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汇总及训练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之知识梳理与训练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之知识梳理与训练含答案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材料二:11月底至12月中旬,以“丝路文化、人文湾区、魅力广州”为主题的2018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简称“广州文交会”)盛大举行,涉及演艺、影视、非遗、动漫、艺术品交易、文化版权、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11个板块约100场活动精彩亮相。
在文交会开幕式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一大批广州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进行了签约。
同时,中国(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孵化器暨空港文旅小镇、广州设计之都、融创文化旅游城等一批精品项目进行招商,备受业界关注。
3日闭幕的第23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以7.75亿元交易额画上完美句号。
仅非遗板块与文创产品交易额就将近1.7亿元。
文交会发布了《中国文创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7—2018)》,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文化核心领域创造的增加值为2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在国内六大文创产业聚集区中,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文创产业集聚区,其发展规模及创收能力均占据优势。
报告分析,过去一年,包括小说、动漫、影视剧、游戏在内的一切娱乐形式正构筑起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未来,文创内容数字化、生活美学化与创意常态化将成为文创产业发展新趋势。
(摘编自《既有岭南风格又有国际气派——2018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综述》)材料三:广州漫画节与港澳动漫产业的合作,不仅发挥了港澳地区在动漫游戏展示、动漫人才培养、动漫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优势,还发挥了广州与深圳、香港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加强对区内其他城市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形成了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综合性高端文化发展片区。
同时,广州还在不断树立“最广州”文化品牌,发起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合唱节”“广府粤韵——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曲艺文化周”展演活动,打造流行音乐文化品牌、“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等等,不断加强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树立文化品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易交流合作。
语文非连续性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非连续性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数不尽的萤火虫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
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
“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
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
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
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
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
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
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
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
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
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
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
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
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解析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解析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
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
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
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
(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材料二:(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材料三: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
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
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
传统创作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
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
以审美的意识发掘文化遗产,总结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美的规律,找寻陶瓷器物中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2017年、2018年《考试大纲》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并且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
这一明显调整,突出了“新闻类文本”在高考中的地位。
与之相一致的是,全国卷打破了前几年高考试题只考人物传记的规律,三套全国卷都使用了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的新闻和报告,文本形式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而且淡化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形式,一般多以“纪实性新闻”“发展报告”“评述性新闻”“图表性新闻”等形式出现。
2018年全国卷保持了2017年高考选用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其选材、题量和题型、考查角度等呈现以下特点: 卷别 话题 材料构成 题量和题型全国 Ⅰ卷 量子通信技术与量子通信专家 文字2客观题+1主观题 全国 Ⅱ卷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 文字+图表2客观题+1主观题 全国 Ⅲ卷 数字化背景下的图书出版与发行文字+图表 2客观题+1主观题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类题目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要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材料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①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归纳整合。
④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 ①通读材料:对于文字材料,要概括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对于图表,要准确而全面地弄懂。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高中语文)

做题验证 (约6分钟)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1年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 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 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 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 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三年考情 文本形式:主要由三到四则非连续性文本组成。 文体材料:以新闻为主,涉及通讯、新闻报告、新闻访 谈和新闻评论。 文本内容:选取社会热点,涉及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和 日常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阅读量:1000字至1300字左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
文体知识 精准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 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的阅读材料 是多维度的,是相对独立的。 文本材料大多由文字、图表、漫画、数据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这些 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 地表达意义,顺序不固定。
整体阅读 精准掌握
文字型材料 ①关注材料出处,弄清文本体裁类型及话题 ②针对不同文体,把握各自不同的核心内容
③以抓关键词语的形式找出各自的侧重点(角度或方面)
整体阅读 精准掌握
图表型材料 ①抓住图表标题及图脚,了解图表内容。 ②遵循读图步骤:
柱状图:数据的变化或者图形比较。 环形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饼状图:每个值占总体价值的份额。 折线图: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格图:重点栏目和数据变化。
专项复习(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复习(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变化显著,肉蛋奶消费大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说,1982年至今的监测显示,我国国民从最初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普遍缺乏,到现在儿童生长迟缓率明显下降,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规律进餐是实现合理膳食的前提,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有度。两餐间隔时间以4-6小时为宜,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餐、晚餐用餐时间为 20-30分钟。
[解析] A项,根据材料一“榜样教育历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可知“只是对当代青少年”表述有误;B项,“父母的示范教育比学校的教育更有成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演员的榜样力量也在提升”无中生有。
2.在日常生活中,“榜样”与“偶像”常常被混用或替用,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呢?请结合材料二分点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小明,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早餐对健康很重要,它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的近三分之一,所以不能不吃,而且要少吃油炸食品,多吃粥、鸡蛋等有营养的食物,多喝牛奶。吃饭也不宜太快,以15-20分钟为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 榜样教育历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处在“拔节孕穗期”,加强榜样教育,引导他们领悟榜样的力量,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尤为重要。近年来,榜样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从全国道德模范到时代楷模,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到“七一勋章”获得者,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到“最美大学生”……他们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责任担当令人敬佩。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好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并把他们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高三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语言基础运用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2小题)1.(2019秋•东城区期末)语言基础应用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全看得()水中游鱼来去()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迫人眼目。
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因出山泉水的缘故,略显浑浊。
随舢舨逆流而上,也都清澈见底。
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那些原本微不可见的白色石子和满是花纹的玛瑙石,仿佛触手可及。
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山中可用作造纸的细竹,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
(1)依次填入文段①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明明白白浮B.清清楚楚漂C.明明白白漂D.清清楚楚浮(2)以上两段文字是对湘西同一风光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明理由。
2.(2019秋•西城区期末)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捷径可走呢?(甲)这是许多初学者时常会提出的问题。
(乙)也是许多专家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丙),学的是什么,又是用的什么方法等等。
(丁),才能有比较靠谱的答案。
(1)将下面句子添加到上面一段文字中,最合适的位置是一定说有或没有,都不恰当。
A.甲B.乙C.丙D.丁(2)为了表意突出,有人在文段结尾补写了下面一句话。
但是这一补写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作修改一般而言,学习应该注重一点一滴积累;所有的学习者和初学者3.(2019秋•朝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②题。
【甲】春节在古代称为正旦、元日、元旦等,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
【乙】从本质意义上说,春节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丙】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
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其节俗丰富、生动春节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阅读(一)选择①做题方法【粗读——了解材料讲的什么事情,中间具体事例跳读】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结尾句(总结句)【精读——根据选项,比对文本,一切以文本为参照】审清题(看清选对还是选错,或者选相应的论据),四个选项都要找全原文,逐字比对,比较四个选项,结合设错标志选出最能拿准的选项。
②非连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类型:1.无中生有:选项:按照现在的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单独发展线上或者线下,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被淘汰,也都不能实现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原文:面对困境,多数企业主动适应消费趋势的变化,积极推进创新转型,调整业态结构。
各大电商平台的线下门店落地,与传统零售商联盟化趋势加强,将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整合”可知,文章并无提到“传统零售企业单独发展”,只说面对困境,大部分企业选择转型,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2.曲解文意:选项:“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时期。
与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相比,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显得更加重要。
原文:“对于众多能耗领域来说,这意味着既要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也要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和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是并列关系,同等重要,并不是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显得更加重要。
3.去掉修饰语:选项:否认文化差异,推动文化趋同,不仅会泯灭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还会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原文: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4.张冠李戴:选项:一些网络剧通过怪诞的剧情设置、杜撰的历史人物和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实际上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原文: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随意增添杜撰,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更为关键的是剧中透露出对皇权制度下的“乌托邦”幻想,严重脱离历史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其他呈现形式。
方法归纳:
一、对于选择题1、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
2、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
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筛选,重视归纳整合。
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二、主观题l、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
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
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例题解读:
(一)(2019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寿命倍数温度(℃)一年平均湿度(%)
70503010
3525150.140.74
2.74
0.191.00
5.81
0.301.56
9.05
0.683.572
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
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
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复》)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6分)
4.A
5.C
6.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