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常识

合集下载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一、放射源的定义与分类放射源是指能够辐射电离辐射的物质、装置或场所,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两大类。

1. 自然放射源自然放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铀、钍、钾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风险。

2. 人工放射源人工放射源是人为制造的放射性物质,用于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常见的人工放射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医疗设备和工业设备等。

这些放射源具有较高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能量,对人体的辐射风险更大。

二、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的重要环节。

在放射源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安全管理原则。

1. 放射源的规范管理放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注册、备案和审批,并建立完善的放射源台账,记录其活动状况和辐射安全控制措施。

2. 放射源的防护措施为了降低辐射风险,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放射源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辐射源特点和使用程度,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屏蔽装置和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3. 放射源的事故应急预案在放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的报告、处理措施、紧急疏散和辐射监测等内容。

通过事前培训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放射源培训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源的辐射风险,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放射源培训。

培训内容需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的基础知识从业人员需要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危害。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辐射源的相关问题。

2. 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放射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了解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3. 辐射监测与控制培训还应包括辐射监测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辐射剂量的评估和控制。

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与防护基本常识一、引言“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胆战心惊,现在有人是谈核色变,放射性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如何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对放射性以及放射源的应用与防护进行认识和学习。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咒语”故事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着各国的考古学家。

一直以来,传言古埃及法老在金字塔中下了毒咒,擅闯入金字塔的人会中毒咒送命。

1922年,多名考古学家发掘杜唐卡门法老陵墓,其后离奇死亡。

一时间,神奇的"咒语"让古老的金字塔再次披上了神秘的面纱!难道法老的"咒语"真的显灵了?最终,加拿大和埃及的室内环境专家破解了这个困扰人们近80年的毒咒之谜。

"凶手"是放射性物质--氡气,这种令人致命的氡气是建筑金字塔石块及泥土内所含的衰变铀元素释放出来。

他们发现是金字塔含有大量具有危险程度的氡气,令接触者患肺癌而死亡。

室内环境专家巴克斯特表示:"是高含量氡气损害了当年埃及考古学家的健康。

换而言之,那些被"咒语"不幸言中的考古学家,是受了墓穴内大量的核辐射而死亡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照射。

专家研究发现,含氡气最高的三处古埃及建筑,依次序是开罗以南的沙喀姆喀特金字塔、阿比斯隧道及萨拉比尤姆陵墓。

现在家庭装修,如果屋里用的大理石较多,在装修后要将窗子打开通风。

3 / 35"法老的咒语"之谜已被解开,但人类受核辐射的威胁依然存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放射性物质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利益,但人类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将会使自身遭受伤害。

所以,我们在倡导世界和平使用核能的同时,自身也要正确认识核辐射,对日常生活中的放射防护知识有所掌握,这对现在和将来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1986年切尔诺贝利发生了核泄露事故,那次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至今还在延续。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21页】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21页】

放射源的用途
应用领域
医用、卫生 、农林牧渔业 食品和饮料、 卷烟轻纺 纸和纸制品生产、冶金 木材加工 、 印刷和出版 橡胶生产 、 探矿和采矿 石油和煤炭加工业、 化工、 玻璃、水泥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加工业 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建筑 、水文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 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 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EHS Department
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 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 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4.7 对于发射α、低能β、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μSv/h。
4.8 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
3.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 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 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 库/千克 (C/kg) 实际上,不同密度或组分的物质放在同一点的空气中,即使 照射量相同,吸收剂量并不相同。如1伦琴相当于1千克空气吸 收0.0089焦耳能量,而相当于1千克人体组织吸收0.0096焦耳能量。 因此,照射量只是一种参考比较的物理量。

放射源知识

放射源知识

放射源基础知识一、国际核事故分级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

4月12日上午,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表(INES),日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义为7级。

这意味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规模打到了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样的等级,属于最高级,这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ES)制定于1990年,这个标准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NES)起草并颁布。

核事故分为7级,最低级别为1级核事故,最高级别为7级核事故,最低影响的3个等级被称为核事件,最高的4个等级被称为核事故。

国际核事故分级如下:第7级核事故: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

第6级核事故: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

第5级核事故:有限的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挽救损失。

第4级核事故:非常有限但明显高于正常标准的核物质被散放到工厂外,或者反应堆严重受损或者工厂内部人员遭受严重辐射。

第3级核事故:很小的内部事件,外部放射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或者严重的内部污染影响至少1个工作人员。

第2级核事故:这一级别对外没有影响,但是内部可能有核物质污染扩散,或者直接过量辐射了员工或者操作严重违反安全规则。

第1级核事故:这一级别外部没有任何影响,仅为内部操作违反安全规则。

二、关于放射性放射性是一柄双刃剑,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为人类造福。

但是,如果放射源管理和防护不当,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

但合理使用,安全防护,可以说放射性是安全的。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默写变化,这些不稳定的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事会发射何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像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α、β、γ射线的性质α射线:是由α粒子(即氢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出射速度为光速的1%~10%,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用普通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怎么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认识放射性之旅吧。

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源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

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

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源文档

放射源文档

放射源1. 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能够通过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出射线或高能粒子的物质或装置。

放射源可以分为天然放射源和人造放射源两种类型。

1.1 天然放射源天然放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例如,地球上的岩石、土壤和空气中都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铀、钾和氡等。

1.2 人造放射源人造放射源是通过人为手段制造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或装置。

例如,核能发电厂使用铀或钚等放射性物质产生能量,医用放射线装置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2. 放射源的应用2.1 医学应用放射源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医用放射线装置用于产生X射线或伽马射线,用于诊断疾病,如X射线拍片、CT扫描和核医学检查。

此外,放射源还用于放射治疗,例如放疗治疗肿瘤。

2.2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放射源被用于检测和测量目标物体的特定性质。

例如,放射源可用于辐射测量、密度测量和物态转变的研究。

此外,放射源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辐照处理,如杀菌、改性和退火。

2.3 环境监测放射源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情况,从而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放射监测设备通常被安装在核电厂附近、辐射设施周围以及核试验场所,用于实时监测辐射水平。

3. 放射源的风险与保护3.1 放射源的风险放射源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射线或高能粒子会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导致突变、癌症和遗传疾病。

而短期暴露于高剂量的放射线下可能导致急性病理反应,如放射病。

3.2 放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放射源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接触时间:减少接触放射源的时间,从而降低受到辐射的剂量。

•增加距离:尽量保持与放射源的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

•使用屏蔽物:在放射源周围使用合适的屏蔽物,如混凝土或铅板,以阻挡辐射。

•个人防护装备:在工作场所中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4. 放射源的法律法规和监管4.1 国际法律法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核能应用和和非核能应用裂变材料管理的国际机构。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因此,照射量等只是材一料种可参有考效比阻较的挡物β理射量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
与一般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一样,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因此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
放射性是自然较界强存,在可的以一种用自混然凝现土象、。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
常用的有个人剂量笔、胶片剂量计和热释光剂量计等。
日常生活与放射性有关吗?
人们开始发现和认识放射性是大约100年多以前的事情,但放射性自古以来 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放射性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吃的食物、 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有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 其他来源大约只有约1%。
常用的有个人剂量笔、胶片剂量计和热释光剂量计等。
国家标准规定(,γ所射有线放)射性、工中作子场射所线及(放射n射源线的)包装等容,器它上们都看必须有警示标,标志为三叶电扇,黄底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并有文
字注明“当心电离辐射”。
当受到辐射作不用见时,,摸验不电器着中,气必体须产使生用电离专,门使的石仪英器丝才偏转能角探度测减小,通过以伦琴刻度的标尺可以直接读出所受的剂量,使用方便, 但它环的境 国湿际度单影位得响制到较单。大位不。是同希沃的特射(S线v)在,1S物v=体1中J/k穿g。透能力也各有不 剂量当量(H同)。:一是张指考厚虑纸辐可射挡品住质及α照射射线条件;对有生机物玻效璃应、的影铝响而加权修正的吸收剂量。
γ射线 由放射用性石同蜡位等素如轻6质0C材o或料1来37阻Cs挡产。生。
单位: 库/千克 (C/kg) γ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
β在射空线气由中放射射程性短同,位穿素因透(力此如弱3,。2P放、3射5S源等)并衰不变时可放怕出来,带对负电放荷射的粒源子无。 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

放射源基础知识

放射源基础知识

放射源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放射源这个有点神秘又很重要的东西。

你说放射源像啥呢?就好像是一个拥有特殊力量的小盒子。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让人又爱又怕的魔力。

咱先说说爱的这一面吧。

放射源在好多地方可都大显身手呢!在医院里,它能帮医生诊断疾病,就像一个超级侦探,找出我们身体里的小毛病。

还有在工业上,它能检测产品质量,确保我们用到的东西都是杠杠的。

这不是挺厉害的嘛!可为啥又让人怕呢?那是因为如果不小心使用或者保管不好,它就可能会捣乱啦!就好像是一只小老虎,要是没关好笼子,那可就危险咯!你想想看,要是放射源不小心跑出来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可能会让周围的环境变得不安全,让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所以啊,对待放射源可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

那怎么才能保证放射源乖乖的呢?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啦!他们就像是放射源的超级保姆,时刻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给它找个安全的家,让它好好待在里面,不出来捣乱。

而且啊,我们普通人也要有这个意识,看到那些有放射源标志的地方,可别随便靠近,就像看到高压电标志一样,得躲得远远的。

咱再打个比方,放射源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你得顺着它的脾气来,不然它可就发脾气啦!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咯。

所以说啊,放射源这东西,既神奇又危险。

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好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可别不当回事儿呀,朋友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放射源的威力那可是相当大的。

我们得重视它,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给我们带来麻烦。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总之,放射源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得好好对待它,让它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源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
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二、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
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回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
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
身体。

三、放射源的分类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1类放射源属极度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A)一般在1000Bq(贝可)以上。

2类放射源属非常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000Bq大于10Bq之间。

3类放射源属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或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0Bq大于1Bq 之间。

4类放射源属轻微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Bq大于0.01Bq之间。

5类放射源属没有损伤放射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0.01Bq以下。

目前,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

四、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а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
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
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铝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а射线其本质是氦(He)的原子核,其初始速度大,每秒钟达1—2万公里,但在物质中的穿行距离(射程)
却并不远。

天然放射性原子放出的а粒子,在空气中的
射程最远不超过12厘米,一般只有2—10厘米。

在固体
物质中的射程更短:在铝中是20—70微米;在生物组织
中是30—130微米。

当人体受到а射线外照射时,对人
几乎毫无影响。

但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它把能量能够集
中地传递给物质中的某个局部,引起局部物质的变化,
所以当吸入或食入具有а放射性的物质,造成体内照射时,就比在相同条件下β射线或γ射线的照射危险得多。

因此,在防护上要防止а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

β射线它是一种电子流。

其粒子比а粒子轻小得多,质量大约只有а粒子的万分之几,但穿透能力却比а
粒子强。

在空气中,射程最大可达十几米;在生物软组
织和在水中的射程最大可达十几毫米;在铝中最大可达
几毫米。

所以,β射线不仅在内照射上,而且在外照射
上也可能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于皮肤和眼睛。

γ射线是波长在10-8cm以下的电磁波。

运动速度等
于光速(3χ105km∕s),不带电荷但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生物组织造成的损伤最大。

因此,γ射线在这三种射
线中对人的外照射危害最大。

为了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措施:(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
员放射源50米(路东)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
的伤害也越小。

(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
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综合运用。

五、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
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


别放射源标签、标识和包装以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
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

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
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请你:
(1)远离现场。

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
(2)立即拨打环保举报热线:12369
六、中央编办《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的通知》规定各部门的职责
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处置放射源单位(以下简称涉源单位)的申报登记;负责核查和办理放射源安全许可证;负责组织对涉源单位放射源安全状况的现场检查;负责废弃放射源的强制收贮;协助公安部门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负责汇总放射源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

公安部门:负责检查涉源单位的安全保卫情况;负责对检查中发现的放射源丢失和被盗事件进行立案侦查和追缴;协助环保、卫生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对涉源单位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医用辐射机构的检查,及时将放射源卫生许可有关资料移交环保部门。

按照《通知》的要求,卫生部门不再办理放射源许可证,公安部门不再办理放射源登记证,由环保部门负责办理有关放射源安全许可证件,并及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卫生部门。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
第三条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和科学知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职责,对有关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处置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场所,以及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转让、进口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以及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
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 第二十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国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备案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验收合格的,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三十一条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第三十二条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收集、包装、贮存。

生产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的规定回收和利用废旧放射源;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放射源的单位或者送交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

第三十三条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报告后,应当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减少事故损失。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