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技术与应用
简述internet技术应用

简述internet技术应用Internet技术是指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技术,它早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应用技术,如Web、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商业、教育、医疗、政治等各个领域。
Web技术是Internet技术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通过Web 技术,我们可以轻松地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资源,如网页、博客、社交媒体、视频、音乐等。
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还推动了大量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
电子邮件是Internet技术中最早的应用之一,它大大改善了人们之间的通讯方式。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送和接收邮件,实现了快速、方便、廉价的信息交流。
这使得企业、学校、政府等机构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社交渠道。
即时通讯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它允许用户在实时交流中发送和接收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通过即时通讯,我们可以与亲友、同事、客户等人群进行快速、高效的沟通,实现更紧密的协作和合作。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它将计算资源、数据存储和应用软件等一系列IT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
通过云计算,用户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得高效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可扩展和灵活的IT资源管理。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速度快、种类繁多的数据集合。
通过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并从中获得商业、科学、政治等方面的启示和帮助。
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机构进行业务决策、市场预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品,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化控制。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将传感器、智能设备等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生产、交通、医疗等方面的运营和管理。
INTERNET技术与应用---最新版

针对:双绞线和水晶头间的连接 注意:相临两对的线是绕对
EIA/TIA586A 标准 引脚 顺序 1 2 3 4 5 6 7 8 介质直接连接信号 TX+(传输) TX---(传输) RX+(接受) 没有使用 没有使用 RX---(接受) 没有使用 没有使用 双 绞 线 绕 对 的 引脚 排列顺序 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顺序 1 2 3 4 5 6 7 8 EIA/TIA586B 标准 介质直接连接信号 TX+(传输) TX---(传输) RX+(接受) 没有使用 没有使用 RX---(接受) 没有使用 没有使用 双绞线绕对的排列 顺序 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Ping工具测试成功的示意图
Ping工具测试不成功的示意图
2
2.1网络传输介质 2.1.1双绞线
(1)外形:互相绞合在一起,共八分四组的金属导线 用一个套管包在一起,四对彩线 白橙橙,白蓝蓝,白绿绿,白棕棕
(2)双绞线分类:具体分为3类线,5类线,超5类线及 6类线。类号小的线径细而类号大的 线径粗。 或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 双绞线(UTP) (3)双绞线传输速率在10mb/s~~100mb/s之间,直接 传输距离一般控制在100m以内。
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 接起来的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
注意三点(1) 通信线路:也称为通信传输介质:可以是双胶 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电缆,也 可以是微波,卫星等无线传输介质。 (2)互相独立:指网络上任何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
关闭或启动网络上的另外一台计算机,他们彼
于是美国国防部立即成立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专门研究有关信息处理的各种技术,同时也积极地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介绍

Internet实现了与公用电话 交换网(包括移动互联网) 的互连
Internet是一个 用户自己的网络
Internet特点
由众多计算机网络互 联组成,是一个世界 性的网络
由众多的路由器、网 关连接而成
是一个信息资源网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简介—互联网技术定义
互联网技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建
缩写 LAN
MAN
传输范围 几公里之内
城市范围内
传输速率 10Mb/s~10Gb/s
应用区域
房间、建筑 物、校园
100Mb/s
城市
WAN 几十公里至几千公里 56kb/s~155Mb/s 国家、洲际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简介—互联网示意图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简介—Internet特点
TCP/IP协议是 Internet的核心
网络大潮
互联网进入普及和 快速增长期。如网 上教育(99年开始 的网上高考招生)、 网上银行(99年招 商银行最早推出 “一网通”网上银 行)、电子商务、 网络游戏(2001年 盛大的传奇)、即 时通讯(腾讯)等 等风靡中国互联网
繁荣与未来
经过不断调整、 转型升级,建立 与完善互联网安 全机制,电子商 务、银联支付等 得到普及,互联 网+、大数据等 技术的成熟,使 得互联网应用多 元化,走向繁荣
1971
ARPANET的技术开始 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88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的学生史蒂夫·道纳 尔开发电子邮件软 件“Eudora”
1993
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国家 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 生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on)等人开发 了真正浏览器 “Mosaic”,此后互联 网得以爆炸性普及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知识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知识Internet技术与应用知识电脑网络知识有很多,要一点一点了解、积累,下面是Internet 技术与应用知识,欢迎阅读了解。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知识1、我国Internet的四大骨干网络是: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
2、数据在网络中的交换方式有: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其中Internet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分组交换。
3、TCP/IP协议所涉及ISO/OSI的层次包括: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4、IPV4用32位表示一个IP地址,IPV6用128位表示一个IP 地址。
5、线路交换的三个步骤是:建立线路、数据传输、拆除线路。
6、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flydisc@126、com,其中“@”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主机名。
7、搜索引擎是对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和建立索引,然后供用户查询的系统8、目前主要有三类搜索引擎,分别是:目录式搜索引擎、机器人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
9、远程登录是指本地用户在远地主机上有一个帐号并通过TCP/IP进入这个远地帐号,以访问远地服务器中的系统资源。
10、基于协议的特定标准,路由器在其特定端口能够区分和限制包的能力成为包过滤。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报文交换的优点。
答:报文交换具有以下优点:(1)通信线路的使用效率较高,大量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条通信线路;(2)由于是存储转发,通信双方无需同时发送、接收数据;(3)报文交换可以将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线路交换通常是点对点的。
2、分组交换的优点。
答:分组交换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多用户平等共享网络线路,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加大了网络的吞吐量;(2)分组交换技术能够匹配不同的数据接入速率;(3)当网络容量很大时,分组交换技术仍然能够接收用户输入,只是会增加延时;(4)分组交换技术可以给分组分配不同的优先权;(5)分组交换技术可引入差错控制、自动重发等功能,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管理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管理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甚至影响了政治和文化。
在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应用,迎接未来挑战,成为很多行业的重要议题。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其所提供的智能化应用正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变革。
例如,医疗AI的应用可以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智能化的家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IoT)可以将传感器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例如,工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追踪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提升生活品质。
3.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BC)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有很大优势。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数据存储、信息交换等领域,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4.5G技术5G技术(Fifth Generation,5G)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带宽更大、传输速度更快,将极大地推动人们在线上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创新。
例如,其应用可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更加高品质的游戏体验。
二、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管理的重大挑战。
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互联网管理本质上是信息管理。
以下是互联网技术的管理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1.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一直是互联网技术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黑客攻击、恶意软件等安全风险时常层出不穷。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应进行全面、标准化的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措施的技术、管理和培训部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2.数据隐私数据是网络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而数据隐私问题也是网络管理的重中之重。
对此,应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简述internet技术应用

简述internet技术应用一、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nternet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nternet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在线教育等。
本文将对Internet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电子商务1.概述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
它利用Internet技术,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或服务,同时也让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2.应用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线购物平台。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并且实现了线上支付和物流配送功能。
此外,在线支付也成为了电子商务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者可以使用银行卡或手机支付宝等方式完成支付。
三、社交网络1.概述社交网络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网络平台。
它利用Internet技术,让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资料并与其他用户互动。
2.应用目前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等。
这些平台提供了分享信息和图片、发布动态、与好友聊天等功能。
此外,社交网络也成为了企业进行在线营销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企业可以与用户建立联系,并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四、在线教育1.概述在线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利用Internet技术,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2.应用在线教育有很多形式,如在线课程、网络直播课堂等。
这些形式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此外,在线教育也成为了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渠道。
五、智能家居1.概述智能家居是指利用Internet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家庭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2.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灯光、智能音响、智能门锁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例如,在离开家之前,可以通过手机APP关闭灯光和空调,并且锁住门窗。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D4. D5. A6. A7. D8. A9. C10. C11. C12. D13. B14. C15. D16. C17. B18. B19. A20. A21. B22. B23. A24. D25. A26. B27. B28. B29. A30. D二、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错7. 错8. 对9. 对10. 对11. 错13. 错14. 对15. 对16. 对17. 错18. 错19. 错20. 对21. 对22. 对23. 错24. 对25. 错26. 错三、名词解释1. DNS:Domain Name Service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域名系统,它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将域名与IP 地址进行相互转换。
2. 网桥(Bridge):网桥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两个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
3. RFID: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4.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5.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
6. 泛在网:也被称做无所不在的网络,它是为了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
人们可以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
7. ISDN: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第一章 Internet基础

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 每层应当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 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太多, 否则体系结构会过于庞大。
随着TCP/IP协议的标准化,ARPAnet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美国国 内,世界上的很多其它国家也将本地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入ARPAnet,并 采用相同的TCP/IP协议。
2020/10/23
1.2.4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7年~1994年,这一阶段实际上只是国内少数高等院 校、研究机构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X.25线路实现和 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的互联,还谈不上真正的Internet。
为Internet的一份子。
2020/10/23
返回本章首页
1.5 Internet 的协议结构
1.5.1 ISO/OSI参考模型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表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 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7层框架,这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即ISO/OSI RM,如图1-2所示。
2020/10/23
2020/10/23
(1)网络接口层(Host to Network Layer)
事实上,TCP/IP参考模型并没有真正定义这一部分,只是指出在 这一层上必须具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包含了多种网络层协议,如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令牌环网协 议(Token Ring)、分组交换网协议(X.25)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et 技术与应用论文浅谈无线局域网络的现状及安全措施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0805117学号: 22姓名:段军可2010年12月题目:浅谈无线局域网络的现状及安全措施Subject:The status of wireless LAN and security measures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Internet 访问的持续性、移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网络访问方式,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本文对现阶段的无线网络安全及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项措施可以对无线网络起到很好的保护。
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目前还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而不是替换,相信在不久,无线局域网将以它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现状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eople on the network communicate as demand increases, the continuity of Internet access , mobility and adaptabilit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as become a more popular network access way, and in so -me areas have been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In this paper, current wireless network status and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oposed several steps that can play well on the wireless network protection. The wireless LAN can not be completely divorced from the wired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d netwo -rk i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the current wired network is only supplement, not replace,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be its high-spe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flexibility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Keyword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tatus正文:一、无线局域网络的社会现状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为"WLAN"),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代替传统电缆,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功能的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线缆的束缚,可以更方便、灵活快捷地访问网络资源,这对于IT企业来说是新的赢利点和发展的契机。
然而,若用户在没有采取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无线局域网,入侵者就能够轻易地得到无线网络的访问口令,登录到服务器上并窃取信息、控制企业的Web站点,甚至中断整个企业网络的运行。
因此,无线局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和运行中显得格外重要。
但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有线网络,数据通过电缆传输到特定的目的地,通常在物理链路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数据才有可能泄露;而无线局域网中,数据是在空中传播,只要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的范围内,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无线信号,无线接入点不能将信号定向到一个特定的接收设备,因此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二、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围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的典型应用包括医院、学校、金融服务、制造业、服务业、公司应用、公共访问等场所,可以提供移动办公、会议联入网络环境、布线困难的场所等应用,因此在具体部署WLAN网络设备时需要考虑建筑物内和建筑物之间这两种应用环境。
譬如在部署建筑物内的WLAN时,与有线LAN非常相似,建筑物内WLAN设备由PC卡、个人计算机接口(PCI)、产业标准结构(ISA)、客户机适配器以及接入点(AP)组成。
其中接入点的功能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类似,可作为星型拓扑的中心,还可作为与以太网连接的桥接设备。
而在部署建筑物到建筑物的WLAN网络技术时,则是通过无线桥接设备将相距数英里的建筑物中的网络集成为一个单一的局域网,一个无线网桥安装方便且费用合算。
支持WLAN的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用户的类型而划分。
就目前而言,专业便携式PC用户对移动数据连接的需求正首先推动WLAN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随后,移动PC和PDA的增多也将促使更多场所提供WLAN接入服务以支持移动访问商务应用。
目前,大部分的WLAN功能是作为PC适配器出售的,许多顶级的移动PC 生产商也已经推出了捆绑无线适配器的便携式PC。
总之,WLAN直接进入消费产品市场,这促使更多的供应商会将大量支持WLAN 功能的设备投入市场,直接刺激WLAN市场的迅速发展。
三、无线局域网安全措施保障WLAN的安全只是整个企业安全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应在网络中部署多层防御措施,以减轻黑客攻击的威胁。
其他的安全组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分段网络。
1、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考虑添加入侵检测系统(IDS),这样可以发现无线局域网中即将发生的攻击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放置在接入点所在的非信任网段,这样有助于提醒管理员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
如果攻击者获得了访问权限,并试图扫描其他用户或者防火墙,管理员就会得到有人滥用网络的警告。
一旦这种行为发生,就意味着WEP密钥已经被破解,此时应该立即修改WEP。
要正确维护IDS,就必须经常阅读警告日志,还需要经常查看防火墙日志和系统日志,以及其他一些应用程序的日志。
2、使用访问控制列表 ACL进一步保护无线网络,可以使用访问控制列表 ACL。
虽然不是所有的无线接入点都支持这项特性,但如果网络支持,就可以具体地指定允许哪些机器连接到接入点。
支持这项特性的接入点有时会使用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定期下载更新的列表,以省去管理员必须在每台设备上手工设置使列表保持同步的麻烦。
3、合理配置SNMP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目前TCP/IP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它提供了一种监控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方法。
但由于SNMP缺少身份验证(Authentification)和加密机制(Privacy),所以在WLAN中容易成为泄密的突破口,因此如果接入点支持SNMP,建议禁用或者改变公开的共用字符串。
如果不采取这项措施,黑客就可能利用SNMP获得有关网络的重要信息。
4、启用RADIUS认证服务一个能够支持上千名用户,具有最先进加密和认证技术的大型系统通常需要一套能够进行集中化管理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这些系统通过RADIUS有线对等保密协议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来实现认证与数据加密,认证模式有Open Authentication和Shared Key Authentication两种。
WEP使用RSA Data Security公司的Ron Rivest发明的RC4流密码进行加密。
属于一种对称的流密码,支持可变长度的密钥。
四、无线局域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无线局域网将在金融、旅游、医护、库管、会展等领域,无线网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预见,随着开放办公的流行和手持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移动性访问和存储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多,因而无线局域网将会在办公、生产和家庭等领域不断获得更广泛应用。
其次,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
因为WLAN覆盖范围有限,而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提供广域覆盖,因此,移动运营商可以将移动通信网的漫游功能和WLAN 结合,提高用户无线上网的覆盖范围。
这也是目前中国移动力推"GPRS+WLAN"无线数据业务捆绑方案的初衷--用户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在GPRS和WLAN网络中自由切换,在WLAN的环境下实现11Mbps的高速互联网接入;在WLAN覆盖不到的地区则可以通过GPRS上网。
不仅接入方式灵活,移动运营商的收费方式也相对简单。
用户可以选择将网卡号和自己的手机号码捆绑收费的方式。
即便是通过GPRS上网,中国移动也提供了四种"套餐",费用可以直接打入用户的手机费用中。
而且,该网卡也很便于使用,用户无需注册或者去买预付卡,只要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安装即可。
还有,与固网的结合。
中国网通是最先启动WLAN"热点"地区建设的运营商。
在机场、酒店、办公楼和咖啡厅等商务密集地区,采用WLAN提供公共移动服务的成本很低,可满足大量用户的移动上网需求,WLAN可快速地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对于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而言,可将WLAN与ADSL业务互为补充,打破宽带接入的瓶颈,提高用户的开通率。
五、结论无线局域网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也是业界尤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只有在现有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框架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关键技术搭建一个增强的、有足够安全性的无线局域网,才能推动无线局域网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企业、机关等重要部门中的使用。
也只有这样,无线局域网才能安全顺利地与其他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中实现互联互通,并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1]、姜楠、王健:《移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2]、戴逸民、王培康、陈巍:《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3]、王育民、刘建伟:《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