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工程测量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题库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题库

中南大学工程管理一班工程测量题库及答案本题都是从中南大学校网络下载的,共由六套题组成。

后面附有计算题考点归类。

为了节约纸张和根据我们这次考试题型只选出了对于我们有用的部分。

希望能给我们的复习和考试带来帮助。

希望我们也赶紧进入复习状态争取考个好成绩。

最后预祝我们这次考试顺利!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相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得铅垂距离。

2、测量工作的三大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

3、比例尺精度是指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4、同一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6、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7、用光学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其目的是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

4m.9、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坐标,通常采用内插的方法来求得。

10、控制测量可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1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方面。

12、在平面坐标系统中,我国现在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3、当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时,叫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14、测量中的三大基本工作是:(测高程)、(测距)、(测角)。

15、水准仪量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三部分组成。

16、在水准测量中,尺垫的主要作用是(传递高程).17、用经纬仪观测角度时,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可消除照准部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和竖盘的(指标差).=(5mm+1ppm.D),若测得的距离为5km, 18、已知某点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MD则其精度为( 10mm)或( 7。

2mm)(可任填一空,两者都填,只看第一空)19、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叫做等高(平距),其大小反映地面的坡度。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在定测中桩高程测量中,必须作为转点的桩为()。

(A) 百米桩(B) 加桩 (C) 直线转点参考答案: (C)2. 边坡的坡度是指()。

(A) 边坡平距与高差之比(B) 斜边与高差之比 (C) 斜边与边坡平距之比参考答案: (A)3. 在地形图上,量得A 点高程为21.17m ,B 点高程为16.84m ,AB 的平距为279.50m ,则直线AB 的坡度为()。

(A) 6.8%(B) 1.5% (C) -1.5% (D) -6.8%参考答案: (C)4.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确定设计中要求的建筑物()。

(A) 边线(B) 建筑物的轴线 (C) 建筑物的投影线参考答案: (B)5.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 测量地形图(B) 沿中线测量地面高程(C) 垂直中线的变坡点高程参考答案: (C)6. 线路施工复测的目的是()。

(A) 重新测设桩点(B) 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C) 修订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参考答案: (B)7. 常用的测设中线方法有()。

(A) 拨角法(B) 交会法 (C) 格网法参考答案: (A)8. 极坐标法放样是以()。

(A) 两个高程点放样(B) 两个已知平面点放样(C) 两个方向放样参考答案: (B)9. 隧道测量中,腰线的作用是控制掘进()。

(A) 高程与坡度(B) 高程 (C) 坡度 (D) 方向参考答案: (A)10. 线路水准测量包括()。

(A) 基平与中平测量(B) 基平与三角高程测量 (C) 中平与水准测量参考答案: (A)11. 施工控制网包括()。

(A) 测量网(B) 国家控制网 (C) 建筑方格网参考答案: (C)12. 隧道测量中,中线的作用是控制隧道掘进()。

(A) 高程(B) 坡度 (C) 方向 (D) 高程与坡度参考答案: (C)13. 建筑方格网细部点放样方法主要有()。

(A) 归化法(B) 三角高程 (C)视距测量 参考答案: (A)14. 设F 、G 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F=58.3m, HG=61.9m ,并量得F 、G 的图上距离为28.5mm ,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则F 、G 之间的平均坡度为()。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2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 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 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 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 标。

2、 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M 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 度。

例如,取M 二500,比例尺精度为50inin=5cin,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 差应小于5cm 。

3、 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圆水准器轴——rr,竖轴一VV.管水准器轴——LL 视准轴——cco4、用公式 = arctan① 同一条等髙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b 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介,则必圮在相邻的只它图幅 内闭合。

③ ^高线只有在睦崖或盘崖处才会甫合或相空。

④ 辱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廉改变方石,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战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 交。

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 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 线。

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计算方位角闭合差f 产洽时.反号平均分配/厂;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儿 计算坐标増量闭合差人,{f2 + 严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K = W 茁 式中工D 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K<g 按边长比例分配人,Ao 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工程测量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3题,每题1分,共83分)1.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

A、直角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C、角度交会法D、极坐标法正确答案:B2.《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四等水准测量中,视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应不小于()。

A、0.2mB、0.5mC、1mD、0.3m正确答案:A3.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水准路线的转弯点B、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C、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D、水准尺的立尺点正确答案:B4.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A、坐标反算B、坐标正算C、导线计算D、前方交会正确答案:A5.建筑基线一般临近建筑场地中主要建筑物布置,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用()进行建筑细部放样。

A、角度交会法B、距离交会法C、极坐标法D、直角坐标法正确答案:D6.钢尺量距时,若所丈量的距离超过钢尺的本身长度,为量距准确,必须在通过直线两端点的()内定出若干中间点,以便分段丈量,此项工作称直线定线。

A、椭球面B、水平面C、水准面D、竖直面正确答案:D7.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分配。

A、反符号按边长比例B、反符号按边数平均C、按边长比例D、按边数平均正确答案:A8.山脊线也称()。

A、分水线B、集水线C、山谷线D、示坡线正确答案:A9.沉降观测时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在()米范围内,一般沉降点是均匀布置的,距离一般为()米。

A、80、10~20B、80、5~10C、100、10~20D、100、5~10正确答案:C10.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A11.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A、0°~360°B、0°~270°C、-90°~90°D、-180°~180°正确答案:A12.建筑方格网布网时,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钢尺量距注意事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完一段前进时、钢尺应沿地面拉动前进、以防钢尺断裂。

B、丈量时应用力均匀拉紧、尺零点应对准尺段终点位置。

C、测量整尺段数应记清、并与后测手收回的測仟数应符合。

正确答案:C2、普通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安置-精平-瞄准-粗平-读数B、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C、瞄准-安置-粗平-精平-读数D、安置-粗平-瞄准-读数-精平正确答案:B3、用测回法测角是、在下半测回中、应采用盘( )、( )旋转照准部。

(1)左 (2)右 (3)顺时针 (4) 逆时针A、第一空: (1) 第二空: (3)B、第一空: (1) 第二空:(4)C、第一空: (2) 第二空:(4)D、第一空: (2) 第二空: (3)正确答案:C4、水平角观测时、十字丝交点应尽量照准目标( )。

A、顶部B、中部C、底部D、任意部位正确答案:C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

A、24.94mB、25.06mC、24.77mD、25.00m正确答案:A6、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正确操作程序是:( )。

(1)利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 (2)旋转90度调节另外一个焦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3)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4)使管水准器轴线平行于任意两个焦螺旋形成的边并调节这两个焦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A、(1)->(3)->(4)->(2)B、(1)->(2)->(3)->(4)C、(1)->(4)->(3) ->(2)D、(1)->(3)->(2)->(4)正确答案:A7、下列不属于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 )。

A、求积仪法B、平行线法C、几何图形法D、等高线法正确答案:D8、下面关于中央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工程测量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在工程测量中,一般将高斯投影分带的宽度定为 1.5°,中央子午线选在测区中央的目的是()。

A、使角度变形更小B、使长度变形更小C、使Y坐标值为正D、使X坐标值为正正确答案:B2、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水准尺的立尺点B、水准路线的转弯点C、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D、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正确答案:D3、方向法水平角观测测站点为O,目标从左至右依次为A、B、C、D,A 为起始方向,B目标归零方向值为60°15′58″,D目标归零方向值为185°14′55″,则∠BOD的左角值为()。

A、124°58′57″B、235°01′03″C、245°30′53″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4、地形图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类,除了地形要素、注记要素、整饰要素还包括()。

A、数字要素B、地物要素C、数学要素D、地貌要素正确答案:C5、坐标反算就是()。

A、根据边长和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B、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边长和方位角C、根据水平角计算方位角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6、六边形闭合导线,其内角和理论值应为()。

A、360°B、540°C、720°D、900°正确答案:C7、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B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A、22.401B、22.213C、21.812D、20.812正确答案:A8、水准测量中()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A、对水准尺读数B、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C、气候变化D、水准管气泡居中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B、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D、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正确答案:C10、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工程测量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测量基础(专科)一、判断题: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 ]2.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

[ ]3.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正好相同。

[ ]4.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使视线精确整平。

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 ]5.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高差值上。

[ ]6.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

[ ] 7.1:50000地形图上,求得A点的高程H A=418.3m, B点的高程H B=416.7m,AB两点图上的长度为15mm,则AB直线的坡度应是-2‰。

[ ]8.衡量导线的精度应该以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

[ ]9.地形图上0.1㎜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 ]10.圆曲线半径R=1000米,缓和曲线总长L0=100米,直线转向角α=15°20′30″则距ZH点40米处的缓和曲线半径为2500米。

[ ]11.绝对高程无负值,相对高程有负值。

[ ]12.水准测量中,每一站读完后视读数瞄准前视尺时,必须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再读前视读数。

[ ]13.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 ]14.视差现象无法消除。

[ ]15.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总是相差1800。

[ ]16.中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都是绝对误差。

[ ]17.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 ]18.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在测量中都可以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

[ ]19.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六)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六)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六)答案7.在测量工作中只要认真仔细,粗差是可以避免的。

(√ )8.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所以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 9.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主要有闭合水准测量和附合水准测量两种方法。

(×)10.光电测距仪按其使用的光源不同,可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

(×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A点的高斯坐标为=x112240m,Ay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A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3、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时,屏幕显示的水平距离差为(B )A 设计平距减实测平距B 实测平距减设计平距C 设计平距减实测斜距D 实测斜距减设计平距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5、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 )。

A 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 B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C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D 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5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D )。

A 253°50′36″B 196°09′24″C -16°09′24″D 343°50′36″7、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 ±0.5cmB ±1cmC ±4cmD ±2cm8、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
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
,全微分得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22
222222222
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123.704×cos236°41′49″=-67.922m ,
=∆1B y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

=∆12x 98.506×cos155°35′33″=-89.702m , =∆12y 98.506×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x 3065.347-67.922=2997.425m
=1y 2135.265-103.389=2031.876m =2x 2997.425-89.702=2907.723m =2y 2031.876+40.705=2072.581m
7、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8
9、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其中仪器高i =1.52m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 L -=0
90。

(水平10、已知1、2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取位到1″。

11、在测站A ,视距间隔为=l 0.586m ,竖盘读数L =93°28′,求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

【解】=-
=)90(cos 1002
L l D 100×0.586×(cos(90-93°28′))2=58.386m
=-+-=v i L D h )90tan(58.386×tan(-3°28′)+1.45-2.56=-4.647m
12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BM 的高程为33.012m ,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

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计算题13
15、为了求得E 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 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 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
⑴ E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78.321m ⑵ 单位权中误差;
⑶ E
【解】E 单位权中误差——=-±
=1
]
[0n PVV m ±3.6mm E 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1
][]
[n P PVV m W
H ±3.9mm
16、已知1、2、3、4、5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计算出方位角31α,32α,34α与35α计算取位到秒。

31α=305°12′27.5″,32=72°34′17.6″
34α=191°14′12.7″,35α=126°46′53.78″
1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 、139.444。

试求:
(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解】l =139.428m ,m =±0.012m ,l m =±0.005m ,l K =0.005/139.428=1/27885。

18、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
【解】
15000
1
<
∆D ,15000D =∆=167.38/15000=0.011m 。

19、已知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R 300m ,试计算曲线测设元素与主
点里程。

【解】曲线测设元素
)2tan(∆=R T =68.709m ,180
π

=R L =135.088m ,
=-∆
=)12
(sec
R E 7.768m =-=L T J 2 2.33m
主点里程
ZY =3182.76-68.709=3114.051m=K3+114.051
QZ =3114.051+135.088/2=3181.595m=K3+181.595
YZ =3114.051+135.088=3249.139m=K3+249.139
20、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L =112°47′,试求它所在的统一6°带与统一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解】在统一6°带的带号——)5.063
(Int ++=L N =19,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60-=N L =111°
在统一3°带的带号——)5.03
(Int +=L
n =38,中央子午线经度为n L 30
='=114° 21
22
23
24、沿路线前进方向分别测得1的左角为L 1=136°46′18″,2的右角为R 2=215°24′36″,试计算1JD 与2JD 的转角∆,并说明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解】可以绘制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1JD 的转角为∆=180-136°46′18″=43°13′42″,为左转角。

2JD 的转角为∆=180-215°24′36″=-35°24′36″,为左转角。

25
26
27、已知交点的里程为K8+912.01,测得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300m ,求曲线元素及主点里
程。

【解】切线长T =68.709,圆曲线长L =135.088,外距E =7.768m ,切曲差J =2.330m 。

桩号ZY Z =K8+843.301,QZ Z =K8+910.845,YZ Z =K8+978.389。

28、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已知测站点高程0H =65.349m ,仪器高i =1.457m ,竖盘指标差
x =-6′,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 L -=090α。

(水平距离和高程计算取位至0.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
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