排泄段梗
增 强扫描无强化或 轻度 强化 ,干酪坏死 空洞与 肾小盏相通则
B超检查 对肾结石 的诊 断率高 ,由于超声成像仪 器的改 进 ,目前已能发现 3 直径 的小结 石 .本组诊断 符合 率遗 mm
8 % (7 3 ) 2 2 /3 ,超声征象主要是强回声光团后 伴随声 影 ,小
织形成或纤维化改变。肾周受 累引起肾周炎或脓肿。输 尿管 结核因肌层受提 润及水 肿 、溃疡致边缘 不光 滑 ,发生痉挛 、 纤维疤痕收缩 则可 出现扩 张 区与狭 窄区 交替 出现 ,呈 串 珠 状 、虫蚀状或螺旋状 。在增强扫描后 的二维重建图像上显 示 更清楚 。膀胱结 核早期 因结核浸润 、溃疡 等内壁不光整 ,容 量减少 ,病变广 泛发展 ,出现痉挛而呈 “ 小膀 胱 征象 ,有 时因疤痕收缩而变形 。前列腺 、精囊受 累则密 度不均 ,膀胱 精囊有消失。 二 、鉴别诊断 :肾结核主要与黄色肉芽肿性 肾盂肾炎及 慢性肾盂肾炎鉴别 :1一 色内芽肿性 肾盂肾炎 多数伴有 、 黄 结石 ,且实质钙化 少见 ,肾周炎症改变较广泛。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 ,62岁 ,体检发现肝肿物2年
肝血管瘤-不典型 影像表现
肝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
>不典型血管瘤占20%-40% 。 >原因:
✓ Altered morphology or structure: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 巨大血管瘤;带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 房性血管瘤;血管瘤伴液液平面。
○ 。鉴别诊断 ○

80%
30% 65%
35% 50%
u 肝内胆管细胞癌
u 肝细胞癌 u FNH
u 肝细胞腺瘤
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
> 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边界不清,CA199升高。 > 增强动脉期边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渐进性强化。
> 内部或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常伴有胆管结石;远端肝叶萎缩,肝包膜皱缩凹陷。 > 肝门及腹腔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位于肝脏中央的巨大血管瘤可导致胆管扩张。 >虽然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常发生胆管扩张,但是所有肝内外占位性病变均可引
起胆管扩张,因此血管瘤不能排除血管瘤的诊断。
形态或结构改变-囊性、多发性血管瘤
>囊性和多房性血管瘤含有一个大的中心腔是非常罕见的。 > 在MRI上,这种不典型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肿瘤内囊腔,呈长T1、长T2信号
> 典 型 影 像 表 现 : T 2 明 显 高 信 号 ( 灯 泡 征 );增 强 动 脉 期 周 边 结 节 状 强 化 , 门 脉 期、延迟期渐进性、向心性填充。
>不典型影像表现: ✓ 形态或结构改变 :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巨大血管瘤;带 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房性血管瘤;血管 瘤伴液液平面。 ✓ Unusual flow pattern:快速填充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 ✓ 伴有肝实质异常:血管瘤伴包膜皱缩;脂肪肝浸润性血管瘤;肝硬化背景 血管瘤;血管瘤合并动脉-门脉瘘;血管瘤合并FNH。

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血管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血管瘤如何诊断鉴别,血管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血管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胸部CT检查、肝、胆、胰、脾的MRI检查*一、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发现。

对于较表浅,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对于较深在部位发病或肿瘤巨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

X线摄片对于了解深层瘤体大小、范围或瘤体是否侵蚀颈椎或喉部软骨有一定价值。

如果术前做血管造影,可了解血管瘤的营养支,则在血管瘤两端结扎供应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血管瘤全部切除。

*以上是对于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血管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血管瘤易混淆疾病。

*血管瘤如何鉴别?:*一、鉴别与血管球瘤、血管肉瘤等相鉴别,其特点如下:1、血管球瘤指、趾甲床及其附近的锐性疼痛性肿物。

寒冷刺激时疼痛尤甚。

位于甲下者,可见指、趾甲局部隆起,表面可呈浅红色、紫色或稍暗,多不让触碰。

2、血管肉瘤较少见,肿瘤呈结节状,无痛,紫红色,浅表者易出血和破溃。

镜下所见众多的杂乱无章的肿瘤性血管,瘤细胞在基底膜内增生,可贴附于血管内壁,形成结节状突出于管腔。

瘤细胞多呈梭形,未分化者呈多边形,类内皮细胞样,核大,深染,核分裂较多。

可见到多核瘤巨细胞。

免疫组化对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可选择敏感的内皮标记物,第八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等对确定诊断有重要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血管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血管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肝囊肿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肝囊肿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肝囊肿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由于肝脏内部的液体充满的囊肿形成而导致的。

与其他肝脏疾病相比,肝囊肿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探讨肝囊肿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是非常关键的。

肝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形成的肿块,它通常是良性的。

在鉴别诊断方面,肝血管瘤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超声或CT扫描中,它呈现为均匀的强化或低密度区域,而肝囊肿则呈现为液体充满的囊肿。

此外,肝血管瘤可以通过肝动脉造影来进一步确认其血供来源,而肝囊肿则无需进行此类检查。

其次,肝囊肿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和预后与肝囊肿完全不同。

在鉴别诊断方面,肝囊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超声或CT扫描中,它呈现为光滑的囊肿,而肝癌则呈现为不规则的肿块。

此外,肝囊肿一般不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而肝癌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功能酶的升高等。

如果存在疑问,可以通过肝穿刺活检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此外,肝囊肿与肝脓肿的鉴别诊断也需要特别关注。

肝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在鉴别诊断方面,肝脓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超声或CT扫描中,它呈现为囊肿周围的炎症浸润和坏死区域,而肝囊肿则呈现为光滑的囊肿。

此外,肝脓肿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而肝囊肿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如果存在疑问,可以通过脓液培养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最后,肝囊肿与肝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也需要特别注意。

肝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与肝囊肿截然不同。

在鉴别诊断方面,肝血吸虫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超声或CT扫描中,它呈现为肝内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而肝囊肿则呈现为单个或少数的囊肿。

此外,肝血吸虫病常伴有发热、腹痛、嗜睡等症状,而肝囊肿一般不会引起这些症状。

如果存在疑问,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或粪便检查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综上所述,肝囊肿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准确率判断

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准确率判断

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准确率判断【摘要】目的:探究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准确性。

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在来院疑似为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10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均接受CT 和B超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以及影像学特点。

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为90.00%,高于CT平扫诊断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对比B超与CT诊断特异性,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结论:B超和CT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肝脏血管瘤。

临床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建议对于疑似存在肝脏血管瘤患者首选B超诊断,不仅费用较少而且诊断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B超;肝脏血管瘤;应用效果;准确率肝脏血管瘤指的是肝脏部位血管性肿瘤,该疾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的一种。

该疾病常见于成年女性人群中,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是该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常规体检中确诊还有部分患者由于血管瘤体积过大引起肝脏不适入院就诊[1]。

一般情况下,肝脏血管瘤直径低于4cm,少部分患者可能过大或过小,存在个体差异性。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CT、MRI、B超等方式进行诊断,为了了解B超和CT在肝脏血管瘤中的诊断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100例疑似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资料、方法1.1资料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来院收治的疑似肝脏血管瘤患者中,抽选出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分为CT组、B组。

10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中,男性患者病例数为44例,女性患者病例数为5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32-70岁,平均年龄值为:43.5±3.4岁;腹部不适就诊者40例、常规体检者38例、其他22例[2]。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脉期 ,病灶 内的对 比剂会迅速下降 ,此时正常的肝脏开始强化。在肝 实 质期 以及 门脉期 ,病灶的密度都 比正常的肝脏 低,对 比剂呈现出 陕 进
度注射 1 0 0 m L 的非离子对 比剂 ,在注射 后的2 5 - 3 0 s P A及5 5 - 6 0 s 左 右 进行动脉期 以及门脉期扫描 ,在2 - 5 mi n 之后 进行延迟扫描 。
是 采 用动 态增 强扫描 对肝 血 管瘤进 行 诊断 , 准确 、 有效 ,值得 在 临床上 进行 推广 。 【 关 键词 】 肝血 管瘤 ;C T诊 断 ;断层摄 影 术
中图分 类号 :R 4 4 5 ;R 7 3 5 . 7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7 - 0 1 7 3 - 0 2 内衬 中有 内皮 细胞 ,且 中间有纤 维 隔 ,其 切面 呈筛状 或囊 状 ,似海 绵 ,因此 又被称 为海绵状的血管瘤【 3 】 。 3 . 2肝血管瘤C T 诊断的价值 目前 ,临 床上 对于 肝血 管瘤 的诊 断 主要 依靠超 声诊 断 ,分 为混 合 型 、低 回声 型 以及高 回声 型 ,且高 回声 型 占了很大 的 比例 ,超过 5 5 %,比较容易诊 断 ,而没有 明显 回声 型以及低 回声型的诊 断符合率 较低 ,但 是在进 行C T 扫描 时 ,和肝血 管瘤 的强化特 点非常 相符合 ,
增强 扫描的具体 方式为 :使用高压 注射器通 过静脉 以2 . 5 - 3 m L / s 的速
①原发性肝癌 :和小肝癌之 间进行鉴别 , 进 行明确 的诊断对于该病 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 因为小肝 癌在平扫时的表现有时和 肝血管瘤很相似 ,但是肝癌 大多都有肝硬化、肝炎 的基础 ,在动脉期就 可 以看到肿瘤有明显的强化 ,且小肝癌一般为均一性的 明显强化。在 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血管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肝血管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定期检查身体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状态,对于身体的康复会有所帮助,肝血管瘤是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手段均可治疗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肝血管瘤B超确诊率为57.0%-90.5%,超声造影为94%,CT为73.0%-92.2%,MRI为84.0-92.7%,肝动脉造影为62.5%。

B超
超声检查价格便宜,简便易行,普遍率高,无创伤痛苦,安全可靠,可短期反复动态观察病灶变化,获得更多的信息,它是CT、MRI所不及的。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多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

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造影超声
近年来,造影超声在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广大医生所认识。

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虑选择性采用肝脏造影超声检查。

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增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此扩展过程缓慢,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等于或高于周围肝组织,这种“慢进慢出”的增强特点与螺旋增强CT类似。

有报道造影超声对小肝血管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达100%、87%、94%。

螺旋增强CT
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CT值约30HU左右。

动态CT或螺旋CT多期对比增强扫描多数具体典型表现:在快速注射对比剂后20-30s内,动脉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脏的增强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注射对比剂后50-60s,即进入门静脉期增强,对比增强灶相互融合,逐渐向病灶中心推进,强度逐渐降低;数分钟后延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增强,增强密度也继续下降,可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增强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出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延迟扫描时肿瘤中心可有无强化的不规则低密度区,然而肿瘤周围部仍显示这种“早出晚归”的特征。

MRI
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 的特异性表现。

MRI 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同CT。

当CT和MRI的特征性征象已明确诊断时,则不必再行其他价格昂贵或有创检查,更要避免肝穿刺活检。

其它
肝穿活检准确率低且可导致出血,肝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多无必要。

近年来出现的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排除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温馨提示:忌用动物油,忌食煎炸食品,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两个。

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参考文献:《肝胆外科诊疗与风险防范》《肝脏肿瘤外科学》】
原文链接:/gxgl/2014/0519/17327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