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之四阅读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B. 意大利C. 英国D. 美国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A. rǎngB. rángC. xiāngD. xiàng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答案检测试卷一、填空题1.《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3.冰心原名_____,笔名冰心是取“_______”之意。
4.《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__才能经历。
5.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____年之久。
6.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____。
7.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____和____。
8.(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____而忏悔。
9.(通讯十)主要歌颂了____。
10.“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____。
二、选择题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是因为“我”(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2.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A.看我的照片 B.写信 C.打视频电话D.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3.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A.华山B.衡山C.嵩山D.泰山4.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5. “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 )写的。
A.泰戈尔 B.普希金C.华兹华斯D.歌德6. “通讯二”中的小鼠( )A.被小狗虎儿吞食了B.被“我”的书压死了C.逃回了洞里D.被弟弟抢走了7.“通讯六”中作者说祖国是( )A.荷叶形的 B.梅花形的 C.海棠叶形的 D.枫叶形的8.日本的小山多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 )A.“馒头山” B.“苹果山” C.“南瓜山” D.“西瓜山”9.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圣诞节 B.中秋节C.感恩节D.春节10.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A.苏州B.神户C.美国乡村D.北京11.《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A. rǎngB. rángC. xiāngD. xiàng12.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A.菊花B.桂花C.玫瑰D.蒲公英13.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寄小读者全部题目

寄小读者全部题目————————————————————————————————作者: ————————————————————————————————日期:寄小读者一、选择题:1、菡萏指什么?(荷花)p:5荷花B、桃花 C、海棠花2、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
(P:5)A、三个男孩B、三个姊妹3、我有三个弟弟,最小的(十三岁)了。
(P:8)A、四岁B、十三岁4、父亲带你到他的兵舰上去,大家匆匆替你换了衣服,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一只(小木鹿),放在靴子里。
A、小木马 B、小木鹿(p:22)5、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的伏案痛哭。
,这个秘密是什么?(母爱)A、父爱B、母爱(P:27)6、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道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
这个草卉是(蒲公英)。
A、蒲公英B、太阳花(P:31)7、不知为何,我只爱看(戚叩落亚)。
A、华盛顿B、麦迭生C、戚叩落亚(P:35)8、我是从哪本书知道戚叩落亚的来历的(《白岭》)(P:35)A、《白岭》B、《白头山》9、元宵,(舞龙灯)更是小孩子最狂热最活泼的游戏。
(P:43)A、野餐B、舞龙灯10、这天又是龙舟节,出去泛舟。
这一天是:(五月五)(P:43)A、三月三 B、五月五11、二十七日的黄昏,三年前携我远游的(约克逊)号,徐徐的驶进吴淞口,我抱柱而立。
(P:48)A、约克逊 B、约翰逊12、我在华京街头买的零食是什么?(花生栗子)(P:55)A、瓜子糖果B、花生栗子13、“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写的是(海鸥)。
(P:64)A、蓝雀红襟 B、海鸥14、那个生病的母亲,可爱的小女孩家年夜饭吃的是(红薯稀饭)(P:69)A、饺子B、红薯稀饭15一寸法师的刀插在(麦秆鞘里)(P:73)A:皮套B、麦秆鞘里16、一寸法师是用(针刀)刺死妖魔的。
(P:74)A、钢刀B、针刀17、是什么让一寸法师的身高增高的(魔槌)(P:76)A、魔槌B、魔杖18、一寸法师刺中了妖魔的(脏腑)让其死亡的。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寄小读者》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巴金D. 老舍2. 《寄小读者》一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什么?A. 成年人B. 儿童C. 青少年D. 老年人3. 在《寄小读者》中,作者提倡的阅读方式是什么?A. 快速阅读B. 逐字逐句阅读C. 随意阅读D. 有选择性地阅读4. 《寄小读者》中提到的“读书三到”是指什么?A. 眼到、心到、手到B. 耳到、口到、心到C. 眼到、耳到、口到D. 手到、脚到、心到5. 《寄小读者》中,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考试B. 为了消遣C. 为了增长知识D. 为了炫耀二、填空题6. 《寄小读者》是_________年出版的。
7. 书中提到的“读书三到”中,“心到”是指_________。
8. 作者在书中强调,读书应该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9. 简述《寄小读者》中作者对读书的态度和建议。
四、论述题10. 论述《寄小读者》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C二、填空题6. 19267. 思考和理解8. 有目的性地读书,避免无目的性地读书三、简答题9. 作者在《寄小读者》中提倡认真、有目的性地读书,强调读书要“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即要看到文字、理解内容、做好笔记。
同时,作者建议读者要有选择性地读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阅读材料。
四、论述题10. 《寄小读者》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意义在于,它鼓励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有选择性地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书中提倡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吸收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寄小读者考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寄小读者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巴金C. 冰心D. 老舍答案:C2. 《寄小读者》中提到的“小读者”是指?A. 作者的亲人B. 作者的朋友C. 作者的读者D. 作者的学生答案:C3. 《寄小读者》中,作者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重视?A. 亲情B. 友情C. 爱情D. 爱国情答案:A4. 在《寄小读者》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现象?A. 日出日落B. 风霜雨雪C. 四季更替D. 所有选项答案:D5. 作者在《寄小读者》中提到了哪些文化元素?A. 诗歌B. 音乐C. 绘画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______年创作的。
答案:19262.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提到,她希望读者能够______。
答案:热爱生活3. 在《寄小读者》中,冰心用______来比喻孩子的纯真。
答案:花朵4. 《寄小读者》中,作者通过______来表达对读者的关怀。
答案:信件5.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请简述《寄小读者》中作者对读者的期望。
答案:在《寄小读者》中,作者冰心期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她的作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
2. 描述《寄小读者》中作者如何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情感。
答案:在《寄小读者》中,作者冰心通过描述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来表达她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慨。
她用这些自然现象作为背景,来衬托出人的情感变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寄小读者冰心阅读答案

寄小读者冰心阅读答案篇一:寄小读者冰心阅读答案篇二:寄小读者冰心阅读答案《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a.日记体b.游记体 c.寓言体d.书信体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b. 意大利c. 英国d. 美国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a. rǎngb. rángc. xiāngd. xiàng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寄小读者阅读题及答案]读者
![[寄小读者阅读题及答案]读者](https://img.taocdn.com/s3/m/a749d6d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a.png)
[寄小读者阅读题及答案]读者(1) [读者]《读者》美文摘抄《读者》美文摘抄1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作者的心里来了。
作者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作者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
每起一阵风作者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两颗作者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赏析:这段文字用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梧桐叶子的喜爱。
“簌簌”的象声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神秘的美感”写出了秋日梧桐的特点,神秘的,优美的,梧桐叶子在作者眼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好,极富有感染力。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梧桐叶子的形态。
作者从颜色、形状等各方面做了描写,同时将叶子比作小船,穿上还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
作者想象力丰富,将秋天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者》美文摘抄2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可以在芳香扑鼻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风中跳动的烛光中;美,可以在超凡脱俗的维纳斯雕像上,也可以在那平凡少女的笑魇里。
生与死处在两个世界,但美却可在生死边缘上闪闪发亮,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至美。
赏析:这段话行文流畅,以一段极有气势的排比,增强了语势,充分强调了美无处不在的特点,美可以是无比恢弘的,也可以是无比平凡的,可以是充满生气的,也可以是残缺的。
而作者最想说的,大概是“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至美”。
的确,生命的力量才是最美的,最让人震撼,最让人唏嘘不已的。
作者下笔如有神,读来只觉得唇齿生香,余味无穷。
《读者》美文摘抄3都市的繁华迷乱了作者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乡依在。
纵使你在某个城市开心快乐的生活着,但在心灵深处,总有一条无形的东西牵引着你,一头在故乡那边,一头结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
特别是久别故乡的人,也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故乡这杯酒就愈香醇,故乡的影像就愈清晰,香醇的不想醒来,清晰的叫人心疼。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3)《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4)《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答案:1、美国三伟大的母爱2、ACDAB3、√××√
(4)《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3、辨一辨:(4分)
(1)《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填一填:(6分)
《寄小读者》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期间,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书中(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2、选一选:(5分)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A.玛丽号B.哥伦比亚号C.约克逊号D.诺曼底号
(3)《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A.菊花B.桂花C.玫瑰D.蒲公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小读者之四亲爱的小朋友: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我常常收到小朋友们的来信,问我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我真觉得一时无从说起,而且每一个小朋友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也不能一一作答。
我想来想去,只能从我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实践说起。
首先,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没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境,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感人。
古人说“情文相生”,也就是说真挚的感情,产生了真挚的文字。
那么,从真实的生活中,把使你喜欢或使你难过的事情,形象地反映出来,自然就会写成一篇比较好的文章。
许多小朋友问道:“我遇到过许多使我感动的事情,心里也有许多感想,可就是有‘意思’,没有‘词儿’,怎样办?”那么,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除了多看书多借鉴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你看的书多了,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多了,你的词汇就丰富了。
当你写一篇作文,如《我的第一位老师》的时候,你的第一位老师的形象,微笑地站在你的面前,你就会运用你新学到的词汇,来描写她的容貌、声音、语言、行动。
因为你写的是你所熟悉的真人真事,而你写得又那样地鲜明生动,那自然就是一篇好文章。
当你写一篇作文,如《动物园的一天》,你就会用你新学到的词汇,来描写出你所看到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的种种颜色、动作和声音。
因为你形容得那么逼真、活泼,就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欣赏和共鸣。
这就是“情文相生”的另一方面!希望你们爱书,好书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你们的朋友冰心一九七八年九月七日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B】。
逼真 A.和真的一模一样。
B.很像真的一样。
2.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A】。
情文相生 A.比喻文章感情深沉,文采和思想互相补充。
B.指描写鲜明生动,自然就是一篇好文章。
3.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是讲【A】。
A.如何学会写作文 B.如何写读书笔记4.写信有特定的格式,一般信的首行写【B】,格式上要顶格写。
A.题目 B.称谓 C.祝福语 D.姓名与日期5.从冰心奶奶的信中,你懂得了什么?答:写作一要来源于生活,二要多看书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