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体育运动姿势和动作。

3.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健康知识:–了解各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了解适宜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2.体育运动:–掌握跳绳、足球、篮球等基本技巧。

–学习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3.体育游戏:–进行各种球类、田径和游泳等体育游戏。

–培养竞赛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健康知识介绍1.分析身体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介绍各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并讨论学生每天的锻炼习惯。

3.讲解适宜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提醒学生避免过度训练的伤害。

4.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如深呼吸、伸展等。

第二课时:跳绳技巧训练1.学习跳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2.跳绳技巧训练:单个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3.鼓励学生尝试更高难度的跳绳技巧,如连续跳、跳高等。

第三课时:足球基本技巧训练1.学习足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2.进行基本传球和接球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3.进行小组对抗赛,加强学生技能的实践应用。

第四课时:篮球基本技巧训练1.学习篮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2.进行基本投篮和传球练习,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水平。

3.进行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课时:体育游戏活动1.进行各种球类游戏,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2.进行田径活动,如短跑、跳远等。

3.进行游泳活动,培养学生的水性和安全意识。

第六课时:总结与评价1.学生回顾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2.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积极参与、合作意识、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

2.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评价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六年级

《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六年级

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爱美与健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准确的爱美观。

2、让学生知道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个阶段的种种问题。

教学重难点: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知道什么才是美吗?2、揭题:“爱美与健康”二:读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热怎样才是美?2、齐读课文,回答(1)学生回答(2)读重点段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相互讨论、交流(2)指名回答4、思考课后练习,进一步提升真正美的理解。

三、总结课文四、作业练习1、什么是真正的美?2、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爱美与健康美:形体美风度美仪表美心灵美第二课:竞争与健康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叫做竞争。

2、懂得怎样准确地与别人展开竞争。

教学重难点:掌握与实行准确竞争的方法与注意点,树立科学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挂图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竞争吗?2、怎样与别人实行竞争呢?3、板书课题:竞争与健康二、学习新课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上面的问题。

2、齐读课文(1)指名回答(2)重点课文第二段1、2、3、(3)说说你是如何与别人展开竞争的?(4)总结什么叫竞争。

(5)师讲解实行竞争的方法与注意点。

三、总结谈话四、作业1、什么叫竞争?这样与别人竞争?2、活动:模拟一次竞选活动。

板书设计:敢于竞争,不必胆怯竞争与健康善于竞争,吸取经验第三课: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理解青春前期提哦于锻炼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青春前期体育锻炼主要有那些方面?教学重难点:懂得青春初期体育锻炼主要有哪些方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挂图2、学生准备: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项目照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学习了前面的文章,我们就知道青春期的体育锻炼非常重要。

2、板书课题: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二、讲解新课1、出示挂图: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身边都有那些体育锻炼项目。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4.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巧: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

2. 足球基本技巧:传球、接球、射门、盘带等。

3. 田径项目:短跑、跳远、跳高等。

4. 体育游戏:团队协作游戏、竞技游戏等。

5. 健康知识:运动生理、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预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足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田径项目的训练,健康知识的普及。

2. 教学难点:篮球、足球技巧的运用,田径项目的提高,健康知识的理解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2. 实践法: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3. 比赛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讲座法:讲解体育知识,传播健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技能掌握等。

2. 结果评价:通过比赛、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运动成绩。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表现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4. 他人评价:教师、同学对学生的体育表现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田径器材、体育游戏道具等。

2. 教学课件:篮球、足球、田径教学课件,健康知识PPT等。

3. 教学视频:篮球、足球技巧教学视频,优秀运动员比赛视频等。

4. 图书资料:体育知识书籍,运动营养与运动损伤预防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安排:1. 每节课40分钟,其中包括20分钟的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的实践应用,5分钟的课堂小结,5分钟的练习与反馈。

2. 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八、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

2.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难度和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教案名称: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运动的好处、身体的基本构造、健康饮食等。

2. 基本体育运动技巧: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

3. 团队合作活动:包括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运动的好处、身体的基本构造、健康饮食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技能训练(30分钟)1. 分别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体育运动技巧的训练。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四、团队合作活动(20分钟)1. 进行接力赛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接力比赛。

2. 进行拔河比赛活动,将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和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比赛和运动俱乐部,提高身体素质。

2.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调查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接力棒、拔河绳等体育器材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和团队合作活动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标题: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并运用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教学重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的体育技能,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3. 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4. 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的养成。

教学准备:1. 课堂所需的体育器材。

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与学生讨论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他们平时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解释为什么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益。

3. 强调体育锻炼对心脏、肌肉和骨骼的好处。

三、技能训练(20分钟)1. 分别介绍跑步、跳远和投掷的基本技巧。

2. 示范并让学生模仿练习这些技能。

3. 分组进行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技能。

四、团队合作(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活动。

2. 设计一些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或拔河比赛,以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五、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与体育与健康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短文或制定一个每天锻炼计划。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体育比赛,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或健康专家来进行讲座或示范,增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精选五篇]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精选五篇]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篇一: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体育课教案第一周I一、理论课材教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任2、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务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内容课的内容一、课堂常规教师活动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2、点名学生活动1、学生听时间力量次数准5备二、宣布本课内容部三、点名分基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本1、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部分2、能够促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3、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二、怎样科学锻炼身体弱11、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1、学生听,并可2、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以提问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中1 1130 中结1、总结束2、下课部分1、教师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2、师生再见1、学生听2、师生再见2弱1体育课教案第二周一、跳跃:蹲踞式跳远材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教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任2、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务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准备部课的内容一、课堂常规(略)二、准备部分1、队列、慢跑教师活动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3、教师指挥,口令4、组织:四列横队学生活动1、学生听口令站队2、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时间力量次数5弱12、徒手操、伸展运动分3、专门性练习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跳远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重点:动作协调、蹬跳有力。

难点:助跑、踏跳、腾空、落地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重点:注意力集中。

难点:动令予令要分清。

范2、组织学生练习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组织:分组轮换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2、织学生练习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学生听2、学生练习3、纠正错误1、学生听2、学生练习3、纠正错误2中弱1 11 130 中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二、总结三、下课1、教师组织领做1、学生模仿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2、学生听,提问3、组织:四列横队体育课教案第三周教一、跳跃:蹲踞式跳远材二、技巧:肩肘倒立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习惯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等内容。

2. 实践演示法:演示正确的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机制。

5.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6.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讲解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

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

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

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

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
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