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操作引发的客户签名错误的案例

合集下载

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案例

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案例

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客户要求从信用卡中支取现金,柜员没有审核办理人是否为客户本人,直接进行了取款交易,之后将打印的凭证交客户签名,柜员取回客户签名的凭证时看到签名与卡片名字不一致,才发现该笔业务非客户本人办理属于代办业务,于是将代办人签名划去,要求客户在凭证上签持卡人姓名。

事后风控中心下发查询书要求核实客户签名有明显涂改的原因,经核实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在办理信用卡取款业务前,没有审核办理人是否为客户本人,未按规定要求客户出示身份证审核客户身份,违反信用卡取款必须由客户本人办理的规定。

(二)柜员发现业务非客户本人办理,为规避事后监督未按流程进行反交易处理,而是将代理人的签名划去,要求客户在凭证上签持卡人卡主的名字,反映了柜员心存侥幸心理,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提高合规操作的意识,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办理业务的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依法合规办理业务。

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业务的监督和做好必要的风险提示,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向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反映情况,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应有避反交易掩盖错误事实的行为。

违规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引发的操作风险

违规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引发的操作风险

违规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引发的操作风险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办理密码重置业务,此客户为该网点员工亲戚,业务办理在非现金区进行。

柜员在客户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由网点员工代客户办理了密码重置,且签名处均由网点员工代客户签属客户姓名。

密码重置后,网点员工又在现金区代客户将存单以他人姓名转存,销户取现时,存单均由网点员工代客户签属客户姓名。

二、案例分析(一)根据《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关于密码重置的要求,办理密码重置业务柜员须审核以下内容:密码重置处理是否为存款人本人办理、所提供的存款人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有效。

此规定明确要求办理密码重置业务需由存款人本人办理,而非现金区柜员在明知客户本人未在场,由网点员工代客户办理的情况下,仍对业务进行错误处理。

(二)根据《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关于存单销户的规定中:大额取款应审核客户身份证件真实有效并摘录相关信息,若代理人办理,还需审核代办人身份证件真实有效并摘录相关信息。

而网点在密码重置后的销户转存业务中,现金区的柜员在明知办理人非客户本人的情况下,支取了大额存款,未录入代理人信息。

(三)在密码重置业务以及其后的销户转存业务中,网点员工代客办理密码重置、代客户签名,并对业务进行现场授权,严重违反了银行的有关规定。

三、案例启示(一)办理密码重置、大额取现业务均属于高风险业务,经办柜员及网点负责人以情面代替制度,置规章制度于不顾,违规办理挂失等业务,虽后期进行了整改,但此类违规行为极易给银行造成资金和法律风险隐患。

(二)网点柜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处理业务随意,以习惯、信任或感情代替制度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柜员甚至是有些管理者往往“习惯成自然”,认为以往类似业务也没出什么差错、事故、案件,但却忽略了一个网点业务工作常识,这就是风险往往就可能发生在你随意和违规的业务操作中。

(三)代客办理密码重置、代客户签名,并对业务进行现场授权,均属于明令禁止的行为。

网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一丝不苟执行制度。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分析汇编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分析汇编

客户办理业务签名不符触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情况近日,一客户持卡到某网点办理业务,要求先从卡内支取40万元,然后再以现金的方式把这40万元汇到外地。

当时该客户已经分别填好了取款单和汇款单并签了名,当班柜员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分别为客户办理了取款和现金汇款业务。

而第二天,这两笔业务触发了分行的风险监控系统。

经调阅影像后确认,客户在取款凭证和汇款凭证上签名笔迹不同,不像是一人所签。

一个签名要正楷一点,而另一个签名要潦草一点。

于是支行营业室马上联系客户,客户十分肯定地说都是他一人所签,只是当时一个写得正规一点、另一个写得潦草一点而已。

二、案例分析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

在办理业务时,柜员应认真审核客户签名,确保是客户本人所签,如不是客户本人办理,则需签代理人的姓名加上代字。

本案例中,客户预先填好了单,柜员就直接办理了业务而未审核客户签名。

如当时柜员认真审核了两笔业务的签名就会发现笔迹不同,可以要求客户重新签名,从而避免触发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临柜人员要认真审核客户填单以及签名,一旦发现不符就要求客户重填或补签。

而大额取款、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必须牢记风险必控的原则,在办理业务时认真审核,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凭证要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荫芽状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柜员虚存引出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20XX年11月25日,某支行柜员为客户“胡某”办理个金业务,客户胡某要求从存折上取7万元加1万元现金,汇8万元到客户王某卡内。

柜员交易码使用错误,误存入7万元,为规避反交易,随后双倍支取14.01万元,再办理汇款8万元。

汇款凭证非客户本人签名,是其儿子代签,现网点已将客户本人签名的汇款凭证追加扫描。

其双倍支取14.01万元的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该业务最后被评定为类风险事件。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案例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案例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网点柜员在当日近半小时的时间内,连续办理10多笔信用卡存款业务,其中多笔业务存款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业务凭证客户签名是均由代理人代签客户本人姓名,且未留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通过查询,这10多笔业务均非本人办理,而是由同一代理人代办,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有关制度规定:“对于非本人存款且存款金额达到或超过人民币1万元或外币等值1千美元的存款业务,经办员应按照反洗钱操作规定,请代办人同时提供本人及持卡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核实并摘录相关信息”。

上述代理人代办且金额超过一万元的信用卡存款业务未留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违规了相关规章制度。

(二)通过该柜员办理的连续多笔信用卡的存款业务凭证,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一致分析,其业务是同一代理人签名时签客户本人姓名,未签代理人姓名,从而导致业务办理失真。

(三)代理人代办信用卡的存款业务,柜员就应要求客户出示相关证件,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规范操作,不可为了“方便”客户而违规操作。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保证业务规范操作,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从不同角度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二)结合员工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柜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防止不必要的错误操作行为发生。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银行的核心服务之一。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影响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内部欺诈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客户签名、盗用银行密钥等方式,从客户的账户中盗取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属于内部欺诈,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不严格,员工职业道德缺失。

这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案例二:操作失误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输入错误,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属于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员工操作不熟练。

这种风险虽然不会对银行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但会影响客户体验和银行声誉。

案例三:外部欺诈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一位客户通过伪造身份信息,骗取了该银行的贷款。

这个案例属于外部欺诈,主要原因是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不严格。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承担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针对以上三种操作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加强内部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操作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加强客户身份信息审核。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确保客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失误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身份证复印件就办理开户业务这一错误做法,以致在业务环节上违规
操作,被作案嫌疑人利用;
●在代理开银行卡业务时,开立银行帐户申请书上没有已开设存折
的说明,导致作案嫌疑人有机可乘;
●李某用客户张某存折支取现金时签名均是客户张某的名字,让柜
员放松了警惕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开户手续的操作规程。代办人必须现场提供客户本人和代办人
就开户办理李某的开户业务,造成错用身份证开户;
●经办柜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客户证件,也没有认真审核客户
在存款凭条上的签名是否与开户名称一致;
●后台主管在加盖业务公章时,也没有认真审核资料就盖章; ●整理传票时发现有两笔定期传票户名相同,签名不同也没有引起
重视,擅自在签名不同的传票后加上一个“代”字;
案例一:违规办理个人开户业务造成资金风险 案例描述
2010年1月14下午,犯罪嫌疑人李某代其朋友张某办理理财通开 卡业务,柜员要求李某出示存款人和代办人有效身份证时,李某称他
的证件在外地的朋友手里,身上只带了复印件,并说是某支行行长的
朋友,想行个方便。柜员在缺失代办人身份证原件下为张某开立了一 户通卡和本外币一本通存折。之后,张某往该帐户存入10万元人民币 。2010年1月30、3月3期间,李某到柜台用存折分别支取现金4次,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该案例是日常柜台业务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原因是柜员在办理
业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造成的。
●复核人员复核时流于形式,未认真核对传票与现金。 ●办理现金存取款时,未坚持出纳制度中“唱收唱付”原则,与
客户核对。
●中午未进行班结盘库,未能及时发现差错。
防范措施 ●柜台工作有时会较枯燥、机械式,容易麻痹大意,所以柜员在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补输实名后,又做调整账户通兑标志,客户做完补输实名业务签名确认后,在调整帐户标志时,客户临时有事,由他人代签。

柜员在知道非客户本人签名的情况下,未按流程办理业务,需客户本人签名的业务由他人代签,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明知客户签名非本人,仍然违规办理。

反映出柜员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工作随意强。

(二)网点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控制风险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

其风险意识不强,在柜员违章操作时不能正确引导柜员按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临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柜员充分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流程,从而减少违规操作的随意性。

(二)加强临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按业务流程和制度处理每一笔业务,避免以习惯代替制度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做好事中控制,对业务操作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

违规办卡引发的案例

违规办卡引发的案例

违规办卡引发的案例一、案例介绍客户咨询:需代理他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并在卡内存入款项,再将此款转入本人银行卡内,但本人没有代人的身份证原件,持复印件是否能办理。

柜员即答复可以办理。

客户未出示他人身份证件原件,持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即为他人代办了银行卡,经办柜员提示客户在《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等业务凭证上签他人姓名;随后经办柜员将客户携带的款项存入他人银行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本人姓名,但柜员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最后客户要求将他人卡内款项转入客户自己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代他人姓名。

由此,柜员在办理客户开卡业务时违规操作,并违规办理后续业务,引发了一笔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代理办卡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未核实代理人身份,未填写代理开户核实单,申请书上所留信息均为代办人信息,且未留办卡人本人电话,经办柜员明知客户为代理人,却未按流程办理业务,不但不审核代理人证件,更未进行代理人信息的录入。

客观上形成冒名办卡的事实,为今后的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客户签名是明确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关系的重要依据。

办理大额转款业务要求代理人签本人姓名,与事实不符,因客户签名非本人,客户本人一旦追究,极易引发后续法律、资金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这笔风险事件深刻反映出该柜员风险意识淡漠,没有意识到随意由他人冒名办卡,易引发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纠纷。

以上错误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将留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因代理客户虚假签名银行将负有不可推卸,后续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二)经办人员客户身份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冒名办卡成功后若引发后续案件,客户本人极易追溯我行的开户责任,被客户投诉、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声誉风险也不断加大。

(三)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公民法制意识逐渐加强,且由于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银行与客户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经济纠纷越来越多,作为一个公众服务机构,我们每天都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柜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在处理业务的任何环节均要做到对客户身份的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规操作引发客户签名错误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支行柜员在为客户在办理一年期定期储蓄开户业务时,未按规定执行代理开户的相关操作流程,未能同时录入代理人和存款人的身份信息,并出现客户签字栏错由代理人签存款人姓名的情况,被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通过调阅该柜员操作现场录像发现,客户办理开销户业务时已经提供了身份证件,但柜员没有进行正确的摘录,也没核对签名是否正确,存在以业务操作便捷为借口,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行为。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风险意识淡薄,工作只图便捷,对核实和留存客户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代理业务不按流程操作的风险隐患,极易引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二)此类事件风险级别较高,今后须加强对柜面人员的风险警示教育,强化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

避免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三)各级检查监督人员要加强对日常操作录像、业务凭证等资料的检查,防止系统未筛选出的同类问题被遗漏,使违规行为及时得到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