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20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制作我的小乐器》PPT课件 教科版科学

松紧
粗细
探索一:拟定制作方案,画出示意图。
1 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怎样让我们的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
弹拨乐器
材料
适当调整皮筋的 松紧。
木板 皮筋
木条
皮筋越短越紧,声音越高
探索一:拟定制作方案,画出示意图。 1 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示意 图
探索一:拟定制作方案,画出示意图。 1 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你想做那种乐器?
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你想做那种乐器?
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你想做那种乐器?
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你想做那种乐器?
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探索一:拟定制作方案,画出示意图。
1 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实验
流程 1.制作琴身。塑料小盆两侧相对切长方形小口, 长宽与木条长宽相等。小盆底部胶水粘牢圆形木料。 木条靠一侧位置开始,锯两个豁口,两豁口距离与 塑料小盆直径相等。两部分,塑料小盆小口与木条 豁口相对扣紧。
探索一:拟定制作方案,画出示意图。
1 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实验
流程 2.上琴弦。将长度不同的三根细绳(相邻两根长度 差相等),首尾固定在长木条上。三根细绳部分搭 在圆形木料上。使三根细绳绷紧。 3.上弓弦。细竹条两端刻凹槽。将一根细绳首尾与 细竹条首尾固定。使细竹条呈弓状,细绳绷紧。
实验
流程
1.将木条略微斜向固定在木板上。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课件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具改进
教学策略
1.增大弦与纸面的距离 2、把橡皮筋换成玻璃线,且改变 固定方法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阶段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阶段
“任务”驱动,提 出真实问题
交流研讨“任务”, 自制乐器展示会。
需求
明确“任务”,提 出真实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反思评价
在小学科学新版课标提 出,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科学 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重要 组成部分,要重视“技术与 工程”的教学的。
第一次 出现
整合成以任务链为核心 项目化学习方式,融合工程 技术理念,通过真实、有意 义、连贯的任务项目,驱动 师生围绕项目核心展开教学。
教学策略
重要
在2021年浙江省义务 教育阶段科学教学基本要 求第19条中明确规定要重 视“技术与工程”教学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思考二
搭建一定的活动支架,减 缓学生知识迁移的坡度。
02
改进后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思考三
02
弦类效果不明显、敲击类乐器易碎、不安全、 小组准备繁琐
简要说明
研讨“任务”,自制乐器展示会
1.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2.小组展示作品,互评。 3.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 成果,并演奏乐曲。 4.拓展:最好作品收齐PK赛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提升课堂效果
有趣
有序有料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本
实用性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目标1.知道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分工与合作,设计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
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活动。
3.乐于完成活动,分享想法。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及其他乐器(实物、图片或视频)、纸盒、橡皮筋、玻璃杯、剪刀、纸筒、卡纸、吸管、颜料。
2.活动场地:教室。
3.学具:学生可提前自备。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曲风各异的、优美的乐曲。
老师准备在我们班组织一个音乐会。
希望同学们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你想做什么乐器呢?生:我想做竖笛,因为我觉得竖笛的声音特别好听。
生:我想做一个锣,做起来比较简单。
生:……师: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乐器。
要制作一个乐器,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解决的?生:这个乐器是什么样子的。
生:它有哪些部位,这些部位要怎么做。
生:我们要用什么材料来做。
生:……师:是的,制作一个乐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我们要设计乐器的外形?其次是制作材料的选取?最后,怎样才能让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呢?这些问题我们都要考虑好。
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一边设计,一边修改,最终完成一件小乐器的制作,好吗?生:好!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
师:谁能用你做的小乐器演奏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生演示。
师鼓励其他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制作简单乐器的方法,课后可以继续研究制作一些不同的乐器。
为了保证音乐会的顺利开展,老师在课前也做了一些乐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自制的乐器)让我们一起用这些乐器开一场音乐会吧!总结点评本课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设计—制作—尝试”四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发现科学,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20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粤教版 (共18张PPT)

活动2:让声音停止 书本53页
• 实 验 记 录 现 象
实验器材
停止发声的 方法 声音停止前 声音停止后
将音叉放在 桌子上 将皮筋拿下 不敲打铁罐 振动 振动 振动 用手捂住, 物体静止 触摸静止 静止
音叉 橡皮筋 铁罐
• 得出结论:书上53页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 产生的。
18.声音的强弱
改进:
• 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 地改进做好的小乐器
17.声音的产生
书本50页
• 为什么吹、拉、弹、打不同的乐器,都 可 以发出声音呢? • 活动1:模仿乐器的发声 • 各种乐器的发声方法和发声部位不同,但都 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图一:二胡 图二:钢琴 图三:小提琴
• 图四:锣
图五:三角铁
制作
• 收集到材料后,根据设计图制作小乐器。 • 如橡皮筋琴 • • 鼓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设计。 吸管排箫
架子鼓
• 用5个大小不同的小鼓,绑在一起 就是架子鼓了。
演奏
• 小乐器完成后,试着演奏一下 • 《铃儿响叮当》,并完成评价表。 • 33 3 33 3 35 12 3
自评:
• 我的小乐器评价表: • 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 乐音优美获得大家认可 • 外表美观,制作精致 • 材料环保,成本低
第3单元
• • • • • • • • •
声音
17.声音的产生… ……. ….40 18.声音的强弱…….50 19.声音的高低… ……. ….54 20.设计与制作: 我们的小乐器…….56 21.声音的传播…… ……..61 22.传声器的研究…….64 23.回声现象…… ……. ……..66 24.生活中的噪声…….68
制作我的小乐器(课件)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
2.乐管越短,音调越( A )。吹奏力量越大,音量越( )。
A.高;高
B.低;低
C.高;低
3.“打碗”水量越少,音调越( C );敲击力量越大,音量越(
A.高;低
B.低;低
C.高;高
)。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度不一样,
声音的强与弱 声音的高与低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制作我的小乐器
故事导入
制作我的小乐器
科科和研研终于能让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他 们决定开始制作一个弦乐器。但是制作的时候,他们不 知道该如何入手。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再次找 到果果老师。这次果果老师把他们带到音乐室一起制作 小乐器……
这次在果果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 找到答案吗?
实验探究
活动二:制作自己的乐器
探究一: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活动步骤:
(1)集体讨论:一个合格的乐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要便于操 作。
乐器要牢固。
能发出有规 律的声音。
乐器要美 观。
实验探究
“打碗”设计原理和设计图
设计原理: 通过敲击让小乐器发出声音,并通过不同水量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
新知探究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乐器
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乐器,它们能 发出各种优美的音乐,现在我们做一个 游戏,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教师准备一些乐器图片,然后公布几个标准,让 学生进行分类。学生平均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看到图片后迅速进行分类。 3分钟后,查看答案,对的多的组获胜。
生活应用
生活中,喜欢吉他的同学会发现:吉他由于长时间弹奏或新买的吉他,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该年龄段学生对音乐都有着不小的热情,故此本节课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文字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动手操作。
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学生能够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本节课程的内容在之前的基础上是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了解的。
不排除部分同学会出现内容太多导致内容结构学习不完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强制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全部各种各样的小乐器制作,而是能够完成一种或这两种的小乐器制作即可。
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材料准备】弹动发声类制作:组装纸板(可以折叠成盒子)、皮筋打击发声类制作:烧杯、水、木质筷子吹奏发声类制作:试管、水小乐器设计单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小学科学教案:《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 (2)

注重项目设计,发展工程思维——《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教材可设计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项目化学习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基于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理念在小学科学新版课标提出,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科学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教学要重视“技术与工程”内容。
2021年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重视技术与工程教学。
把握工程实践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明确问题、设计图纸、制作测试、修改改进等工程实践的过程,渗透工程思维。
”可见,本节课运用工程思维学习路径是必然选择。
二、目标定位基于以上,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定为:1.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项目过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在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3.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三、设计理念《制作我的小乐器》旨在运用工程设计的理念制作小乐器来检验学生对声音的认识,让孩子初步经历项目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教材分两部分,分别是设计小乐器和制作展示小乐器。
对于本节课,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思考一:本节课教材上安排了多个环节,按照教材建议上把每个内容展开来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
大多数老师会把本节课安排成两个课时,一课时为设计指导,一课时为制作改进展示。
最新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

《制作我的小乐器》一、教材简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
本单元第一、二课学习内容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第三、四课学习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第五、六、七课学习了声音的强弱、高低是如何变化的,而第八则是声音单元知识整合运用能力的呈现。
基于这样的教材安排,本课将运用STEM教学理念和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教材分两部分内容:一、选择材料并画出小乐器设计图。
二、制作和展示自己的小乐器。
计划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我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声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影响音高的有关因素。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拥有了初步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而且他们对事物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喜欢在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科学知识学段的目标是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变化。
技术与工程目标是知道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以及课标的分析,依据教材、教参等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改变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等属性可以使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并制作小乐器。
难点: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设计图以及调试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