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

合集下载

化工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化工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温 磊

( 黑龙江昊华化 工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化工 生产是对价值 经济掌控 的完美体现。在 化工生产领域 , 自动化仪表控 制是 一种 涉及 高科技 、 高端知识体 系的设施 。它 是一种创新科技 的完美体现 与展 示。 仪表对计 算机理论 的集 中体现更是展 现 出了化 工生产 自动化 的程度与优势。 现从化 工生产 角度 出 发探 讨 了 自动化控制仪表化 工仪表分 类、 仪表优势功 能、 控制仪表 的功 能开发等 方面进行 论述 , 以体现 出对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的提 高, 可见 , 自动化仪表 的控制对化工生产效率具有非常关键 的提 升效应 。 关键词 : 化工 ; 生产 ; 自动化 ; 仪表 ; 控制 化工生产是对价值经济掌控的完美体现。在化工生产领域 , 自动 化工 自动化控制仪表主要特点是采用先进 的微 电脑 芯片及技 化仪表控制是一种涉及高科技 、 高端知识体系的设施。它是一种创新 术 , 减小了体积 , 并提高了可靠性及抗干扰性能。 实现真正的以逸待劳 科技的完美体现与展示。 仪表对计算机理论 的集 中体现更是展现出了 以及待人的 目的。 化工生产 自动化的程度与优势。 现从化工生产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动化 2 . 1 仪表有了可编程功能。计算机的软件进入仪表 , 可以代替大量的 控制仪表化工仪表概述及分类 、 仪表优势功能 、 控制仪表的功能开发 硬件逻辑电路 , 这叫硬件软化。特别是在控制电路中应用一些接 口芯 等方面进行论述 , 以体现出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 可见 , 自动 片的位控特l 生 进行—个复杂功能的控制, 其软件编程很简单。而如果 化仪表的控制对化工生产效率具有非常关键的提升效应。 带之以硬件, 就需要一大套控制和定时电路。所以软件移植人仪器仪

技术路线的选择及其适用性、先进性、稳定性、持久性

技术路线的选择及其适用性、先进性、稳定性、持久性

技术路线的选择及其适用性、先进性、稳定性、持久性1. 引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对于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技术路线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项目的短期成效,还影响着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从适用性、先进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技术路线的选择原则,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2. 技术路线的适用性技术路线的适用性是指所选技术是否与项目的需求、目标以及市场环境相匹配。

在评估适用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项目需求分析:详细理解项目的业务需求,包括功能、性能、用户体验等。

- 技术兼容性:确保所选技术能够与现有系统或其他技术栈兼容。

- 行业标准与规范:遵循行业最佳实践和技术标准,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 生态环境:评估技术生态的成熟度,如社区支持、工具链、人才市场等。

- 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技术引进和维护的成本,确保经济效益合理。

3. 技术路线的先进性技术路线的先进性指的是所选技术在当前技术谱系中的位置。

一个先进的技术路线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创新性:采用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 竞争力:技术具有竞争力,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 成长性:技术的应用能够带动周边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 持续更新:技术能够不断迭代更新,适应未来变化。

4. 技术路线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技术路线在长期运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选择具有稳定性的技术路线时,需要评估以下方面:- 成熟度: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技术。

- 故障率:低故障率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和风险。

- 恢复能力:在出现故障时,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冗余机制。

- 安全性:技术的安全性能,包括数据保护、防止外部攻击等。

5. 技术路线的持久性技术路线的持久性是指该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有效和领先的能力。

评估持久性时,需要考虑:- 技术寿命:技术的发展周期,以及未来可能被替代的时间点。

- 升级路径:技术的升级路径是否清晰,能否平滑过渡到下一代技术。

- 市场趋势:技术是否符合市场长期发展趋势,未来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需求。

第三章精细化学品制备工艺路线设计和选择

第三章精细化学品制备工艺路线设计和选择

第三章精细化学品制备工艺路线设计和选择一、基本概念全合成:由基本原料合成。

半合成:由天然产物结构改造合成,原药、生物发酵等。

工艺路线、称技术路线:指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路线。

技术路线的关键: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友好性。

这是工艺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工艺路线设计的前期工作1、调查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五方面内容:(1)目标物的应用、性质情况(例如:药物的药理、临床试验)(2)国内外已有的合成路线和制备方法。

(3)有关反应的原理、技术条件、操作方法。

(4)原料、中间体、产物的理化性质、原料来源。

(5)原料、中间体、产物的分析方法,质量标准等。

2、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比较综合分析——化学合成的可能性、工业化生产的可实施性、环境影响估测等。

特别要注意,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要树立“工程观念”、“经济观念”、“环保观念”——这是科学发展观。

3、工艺路线的理论设计——有机合成设计设计思路:(反合成)主要分清:主环、基本骨架、功能基、侧链等↓重点观察:各部分结合方式,选出结合点↓主要考虑:主环的形成,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功能基、侧链的引入方式和顺序等积极考虑:选用新反应、新原料等↓积极考虑:采纳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等三、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1、类型反应设计法类型反应概念:指同类型功能基或同类型物质形成的通用单元反应或合成方法。

实例1:的关键中间体邻氯苯基-的合成。

原有方法:路线。

参考CCl4与苯的弗-克反应设计了如下路线:该路线获得了成功,并被应用于实际生产。

实际科研中,一个产物分子,可根据类型反应,设计出多条可能路线,这些路线可根据合理性分析和实验验证加以取舍。

实例2:的合成,氨基的重氮化水解。

2、利用倒推法设计——“反合成”(最常用方法)倒推法概念:从产品的化学结构出发,通过较易形成或拆开的部位(即“结合点”)入手,进行结构拆分,将其合成过程一步一步往前推导,考虑前一步中间体是什么,如何反应到产物。

倒推法的关键:结合点的确定,一般优先考虑“C-杂原子”结合处。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中,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对于企业和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可行性的评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引言技术路线指的是在实施某项技术项目或开展业务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可行性分析则是对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和实施可行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二、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路线选择的关键在于对当前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资源的综合考量。

以下是一些选择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市场需求: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确定技术路线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并具有竞争优势。

2. 技术发展趋势:关注当前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预测未来的技术趋势,选择能够持续发展和具备前瞻性的技术路线。

3. 企业资源:评估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人力资源和财务能力,选择与企业资源相匹配的技术路线。

三、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评估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风险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技术可行性:分析所选技术在技术层面上是否可行,包括技术的可靠性、成熟度、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

2. 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在经济层面上的可行性,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回报率等方面的评估。

3. 风险评估:评估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障碍,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四、技术路线与可行性的结合技术路线和可行性评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和项目的成功提供坚实的支撑。

1. 技术路线的依据:可行性分析为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减少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确保选择的技术路线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2. 可行性分析的参考:技术路线确定后,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具体地评估技术实施的风险和投资回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3. 持续改进: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并非一次性的,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优化技术路线和提高可行性。

主要工艺技术路线

主要工艺技术路线

主要工艺技术路线主要工艺技术路线: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艺技术路线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最终制成产品的全部流程和步骤。

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在制定主要工艺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准备:包括原材料的筹备、储存和处理等工艺流程。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以及降低原材料的损耗。

2. 加工工序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哪些加工工序以及它们的顺序。

同时,还要考虑加工工序的安全性、效率和可行性等因素。

3. 设备选择与布置:根据每个加工工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备,并合理布置各个工序的设备,以确保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4. 工艺参数与控制:确定每个加工工序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5. 危险源控制与防护:在工艺技术路线中,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物质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6. 副产品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品或废弃物,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7. 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工艺技术路线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总之,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需要全面考虑产品特性、原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质量控制等多个因素,并进行适当的优化和经验总结。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技术路线,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满足客户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成为了诸多企业和项目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企业或项目的发展非常重要,它涉及到技术的开发方向、方法和步骤等。

在选择技术路线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目标市场需求:技术路线的选择应该与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能够增加项目的成功几率。

2. 技术可行性: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

技术是否可行涉及到技术的成熟度、开发难度、技术人员的能力等因素,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技术能够被有效地开发和应用。

3. 项目成本:技术路线选择时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

不同的技术路线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投入等,需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在选择技术路线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企业或项目的技术路线。

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或企业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它包括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

进行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1. 市场可行性分析:市场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的研究和评估。

通过市场可行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的规模、增长率、竞争对手等信息,从而为项目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依据。

2. 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所选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通过技术可行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技术的成熟度、开发难度、技术人员的能力等情况,以及技术方案对项目成功的关键性作用。

3. 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经济可行性分析,我们可以对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预期盈利进行估算,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收益情况。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
基本策略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属于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个分支, 从使用原料来分,有机合成可分为全合成和半合成两类:
半合成(semi synthesis):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天然产
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全合成(total synthesis):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
中药黄连中的抗菌有效成分-黄连素(2-73)的合成设计是
个很好的例子。模拟帕马丁(palmatine, 2-74)和镇痛药四氢
帕马丁硫酸盐(延胡索乙素, tetrahydropalamatine sulfate, 275)的合成方法。
黄连素
帕马丁
四氢帕马丁硫酸盐
结构分析
黄连素
帕马丁
四氢帕马丁硫酸盐
(2-6)的合成是关键!
第一条合成路线:

该方法中(2-6) 产品质量虽好,但格氏反应要求严格无水条
件,原辅料质量要求严格,且乙醚易燃易爆,设备需要相应
的安全措施,而使生产受到限制。
第二条合成路线:
参考:
设计:
•但(2-7)的合成:氯化温度高180℃,时间长,尾气氯气含
量也高,需处理尾气,造成设备腐蚀从而增加了开支。
设计和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意义
1. 具有生物活性和医疗价值的天然药物在动植物体 内含量太少,必须要通过化学手段全合成或半合 成。 如雌激素、肾上腺素、 紫杉醇
2. 根据现代医药科学理论找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 药物,必须及时申请专利和进行化学合成与工艺 设计研究,以便经新药审批获得新药证书后,尽 快进入规模生产。 3. 引进的或正在生产的药物,由于生产条件或原 辅材料变换或要提高医药产品的质量,需要在工 艺路线上改进与优化。

TDI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

TDI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

TDI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环境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选择。

首先,环境影响是选择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TDI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因素,比如废气、废水和废渣等。

因此,选择一个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对于废气的处理,可以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对于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而废渣的处理则可以选择通过焚烧、垃圾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

因此,选择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排放量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是优先考虑的。

其次,产品质量也是选择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TD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合成等领域。

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选择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生产出的TDI产品的纯度、含杂质的少与多等因素。

一般来说,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可以提高TDI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最后,生产成本也是选择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成本、能源消耗、生产设备的投资与维护等方面。

选择一个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工艺和技术路线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反应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废料产生和能源消耗等方式来控制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需要考虑环境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在环境影响方面,需要选择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产品质量方面,需要选择能够提供高纯度和优质产品的工艺和技术路线。

在生产成本方面,需要选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和技术路线。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TDI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
2.1 茚生产方法
2.1.1 分离制茚
在高温焦油中,茚含量0.25%-0.3%,主要存在于沸点168-175℃的煤焦油及粗苯馏分中,在200℃以前的重质苯中,古马隆和茚约占40%以上。

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的方法,从含茚混和物中提取茚。

在含茚的混和物中,有苯酚、烷基嘧啶、氰苯、十一烷、茚满、烷基苯等杂质。

这些杂质与茚的沸点极为接近,用普通精馏方法很难将他们从茚中去除。

目前国外应用的主要分离方法有结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萃取蒸馏法。

专利…。

专利…。

由于混和物中各组分在固体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而且在固体吸附剂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可以利用固体吸附剂,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从石油化工原料或含茚的有机合成混和物中分离制茚。

专利…。

茚与杂质难于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但可以通过加入萃取剂来加大混和物中各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利用萃取精馏方法分离。

专利US 4280881(1981,John)等曾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提纯茚,向茚的混和物中加入萃取剂以加大混和物中各组分间相对挥发度的差别,从而将茚分离提纯。

文中提到的萃取剂为1-甲基-2-吡咯烷酮,在萃取剂∶混和物=1.1∶1(质量比),回流比为5∶1,塔顶压力为常压的情况下,茚的纯度由58.2%增加到95.4%。

专利US 6818121(2004,Mori)等向含茚的煤焦油馏分中加入醇类物质作为萃取剂,然后进行萃取蒸馏,也得到高纯茚。

在负压6666 Pa,塔板数为15,回流比为10的条件下,茚的纯度可达97.8%,苯甲腈含量可降至0.88%。

2.1.2 合成制茚
据研究报道茚的合成工艺主要有茚前体脱氢制茚和脱氢环化制茚两大类。

2.1.2.1 茚前体脱氢制茚

2.1.2.2 脱氢环化生成茚
文献报道多以邻甲乙苯为原料进行脱氢环化制茚,而催化剂各有差异。

反应式为:
Sigmund M Csicser指出在以硅铝酸盐为载体负载金属铂的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下,邻甲乙苯脱氢环化可生成茚。

专利US 4613711(1986 ,S erik)等采用
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邻甲乙苯经脱氢环化生经硫化氢处理的CoO/MoO
3
成茚。

在650℃,接触时间为1.3 s,硫化氢:氮气:邻甲乙苯=12/17.3/1的反应条件下,邻甲乙苯的转化率为66.1%,茚的产率为31.2%。

催化剂BET比表面积会严重影响催化反应,催化剂表面积增加,裂解反应加剧,从而副产物增加,因此,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应低于100 m2/g。

反应中加入H2S可以抑制催化剂结焦,改善催化剂活性,延长催化剂寿命。

专利…
以邻甲乙苯为原料制茚,为C9芳烃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重整C9芳烃主要来源于炼厂重整装置。

随着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已有30多套重整装置。

催化重整装置的重芳烃产量和裂解汽油产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C9馏分年产量约在5×105t左右。

C9馏分主要有9种组分,经分离可在工业上作为产品的有均三甲苯、偏三甲苯、间甲乙苯及对甲乙苯。

而对于含量为24%左右的邻甲乙苯及其他
组分则主要用作汽油的调和组分而被烧掉,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邻甲乙苯和均三甲苯的分离一直是C9芳烃分离的难点,工业上主要采用反应—分离的工艺即烷基化法将邻甲乙苯生成碳数更多的烷基芳烃,然后进行分离。

如果从制茚角度出发,先将邻甲乙苯脱氢环化成茚,然后再与均三甲苯进行分离。

这样既可以解决C9芳烃分离难的问题,又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1.3 其他制茚方法
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活跃,除以上合成茚的工艺外,还有多种合成方法。

……
2.3 茚质量指标
目前没有关于茚的质量标准。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05年发布“YB/T 5093-2005,固体古马隆-茚树脂”标准。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发布《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