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甲维盐与阿维菌素

合集下载

阿维菌素怎么用?甲维盐跟阿维菌素又有什么关系?其实可以这样用

阿维菌素怎么用?甲维盐跟阿维菌素又有什么关系?其实可以这样用

阿维菌素怎么用?甲维盐跟阿维菌素又有什么关系?其实可以这样用阿维菌素作为许多人都在用的为杀虫剂,可以有效的防治螨类和鳞翅目害虫。

像斜纹夜蛾、蚜虫、红蜘蛛以及根结线虫,像蔬菜、果蔬、花卉、烟草、棉花、粮食作物上。

而且阿维菌素使用的范围非常广,大部分害虫都能杀死。

其实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害虫受害以后迅速麻痹拒食,一到两天里死亡。

但是同样也应为大量使用,导致产生了抗药性。

那么阿维菌素跟甲维盐的关系是?甲维盐全程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实我们从名字就知道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能新型的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说简单点就是阿维菌素的升级版。

两个药有什么区别呢?又怎么来选择呢?首先第一个,我们都知道甲维盐作为阿维菌素的升级版,杀虫活性是阿维菌素的三倍,针对的害虫也有增加,而且还附带了杀虫卵的作用,而且对人畜的毒性倒是降低了。

小程序,润植乐植保小店,交易担保,一瓶包邮,点击图片购买!小程序第二个,两者杀虫活性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是增幅不同,这个温度的区间一定要记好,只有记好温度区间,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

那么温度区间又是多少呢?16-22摄氏度,阿维菌素的杀虫效果要更好,这个温度区间里,阿维菌素会提高6倍左右,但是甲维盐只提高2-3倍。

温度25摄氏度以上,甲维盐的毒性会大幅度提高,甚至最高能提高1000倍,所以这时候用甲维盐的效果就会更好。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阿维菌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比如碱性杀菌剂,石硫合剂、氢氧化铜等都是碱性杀菌剂,这些无机铜制剂都不建议和阿维菌素混合用,如果想要使用阿维菌素同时还要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话,可以加入有机铜制剂。

喷洒的时候应当避开池塘水源,避开植物开花期,这样可以避免对鱼类等其他生物的危害。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使用方法一、使用方法①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在低龄幼虫期使用1000-1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1%甲维盐,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药后14天对小菜蛾的防效仍达90-95%,对菜青虫的防效可达95%以上。

②防治金纹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美洲斑潜蝇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虫,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用3000-5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高氯喷雾,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③防治甜菜夜蛾,用1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④防治果树、蔬菜、粮食等作物的叶螨、瘿螨、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使用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

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按每亩用500毫升,防效达80-90%。

二、主要用途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

三、主要厂家原药:华北制药,齐鲁制药,河北威远,大庆志飞,浙江海正,浙江钱江生化,升华拜克,桂林集琦等.华北制药爱诺公司阿维精粉专供先正达产量亚洲最大。

四、制剂:厂家较多,价格参差不齐,质量差异很大。

现在市面上面对水稻稻纵卷叶虫杀死效果最为理想的产品是江西正邦的“战高”. ·战高:3%阿维菌素·剂型:水乳剂(EW)·登记:水稻稻纵卷叶螟阿维菌素的作用及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在农资市场经常见到0.5%、0.6%、1%、1.8%、2%、2.8%、5%的阿维菌素乳油,但阿维菌素的作用还有很多农户不是很清楚,以下整理了阿维菌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阿维菌素的作用:阿维菌素一般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烟草、棉花、粮食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红蜘蛛、瘿螨、介壳虫、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阿维菌素杀虫方式主要有胃毒和触杀,阿维菌素渗透性强。

可以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刺激虫体产生释放γ-氨基丁酸,从而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递进程,使害虫在受害后迅速麻痹拒食,不活动、不取食,在24~48小时内死亡。

甲维盐生产原料和产品性质

甲维盐生产原料和产品性质

甲维盐生产原料及产品性质⒈阿维菌素B1:AVMB1a/ B1bC48H72O14,MW:B1a 873, B1b859, 白色针状结晶体。

⒉氯甲酸烯丙酯: ClC0OCH2CH=CH2MW 120.5 ,d420 1.1365,bp 78℃(360mmHg),无色透明液体,强烈刺激眼鼻,口粘膜,强催泪性。

⒊四甲基乙撑二胺:(CH3)2N CH2CH2N(CH3)2MW:116.21,d420 0.7755,bp 120-122℃,mp -55℃,Fp 10℃,η20d 1.418. 无色透明液体,混溶于水,乙醇,乙醚,有机溶剂。

本品高度易燃,吞食有毒,刺激呼吸道及皮肤,应避免皮肤接触。

⒋二氯甲烷:CH2 Cl2MW 84.93,d420 1.325,bp 40.1℃,mp –96.7℃,溶解度:水中220℃,醇,醚混溶。

自燃点615℃,空气中不燃,不爆,氧气中爆炸极限15.5~46.4(V/V),受高温时放出剧毒的光气。

⒌磷酸苯酯二酰氯 C6H5OPOCl2MW 211,无色—浅黄色透明液体,刺激眼,鼻,喉粘膜,催泪性。

空气中极易潮解,分解后失效,并有酸性腐蚀。

bp 144℃(44mmHg),含量≥96%,d420 1.355,与DMSO混合激烈反应,起氧化作用,要防止两者较高温度下的混合。

⒍二甲基亚砜(DMSO) CH3SOCH3MW:78,无色油状液体,d420 1.098,mp 18-20℃,冬季使用应预热熔化。

bp76℃(12mmHg)。

⒎磷酸 H3PO4MW: 98,d418 1.834,mp 42.35℃,无色透明粘性液体,溶于水、醇,工业品含量85%,工业品d=1.7。

⒏碳酸氢钠 NaHCO3MW:84.02,食品级,含量≥99%。

白色结晶,bp270℃,放CO2,溶解度:水6.9(0℃),6.4(60℃),遇酸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及成盐。

⒐蒸馏水(二次蒸馏水) H2OMW::18,无色液体,d420 1.0,bp100℃。

常见杀虫剂和杀螨剂介绍

常见杀虫剂和杀螨剂介绍

常见杀虫剂和杀螨剂介绍一、杀虫剂1、甲维盐比阿维菌素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提高了10-100倍,杀虫谱变宽;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虫为10-15天,螨为15-25天。

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渗入表皮组织;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蓟马类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土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高峰;2、吡虫啉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3、虫酰肼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作用机理相反;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 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4、马拉硫磷气温低时毒力下降,可适当提高施药量或用药浓度;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触杀和胃毒作用,一定的熏蒸和渗透作用;对害虫击倒力强,高温时效果好;残效期短;对高粱、瓜豆类和梨、葡萄、樱桃等一些品种易发生药害,应慎用;采果前10天停用。

5、灭幼脲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

;抑制几丁质合成;胃毒作用,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在植物叶背面喷药;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天开始死亡,5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6、喹硫磷杀虫、杀螨作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杀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残效期短;防除咀嚼和吮吸害虫效果良好7、啶虫脒氯化烟碱吡啶类;触杀和胃毒,很好的内吸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有效防治半翅目中的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速效,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右;8、噻嗪酮抑制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药后3—7天才能见效,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

发酵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

发酵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

发酵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现在这个时节啊,正是蓟马爆发的高峰期。

在草莓等农作物上均有发生。

要论杀蓟马,那就不得不提乙基多杀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即“甲维盐”,下文出现均简称“甲维盐”)等了,这都是市面上杀蓟马效果及销量很好的药品。

那么今天就由我跟大家聊聊这类发酵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杀虫剂也有很多种类,而这4个均为发酵类杀虫剂。

顾名思义,发酵类杀虫剂都是通过发酵技术的工艺手段制作而成的,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微生物细胞或酶)将有机物质转化成产品。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由先正达公司开发,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由陶氏益农开发,两组产品互为类似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款药品的销量加在一起占据同类发酵杀虫剂市场销量的九成!几年前阿维菌素位居首位,不过由于环保部在17年将其列入“高污染、高风险、”的双高行列,销量也有所下滑,现在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势起”,威胁阿维菌素的地位。

下面先聊聊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后转给了先正达),一类具有杀菌、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发酵产生。

1985年就已研发上市。

1991年在中国登记,进入中国市场。

阿维菌素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

在防治水稻螟虫,稻纵方面表现优异!而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1998年,由先正达公司首先在日本登记和上市。

原药中等毒性,制剂低毒,剂型多样化。

同时,对鳞翅目活性与阿维菌素相比提高近3倍。

是一种生物杀虫杀螨剂。

活性高、杀虫谱广、无抗药性。

对螨类、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活性最高。

如在蔬菜、烟草、茶叶、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上使用,具有其它农药无可比拟的活性。

甲维盐浅谈

甲维盐浅谈

甲维盐浅谈近几年如果说国外产品热点是康宽、垄歌、福戈等产品的话,那么国内产品的热点绝对聚焦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上。

随着高毒农药的禁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系列产品顺应而出,成为目前市场杀虫剂的主流产品。

甲维盐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阿维菌素基本一样,同样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而使虫体麻痹死亡。

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很好的效果,施药后3—4天内达到最高死亡率,由于它和土壤结合紧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累,极易被作物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致死率高峰,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

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作为阿维菌素的升级改良产品,它的活性更高、残留更少、毒性更低、安全性更好,是阿维菌素未来的发展方向。

甲维盐开创了杀虫新时代随着世界各国对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人类对农产品质量和自身健康的关心,高毒农药引发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全面下令禁止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面对这种市场格局,农药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都在致力研发质优价廉的绿色无污染农药,绿色环保的阿维菌素及其改良升级产品甲维盐成为杀虫剂市场的新宠儿。

2000年,国内第一个甲维盐原药科研项目在山东京博立项,京博也开始将甲维盐的生产有实验室转入工厂化生产,成为国内第一条甲维盐生产线,随后惠州银农、河北威远、青岛海利尔等国内知名企业也相继投产,成为国内甲维盐制剂企业的领跑者。

最初,由于甲维盐的高成本,甲维盐代替有机磷等高毒农药在蔬菜种植区推广使用,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等特点,符合无公害蔬菜的要求,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受到了菜农的欢迎。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哪个杀虫效果好?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哪个杀虫效果好?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哪个杀虫效果好?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都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两种杀虫剂,二者的杀虫效果,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下面来具体讲一讲两者的一些差异。

首先我们讲一下甲维盐,甲维盐全称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和阿维菌素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它的合成是从阿维菌素B1开始的,在结构上较阿维菌素多了两个基团,即两端加上了2个基团,一个是甲氨基,一个是苯甲酸,所以称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杀虫活性上比阿维菌素提高了了3个数量级!
甲维盐防治谱比较广,现在主要用来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缨翅目等害虫,如甜菜夜蛾、烟青虫、玉米螟、食心虫、蓟马等!在过去进行用药时一般使用1.5%的甲维盐750-1000倍防治!不过这几年随着抗性的增加,防治用量大大增加,大田区目前推广用量5.7%甲维盐1000-1500倍!
而阿维菌素这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就比较尴尬,最初上市时效果真的特别好,但是随着后期的大面积推广,导致其对很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对大部分害虫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杀灭,因此不能单用,需要和其他药剂搭配效果更好,比如我们常见的阿维.高氯、阿维.虫螨腈等等!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甲维盐尽管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但是在进行红蜘蛛等螨虫防治时,它的活性却完全不如阿维菌素!
因此在进行害虫防治时,如果不是螨虫,还是建议农户以甲维盐为主!。

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甲维盐的作用

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甲维盐的作用

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甲维盐的作用
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

本文为大家介绍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以及甲维盐的作用。

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
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粉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甲虫既不属于鳞翅目和双翅目)。

甲维盐在使用中经过大量临床发现,使用甲维盐时添加菊酯类农药可以提高速效性,在作物的生长期内间隔使用效果较好。

甲维盐容易降解。

受到酸度过高或者过低、光照等因素影响,甲维盐很容易降解。

在对于甲维盐产品的研究中发现,在含有甲维盐的产品中,加入0.35%的抗分解剂wgwin D902,可以有效地防止甲维盐的分解,同时能提高甲维盐对鳞翅目,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的活性,提高药效。

甲维盐适用作物
甲维盐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西方国家已经用在很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考虑到它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低毒农药。

我国应当首先在烟草、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所有蔬菜作物上用它来防治虫害。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以及甲维盐的作用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编提醒,使用甲维盐时要有防护措施,戴好口罩等,以免药物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解析甲维盐与阿维菌素
甲维盐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很多人经常使用甲维盐,但是说起他的全称,估计又有很多人见过但是却叫不上来,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的名字里有一个阿维菌素,那么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什么是甲维盐?杀虫机理是什么?
甲维盐属于一种新型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虫谱特别广,对鳞翅目如甜菜夜蛾、鞘翅目天牛、缨翅目蓟马等都有效果,尤其是鳞翅目害虫特效。

对害虫有明显的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触杀效果。

因为其高效、低毒、安全、对环境无残留的作用效果,这些年来被广泛推广代替高毒农药。

甲维盐主要以胃毒杀虫作用为主,接触到药液的害虫,体内的一些代谢过程会加剧,导致大量氯离子进入害虫细胞,影响正常的神经传递,害虫会
出现明显的麻痹中毒现象,表现为拒食、活动能力大大下降,3天左右达到死虫高峰期。

什么是阿维菌素?作用机理?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药剂,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对病菌、害虫都有一定的效果,在种植业中主要用来防治害虫,包括鳞翅目如水稻螟虫、半翅目梨木虱以及螨虫等。

阿维菌素有明显的胃毒触杀作用,对成虫有效,无杀卵作用。

主要通过增强氨基丁酸的释放,来干扰害虫的神经传递过程,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毒害虫表现为麻痹拒食,2-4天达到死虫高峰期。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有啥区别?

结构差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实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
开始合成的,可以说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只是在其化学结构两端人工加入两个新的基团分别是甲氨基和苯甲酸,因此它属于一种半合成
的抗生素类制剂,二者在作用机理上相同。



活性差异:甲维盐的诞生,很好的弥补了阿维菌素大量使用带来的抗
性问题。

甲维盐活性更高,为阿维菌素活性的3倍,既具有阿维菌素
的效果,又表现出加入其他基团的优势,发挥出1+1>2的效果。


别是甲维盐能够被植物吸收,通过在植物体内转移,逐渐聚集在表皮,当害虫危害植物时,形成二次杀虫效果,因此持效期更长。



杀虫谱的差异:合成得到甲维盐以后,对大部分害虫,特别是鳞翅目
害虫的杀灭效果增强,但是对另一些害虫的效果几乎消失。

阿维菌素
对红蜘蛛等螨虫、根结线虫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甲维盐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对红蜘蛛、根结线虫基本无效。



对温度的要求: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甲维盐在25摄氏度以上时,表现出杀虫活性更高,毒力最高可达到正常的1000倍,而阿维菌素最多只有几十倍。

但是在25摄氏度以下,甲维盐活性却不如阿维菌素。

因此在夏季高温情况下防虫,最好使用甲维盐。



原药性质差异:阿维菌素提取以后的原药属于高毒,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为中等毒,安全性得到提高。


使用时注意问题
首先,两者在作用机理上相似,因此在选择配药时,不建议使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搭配,增效作用不强。

第二,二者在使用时都不建议单一使用。

尤其是阿维菌素,这几年的抗性非常明显,几乎对所有虫都有效果,但是效果都特别不理想,需要复配其他成分,防治红蜘蛛时可以搭配乙螨唑、螺螨酯等,防治夜蛾类搭配虫螨腈、茚虫威等,但是也正是阿维菌素的这个特性,在果树区用药时往往会搭配阿维菌素充当助剂;
而甲维盐这几年的抗性也逐渐开始出现,原来低含量1%甲维盐20ml就可以防虫,但是现在表现效果不佳,往往需要搭配菊酯类如高效氯氰菊酯或者使用高氯.甲维盐、甲维盐.虫螨腈、甲维盐.茚虫威等一系列复配成分杀虫效果才会更好。

如果从节省成本考虑可以使用高含量产品如5%甲维盐1000-1500倍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在实际使用时,应当考虑温度作用,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时,尽量选择甲维盐及其复配成分效果更好。

第四,在使用时,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如氢氧化铜等,容易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第五,使用时要注意,不论是甲维盐还是阿维菌素对家蚕、鱼、蜜蜂等都有一定危害,要尽量避开使用。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这几年的推广使用量确实越来越大,很多一线的种植户也发现他们的效果正在日渐下降,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进行合理搭配,尽量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