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古堰画乡小镇探寻生态旅游新路径

镑
. 一
0删
问道市县
61
口 袁园 冯巧伟
2 0 1 5 年以来 , 莲都 区委 、 区政府高度重视 特色小镇 创建工 作, 按照产业 “ 特 而强 ” 、 功能“ 聚而合” 、 体制“ 活而新” 、 文化 “ 特 而浓 ” 、 形态“ 小 而美 ” 的要 求 , 全 方位推 进特 色小 镇创 建 工
仅1 0 0 多 米的 沿江村落 , 杂乱无 章地分 布着许多 木制品加 工
点, 全 部产 值加起来仅 l 2 8 亿元 。2 0 1 5 年, 莲都 区强力推进大
小镇建有 巴比松 油画馆 、 丽水油画院等平台 , 并成立 了古堰画 港头低小 散木制品行 业整治 , 为小镇发展 拓展了空 间。二是 治出好环境 。积极打好“ 五水共治 ” “ 六边三化三 美” 等转型升
乱” 整治高潮 。设立旅游警察 , 增强旅游保障力 。三是换出新
基地 , 年接 待写生创作人数 1 5 万人次以上 。小 镇现有备类画 级组合拳 , 并于2 0 1 6 年7 月掀起 了创国家 5 A级景 区环境“ 六 国江南 巴比松项 目、 风情 商业街项 目、 画家苑项 目等一批投资 气象 。围绕“ 厕所能不能成为文明窗 口 , 烟 头能不能成为形象 品牌 , 乡愁能不能成 为绿色经济 ” 这 三大命题 , 创新提出打造 “ 产权和经 营权分离制 ” 和“ 股份制 ” , 在利 山村 、 堰头村 、 大港 “ 三无 ” 景 区的 目标 ( 即无地沟油 、 无黑导 游 、 无烟 头 ) , 针对游 头村打 造试点 , “ 隐居 画乡 ” “ 画 中游 ” 等一批精 品民宿在 市场 客推行 “ 万元红包换烟头 ” “ 百万 门票换烟头” “ 垃圾换礼” 等活 上崭露头角 , 小镇 已有特 色民宿 l 0 家、 总 床位数达 2 1 9 0 张, 民 动 宿产业 收入 1 8 8 1 . 2 万元 , 逐渐 成为莲都最主要 的民宿集聚 区。 三是 “ 旅游+ 创 客产业” 。小镇现有 1 8 8 家、 近2 0 0 名创。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 古堰画 乡小镇客厅 、 古堰画乡景区停车场 、 画廊一条街提升 改 《 古堰画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 古堰画 乡旅游发展策划》 《 古 画 乡景区 3 A级旅游公厕 、 古堰 画乡堰头游 步道 、 古堰画 乡智 堰画乡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策划》 《 古堰画乡创建 国家 5 A级景区 慧景区等工程建设 。 实施方案》 编制工作 , 并委托中国美院设计团队编制《 古堰画乡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经验材料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经验材料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下是一些经验材料,可供借鉴:1. 加强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
旅游业的繁荣需要有优秀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
因此,各地应该加强对本地的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区、推行政策来支持相关机构和个人,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本地的文化遗产。
2. 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传统的旅游产品往往只注重对景点的游览,忽略了文化的内涵。
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可以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项目中,通过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吸引游客。
3. 加强文化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
文化和旅游是紧密相关的。
因此,各地的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旅游文化推广活动等方式,让文化和旅游得到更好的结合。
4.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景区的环境和设施,还取决于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播。
因此,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也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并且将这种理解融入到旅游服务中。
总之,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才能够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继续介绍一些相关的经验材料,供参考。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创作、设计、制作和销售文化创意产品,可以更好地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
古堰画乡,一个古老水利工程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荟萃之地

古堰画乡,一个古老水利工程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荟萃之地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与大港头镇之间,距离丽水市区20公里。
景区包括古堰和画乡两部分,古堰是指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济堰,周边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古村和古樟树群,保留了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风貌。
画乡是指这里已经发展成国内外著名的'巴比松画派'艺术创作基地。
古村镇上建有巴比松陈列馆、油画院、画乡展览馆等,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实习和创作基地。
古老水利工程设施与现代绘画艺术的交汇融合成就了这个著名景区。
游览这个景区一般都是先乘船过江去看古堰,然后原路返回再游览画乡。
渡船很漂亮,码头有景区人员引导游客登船,服务周到,秩序良好。
看水流方向,我们的游船应该是溯江而上。
头一天刚刚下过雨,此时蓝天白云,江面船帆点点,风景如画。
不到20分钟,抵达古堰景区码头。
景区导游图。
沿步道往前走,一边是时急时缓的江水,一边是密密匝匝的竹林,穿行期间,令人神清气爽。
每隔一段路便有供游客休憩的亭、廊。
还有一些与古堰兴建有关的历史人物介绍。
刘廷玑(1654—?)字玉衡,号在园。
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今丽水)知府、浙江观察副使。
晚年调任河工,参与治理黄河、淮河。
在丽水知府任上,两次主持整修通济堰石坝,进一步完善这项造福后世的水利工程。
何澹(1146—1219),字自然,浙江龙泉人。
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
开禧元年(1205年)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处州通济堰,将木坝改为石坝;修筑保定村洪塘,蓄水灌溉2000余亩。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曾任处州知州,并主持重修通济堰。
首立堰规二十条,沿用至今。
内容完备科学,沿用时间之长为史上罕见。
他制定的《堰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其碑文撰写、书写均出自他本人之手,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古堰画乡:绿水青山间的画中小镇

古堰画乡:绿水青山间的画中小镇作者:栗子来源:《文化交流》2016年第03期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境内,区域内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它与千年古镇、千年石函、千年古碑刻群、千年古窑、千年双龙庙会、千年古樟树群、千年古墓群等人文胜景,共同展示给世人以独特而厚重的历史遗产。
贯穿古堰画乡的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景色秀美,生态环境优良,瓯江帆影与两岸青山、古街古村相掩映,极富江南水乡韵味。
深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山水,也吸引了各类艺术家在此描述对美的追求。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古堰画乡就有大批的画家和摄影家在此写生和创作。
这里也由此成为国内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发祥地,中国摄影之乡和国际摄影节的主要创作基地。
走进古堰画乡,迎面一棵千年古樟树,枝桠伸展到瓯江边,像一把撑开的巨伞屹立着。
古树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采风、写生的人群。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在古堰画乡投资主题民宿、文化创意等产业,宁静的古堰画乡因此而焕发出时代的乡村魅力。
创意乐园:生态与艺术碰撞出火花古樟、码头、老街、画室,走进画乡,时间老人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切显得如此的惬意和恬静。
画乡一条街江滨古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临水而建,一直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是画乡的核心区域。
徜徉在古街上,你会发现无论墙上、变电箱或是空调外机上都挥洒有“创意”的3D油画;画室、画廊、奶茶店、布鞋行慵懒地“躺着”,与古街的氛围相得益彰。
2006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雷建华在溪边开了一家“古处画廊”,近十年里,雷建华不忘提升艺术水准,到北京进修期间,把浙南的草垛、天空、古宅搬进798的画廊。
进修后回家乡授课,不时带学生返回小镇写生,和以前一样,自带板凳,一画就是一天。
刚从意大利游学回来的郑宝英毕业于缙云工艺美术学校,是个自由画家,3年前来到古堰画乡,就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在这里能找到艺术的灵感。
古堰画乡特色小镇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作 者 简介 ]李 美玲 , 山 东财 经大 学 文 学与新 闻传播 学 院 2 0 1 5级 文化 产 业管理 专业研 究生 。
1 6
文 化 经 济
于特色产业 ,创新性 和再 生性是其重点 。它集聚 了七大产业 以及一 大批历史 经典产业 ,而每个产
二 、古 堰 画 乡特 色 小镇 建 设 的现 状
( 一 )产 业 维度
2 . 复合性 特色小镇 不是产业 、社 区、旅游等功 能的简
单相 加 ,而是将包含 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产业融
合 ,政府 和市场进行相应 的配套设施建设 ,在此 基础上进行 有机的复合 。它是多种泛产业结构 的
集合 体 ,通过 旅游 业与其 他产业 的融合 、集 聚 , 形成 以旅游 产业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的多行业立体 网络产业集群 ,促进 了经济 、社会和生态等功能
李 美 玲
近两年来 ,浙 江省政府先后公 布了几批 省级 特色小镇创建名 单 ,特色小镇 逐渐成为经济转型 的新亮点 。浙 江省政府在规划产业导 向、基础设
单 位 ,人 口相对集 中并拥有集会 、商业活动 的居
民 点 ,介 于 城 与 乡 之 间 的 一 种 过 渡 社 会 空 间 形
态。 ”文章所 指的特色 小镇并非传 统意义 上 的小 镇 ,而是具有某种或某类特色产业 的小镇 ,包括
之 间 的协 调 发 展 。
1 . 特色小镇游 客接待能力增 强 ,小镇居 民的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古堰 画乡小镇 已成为莲都旅游特色化发展 的 新引擎 ,2 0 1 6 年上半年接待游客 7 0 . 9 万人次 ,同
比增 长 4 2 . 4 %。 同 时 , 由于 小 镇 的原 生 态 自然 景
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路径探索——以丽水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为例

发达地 区而言必须坚持以优势凝结为起点、 项 目带动为关键 、 要素集聚为根本 、 需求拓展 为保障、 内
生发展 为 目的 的基 本路 径 。
关键 词 : 欠发达地 区 ; 文化 产业 园区; 发展 路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8 0 1 . 2 0 1 3 . 0 3 . 0 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1 3
基金项 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1 2 X K G J 1 8 )
作者简介 : 兰峻 , 男, 浙江丽水人 , 讲师 , 硕士 。
8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2 0 1 3庄
d r i v e n d e v e l o p me n t p a t h t h a t v a l u e s a d v a n t a g e s c o n d e n s a t i o n ,e l e me n t a g g l o me r a t i o n a s f o u n d a t i o n ,d e ma n d e x p a n s i o n a n d e n d o g e n o u s d e v e l o p me n t s h o u l d b e t a k e n .
第 3 5卷第 3期
Vo 1 . 3 5 No . 3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
J oURNAL OF LI S HUI UNI VERS I TY
2 0 1 3 年 6月
J u n. 2 0 1 3
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 的路径探索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丽水市,请允许我为您介绍丽水的一处美丽景点——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是一座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该景区背靠山水,临近小溪,景色宜人,环境清幽。
它以独特的古水利工程和浙西南山区的民俗文化而闻名于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堰画乡的历史文化背景。
古堰画乡的水利工程可追溯到公元前222年的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这里以“古水利、古民俗、古村落”为主题,以水路、道路、田园、村庄四大景区为特色,集古代水利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于一身。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古堰画乡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湖滨水街。
湖滨水街是一个模拟古代街市的区域,以古风建筑和商业氛围为主题。
这里有河堤、码头、码头古建筑、商业街等,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您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还能观赏到民间艺术表演。
接下来,是水车堰景区。
水车堰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它以水车驱动,可以将水从上游引入田地中,实现农田的灌溉。
这里有完整的水车堰工程,您可以亲自操作水车,感受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
然后,是古村落。
古村落是古堰画乡的核心景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街道两旁的青石板路,古老的村落风情,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您可以漫步古村落,欣赏古建筑的风貌,还可以在当地的农家乐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
最后,是丽水红色文化体验区。
这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您可以参观到红军指挥部、红军战士宿舍等真实的历史遗迹,了解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生活和革命事迹。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下古堰画乡的特色活动。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古堰画乡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水车文化节,届时会有水车演绎表演、品尝传统农家菜、参与民俗活动等。
还有水绘荷塘、刺绣展览等活动,都能让您近距离感受到乡村的生活和文化。
最后,我想说一下古堰画乡的交通情况。
古堰画乡距离丽水市区约30公里,交通便利,您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包车前往。
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开发分析思考

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开发分析思考作者:林吴俊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5期摘要以农村生态旅游地为研究对象,结合丽水市大港头镇的实际情况,对古堰画乡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
作为农业休闲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农家生态旅游不仅是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实践应用。
结合对丽水市古堰画乡发展的分析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特色与精品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丽水市;农家生态旅游;现状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194-021 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村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通过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将现代生活的配套设施融入农村区域发展当中,为人们提供一种亲近式的观光、养生和体验的田园旅游方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突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建立在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包括农村的土地、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等。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结合,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多面发展,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其核心目的也是保障农业生态的优化发展。
再次,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还是当地乡村文化的展现和传达,将农村文化以旅游的宣传方式向外发散,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农业生态旅游体现了一种参与式的体验旅游,通过与农村农民的亲密接触,通过农村生活的方式,将带给游客更为真切的心灵感受。
2 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开发现状及意义2.1 古堰画乡开发现状丽水市古堰画乡位于丽水市松阳水系和龙泉水系的两河交汇处的大港头镇,这里是瓯江上古代龙泉窑瓷器、木材和粮食运输的重要港口。
大港头镇常住人口约1.2万,古堰画乡景区主要包括堰头、保定、大港头和平地,景区内有丽龙高速公路和省道贯穿,距离市区仅20 km,有直达公交车,交通十分便利。
古堰画乡历史底蕴深远,景区内有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古街旧宅和千年古樟群,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村落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当前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形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发展潮流。
在产业融合领域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有效带动了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文旅产业的融合是当前两大产业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各个产业取得更好发展效果的必然选择。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经济及政策上不断加大对两大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努力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并且随着近几年各地对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带动了国内文旅产业的发展。
这些取得优秀发展成就的产业基地存在着共同之处就是将旅游业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基础,借助旅游业的带动力来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形势。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有很多,但研究层面仍然比较宽泛,不够深入。
面对文化旅游市场对文旅融合需求,以及目前国内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以具体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理论体系,分析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及途径,根据案例的文旅融合发展过程,总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对文旅融合的研究理论,选取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景区为具体案例,对其概况、文化背景、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总结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深刻启示,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其他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进一步推进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方案和建议。
首先在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
展的理论体系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景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及论证,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丽水全市及古堰画乡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概况,深入总结了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一方面是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带动,另一方面是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管理、运营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其次,本文分阶段总结了古堰画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在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的幼稚期,古堰画乡的文旅融合更多是基于当地居民和艺术家群体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成规模、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在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的成长期,古堰画乡借助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创新开发等途径,有效推动了区域内技术、产品、组织、市场四个层面的融合,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开始产生交集;当前的古堰画乡正处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生态农业及餐饮业、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传统和新兴产业逐渐萌生和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特别是以生态餐饮、特色民宿、文创小店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创新创业的新群体不断涌现。
最后,在前期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又结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古堰画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过程,从综合业态的自我定位、核心资源的保护开发、全域旅游的辐射效应、和而不同的创业环境四个方面,论述并总结了古堰画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并对古堰画乡的未来发展从目标与愿景、问题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研究等
研究方法对古堰画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经验和问题进行一些总结性研究,为古堰画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更好的效益以及与其情况相似的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推进提供一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