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放射性基础知识及工业辐射安全防护培训

1.内照射 放射性物质通过食入、吸入、经过皮肤表面深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内。 2.外照射 体外源的照射。对于X射线、 γ射线,由于其特性,主要考虑外照射所带来的危害。
(五 ) 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辐射照射人体后可以引起人体发生某些生物学效应,称之为辐射效应。 分类: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
(六)放射源、射线装置的分类
1.分类原则 由于放射源的应用领域广泛,活度的变化范围很大,高活度源能在短期内对人体产生严重的确定性效应,而低活度源不可能产生这种效应。所以必须有一个放射源分类系统,才能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与辐射风险联系在一起,作为与放射源安全和保安等许多相关活动的一个基础。
*
*
放 射 源 分 类 表(常用) 核素名称 I类源 II类源 III类源 IV类源 V类源 (贝可) (贝可) (贝可) (贝可) (贝可) Am-241 ≥6×1013 ≥6×1011 ≥6×1010 ≥6×108 ≥1×104 Am-241/Be ≥6×1013 ≥6×1011 ≥6×1010 ≥6×108 ≥1×104 Au-198 ≥2×1014 ≥2×1012 ≥2×1011 ≥2×109 ≥1×106 Ba-133 ≥2×1014 ≥2×1012 ≥2×1011 ≥2×109 ≥1×106 C-14 ≥5×1016 ≥5×1014 ≥5×1013 ≥5×1011 ≥1×107 Cd-109 ≥2×1016 ≥2×1014 ≥2×1013 ≥2×1011 ≥1×106 Cf-252 ≥2×1013 ≥2×1011 ≥2×1010 ≥2×108 ≥1×104 Cl-36 ≥2×1016 ≥2×1014 ≥2×1013 ≥2×1011 ≥1×106 Co-57 ≥7×1014 ≥7×1012 ≥7×1011 ≥7×109 ≥1×106 Co-60 ≥3×1013 ≥3×1011 ≥3×1010 ≥3里 8.11毫居 2.7微居 Cr-51 ≥2×1015 ≥2×1013 ≥2×1012 ≥2×1010 ≥1×107 Cs-134 ≥4×1013 ≥4×1011 ≥4×1010 ≥4×108 ≥1×104
放射性防护知识培训【2024版】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
1、基础概念
2、射线分类及危害
3、常用的辐射量及单位
二、放射卫生法规
1、《职业病防治法 》
2001年
国务院令60号
1、《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52号)
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
( GBZ101-2002 )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 GBZ67-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等
25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主要管理对象及范围
放射工作卫生 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防护器材与 含放射性产品卫 生管理办法
放射事故管理 规定
放射工作单位
生产、销售和 进口企业
22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 18871-2002 )
《用于X、γ线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因 子》(GB11712-89)
《不同年龄公众成员的放射性核素的ALI值》 (GB/T16142-1995)等为剂量估算提供基本 参数的标准也属于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国家标准
专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1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标准
2、放射卫生标准按其性质和使用范围共分6类: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二)职业照射的防护标准 (三)公众照射的防护标准 (四)医疗照射的防护标准 (五)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六)监测规范和方法标准
发给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方可上岗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每年复核一次,每5年焕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原子核的质量远超过核外电子的总质量,原子的质量 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限度只 有几十飞米(1fm=10-15m=10-13cm),而密度高达 108t.cm-3 。
缓发中子(0.0158 /fi,能量较低)
核燃料循环设施 ,
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 后处理主要内容有:(1)除掉裂变产物;(2)回收未燃烧的燃
料;(3)回收生成的可裂变物质(如钚)等。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人工辐射源 核技术应用 密封源 , α放射源 :α放射源主要用于烟雾报警器、静电 消除器和放射性避雷器等的离子发生器。常用 的α放射性核素有210Po、238Pu、239Pu、241Am、 235U、238U等。 β放射源 :(锶-90) 低能光子源 : γ放射源 : (钴-60、镭-226和铯-137) 中子源 :
(6)可以引起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及其它变化, 如使H20、HCl、NH4+分解,使有机组织的 分子破坏而造成细胞的死亡,等等。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射线作用于周围物 质时发生的上述现象,并在日常生活中正 确利用了它们,如胶片感光、仪器测量、 生态保鲜、灭菌等等,总之在各个领域均 得到了有益利用,因此,大家可以大可不 必将放射性视为一只老虎,没有必要谈虎 色变,当然,驯化了的老虎才不会伤人。
(3)荧光作用,射线射到某些物质上,能激起 荧光或磷光,荧光的强弱决定于射线的强度, 闪烁探测仪器就是据此而测定射线的能量的。
(4)感光作用,射线使碘化银分解,使照像底 片感光,其程度与放射性强度及射线照射时 间的长短有关。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教程

放射性检测仪表应用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材料北京树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部分:放射源基本知识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2、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
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放射源按发出射线的类型可分为阿尔法源(α射线)、贝塔源(β射线)、伽玛源(γ射线)、中子源(n射线)等。
不同的放射源发射出不同类型的射线。
这些射线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21页】

放射源的用途
应用领域
医用、卫生 、农林牧渔业 食品和饮料、 卷烟轻纺 纸和纸制品生产、冶金 木材加工 、 印刷和出版 橡胶生产 、 探矿和采矿 石油和煤炭加工业、 化工、 玻璃、水泥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加工业 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建筑 、水文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 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 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EHS Department
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 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 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4.7 对于发射α、低能β、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μSv/h。
4.8 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
3.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 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 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 库/千克 (C/kg) 实际上,不同密度或组分的物质放在同一点的空气中,即使 照射量相同,吸收剂量并不相同。如1伦琴相当于1千克空气吸 收0.0089焦耳能量,而相当于1千克人体组织吸收0.0096焦耳能量。 因此,照射量只是一种参考比较的物理量。
放射源培训

岗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并填写当班工
作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操作人员禁止乱动放射源探头,如设备发生设备故障时,应
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及防护负责人,对故障由专一维修人员处 理。 5、作业区域每天进行卫生清扫,保护环境整洁,减少污染。 6、积极配合安全保卫部门做好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期对 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或发生意外事 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防护负责人及公司负责人报告。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
1、放射源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放射源应保持规定的距离,避 免不必要的接近放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放射源。
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 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格移动放射源及照射方位,对擅自移
动放射源造成放射事故的,依法从严惩处。 4、放射源及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专业维
铯~137
我厂使用的放射源总共58枚,其中34枚密度计, 24枚料位计,使用的放射源类型是铯~137。 铯~137是利用了γ射线的优点(波长很短的电 磁波,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具有间接电离作 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 百米)铯~137的半衰期为31年也就是说它在 31年后γ射线的放射性活度将减少为原来活度 的一半,通常用Bq(贝可勒子简称贝可)表示 放射源的活度,以前用的单位是为CI(居里) 常用的为mci(毫伏居里)1Ci=3.7* 1010 Bq 1mci=3.7* 107Bq
仪表维护
在密度计和料位计的安装,使用,维护过 程中自控仪表维护人员是直接接触放射源 的。所以在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要按 制定的辐射制度来进行操作维护,如遇突 发事故要立即启动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基础知识培训

放射基础知识培训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放射这个超酷又有点神秘的事儿。
放射啊,就像是宇宙派来地球的一群超级小特工,它们小得你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就像蚂蚁在大象面前一样渺小,可本事却大得很呢。
想象一下,放射就像一把无形的超级小剑,能够穿透很多东西。
这可不是普通的剑哦,普通的剑只能砍砍实体的东西,而它能轻松穿过我们的身体,就像幽灵穿过墙壁一样神奇。
这些射线就像一个个好奇的小精灵,它们在我们身体里穿梭,想看看里面到底有啥好玩的。
说到放射源,那可真是放射界的“大明星”。
它们就像一个个能量小宇宙,不断地释放出射线。
不过这些“大明星”可不好惹,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小火球,要是不小心对待,就会带来麻烦。
就像你在玩火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烧到自己的头发一样。
那放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呢?那简直是医疗界的魔法。
比如说X光,它就像一个超级透视眼,能把我们身体里的骨头看得一清二楚。
骨头在X光下就像一个个被照亮的小雕塑,哪块骨头断了、歪了,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这就好比X光在身体里开了一场超级侦探游戏,任何骨头的小秘密都能被发现。
CT就更厉害了,它就像一个全方位的身体扫描仪。
把我们的身体一层一层地剖析开来,就像切蛋糕一样。
不过这个蛋糕是我们的身体啦,而且是用超级精密的射线刀来切。
通过这个扫描,医生就能看到身体内部各个角落的情况,就像从天上的卫星看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小角落一样精确。
放射治疗癌症也很神奇。
那些癌细胞就像一群捣蛋的小恶魔,在身体里肆意破坏。
而放射治疗就像发射正义的光线小导弹,直接冲向这些小恶魔,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
当然啦,这个过程也得小心翼翼的,不能伤到身体里的好细胞,就像拆炸弹一样,要精准无误。
在工业上,放射也像是一个超级检验员。
它能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发现金属里面的小裂缝或者小瑕疵。
那些金属在它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什么毛病都藏不住。
不过放射也有它的小脾气。
如果防护不好,就像没带伞在暴风雨里乱跑一样,射线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放射源培训

铯~137
我厂使用的放射源总共58枚,其中34枚密度计, 24枚料位计,使用的放射源类型是铯~137。 铯~137是利用了γ射线的优点(波长很短的电 磁波,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具有间接电离作 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 百米)铯~137的半衰期为31年也就是说它在 31年后γ射线的放射性活度将减少为原来活度 的一半,通常用Bq(贝可勒子简称贝可)表示 放射源的活度,以前用的单位是为CI(居里) 常用的为mci(毫伏居里)1Ci=3.7* 1010 Bq 1mci=3.7* 107Bq
仪表维护
在密度计和料位计的安装,使用,维护过 程中自控仪表维护人员是直接接触放射源 的。所以在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要按 制定的辐射制度来进行操作维护,如遇突 发事故要立即启动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定期检查放射的 安全防护情况,保证正常工作,检修调试不得少于两人参加。
减少照射量的方法
照射量在一定条件下与放射源强度和照射 时间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 要减少照射量,可以考虑采用减少放射源 强度,缩短时间,增大与放射源距离来实 现。当采用上述三项措施受到限制而没有 达到预定的安全指标时,可对放射源加屏 蔽。从而使照射量减弱,屏蔽材料可用铅、 钢、铁、水泥等。
事故应立即上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辐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从事同位素工作的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 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安全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 责”。
料位计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
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 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 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 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 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等。
基本概念
1. 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电离辐射 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出至少一个电子。电离辐射是一切能 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2.活度:也叫衰变率,指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 单位为贝克(Bq),1Bq=1次放射性衰变/s
3.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 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 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 库/千克 (C/kg) 实际上,不同密度或组分的物质放在同一点的空气中,即使 照射量相同,吸收剂量并不相同。如1伦琴相当于1千克空气吸 收0.0089焦耳能量,而相当于1千克人体组织吸收0.0096焦耳能量。 因此,照射量只是一种参考比较的物理量。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 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 本没有危害的。
放射源防护的三大原则
(1)时间防护:不论何种照射,人体受照累计 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接触射线时间 越长,放射危害越严重。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 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该 处的剂量率越小。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 射源。来达到防护目的。 (3)屏蔽防护:就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 道防护屏障。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
放射源警示标志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 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 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 志,标志为三叶电扇,黄 底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 并有文字注明“当心电离 辐射”。提醒注意识别该 标志,尽量不要接近。
放射源的分类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 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 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 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 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 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个人剂量计
个人剂量计一种用来测量每个受核辐射照
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受辐射剂量的仪 器。常用的有个人剂量笔、胶片剂量计和 热释光剂量计等。 剂量笔是一个灵敏的笔形验电器,充电后, 其中涂有金属的石英丝达最大偏转。当受 到辐射作用时,验电器中气体产生电离, 使石英丝偏转角度减小,通过以伦琴刻度 的标尺可以直接读出所受的剂量,使用方 便,但环境湿度影响较大。 要求: 1、常年佩带; 2、位置在左侧胸上部(锁骨部位); 3、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4、时间一般不超过90天(每年不少于4 次检测数据); 5、勿弄虚作假。
怎样识别放射源?
与一般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一样,放 射源放出的射线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因此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要识 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以外,一定要 依靠专门的探测器才能做到。还要特别 注意,不同射线的穿透力相差很大,在 放射源的容器外面一般也很难检测到它 们。为了保证安全,必须由有经验的专 门人员采用合适的仪器来识别。
基本概念
4.吸收剂量(D): 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的物质的总能量除 以该体积的质量的商。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即 戈瑞(Gy)。
辐射作用于物质引起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首先决定于物质单 位质量吸收的辐射能量。因此吸收剂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但 是研究表明,辐射类型不同时,即使 同一物质吸收相同剂量,引起的 变化也不相同,特别表现在对生物损伤的程度方面。例如0.01戈瑞 快中子的剂量引起的损伤和 0.1戈瑞γ辐射的剂量引起的损伤相当, 即快中子的损伤因子为γ辐射的10倍。因此在辐射剂量学中建立了 剂量当量这种物理量。
会被吸收很多,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
量就减弱了。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 铅玻璃等。
放射源包装容器
放射源一般都装在特殊设计的专用容器内,以防止对人体 造成伤害。放射源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 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因此,体积不大却异常重的金属包装的不明物体有可能就 是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
4.7 对于发射α 、低能β 、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μ Sv/h。 4.8 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
5.剂量当量(H):是指考虑辐射品质及照射条件对生物效应的影 响而加权修正的吸收剂量。严格的定义是吸收剂量D、辐射品质因 子 Q和其他一切修正因子N的乘积,用H表示。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是希沃特(Sv),1Sv=1J/kg。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25-2002)
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 阿尔法射线
(α 射线)、贝塔射线(β 射线)、伽玛射线 (γ 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 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 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 同。一张厚纸可挡住 α 射线;有机玻璃、铝 等材料可有效阻挡β 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 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 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的物体,或用铅、钢、石蜡等 制成的圆柱形或球形物体时,千万不要擅自移动,不要打开,不 要捡回家中或卖给废品收购站。 发现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或金属链等不明物体时,要 迅速远离现场,千万不要移动这些物品,不要捡回家中。 当你发现有无人管理的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⑴在可疑物体附近设立标志,警告他人不要靠近,尽可能立即 保护好现场,防止任何人擅自动作; ⑵立即打电话告知环保部门或公安部(公司内发现立即报告上 级领导或应急中心); ⑶ 当有关监管人员到达现场后,向他们介绍自己知道的情况和 看法,并尽可能协助监管人员处理问题。
射线介绍
射线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 α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α 射线 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也带来一定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 能力较大,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 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β 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 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 射线、x射线强。 γ 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 (0.001பைடு நூலகம்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 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X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 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 及γ 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EHS Department
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 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 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 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 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日常生活与放射性有关吗?
人们开始发现和认识放射性是大约100年多以前的事情,但放射性自古以来 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放射性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吃的食物、 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有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 其他来源大约只有约1%。
放射源的用途
应用领域
医用、卫生 、农林牧渔业 食品和饮料、 卷烟轻纺 纸和纸制品生产、冶金 木材加工 、 印刷和出版 橡胶生产 、 探矿和采矿 石油和煤炭加工业、 化工、 玻璃、水泥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加工业 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建筑 、水文、公共工程、环保、电力
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 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 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 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