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历年真题出现频率高成语解释54例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1、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3、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民。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4、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众说纷纭:纷纭:多而乱。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6、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7、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8、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9、标新立异:意思是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10、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11、有的放矢:放箭要对准靶子。

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

12、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13、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14、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15、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6、优柔寡断:优柔:犹豫不决;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17、削足式履: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具备条件,生搬硬套。

18、顺其自然:指顺应事务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

19、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0、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21、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22、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23、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4、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25、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6、事与愿违:事情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27、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8、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成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行测成语(试题及解释)

行测成语(试题及解释)

司空见惯
解释:司空,古代官职,负责城市建设;见惯,指看惯了。

原指司空经常见到的丑陋事物,后泛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特点:强调事物的常见性,已经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

用法:常用来形容某些现象或事物因为经常出现而不被重视。

例句:
对于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居民们早已司空见惯。

屡见不鲜
解释:屡,指多次;鲜,指新奇。

形容某种现象经常出现,已经不感到新鲜。

特点:强调事物出现频繁,不再引起人们的好奇或关注。

用法:常用来形容某些现象或行为因为频繁发生而变得平常。

例句:
这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区别
“司空见惯”侧重于形容事物因为常见而变得习以为常,不再引起特别的注意。

“屡见不鲜”侧重于形容事物出现频繁,由于次数多而失去了新鲜感。

1、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________的现象,以至于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A. 司空见惯
B. 屡见不鲜
2、尽管这种新型诈骗手法在新闻中被多次报道,但许多人仍然上当受骗,这表明对于这类警告人们还是________。

A. 司空见惯
B. 屡见不鲜
C. 视而不见
D. 充耳不闻
3、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此那些________的营销策略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A. 司空见惯
B. 屡见不鲜
参考答案:ABA。

行测言语真题成语解析

行测言语真题成语解析

行测言语真题成语解析1、“偷梁换柱”是指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混淆是非”是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以偏概全”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2、“如日中天”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声名鹊起”比喻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享誉中外”指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名声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3、“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4、“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无源之水”没有源头的水。

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5、“滔滔不竭”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杞人忧天”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顾此失彼”形容不能全面照顾“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急于求成”指急着要取得成功“络绎不绝”多指(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接不断“应接不暇”指的是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6、①“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息息相关”不含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③“休戚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是中性的7、毕竟、不过、采纳、采取、采用“采纳”指选用,采取吸收。

一般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采取”指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态度、形式“采用”指认为合适而使用,“采用技术”为固定搭配8、“必需”指需要“必须”指一定要这样做“表示”指显示“表现”指通过特定的活动把内在的特质显露出来9、“屹立”指高耸挺立。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1、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闻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

现多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

例句:空穴来风原本是指事情不是没有根据的,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才来风”,从俗语中也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本意。

【例句出处】2014年吉林政法干警322、日渐式微指事物逐渐地由兴盛而表落。

例句:数据新闻是个强大的工具,融合了电脑科学、统计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成果。

数据记者可以通过编写算法寻找趋势,勾勒出影响力、权力或消息源之问的关系图。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纸媒日渐式微自不待言。

【例句出处】2016年国考副省级393、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例句: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妙手偶得,就只能干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迷团了。

【例句出处】2017年国考4、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例句:除非谁能灵机一动拿出主意,否则我们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5、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例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重复或危险的作业将由机器执行,低端蓝领、白领阶层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未来人工智能对职场很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

【例句出处】2017年国考226、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例向:农业转型过程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切忌越俎代庖、揠苗助长,以行政力量主导甚至强推农业规模化。

【例句出处】2015年江苏227、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例句: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怎知董事长的亲威来了,鹊巢鸠占,可把老李给气坏了。

8、更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例句:深港合作这一顺时应势得人心的大业,叉岂会因地方一时的人事转变而更弦易辙?9、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公务员行测史上最全成语(词语)辨析(超1000例)

公务员行测史上最全成语(词语)辨析(超1000例)

一、常见成语辨析300例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公务员行测复习高频成语搜罗

公务员行测复习高频成语搜罗

公务员行测复习高频成语搜罗在行测言语知道与表达题型中,特别是片断阅读部分,文字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很多同学逐字逐句在分析,最后导致相对简单的言语部分成为考试中拖后腿的部分,拖延了时间。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高频成语搜罗。

公务员行测复习高频成语搜罗刻舟求剑、刻舟求剑①成语释义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也比喻办事呆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刻舟求剑:“缘木”爬树。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到达目的。

②差异含义侧重不同。

“刻舟求剑”侧重强调办事呆板不知变通,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刻舟求剑”强调办法不对或者方向不对达不到目的。

【模拟】理论研究和实践体会都表明,一个国家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和经济增长绩效密切相干,劳动者人力资本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干。

用_____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无异于________。

顺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限制刻舟求剑 B抑制因噎废食C控制刻舟求剑 D管制削足适履【解析】B。

第一空,与“高等教育发展”搭配,D项“管制”与发展搭配不当,排除;A项“限制”、B项“抑制”与C项“控制”填入文段语义均合适。

第二空,“无异于”提示横线处与前文形成对应,前文提到通过束缚教育发展来解决就业难问题,B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干脆不去干,填入文段语义合适,当选;A项“刻舟求剑”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到达目的,填入文段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刻舟求剑”指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填入文段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选B。

天经地义、毋庸置疑①成语释义天经地义:“当然”应当如此。

按道理应当这样。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②差异含义侧重不同。

“天经地义”侧重合乎道理;“毋庸置疑”侧重的是不必怀疑。

语义轻重不同。

“天经地义”语义较轻。

“毋庸置疑”语义较“天经地义”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历年真题出现频率高成语解释54例1、卓尔不群:卓尔,特殊的样子。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侧重指人的才华。

多用于书面。

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

多用于口语。

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

指成群的人或物。

“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之上。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2、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

撼,摇动。

比喻不自量力。

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3.洛阳纸贵:古典式说晋代的作家左思,用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一篇作品《三都赋》。

被大家所赞赏,于是很多人竞相传抄,以致洛阳的纸供不应求,提高了价格。

现用来比喻文章精美,广为流传。

4.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用来形容技艺高超
5.洋洋大观:指事物繁多,丰富多彩的景象---侧重景象
6. 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侧重感情上的“爱”
惟命是从: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贬义词,侧重拍马屁的人
7、叹为观止:意思是赞叹所见的事物是最好的,好到了极点
8、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注意,不能再有“被”与之搭配
9、美轮美奂:只能用来形容建筑
10、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排列整齐
11、包罗万象:指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内容丰富、复杂,什么东西都有
12、鬼斧神工:侧重非人力所能做到
13、趋之若鹜:比喻很多的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贬义色彩
14、豆蔻年华:旧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现在也泛指处于少女时期。

15、首当其冲:比较最先受到攻击或者最先蒙受灾难的
16、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贬义
17、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小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周到和细心。

18、不负众望:不辜负别人的期望
19、不假思索: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事快捷。

20、求全责备:意思是要求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强调完美之极
21、弹冠相庆:比喻因为将要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形容坏人得势而庆贺
22、汗牛充栋:指书籍多。

23、千夫所指:侧重指触犯众怒,被众人所指责,是贬义词
众矢之的:大家攻击的对象。

中性词,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

24、心照不宣:多指双方彼此都领会对方的意思
25、心领神会:一方了解另一方的意思,多指单方了解。

26、思忖:思量,想的意思。

27、思索:思考探求(问题等)
28、唐突:乱闯,冒犯的意思。

29、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
30、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31、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32、简洁:指(说话、作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33、简捷:指直接了当,方便
34、退避三舍: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人相争
35、敬而远之: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尊敬但不接近
36、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37、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38、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39、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40、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41、白头如新:指交朋友不能彼此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4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多含讥讽之意。

43、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44、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45、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

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46、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47、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

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

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48、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

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49、高山仰止: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向往。

50、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51、不刊之论:不能够更改的言论,形容言论不可磨灭。

52、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思。

然,对,正确。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53、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也说"俯拾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