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课程代码:0446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心理学》主要陈述知觉与艺术及个体的行为、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现象、设计艺术中的心理研究和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从心理视角理解设计,从审美、功能与消费的关系认知中解决社会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以心理学为主要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关注设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学生以设计心理学指导设计实践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部分。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次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研究对象:设计主体(设计师)与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和目标用户),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心理变化规律。

从设计主体的角度看,包括了以创造为核心的一系列设计行为,从设计目标主体的角度看,包括用户选择,购买,持有,使用及鉴赏这一系列消费过程中的全部心理行为。

第二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次重点)

研究背景:科技日益发达,人类造物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为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其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1、消费社会的设计。2、信息社会的设计。3、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研究意义:

1、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化设计活动中的设计师、使用者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研究设计艺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等的各种规律与特征。

2、帮助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消费者与设计建立感情,更多的关注消费者心理需求。

3、能帮助主体加深对设计评论、理解、鉴赏的能力,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的本质和意义。

4、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计师能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化市场的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或者制定更加适当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

1、观察法

2、实验法

3、问卷法

4、焦点小组法

5、深度访谈法

6、投射法

第二章设计与感觉、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感觉及其特点和意义;了解艺术学的色觉理论和色彩的心理效应;了解知觉及其特征和主要分类;了解错觉及其种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感觉(一般)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思维的起点。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第二步是转化,第三步是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质,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第二节视觉(一般)

第三节色觉(一般)

第四节其他感觉(一般)

第五节知觉(一般)

第三章设计与需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解消费者需要的多层次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需要(次重点)

第二节消费者需要分析(一般)

第四章设计与动机、兴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动机以及有关动机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种类;了解消费动机及其类型;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主要因素;了解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产品设计属性;掌握兴趣及其分类;了解设计的兴趣呼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动机(次重点)

第二节设计受众的动机分析(重点)

第三节设计与兴趣(次重点)

第五章设计与创造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和主要过程;掌握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了解能力以及能力的种类;了解设计人格与创造能力的关系;掌握创造能力的概念;掌握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创造性思维(重点)

第二节创造能力(重点)

第三节创造力测验(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六章设计与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与情感的关系;掌握情感体验在产品设计、传统图形设计、室内环境与建筑空间设计、商品广告设计以及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方式和特征;掌握影响情感设计的主要因素;掌握情感定位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情感(一般)

第二节设计物的情感体验(重点)

第三节情感设计的法则(次重点)

第七章审美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审美心理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和主要观点;了解审美反应的主要构成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审美心理流派(重点)

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无意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三大特点:①整体性②独立性③主客体的统一性

完形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②完形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

视觉的完形两大原则:①简化②张力

简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的基础在于张力。

第二节审美反应(一般)

第三节审美反应的测量(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八章社会文化心理现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化心理的特征以及设计文化的特征;掌握群体效应的主要类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文化心理(一般)

第二节社会动力机制(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节群体效应与设计(次重点)

社会助长效应、社会致弱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社会趋同效应、从众效应。

第九章设计师个体心理特征(本章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指定教材

《设计心理学》,张鑫、郭媛媛主编,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其中第九章不做考试要求(各章中不做要求的节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25%、一般10%。

3、本课程较适合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四、题型示例

1、填空题:

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被称作是感觉。

2、单项选择题: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B 格式塔

C 托兰斯

D 包豪斯

3、多项选择题: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有

A准备期 B 酝酿期 C 豁朗期

D 验证期

E 灵感期

4、名词解释:

设计心理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现状,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

5、简答题: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投射法、仪器测量法

6、论述题:

如何培养设计师的创造能力?

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

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培养求异和求同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组织方式的培养:头脑风暴法、检查单法、类别模拟发明法、综合移植法、希望点列举法。

培养设计师适于促进设计创造能力的性格特征:勤奋、客观性、意志力、兴趣。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理念也从以机器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宗旨,因此,设计心理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她2001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

实需求。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 2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设计是逐渐进化、逐步发展的。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对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设计学科的知识,以获取巨额利润。设计师从工程学、文学等学科的内容中提炼、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设计理论,而且这些设计理论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探究。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成熟,设计师开始意识到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以人的本质需求为根本,并以此为目的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设计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直到二战结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有关日用品心理学的书,侧重于告诉人们如何理解那些配备旋钮、刻度盘、控制键、开关、指示灯和仪表的物品。在书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空间还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知识存储来进行操作。 诺曼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即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人脑内部是以符号、符号结构以及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心里表征就代表了外部世界存贮在头脑中的“信息”。内、外两个世界不断的进行着信息的交换,这样的结构就解释了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个各种不同的麻烦,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是自己太笨,然而事实却是因为产品的设计有问题。这需要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外观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注重外观,也不能只重功能,想要在保证设计的几项原则下把产品做到最好则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设计中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

是可行的操作。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3、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4、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要利用各类自然关系和自然限制因素,尽量不要使用产品说明书或标示,即便确有必要也应当只用一次。 设计人员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容易需要遵循以下七项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限制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最后选择,采用标准化。第一项原则适用于功能较多的产品,将人脑与外界之间建立互补关系。第四项建立正确匹配关系则能将产品的易用性体现出来,它将产品的功能与开关相对应。 有些设计故意将产品的使用难度增大,以达到其使用目的,在这种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大其难度但是又不能磨灭其易用性和有规可循。 设计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未来设计师的我们需要注重产品的易用性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多加沟通,正确理解和使用书中的设计原则,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多加观察和思考,在设计师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设计心理学学习心得

设计心理学学习心得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设计心理学学习心得 姓名:程涛学号:班级:艺设一班 不知不觉,我们这学期的设计心理学已经上了一大半了,通过学习,自己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改变,原来认为设计是自己的事情,是一门非常激进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现在发现设计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人与物、人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理解其各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的一门理论课,是我们做设计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也能研究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能够反应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通过对着门课的学习,我对设计和心理学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 设计是与我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设计师。消费者和设计师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思维的个体,都以不同的心理过程影响和决定设计。 从我们学习的专业来说,使用方式及文化内涵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才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应;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知识背景的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创意,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得及有效的设计参数,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设计师的心理,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技能和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设计心理学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过去从未有与此相关的专门研究,而我们所学的只是院校仅对学生进行纯技能的训练,没有积极主动的开发学生的大脑,所以我认为还有些缺陷,不过这种学习却对以后的发展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设计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

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方案-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设计 学的 及 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理念也从“以机器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宗旨,因此,设计心 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她2001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本文由联盟 收集整理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 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能力。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 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 2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设计是逐渐进化、逐步发展的。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对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设计学科的知识,以获取巨额利润。设计师从工程学、 等学科的内容中提炼、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设计理论,而且这些设计理论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探究。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成熟,设计师开始意识到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以人的本质需求为根本,并以此为目的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设计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直到二战结束后,设计心理学才逐渐成型,主要有以下2方面的原因:①二战后由于 的快速发展,与设计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美学、工业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相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 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 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 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 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 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 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 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 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 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 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 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 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主要的代 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 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 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 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 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的概述 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用户心理调查,然后,把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用户模型,最后根据这些关于用户的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学科中的作用? ●设计思想的转变: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设计心理学为工业设计提供用户的基础性知识。 ●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研究用户审美心理和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建立人与物的关系。 ●发展新的设计过程,以用户需要和用户界面引导带动产品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 第二章用户的使用动机 1.什么是动机,影响动机的两个因素? ?动机是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产生行为的一种驱动力,或者说个体想要做某事的 内在意愿。影响使用动机的的两个重要因素:价值观念和需要 2.什么是价值观念,怎样从人们的价值观念中估计和预测概念产品,价值观念对产品有什么 影响? 1)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普遍保持的共同信仰或信念,根据这些信念认为某些目的、关系、活动、情感是重要的。 2)价值观念给人们提供了标准和判据,说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喜欢”的,什么是“反感”的,确定了“真与假”、“美与丑”、“好与坏”。 3)价值观念对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人生选择、重要行动、评价决定起关键作用。 对于预测未来新型产品,如果通过市场调查了解那些人们没有见过的新概念产品,显然是很难进行或无法进行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也许可以从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一些启发。因为价值观念在一定时期比较稳定,并且可以大致估计人们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新产品的意向,通过设计调查尝试去分析人们是否有潜在需求。 价值观念决定了用户追求什么产品?怎么定位产品?为什么选择这种或那种产品的造型?因此,设计调查首先要考虑和了解用户对某一产品的价值观念,从用户的价值观念发现设计信息,并与产品设计结合起来。 3.什么是需要,设计师如何考虑用户需要?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个体或群体对客观事物的欲求。 1)人类的生态需要2)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设计具体产品时的需要4)文化需要设计师的职责是通过用户需要调查,发现用户需要,并适当规划他们的需要。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篇一: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有关日用品心理学的书,侧重于告诉人们如 何理解那些配备旋钮、刻度盘、控制键、开关、指示灯和仪表的物品。在书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 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空间还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知识存储来进行操作。 诺曼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即设 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 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人脑内部是以符号、符号结构以及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 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心里表征就代表了外部世界存 贮在头脑中的“信息”。内、外两个世界不断的进行着信息的交换, 这样的结构就解释了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个各种不同的麻烦,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是 自己太笨,然而事实却是因为产品的设计有问题。这需要设计人员 对产品的外观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注重外观,也不能只重功能,想要在保证设计的几项原则下把产品做到最 好则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 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 能造成的损失。 在设计中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 是可行的操作。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3、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 作状态。4、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 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要利用各类自然关 系和自然限制因素,尽量不要使用产品说明书或标示,即便确有必 要也应当只用一次。 设计人员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容易需要遵循以下七项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 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限制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最 后选择,采用标准化。第一项原则适用于功能较多的产品,将人脑

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

10级工业设计3班 崔璟旸 一、产品符号学的设计思想 产品符号学针对“以机器功能为本”,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适应微电子时代的产品设计。它提出了几种产品语义设计观点,使产品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它还认为用户操作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设计中的错误造成的。1960年代末期,西方设计界普遍对“外形跟随功能”的设计指导思想提出质疑。功能主义思想有一系列局限性。以功能主义为指导思想,设计的日用品基本都是很理性的几何形式,直线、矩形,连圆弧都很少使用,颜色多为白色,这种产品显得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另外,“外形跟随功能”的含义是:外形并没有功能,它必须跟随产品的功能。其实,外形本身就具有一定功能,例如圆形的功能是转动,平面上可以放置其他东西,那麽选择外形时应当考虑跟随什么功能呢?其次,面对六十年代出现大量的新电子产品,形式美的设计概念已经失去意义,电子产品象一个“黑匣子”,人无法感知它的内部功能,设计师应当通过其外形设计,使电子产品“透明”,使人能够看到它内部的功能和工作状态,这种设计要求无法用形式美表现出来。最后,形式美的设计思想很难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许多人开始探索新的设计理论,有人提出“外形跟随美学”,有人提出“外形跟随成本”。这些理论的潜在思想仍然是在“形式美”的大框架之下,最终人们明白,形式美设计思想是无法使电子产品的外形设计问题的,必须寻找新的设计理

论基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产品符号学。它来自于语言理论:符号学。 二、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上的认知 1980年代后期,西方工业设计界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工业设计的指导意义。在计算机和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主要对象不再是以形式美为代表的有形对象,而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工具,人主要通过思维与这些工具进行交流,人的操纵动作将变为无意识的辅助行为。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信息的界面,包括人与计算机的界面、人与机器工具仪表的界面、人与各种物品的界面,这些界面可以被统称为“物人界面”(human-artifact interface)。要设计这些产品,必须了解人的行动规律,了解人的思维过程和特点,了解计算机与人思维的区别,了解人机界面的结构和设计思想,因此,动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变成工业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4.美术素描与工业设计素描的关系。工业设计与美术的目的不同,所以创作时思维方式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美术素描有许多方法,但是其基本目的是再现对象,再现感受,素描效果要有体积感、光线明暗感、抽象质感、空间感、透视感,其经典要求是模仿准确。而工业设计素描的目的是:通过学习素描来积累产品经验,使用素描表达创新设计思想,而且设计的对象应当能够被加工出来。包豪斯的艺术家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他们为什么没有采用当时艺术界前卫的画派的表现方法,而采用了当时根本不被艺术界注意的结构主义呢?其核心目的是工业产品的造型和加工的需要。格鲁皮欧斯申紧紧抓住了工业时代的理性艺术的形式感,认为:“新的外形不是任意发明的,而是从时代生活表现中产生的”,产生于“技术和经济目的的理性”,“现代技术、能源和经济必然影响到艺术形式”,“新的时代要求它自己的观念,准确的外形,强烈的对比,各组成部分的有序,相同形状的排列,形式与色彩的统一”。他反复强调“经济和技术”是“造型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和技术代表是机器,机器只能加工几何形式,各种工业产品都表现了机器创造的纯正的几何形状和以精密加工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美感,这就是时代感。格鲁皮欧斯申说:“我

自学考试_设计心理学1_3重点总结分享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设计心理学定义】 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心理美学】 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 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 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 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3、集体无意识 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

设计心理学论文

设计心理学论文

在设计中,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消费需要心理与设计的关系: (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对于这方面的考虑我小组所设计的产品腕表式电子体温计相当的重视,即重视产品的造型与外包设计,单从整体的圆弧式的设计就已经在同类电子温度计中较为突出,从购买者的心理来看单纯的的体温计设计已经趋向固定思维,近些年来对于儿童的电子体温计设计成出不穷,但对于适合一般用户的体温计更注重功能,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外在造型。但是面对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人们普遍享受乐趣的时间和精力,面对这一现象尤其在设计中应体现一种情感化的东西。 对于这种情感化涉及的部分很多,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所以不仅从造型上同时在色彩上图形符号中都应得到体现。我小组设计的产品在颜色搭配时也相当注重首先是整体的颜色选用乳白色,这是医疗器械一般选用颜色,给人安静的感觉;按键选用橘黄,带有警示意义;显示界面照明的设计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状态。温度<37度蓝底黑字(表示安全),37-38度黄底黑字(表示低烧),温度>38度红底黑字(表示高烧)。按照清晰配色表都属于易于辨认系列。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对于这一点的处理着重也在色彩的选择(第一点详细介绍)以及产品的定为。我小组设计的题目是基于情感化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对于情感化的理解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

《设计心理学》完整重点感谢:孟玉怡、徐无凡、郭志欣、张艺耀的整理

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 .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 ()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 ()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 意义:()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产品的设计价值,保障消费者的满意; ()完善科学体系,揭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研究,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服务于人类;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才能有效的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 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人—机—环境 .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观察法、心理测量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投射法、口语分析法、仪器测量法、实验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1 ~2012学年第2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家具与木制品创新体系 论文题目: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学科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二年四月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在家具设计中,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利用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家具功能设计中结构、材料、工艺和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作用,同时它也为家具功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用户心理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家具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设计心理学为家具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提供了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参考形式和参考色系,使产品的造型和色彩能对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设计心理学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家具设计。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家具设计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意向过程)和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由于心理学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地走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逐步成为应用性学科。而设计心理学是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将心理学的规律和研究成果运用于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设计中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心理需要的产品[1]。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设计心理学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一设计中的难题,进而使家具的创新设计成为具有科学依据的行为。 1 概述 1.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设计心理学英文名Design Psychology ,源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Do nald.A.Norman )所做的被称为“物质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其研究内容接近于设计心理学,所以其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被译成了“设计心理学”。作为一名认知心理学家,他在该书中写到:“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2]。”中国学者李彬彬在其专著《设计心理学》中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是:“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3]。”湖南大学赵江洪教授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是:“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4]。”由此看来,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科与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所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它将心理学的规律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家具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家具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心理需要的家具产品。 1.2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家具设计是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的设计,强调设计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在人与家具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设计要研究诸如人体形态特征、人的感知特性和人的反应特性,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等等。在社会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人文环境等,目的是解决产品如何适应人的各方面特征,为

设计心理学总结

设计心理学定义: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消费者、设计师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抽样调查法、投射法。 投射测验是一种人格测量的工具。这种测验时给被试者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他加以解释。这种测验用的是迂回曲折的办法,受测者没有戒心,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的,因而所测得结果比较真实。 设计心理学的学习意义(自行组织)消费者满意度的内容:理念满意、行为满意 创造性思维 概念: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主要形式:直觉思维、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特征:1、突发性 2偶然性 3、模糊性 4、专注性 创造性思维训练应处理的几种关系:1、处理好独创性思维品质和其他思维品质的关系 2、处理好发散思维和符合思维的关系 3、处理好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 4、处理好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关系 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设计师(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构建设计师的专业基本结构①造型基础技能②专业设计技能③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 2、设计师要勤于学习 3、设计师的基本素质①敏感性②智慧 ③好奇心④创造力 设计师应具备的人格 1、积极的人生态度 2、持久力 3、智力、 4、圆滑的态度 5、可信性 6、善解人意 7、想象力 个性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影响购买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能力、性格、气质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地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以及听觉、运算、鉴别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性格的概念: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它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消费者满意度:指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最终表现与消费者期望、要求的温和程度的大小,相对应地有一系列不同的满意程度。满意度=产品绩效— 消费者期望值 CS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的整个经 营活动要以消费者满意度为指针,要从 消费者的角度,用消费者的观点而非生 产者和设计师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 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地尊 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考察消费者满意度的三个层次: 1、物质满意层次 2、精神满意层次 3、社会满意层次 消费者心理的主要内容:需要、动机、 态度 “马斯洛”需求的五种基本类型: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是导致购买的直接原因,但根 本原因是消费者心目中理想境况与现 实中实际境况的差别在消费者心中所 引起的失落和落差,进而引发的消费者 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冲动。 消费者的动机 动机是使消费者做出购买某种商品决 策的内在驱动力,是引起购买行为的前 提,也就是引起行为的缘由。 消费者的一般购买动机分两类:生理 性、心理性(感情动机、理智动机、信 任动机) 具体购买动机:1、求实动机;2、求新 动机,3、求美动机,4、求名动机,5、 求廉动机,6、求便动机,模仿或从众 动机,8、好癖动机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 价与行为倾向。消费者的态度就是指消 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对涉及的有关人、 物、群体、观念等方面所持有的评价和 行为倾向。 罗森伯格提出的态度三要素:认知、情 感、行为 设计心理的微观分析:年龄、性别、个 性、家庭 女性消费心理特点: 1、强烈的购买动机 2、求实的购买心理 3、从众心理 4、自信心不强 5、爱美心理 6、注重直观 7、讲究服饰 男性消费心理特点: 1、男性的购买动机 2、男性的嗜好 3、男性的购买决策 4、男性的求便心理 5、男性的自尊心理 6、男性的做东心理 7、男性的家庭消费观 消费者的气质 一、概述:消费者气质是指人的典型 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 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 心理的动力特征。 二、气质的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 静型、抑郁型 影响家庭购买决策方式的因素: 1、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财务贡献 2、决策对特定家庭成员的重要性 3、夫妻性别角色取向 家庭消决策中主要的五种角色: 1、倡议者 2、影响者 3、决策者 4、购买者 5、使用者 设计心理的宏观分析就是分析影响消 费者行为的外环境,即影响消费行为的 社会要素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 1、以家庭为主的购买准则 2、朴素的民风和“节欲”的消费观念 3、重人情和求大同的消费动机 4、含蓄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 5、重直觉判断的消费决策 6、崇尚礼让的购买风格 7、传统风俗与消费行为 社会群体:指由一些经常在一起活动交 往,以实现个人或集体共同目的的人群 结合体。 社会群体包括: 1、工作群体 2、相关群体 3、朋友群体 4、购买群体 社会阶层是有具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 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产生社 会阶层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个体获取社 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 时尚的概念:时尚就是在特定的时段内 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 所崇拜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地说, 时尚就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 时尚与设计的关系:(自行总结) 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广告 创意设计: 1、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2、满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需求 3、满足人们的价值实现需求 4、满足人人们的情感需求 5、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 6、满足人们的求便心理 7、满足人们的求新心理 8、满足人们的求趣心理 价格对消费者心理的作用: 1、价格可成为消费者衡量该商品品质 的一个尺度 2、价格可成为消费者心理需求满足的 一个支撑物 3、价格可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产生和 扩大 商标的概念:商标是指能够将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 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 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以 及上述要素的组合等构成的,用以区别 不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所生产或经营 的同一种或类似商品的显著标志。 包装设计心理: 1、求便心理 2、求实心理 3、注重包装的安全性 包装设计策略: 1、类似包装策略 2、配套包装策略 3、再使用包装策略 4、附赠包装策略 5、改变包装策略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 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它起着沟通企业、 商品、消费者之间桥梁的作用,主要以 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 作。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概 念。 工业产品设计心理: 1、产品的功能心理 2、产品的形态心理 3、产品的色彩 产品色彩带来的心理感受: 1、色彩的视认性 2、色彩的醒目性 3、色彩的进退 4、色彩的胀缩 5、色彩的冷暖 6、色彩的轻重、明快与阴郁、味觉 陶瓷设计心理: 1、在设计本质上给泥土以人性 2、在陶瓷形态上使个性化得到张扬 3、在设计目的上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 4、在设计内容上使欣赏者受到启迪 5、产品的功能是创意的灵魂 6、把握陶瓷产品中的色彩心理 7、陶瓷产品造型设计中“线形”情感 运用服装设计的前提条件——T(Time 时间).P(Place场合、环境).O(Object 主体、着装者) 室内设计心理应注意的心理与行为方 面: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2、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 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通盘考虑。 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4、依托的安全感。 5、从众与趋光心理。 设计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设计原理) 1、(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 境 2、(有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 3、(有利于)使用者的精神和谐、身 心愉悦 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1、回归自然化 2、整体艺术化 3、手段科技化 4、高度民族化 5、个性化 6、服务的方便化 7、高技术高情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