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滤光片原理BU

合集下载

浅谈彩色滤光片的生产制造

浅谈彩色滤光片的生产制造

浅谈彩色滤光片的生产制造摘要: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作为当今社会主流显示之一,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常用于计算机的屏幕显示以及电视机的屏幕显示。

它具有体积较小、辐射低、能耗低等特点。

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是液晶显示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液晶显示屏颜色产生的重要部件。

本文就彩色滤光片的基本构造与生产制造流程以及生产所需要的设备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液晶显示器;彩色滤光片的结构;制造流程;生产设备;1.彩色滤光片的简介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的原理是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出许多由红色、绿色和蓝色组成的画素矩阵,每一个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画素对应一个液晶显示器上面的像素,当背光源产生的白光通过这些画素后就会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从而构成了三原色光,通过三原色光的加法混色从而达到显示的效果。

图1 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的结构:首先在一张素玻璃基板上制作出一层黑色的矩形矩阵用来遮光即BM(Black Matrix)层,在依照既定的顺序在玻璃基板上涂上一层具有透光性的红、绿、蓝(R ・ G ・ B)三原色的彩色滤光层(Color Resist),然后在RGB上面镀上一层ITO即透明的金属导电膜,最后制作一层支撑层Photo Spacer (PS),根据产品的生产设计需求有时会加入Liquid Crystal 配向用的突起(VA材)以及保护层Over Coat (OC材)。

图2 彩色滤光片结构图下面介绍彩色滤光片每一层的作用:BM 层:BM是一层黑色的矩形矩阵,它的作用是将RGB 三种颜色的画素完全围住、使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提高色彩的对比度。

同时用来遮蔽Array 基板上液晶的驱动电极产生的光,防止绿、红、蓝三原色混色。

RGB层:通过光的三原色(RGB)加法混色原理显示颜色, RGB的光量是通过Liquid Crystal (Shutter的作用)来进行调整从而实现Color化。

滤光片的工作原理 滤光片工作原理

滤光片的工作原理 滤光片工作原理

滤光片的工作原理滤光片工作原理滤光片工作原理: 滤光片是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种染料做成的,红色滤光片只能让红光通过,如此类推。

玻璃片的折射率原来与空气差不多,全部色光都可以通过,所以是透亮的,但是染了染料后,分子结构变化,折射率也发生变化,对某些色光的通过就有变化了。

比如一束白光通过蓝色滤光片,射出的是一束蓝光,而绿光、红光极少,大多数被滤光片吸取了。

滤光片用于滤去某一波长范围内的光,起单色器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得到单色光。

滤光片的作用很大。

广泛用于摄影界。

一些摄影大师拍摄的风景画,为什么主景总是那么突出,是怎样做到的?这就用到了滤光片。

比如你想用相机起拍一朵黄花,背景是蓝天、绿叶,假如依照平常拍,就不能突出“黄花”这个主题,由于黄花的形象不够突出。

但是,假如在镜头前放一个黄色滤光片,阻拦一部分绿叶发出的绿光、蓝天发出的蓝光,而让黄花发出的黄光大量通过,这样,黄花就显得特别明显了,突出了“黄花”这个主题。

滤光片的功用:1.滤除红外线.2.修整进来的光线滤除红外线:彩色CCD也可感应红外线,就是由于会感应红外线,会导致D.S.P无法算出正确颜色,因此须加一片滤光片,把光线中红外线部份隔开,所以只有彩色CCD需要装滤光片,黑白就不用了.修整进光:由于CCD上是一颗颗的感光体(CELL)构成,好光线是直射进来,但为了怕干扰到邻近感光体,就需要对光线加以修整,因此那片滤光片不是玻璃,而是石英片,利用石英的物理偏光特性,把进来的光线,保留直射部份,反射掉斜射部份,避开去影响旁边的感光点.1滤除红外线:可用镀膜方式及蓝玻璃,镀膜分真空镀膜及化学镀膜方式,化学镀膜是将石英片浸入溶剂中加以电镀,成本低但镀膜厚度不平均且简单脱落,真空镀膜是用真空蒸镀法,镀膜均匀且不易脱落,但成本高.以上我们称IR Coating , 目地在滤除红外线, 另外还要加上所谓的AR—Coating 的镀膜,目地是加添透光率,由于光线在透过不同介质时(比如从空气进入石英片),会产生部分的折射及反射,加上AR—Coating 后,滤光片可达到98—99%的穿透率,否则只有90—95的穿透率,这对CCD的感光度当然有影响.另外是用蓝玻璃,蓝玻璃是用”吸取” 的方式过滤红外线,而IR—Coating是用反射的方式滤掉红外线,但反射光简单造成干扰,假如只考虑滤除红外线,蓝玻璃是比较好的选择 . 但上文说玻璃无法修整光线,因此就有一片蓝玻璃加一片石英片的所谓”两片式”滤光片.其中蓝玻璃用来滤红外线,而石英片修整光线用,因此石英片上只需做 AR—Coating就行了.2.修整光线:上文说到, 利用石英的物理偏光特性,把进来的光线,保留直射部份,反射掉斜射部份,但只能对一个方向修整,通常摄像机只考虑到水平辨别率,因此只对光线做水平修整, 因此在贴滤光片时方向要对,不可弄反了.那假如垂直光线也要修整的话怎办?很简单,就黏两片,把其中一片转90度就行了,因此就有这种也叫”两片式”的滤光片,一片用在水平修整,一片用在垂直修整,其中一片再做IR—Coating 来滤红外线.滤光片的功能作用介绍滤光片是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种染料做成的,红色滤光片只能让红光通过,如此类推。

液晶知识扫盲系列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

液晶知识扫盲系列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

液晶知识扫盲系列彩色滤光片c o l o r f i l t e r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液晶知识扫盲系列4: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一,什么是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是一种表现颜色的光学滤光片,它可以精确选择欲通过的小范围波段光波,而反射掉其他不希望通过的波段。

彩色滤光片通常安装在光源的前方,使人眼可以接收到饱和的某个颜色光线。

有红外滤光片,绿色,蓝色等。

与UV滤光片,VD滤光片相比,凡是带色的滤光片之总称。

如反差滤光片、分色用滤光片、LB滤光片等。

LCD上的color filter一般采用R(red 红),G(green 绿),B(blue蓝) 彩色滤光片来控制色彩的显示。

要了解他控制颜色的原理,先要了解TFT-color filter的结构及组成,才能明白它是如何可以在LCD上显示出我们需要的图像的。

二,color filter的结构彩色滤光片基本结构是由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彩色层(Color Layer),保护层(Over Coat),ITO导电膜组成。

一般穿透式TFT用彩色光片结构如下图。

首先,如果我们使用高倍的放大镜观察color filter, 可以看到如下所示,是由每一个很少的RGB小点构成,我们把每一个绿色的,红色或蓝色的小点称之为sub-pixel. 每一个RGB的组合称之为pixel. 而旁边黑色的部分,我们就称之为blackmatrix(黑色矩阵)。

为什么我们要使用RGB颜色这是利用三基色混色原理,自然界中的任何颜色可由RGB三种色彩通过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Color filter 平面图理解了它们能够显示任何我们想要的颜色之外,我们再看看他是如何显示的。

如下图,是液晶面板的结构图。

Color_Filter_基础培训资料

Color_Filter_基础培训资料

Color_Filter_基础培训资料Color_Filter 基础培训资料一、什么是 Color_FilterColor_Filter,中文名为彩色滤光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透过特定颜色光的光学元件。

它在显示技术、光学成像、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简单来说,Color_Filter 就像是一个“颜色筛选器”,它可以让某些颜色的光通过,而阻挡其他颜色的光。

比如在液晶显示器(LCD)中,Color_Filter 与液晶层和背光源共同作用,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图像。

二、Color_Filter 的工作原理Color_Filter 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吸收和透过特性。

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彩色像素组成,每个像素对应一种特定的颜色,如红色、绿色和蓝色(RGB),或者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CMYK)。

这些彩色像素是通过在透明基板上沉积或印刷特定的染料或颜料来实现的。

这些染料或颜料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只允许特定颜色的光透过。

例如,红色像素的染料会吸收除了红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光,只让红色光通过。

当光线照射到Color_Filter 上时,与彩色像素颜色匹配的光会透过,而其他颜色的光则被吸收或反射。

这样,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透过光,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效果。

三、Color_Filter 的类型1、染料型 Color_Filter染料型 Color_Filter 是通过将染料溶解在聚合物中,并涂覆在基板上制成的。

这种类型的Color_Filter 具有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但它的耐热性和耐光性相对较差,容易发生颜色漂移。

2、颜料型 Color_Filter颜料型 Color_Filter 是将颜料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的。

与染料型相比,颜料型 Color_Filter 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光性和化学稳定性,但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3、电致变色型 Color_Filter电致变色型 Color_Filter 是一种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来改变颜色的滤光片。

彩色滤光片-颜料分散法显影理论

彩色滤光片-颜料分散法显影理论

大纲
显影结构元件图示
影响显影的因素
Liquid layer
显影机的处理流程
Brush 背面刷洗Water Spray 洒水Water
Curtain 液切槽
asCade供液Mode
设备Layout简图(芝浦)
影响显影的因素
显影时喷嘴方式及方向的影响
1.显影液的种类及浓度
成显影时喷嘴压力过大,从而产生异常。

相同浓度下,KOH的拔取时间较短。

显影浓度的差异,亦将造成拔取速度不同。

:浓度越浓,碱性越强,相对拔取时间缩短。

的距离:容易形成显影过度
若显影位置大于总长2/3的距离:容易形成显影不良例:有三个显影槽,每个长1200mm,若基板与总长3/4
扇形(正常)非扇形(异常)有堵住
截面积为正梯形,PS截面亦为正梯形
RBG
则只是适用光阻或制程条件,但整体产能下降,造成产。

滤光片的原理滤光片的原理.种类和选型

滤光片的原理滤光片的原理.种类和选型

滤光片的原理滤光片的原理.种类和选型滤光片的原理、种类和选型本文所谈的滤光片指的是责任编辑各种荧光滤光片,滤光片一般用于各种显微镜中,使人们能够更方便的观测各种荧光现象。

滤光片通常用到的显微镜有荧光紫外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SCM)、共聚焦显微镜、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

滤光片的分类分析方法: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滤光片可分为TIRF滤光片、干涉滤光片、全内反射滤光片、Raman滤光片、拉曼滤光片、FISH荧光滤光片和应原位杂交滤光片。

根据滤光片本身功能的不同,其可分为激发滤光片、发射滤光片、二向色镜/二向色滤光片/二色镜、陷波滤光片、燃料滤光片、荧光素滤光片、ND滤光片、中性滤光片、中性灰度镜、截止滤光片、高通滤光片、低通滤光片、带通滤光片、紫外滤光片和UV滤光片。

根据多半应用领域,滤光片生命体又可合为生物滤光片、医学滤光片和天文学滤光片。

维尔克斯光电可为客户提供Chroma,Omega,Semrock,Anvover等公司的滤光片,详情请联系维尔克斯光电的技术人员。

荧光滤光片FluorescenceFilters转作用作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主要作用是在生物医学萤光检验荧光分析系统中分离和选择物质的激发光与发射荧光的特征主星波段光谱。

中性灰度镜ND滤光片中性灰度镜(neutraldensityfilter)又叫中灰密度镜,其作用是均匀地过滤光线。

这种滤光关键作用作用是非反之亦然的,也就是说,ND镜对各种不同波长的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而对原物体的紫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可以纯粹再现景物的反差。

荧光原位杂交滤光片,FISH滤光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pidization,FISH)是根据已知微生物不同分类级别上种群特异的DNA序列,以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寡聚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与环境基因组中DNA分子杂交,检测该特异微生物种群的存在与丰度。

关于彩色滤光片(CF)你了解多少?

关于彩色滤光片(CF)你了解多少?

关于彩色滤光片(CF)你了解多少?彩色滤光片(CF)概述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简称CF,是LCD实现彩色化的关键材料。

其原理是在玻璃基板上通过颜料分散等工艺涂布BM、R/G/B、以及O/C,从而使通过的白光过滤为红、蓝、绿三种基本色素点阵来实现彩色显示。

CF显色原理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因为三种颜色每一种都有256个亮度水平级,所以三种色彩叠加就能形成1670万种色彩了(俗称真彩)彩色有三种特性,明度(Value)、色调(Hue)、彩度(Chroma)假想色度坐标(X、Y、Z) ,归一化坐标(x、y、z) l X代表红原色,Y代表绿原色,Z代表蓝原色,这三个原色不是物理上的真实色,而是虚构的假想色彩色滤光片主要生产工艺彩色滤光片是LCD 面板实现彩色化显示的关键原材料,约占彩色LCD 面板材料成本的25%左右。

此外,彩色滤光片还可应用于OLED 等其他平板显示产品。

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滤色膜,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玻璃基板上,利用滤光的原理,产生红(R)、绿(G)、蓝(B)三种颜色,根据驱动IC 控制电压的不同,三种颜色依不同种类混合产生各式各样的色彩。

注:LCD 用的CF 的组件主要包括玻璃基板、黑色矩阵(Black Matrix,简称BM)、彩色层(Color Layer,包括R(红)、绿(G)、蓝(B)三种颜色、保护层(Over Coat,简称O/C)及ITO 导电膜。

彩色滤光片是LCD 面板实现彩色化显示的关键原材料,必须与LCD 面板一对一同样大小搭配使用,因此彩色滤光片的技术发展与LCD 面板的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彩色滤光片的初生产技术为染色法,后来又发展了电沉积法、印刷法、颜料分散法等生产技术,其中采用颜料分散法制作的CF 具有高精度及较佳的耐光性与耐热性,已成为国际上制作彩色滤光片的主流方法。

彩色滤光片原理(BU)

彩色滤光片原理(BU)

CF颜料分散法制程图示
着色感光材料法
着色感光材料法是将颜料分散在微粒透明感光性树脂 中,形成着色感光材料,進行涂布→曝光→显影,將 R、G、B重复迚行三次形成电极图案的方法。原理是 采用光学微影(lithography)方式,所以设备也以涂布 设备、曝光设备、显影设备为主。色相特性、颜料选 择、微细化程度与感光材料分散方法等都是由涂布膜 厚所決定。与同為光学微影式染色法相比,染色制程 中的防染处理制程较为简化,但在曝光制程方面,由 于着色感光材料的颜料会吸光,所以必须选用高感度 的感光性树脂及曝光源。
(5)
(6 )
(9) (8)
Spacer ball状与Spacer柱状
Spacer ball的分布是用来正确控制Cell间的 Gap,需要具备很高的精确度。目前已开始 渐渐采用柱型取代Spacer ball。这个方法可 以消除间隙子产生的光散射,能有效改善对 比度等。
解释:
(1)上偏光板【CF side Polarizer】 (2)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3)配向膜【Alignment layer or PI (Polyamine)】 (4)间隙子【Spacer】 (5)液晶【LC(Liquid Crystal)】 (6)Array 基板【TFT substrate】 (7)下偏光板【TFT side Polarizer】

硬烤
硬烤温度约200~250℃, 目的:去 除显影时造成swelling所残留的水 份及显影液,增加附着力及平坦度。
彩色层制程:
光阷
RGB制程介绍
颜料分散法是将颜料作为着色材料,将颜料分 散在胶合树脂中形成着色树脂,所以称为颜料 分散法。将染料迚行分散则称为染料分散法。 广义的颜料分散法包含印刷法与电镀法,不过 一般最具代表性成膜方法是利用光学微影乊着 色感光材料法与蚀刻法两种。另外预先将彩色 光阷涂布在基材上,再将彩色膜转印到基板上, 乊后再利用光学微影方式來形成电极图案的转 印方式也是近來备受瞩目的新制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M制程:
说明
Resin BM的优点 减少Cr镀膜成本 降低反射率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Resin BM的制程原理 Resin BM制程与一般负型光阻相同,分为塗佈,
曝光,显影,后烤等步骤.制程主要规格特性为 BM线宽,线精度,位置精度,膜厚,Total pitch与 光学浓度(OD)值等等.
对彩色滤光片的要求
平整度好,起伏要求小于0.1µm,空间精度好,对于 200-300µm的彩色像素(含RGB),精度≤±10µm, 必须与TFT完全匹配.
高热学稳定性,光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
彩色滤光片制程(主要部分)
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彩色层(Color Layer) 导电膜溅镀(ITO Sputtering Process)
考虑到成品的特性,目前无法采用减少In材料来达到降低成 本,ZAO虽然阻抗率不及ITO,但穿透率却超过了ITO,同时 也可以进行蚀刻,稍待时日就有可能代替ITO。什么是PhotoFra bibliotekspacer?
spacer主要是提供上下两层玻璃的支撑, 它 必须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基板上, 不然一但分 布不均造成部分spacer聚集在一起, 反而会 阻碍光线通过, 也无法维持上下两片玻璃的 适当间隙(gap), 会成电场分布不均的现 象, 进而影响液晶的灰阶表现.
溅镀示意图
电浆溅镀法
透明片视为CF基板
ZnO:Al膜作为ITO代替材料
ITO的原料In是稀有金属,近年需求量的激增,至2005年其市 价已经超过1,000美元/kg。
ZnO系是廉价又资源丰富的材料,也没有毒性,根据实验显 示阻抗值和ITO相同,被认为是代替ITO的有力候补材料。
ZnO的透明导电性很久前就广为所知,还进行了低抵抗化所 需添加物的研究。添加了Al后的ZnO膜(ZAO膜)得到了 190μΩcm的低阻抗结果,显示了作为材料的可能性。
彩色濾光片製造方法的分類
色料 染料
着色方法 染色
染料分散
颜料
颜料分散
电镀 其他
成膜方法 光学微影 光学微影
印刷 其他 光学微影
印刷 光学
制造名称
单层法(染色法) 多层法 蚀刻法
彩色感光材料法
喷墨(Ink Jet)法 蚀刻法
彩色感光材料法 转印法
凹版印刷法 平版印刷法 网版印刷法
微影 电子照相法 激光燒成法
是红色,579nm光的色调是黄色,510nm光的 色调是绿色等等; 饱和度就是纯度,没有混入白色的窄带单色, 在视觉上就是高饱和度的颜色。光谱所有的光 都是最纯的颜色光,加入白色越多,混合后的 颜色就越不纯,看起来也就越不饱和。
彩色显示机理
彩色滤光膜的R、G、B三基色按一定图案排列, 并与TFT基板上的TFT子象素一一对应(注意: 一个象素由三个子象素组成)。 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经滤光膜后变成相应的R、 G、B色光。通过TFT阵列可以调节加在各个 子象素上的电压值,从而改变各色光的透射强 度。不同强度的RGB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实现 了彩色显示。
ITO Sputtering Process:
2、材料特性:
采用电浆溅镀法 ITO : 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 ITO膜厚度0.15μm,表面电阻20~30Ω/������
������
ITO Sputtering Process:
目前平面现示器几乎都是使用ITO 膜,主要理由: 具有低电阻(氧化锡导电能力强 ) 高透光率(氧化铟透过率高) 蚀刻容易 适合大面积制作
(4)
(1)
(2)
(10)
(7)
(5)
(6)
(9) (8)
Spacer ball状与Spacer柱状
Spacer ball的分布是用来正确控制Cell间的 Gap,需要具备很高的精确度。目前已开始 渐渐采用柱型取代Spacer ball。这个方法可 以消除间隙子产生的光散射,能有效改善对 比度等。
显影时不易溶于现影液中,非曝光区则 易溶于碱性溶液,经水洗、干燥后即可 得所需图案(pattern)
硬烤
硬烤温度约200~250℃, 目的:去 除显影时造成swelling所残留的水 份及显影液,增加附着力及平坦度。
彩色层制程:
光阻
RGB制程介绍
颜料分散法是将颜料作为着色材料,将颜料分 散在胶合树脂中形成着色树脂,所以称为颜料 分散法。将染料进行分散则称为染料分散法。 广义的颜料分散法包含印刷法与电镀法,不过 一般最具代表性成膜方法是利用光学微影之着 色感光材料法与蚀刻法两种。另外预先将彩色 光阻涂布在基材上,再将彩色膜转印到基板上, 之后再利用光学微影方式來形成电极图案的转 印方式也是近來备受瞩目的新制程。
解释:
(1)上偏光板【CF side Polarizer】 (2)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3)配向膜【Alignment layer or PI (Polyamine)】 (4)间隙子【Spacer】 (5)液晶【LC(Liquid Crystal)】 (6)Array 基板【TFT substrate】 (7)下偏光板【TFT side Polarizer】
彩色滤光片结构示意图
驱动电压的改变调整液晶翻转的角度,进而改 变通过RGB子象素的光量,由加法混色的原理 得到丰富的色彩表现.
LCD示意图
当我们用放大镜观察LCD的某一点
对彩色滤光片的要求
RGB三基色有高饱和度和高透明度,白平衡好. 各颜色光谱尖锐,滤掉不需要的波长的光.
高对比度.对于高色纯度和高清晰度的画面而 言,必须要有高对比度.高对比度必定要求CF具 有低反射率,因此对黑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间隙粒子 切割裂片(Cutting Process)
BM RGB
ITO PS
彩色滤光片的制造程序
玻璃基板 BM制程 RGB制程
自检 ITO制程
PS制程 自检
最终检查 最终清洗
包装
BM (Black Matrix)
功能:1)提高对比度,防止串色;2)防止光 电流产生,保护TFT电极。
材料:铬、镍、黑色树脂,以成本和环保的角 度考虑,目前已广泛采用黑色树脂。
彩色滤光片原理/ 制程
(基本篇)
彩色滤光片-基于加法混色的原理
两种间接混色法
时间混色法
-----视觉暂留特性
空间混色法
-----人眼的分辨力有 一定限度特性
R G B 三原色频谱
颜色的度量─CIE1931色度图
色度三角形说明了什么?
三角形的边,是由其对应两点的基 色组成的混色线:如红与绿组成的边, 代表了红与绿组成的各种彩色,所以, 由三基色混合的各种彩色, 都在这个三角形的边上,其饱和度 为100%;
ITO,铟锡氧化物,这个名词原本应该叫做 Tin-doped Indium Oxide,即掺杂锡之铟氧 化物。因专业习惯简称:Indium Tin Oxide (ITO),使之成为专业用语。
ITO Sputtering Process:
1、功能:
提供液晶上电场之透光金属膜 此膜必须具备表面平滑性及元件可靠度 与着色层之成型方法有关 并利用压克力树脂与环氧树脂作为保护膜
Photo spacer的作用
较佳的cell gap均匀性 降低漏光,提高对比度
Spacer示意图
Photo spacer制程原理
Photo spacer制程与一般负型光阻相同,分为塗 佈,曝光,显影,后烤等步骤.主要规格:PS高度, 上/下底面积,弹性回复率等等 SVA-FF采用转印法,原理同(P29)
三角形的重心是由红、绿、蓝等量 组成,为白色(电视语言:白光);
过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必 经过三角形重心,那么蓝色和黄色、 红色和青色、绿色和紫色,也可以组 成白色,这两种类型的色称为互补色。
彩色的三要素
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色调和色饱和度合称:色度
三要素说明:
明度就是明亮的程度; 色调是由波长决定的色别,如700nm光的色调
Color (RGB) Layer:
光微影制程为目前生产彩色滤光片之主流,其 制造方法以着色材料分散在感光性树脂中, 此感光树脂为负型(Negative), 在紫外线照射 下经过光反应(即交链反应)而硬化, 做反复的 塗佈、曝光、显影、硬烤可形成R、G、B三色 的彩色滤光片,最后再真空溅鍍ITO导电膜于 彩色层上面。
6
1500*1800(1500 *1850)
7
2000*2100(1870 *2200)
8
2160*2400(2200 *2400)
SHARP第10代2010投产(6片65英寸,8片57英寸,15片42英寸)
切割、裂片示意图
富士的转印法
① Coated Film
② Laminate
保護Film 着色感材層(2μm) 酸素遮断層(1.5μm) Cussion層 (10μm) Basement Film (帯電防止処理)
负型光阻材料的典型示意
上下游关系
彩色滤光片的象素排列
LCD知识介绍
Panel的基本结构
(3)
What is ITO ?
ITO = Indium Tin Oxide 90 wt. % In2O3-10 wt.% SnO2
ITO原理
1968年荷兰PHILIPS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偶然 的试验中发现在铟化物表面上噴洒氯化锡液 体,得到 3 × 10-4Ω.㎝ 的低电阻系数的透 明导电薄膜后,ITO 的研究就一直是各大公 司的热点。
(8)银胶 or 银点【Ag Paste】 (9)框胶【Sealant】 (10)封口胶【End-seal】
彩色液晶屏世代别: 单位: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