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

合集下载

公安高职院校“三者合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公安高职院校“三者合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队伍 及三 种 角 色有 机 融合 而产 生 育人 合 力。 “ 三者合 一” 资队伍 建 设 的探 索与 实践 , 变 了以往 两 支 师 改 队伍 、 种 角 色互 相分 离的局 面 , 三 更有 利 于公安 高职 院校 人 才 的培 养 , 为 高 等职 业 院 校 师 资队 伍 建设 也
进 一步 改革 与发 展 。

标 的基 点是 如何 使 受教 育者 具备 从 事某 一特 定 的职业 所 必需 的 全部 能力 ” 。因此 , 师不 仅应 当是 知 识和技 教
能 的传 授 大师 , 而且 同 时应 当是社 会 道德 的楷 模 、 社会
经验 搜 集者 和 时代 特征 的体 现者 。这 对 高等 职业 院校
走 出困境 、 新模 式提 供 了新 思路 , 有借 鉴 意义 , 创 具 有利 于 高等职 业 院校 的进 一步 改 革与发展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三者 合一 ”; 资 队伍 “ 师 中图分类 号 : 3 .5 D6 1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5 5 (0 1 0 10 7 0 2 1 )3—0 5 一(4 05 0)
21 0 1年 6月 第 2 卷 第 3期 l
上 海 公 安 高 等 专 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 f h n h i oieC l g o r a o a g a P l ol e S c e
J n.2 1 u ,0 1
Vo . No. 121 3
公 安 离 皖 被 “ 者 _, 职 三 ! - 口 , !_ 。 ! !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昀 实 践 与 捻 索
成 为学 生成 才 的引 领 者 。 目前 ,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是 由 大 两支 不 同 的队伍 , 即教 师 队 伍 与 学 生 管 理 队 伍来 承 担 教 师 、 师 与管理 辅 导者 的角 色 , 技 这必 然 造成 两支 队伍 以及 三 种角 色很 难融 合在 一 起并 产生 合 力对 学 生进行

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成 都 航 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u a fC eg u A rnu c or lo h n d e a t n o i V ct nlad T c nclC l g oa oa n e h i ol e i a e
20 年 1 月第 4 ( 09 2 期 总第 8 期 ) 1
Ke o d yW r s hg e o ai a ol g s ta hn t f o sr cin e u ai a o c p s s i t fe u ai g s d n s ih rv t n lc l e ,e c ig sa n t t , d c t n c n e t ,p r d c t t e t , c o e fc u o ol i o n u

是设立 骨干教师培养专项经费, 用于骨干教
师业 务培训 、 题研究 、 术交 流 、 课 学 考核 奖励 等 ; 是 二 举 办 骨干教 师培 训班 , 用 “ 师 引领 , 中研 训 、 采 导 集 小 组 研讨 、 自我 修 炼 ” 的培 养 方 式 对 骨 干 教 师 进 行 培 养 ; 是开 展学 术研究 , 过 主持 或参 与科研 课题 研 三 通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6 1 4 2 (0 9 0 —0 1 —0 17 — 0 4 2 0 )4 0 1 3
Ree r h I t a h n t f n t u t n i g e c t n lC l g s s a c n o Te c i g S a Co s r c i Hih r Vo a i a o l e o n o e W a gZ h a n eu

以 系( ) 设为 载体 , 进教师 队伍建 设 。 部 建 推

浅析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心小学为例

浅析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心小学为例

浅析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心小学为例
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此以中心小学为例,简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思路。

一、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农村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面临新的形势。

当前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教育部提出“一村一幼、一园一班”,增加了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师需求,同时教育形势的转变也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2、素质化的教师队伍:面对人才竞争,只有教师具备高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能力导向和质量导向。

3、多层次的教师队伍:不同阶段应建立不同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二、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
1、提高教师薪资待遇: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增加农村教师队伍的吸引力。

2、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支持教师的科研和研修: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条件,激发教师的创新研究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4、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协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搭建家庭教育指导平台,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制定出系统完善的教师培养和规划机制,通过多种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学人员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为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多贡献。

谈农村中学新课改中师资队伍建设

谈农村中学新课改中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艺术的培训 , 做好现代信息教育等 的培训 , 改变 “ 一 支粉笔 , 一块黑板 ” 的传统形式 。
16 0
中学 教 学 参 考( 旬) 2 1・ 总第 6 期 下 001 0 6

以课 堂为阵地 , 广泛开展课 堂教学 比武活动 。听评 课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好的帮手。 学校应 以实施 新课改为 契机 , 开展人人参加 、 个个达标 的教学 比武活动。 各备课 组每周都要围绕 同一课 题轮流开展讲课 活动 , 各个教研 组 每周都有组 内 自选的公开教研活动 。 为确保 活动能扎 扎实实地 开展并收到预期 的效果 , 学校应 建立 “ 随机推 门听课 ” 制度。无论 是领导还 是教师只要 有时间都可 以 走 进任 何人 的课堂 听课 , 采众 长 , 博 广泛 学 习 , 我所 为 用, 不断提高 自己, 丰富 自己。 教师不仅要听 自己任教 的 学科 , 可以听 自己不任教 的学科 , 也 力促教师 变“ 一能先 生 ” 多能先生 ”变 “ 为“ ; 专家 ” “ 为 杂家 ” 。真正使 “ 教者有 所悟 , 评者有所思 , 听者有所得 ” 。 6 好学科 带头入和骨 干教 师 , . 抓 实施“ 青蓝工程” 学校要借助骨干教师这一 自有资源积极实施“ 青蓝 工程 ”让青年教师通过 “ , 一帮一 ” 的传 、 、 帮 带形式 , 能够 在“ 一年 内站稳讲 台 、 内成为合格教师 、 三年 五年 内成为 优 秀教师” 学校应坚持 把骨干教师培养作为重头戏。 。 学 校充分 开发利用各 种资源 , 立“ 创 校教 坛新 秀一 较骨 干 教 师一 校学科带 头人一 市 、 区学科带头人 ” 梯级 ” 的“ 教 师培养模式 。学校应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 、 科带 学 头人交流会 、 教学示范课等活动 , 并通过考核活动 , 促进 骨 干教 师 的成长及 骨干教 师队伍 的不断扩 大 ,并在评 职、 评优时优先考虑 , 体现他们 的 自我价值 。 “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可以坚信 , ” 科 学、 严谨 、 高效 的教师培养机制流淌 出的汩汩清泉 , 能 定 为学校注入朝气和活力 , 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和 发展 中不断谱写 出新 的篇章 。 ( 责任编辑 袁 妮 )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内涵建构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内涵建构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内涵建构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引言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本文将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内涵建构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 高素质高素质教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高素质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和道德品质,以及积极的教育态度。

2. 专业化专业化教师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

专业化教师还应能够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创新型创新型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创新型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能力,并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化教育的挑战。

1.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和资源,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应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突出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

2.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

教师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改进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激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绩效评价应突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成效,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方法。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建立健全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5. 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计划第一部分:引言教师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计划,提出一些有效的举措,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确立教师培养目标教师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高素质、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创新精神的教师。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招聘标准,完善师资培养机制,并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

第三部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并鼓励他们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同时,也应当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国际交流,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部分:改进教师职称评价制度教师职称评价制度应当以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以及专业发展为主要依据。

我们应当打破以论文数量为唯一标准的观念,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效果,并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改革。

第五部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师生关系的沟通与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第六部分: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我们应当合理调整教师工资水平,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确保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保障。

第七部分: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可以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我们应当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指标,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质量,强化专业发展能力。

同时,也要充分听取师生对教师的评价意见,形成合理的评价结果。

第八部分:改善教师培训环境教师培训环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加强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同时,也要注重培训形式的创新,提高培训效果,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第九部分:加强教师队伍内部沟通与合作教师队伍内部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探析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探析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探析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探索,希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需要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人才引进方面,国有企业可以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国企。

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与提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留住人才,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与改革在国有企业中,很多员工普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企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加强员工的晋升机会,提高薪资福利待遇,设立优秀员工奖励制度等。

国有企业还可以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力度,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优化人才管理体系人才管理是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让人才的选拔、使用、激励和培养等环节更加顺畅和高效。

在人才管理体系的优化上,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制定更科学的人才招聘标准和选拔程序,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要。

国有企业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之间互相转岗,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国有企业还可以建立起更加灵活的绩效管理机制,让员工的工作成绩可以得到更加公正和合理的评价。

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作者:周金龚范秀芳来源:《职业·下旬》2019年第12期摘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近几年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等方面有所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以金华市技师学院“五品五阶”师资队伍建设为例,为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事業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培养新时代背景下,教学要求不断改进,学生素质要逐渐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这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

一、新时代对技工院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1.新时代技工院校教师需要提升师德师风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素养是教育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关键。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促使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新时代技工院校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教师是学校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

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批具备优良品质和专业能力的教师才能完成。

近年来,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做中学”“中学做”的内涵使授课方式发生了改变。

为此,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把身份从知识的主动讲解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3.新时代技工院校师资团队建设需要深化治理能力改革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主力军,师资团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有利于培养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
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根本大计,是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先导性措施。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和人才资源的竞争,而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把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予以高度重视。

山东省滨州市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师资管理新体制。

滨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进行了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

从1999年开始,又在师资管理方面实行配套改革,把全市教育干部和教职工纳入动态优化管理的轨道。

全市中小学教师都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管理。

教师的录用、调动、聘任、辞退等必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杜绝基层单位擅自聘用代课教师而拒绝接收師范毕业生的现象。

人员动态聘任,职称评聘分开。

在干部和教师竞争上岗、择优选聘的基础上,逐级实行单位和人员年度综合考核制度。

二是探索教师教育新途径。

滨州市在师资培训方面突出了一三抓”:抓教师学历层次提高。

到2以犯年底,99.73%的小学教师、96.06
的初中教师、80.39%的高中教师分别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

抓教师基本功训练。

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学科基本功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抓异地教师培训。

从1996年初起,组织高中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轮训;从全市选拔中青年骨干校长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培训;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教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利用暑期聘请外籍教师来滨州培训外语教师,聘请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来滨州培训教育干部和学科教师。

三是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新机制。

近年来,滨州市实施了“名校长、名教师”建设工程。

在普遍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对基础较好的教师适当增加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要求,建立骨干教师队伍。

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在全市培养了百名优秀校长,千名骨干教师。

通过开展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送课下乡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使骨干教师队伍有进有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教师队伍的素质主体是好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学历层次不高。

据全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我市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虽学历合格率较高,但小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以及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仅占27.490和16.95%。

其中,城乡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差别较大,造成了城乡间教育发
展的巨大差距。

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市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偏低。

二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学校普遍存在重教师专业素质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倾向。

学校看重的是教师的专业文凭,而很少考查其思想道德素质。

多数学校都有一整套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措施,而缺乏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三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都深深打上自己在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印。

有些教师不能适应更新观念、调整知识结构的形势。

四是教师的知识面窄,教学素质不高。

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内容老化,不注意拓宽知识面,不注重实际教学能力,导致许多教师甚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差。

对于上述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师资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不断增强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要着力实现“六个突破”:第一,教师道德建设要有新突破。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也是人格的塑造者和道德的体现者。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师德建设作为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具体化、形象化,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通过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广大教师意识到,不能把教师仅仅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而应把它当成一项事业,用一生的精力做好,把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

第二,教师培训方法要有新突破。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多层面、多渠道展开。

一是继续开展学历提高培训。

要积极与高校合作,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举办本科班,与高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班。

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本科学历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教师的学历层次。

二是实施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

要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培训。

要在传统师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发挥滨州教师教育网的优势,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和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广阔空间,促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第三,教师培训内容要有新突破。

当前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作为核心内容。

我市从2000年起进人新一轮课改,进行了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为全市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培训要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
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感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人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实践证明,对空洞的、枯燥无味的、“任务式”的培训内容,教师会感到失望甚至反感。

而新颖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趣味性的内容,教师才会感到有收获,有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