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对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改)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对比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对比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对比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够吸引投资者,提高公司的声誉和吸引力,还能够对股价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者、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2)探讨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股权结构的变化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3)研究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总结现有研究成果。

(2)比较分析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股权分置改革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3)回归分析法: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探究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三、预期结果及创新点预期结果:(1)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总体趋势。

(2)探究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且剖析股权结构对不同规模、盈利能力和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

创新点:(1)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

(2)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对现今市场具有借鉴意义。

四、研究范围及局限研究范围:本文主要研究中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并以2010年至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时间范围。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今 依然悬而未决。 i r oii i16 ) Ml 和M d ln 91提出了著名的“ l e ga ( 股利无关论”描述了在完美 资本市场假设条件下的公司股利政 策 , , 对其假
设的不断挑战催生了各种股利政策理论。 近年来, 尤其是 自 a oa 2o ) L Pr 等(O0的研究之后 , t 渐受关注与认可的是股利政策的代理理
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 , 如利用公司资源进行豪华消费 、 目 盲 扩张和投资于“ 宠物项 目” 。 等 一种理想 的措施是投资者和经理 签订一份完备的契约, 具体规定经理如何运用资金以及投资回报如何在全体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但是在实践中不可能事先预见到所 有的情形 , 完备的契约在技术上并不可行 (h irl i n , 9 ) 以投资者不得不对经理的行 为进行监督 , Slf  ̄Vs y1 7 。 ee l h 9 所 以确保其资金不被侵 占 或浪费。 然而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 股东不能对经理行为进行有效 的监督。 原因在于, 单个股东要承担监督经理行为 的全部成本却 仅能按其持股份额获取 收益 , 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使得单个股东不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会“ 搭便车”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 , 。 全体 股东也不能有效监督经理行为( ae r k18 ) Es r o , 4 。 tb o 9 股权或控制权集中, 使现金流权利和控制权集中于—个大股东手中有助于解决上述 问题 。 一方面较高 的持股 比例使 大股东拥有收集信息 和监督经理的动机 , 了“ 车” ; 解决 搭便 问题 另一方面大股东手中也有足够 的控制
二 、 究 设 计 研
( ) 一 理论基础 股权结 构对 上市公 司股权政策影响 的理论基础是 :
( ) 问题。 1代理 代理问题源于现代公 司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原本关注的是股东与经理之 间的代理问题 。 投资者将资金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股票市场是公司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推动企业的发展。

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是影响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公司的发展和股票市场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涉及到公司股权的分配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股权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公司股票市场表现。

现金股利政策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股价等关键指标,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对公司表现的影响,为投资者、公司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趋势。

2.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进行分析。

3.分析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股价、利润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

4.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的改善,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1.收集数据。

本研究将使用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等相关网站的数据、年报、公告、招股说明书等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

2.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3.利用Stata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趋势的认识。

【开题报告】股权结构对上司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开题报告】股权结构对上司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开题报告会计学股权结构对上司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股利政策实质上是一个向股东返还现金的方式选择问题,通过股利分配,股东获得了应有的回报率。

具体而言,股利政策可分为股利分配率政策、股利发放政策、股利分配形式政策等。

常见的股利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清算股利。

所谓现金股利,就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国内通常称之为红利。

现金股利是世界各国上市公司最基本的分配形式,支付现金股利,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会减少,股东权益相应减少。

在股本不变的前提下,这样一种股利分派方式会降低每股净资产,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股权结构实际上就是指股东的产权结构,包括股东权益的构成情况和分布状况,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着公司所有权和公司资产控制权的分配,在将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配给相关利益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股权结构决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构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股东行为、经理人员激励机制及公司经营管理机制等,并通过这些因素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股利政策。

合理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来说是取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财务理论及公司金融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但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大多应用国外股利理论来解释我国公司的股利政策。

不论是围绕股权结构还是股利政策的研究都非常多,但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不多且大都十分分散,且其中只要集中在研究股权结构的集中度和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方面对二者系统的研究还较少。

对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关系的一些研究结论还没有形成一致共识.因此,对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推动中国股利政策的规范化进程,优化股利政策以及对于促进我国股利政策的进一步探讨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以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围绕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的关系进行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股东结构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日益凸显。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财务决策,特别是现金股利政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影响机制和特点。

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1. 股权结构的定义与特点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票股权的分配情况,它直接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和公司治理的方式。

股权结构通常包括大股东和小股东两个主要部分。

大股东往往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份额,对公司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小股东则拥有相对较小的股权份额,对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的影响力较弱。

2. 现金股利政策的定义与特点现金股利政策指的是公司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的决策与实施方式。

现金股利既是上市公司分享利润给股东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金股利政策的特点包括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透明度。

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1. 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关系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权分散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意味着大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权和控制力更强。

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支付率越低。

这是因为大股东往往更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利润增长,而不断支付高额现金股利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和扩张产生不利影响。

2. 股东权益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在公司治理中,股东权益约束是对大股东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的机制。

股东权益约束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研究表明,股东权益约束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增加现金股利支付来保护小股东的权益,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三、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特点1. 股权结构多样性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多样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多样性是指公司股东的种类多样,包括国有股东、战略投资者、内部员工股权等。

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综述

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综述

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综述周莹华余灼萍姓名:余灼萍(周莹华系研究生)工作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邮编:570208手机号码:136****9718传真号码:*************摘要: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财务学界的核心问题之一。

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所探讨的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从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两方面,对国内外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进行研究综述。

同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找出股权分置前后研究的差异。

最后,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与思考,为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关键词:股权结构;现金股利政策;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dividend policy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been one of the core issues in financi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closely watche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has caused academia contend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explored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which focuses on agency theory and signal transfer theory. Meanwhile, combined with China's capital market, we com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find out the study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plit share. Finally, through reviewing of the literature, we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sh dividends.Keywords:Ownership Structure; Cash Dividend Policy; The Agency Theory;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Theory国内学者结合我国特殊的股权分置改革背景,对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对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改)

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对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改)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对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 (1)(一)研究背景 (1)(二)股权结构概述 (1)(三)股利政策概述 (2)(四)代理成本 (2)二、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提出相应假设 (3)(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 (3)(二)提出假设 (5)三、样本选取 (5)(一)样本选取 (5)(二)变量定义 (6)四、实证分析 (6)(一)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情况影响的实证检验 (6)(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8)(三)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11)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3)(一)研究结论 (13)(二)政策建议 (14)参考文献 (15)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的核心要素之一。

公司理财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传统的以融资为主的理财阶段,整合资金的分配并且物尽其用的阶段,和现代的以分发股利及价值预估为主的阶段。

现金股利作为不仅影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关乎公司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股利政策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股权结构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从公司运营的实质来谈,如今的公司是一个包含了各方利益的集合体,公司内部的利益是按照各方利益主体其实力大小来分配的,而这种利益关系的本源便是公司的股权结构。

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的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一)研究背景自从1990年12月1日我国证券市场,也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运作时,中国的证券市场距离现在已经发展了将近27年。

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当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繁荣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然而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较西方国家而言年数较短,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后,产权实现了多元化。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一部分,对于公司财务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股市,并上市发行股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对企业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研究控股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对于非控股股东在股利政策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因此,本研究将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揭示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以股权集中度、股权类型、股权控制能力等为自变量,以现金股利率、股票股利率、股利支付率等为因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数据来源方面,本研究将采用Wind数据库汇总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9年,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

三、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及其内部化关系。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供参考,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有益的投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对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 (1)(一)研究背景 (1)(二)股权结构概述 (1)(三)股利政策概述 (2)(四)代理成本 (2)二、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提出相应假设 (3)(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 (3)(二)提出假设 (5)三、样本选取 (5)(一)样本选取 (5)(二)变量定义 (6)四、实证分析 (6)(一)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情况影响的实证检验 (6)(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8)(三)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11)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3)(一)研究结论 (13)(二)政策建议 (14)参考文献 (15)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的核心要素之一。

公司理财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传统的以融资为主的理财阶段,整合资金的分配并且物尽其用的阶段,和现代的以分发股利及价值预估为主的阶段。

现金股利作为不仅影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关乎公司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股利政策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股权结构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从公司运营的实质来谈,如今的公司是一个包含了各方利益的集合体,公司内部的利益是按照各方利益主体其实力大小来分配的,而这种利益关系的本源便是公司的股权结构。

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的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一)研究背景自从1990年12月1日我国证券市场,也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运作时,中国的证券市场距离现在已经发展了将近27年。

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当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繁荣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然而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较西方国家而言年数较短,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后,产权实现了多元化。

可是由于国有股所占份额高,受到国有控股的制约的局面,行政机制继续支配着国有上市公司的各种运作,运行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由此产生了各种问题,如股东的利益的保证上出现困难,公司管理层对大股东的监管薄弱使得公司治理混乱。

由于“一股独大”的现象,将股东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由此导致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形成了巨大的差异,也因此使得两类股东的对于现金股利的偏好产生差别。

(二)股权结构概述股权结构,也有人称其持股结构。

简而言之,就是企业个股东在总股权中的比例,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

股权结构在规定性上有两种。

一种是质的规定,而另一种则是量的规定。

所谓质的规定,是根据股东拥有股权其不同的性质来区分的。

国内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比较繁多,其形式包含了国有股、社会公公股、内部职工股、高管持股等多种股东形式共存。

而量的规定,是根据持股人所持股份的数量进行分类。

一般按照股权集中度分为三种。

一是股权高度集中,即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超过50%,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二是公司含有较大的股东,所持股份比重为20-50%,即使不存在完全而绝对的控股方,但相对而言股权的绝对控股方是分离开的,因此这些股东拥有相对控股的权力。

三是公司的股权呈现极度分散的状态,通常而言最大的股东其股份也不会高于20%,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某一个股东有绝对控股权的情况。

(三)股利政策概述股利的定义是公司的股东从公司交税之后收益里获取的以其投资额为计算依据的那部分利益。

股利基本上有四种支付形式,分别为以下几种。

1.现金股利。

是指企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是股份公司最基本也是最普遍额股利分配形式。

公司之所以采用现金股利是因为投资者需要真真切切的回报,而其又能恰好满足这一需求,这是对于投资者而言的。

将视角放在公司上,发放现金股利需要公司在较短的时间里支付大量的现金,这无疑是为公司增加了财务上的压力,对公司资金的正常周转也造成了一地的那个的影响,降低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股票股利。

是一种特殊的股利支付方式,股东收到是以股票形式的股利。

3.财产股利,股东收到的是以企业现金以外的资产作为股利。

4.负债股利。

是指股东收到的是以负债形式的股利。

而本文主要研究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为。

现金股利是企业中每个利益关联者最为重视的部分,它不只是企业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核心还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代理成本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96)提出了股利分配的代理理论,其中着中提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该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在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所作所为也许会与股东期望的目标不同,再加上代理人很有可能违背委托人托付的任务还没能够被委托人发现和监督。

因此代理人侵害委托人利益的问题由此产生,这就是所说的委托代理问题。

两权分离作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委托人也就是财产的所有者将其资产交给经营者代理经营,这样就产生了委托代理的关系。

因为代理方和委托方都是想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就容易产生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共同目标产生差异,代理方未必会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办事,也就无法保证代理方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委托方的最大利益出发。

但是股东必须要对代理人的活动开展监管和限制,才能保障其相关活动是满足自己预定目标的,是能够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的,因此,代理成本监管及约束成本就此形成。

所以,企业的代理成本包括委托方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还有剩余损失。

二、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提出相应假设股权结构决定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且公司控制权的分布也由其决定。

因为体制和历史等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表现在股份种类繁多复杂、流动性不高以及集中度高的特征。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1.公司中股份的类别但多,在国内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国有股、法人股、公司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等等。

国有股又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

国有股为能够象征国家的投资机构亦或是部门凭借着国有资产对公司投资而构成的股份,当然也包含公司目前拥有的国有资产经过这算而得到的股份。

而所谓的国有股法人股则为国家所赋予的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对与自身独立的股份制企业投资而构成的股份。

因为我们国家的大多数股份制企业的原形都是原先的国有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改制后成为了现在的股份制企业。

所以国有股的公司股权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国有股股权主体一般是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或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上市公司母公司等。

法人股则为企业法人或者拥有具备法人资格这一条件的事业单位和社会集体按照其本身所依据法律经理运营的资产对没有上市的流通股权部分进行投资而得到的股份。

如果按法人股的认购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将法人股分成境内发起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和外资法人股三个部分。

社会公众股是我们国家境内个人也可以是机构由自身的正当资产对公司上市的流通股权部分投资而构成的股份。

如果按照股东的居住地进行划分,可以将股份划为内资股(也就是A股)和外资股(也就是B股、N股和H股)。

其中B股为人民币标示面值,然后用外币进行购入和交易买卖的股票。

但有其限定性,只能够由外国的股票投资者、澳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股票投资者以及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司,还有其他的得到国务院下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所认定的投资人可以进行认购。

如果按照股份的流通性上的差别进行划分,股份还可以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国家股和法人股在流通上无法自由地进行,只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让渡,并且关于国家股的转让更是受到了严格的审批和限制。

公司职工股需要在持股半年到一年时间后,公司才能够在中国证监会的同意下对市场公开股份并进行出售。

至于A股、B股、N股和H股这些股份虽然能够进行流通,可是所流通的市场却不相同,因此相互分割。

2.流动性低。

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并且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人事权依旧掌握在各级政府之中,导致国有股产权主体如同虚置,而国家作为最后所有者,对上市公司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监督。

因为中国的股权结构特殊,在公司运营治理上有着一系列矛盾的冲突。

而这些冲突不仅存在于股东和管理者之内,大多数还是存在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内。

国有股的股权代表并不具备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然而由于剩余索取权的控制权的却是会在一定的水平上缺乏对公司的激励,也就是说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监督。

在我们国家,很多股票是不能随意进行流通的,致使很多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没有办法通过交易来得到公司的经理运营的控制权。

从而也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上市公司提高内部管理的念头。

国有股股权代表在管理层监督上缺失有效性,并且流通股的监督也无法兼顾。

管理层很大程度上掌控者企业,从而造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非流通股股东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是因为非流通股的转让存在着很大的限制,非流通股股东没法从股票的价格变动上来增加财富,因此也没有能力承受损失,公司的绩效无法在股票的价格上得到体现。

在每股的现金股利一样的情况下,不一样的投资者的收益率有着巨大的差异,非流通股的股东收益率远远大于流通股,“同股同利”可以说是不复存在,流通股股东受到了巨大的利益冲击。

3.集中度高。

国有股“一股独大”且处于控股地位,该现象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和企业的扩张和成长。

“一股独大”的定义已在上文所提及。

在中国,“一股独大”的问题与加强公司治理相联系,除此之外,也关系着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高上市公司的实际回报。

表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例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比例在30%以上的有798个,占所调查得上市公司的71.2%;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高于50%的公司有441个,所占的比例为40%;还有72个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70%以上,约占6.4%。

所以不难看出,中国的股权结构集中度较高,“一股独大”的现象明显。

(二)提出假设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利用股利政策传递公司未来发展与盈余变化的动机和需求强度有很大区别。

在集中型股权结构下,大股东直接参与了公司的重大决策,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企业利用现金股利传递公司当前未来盈利变化的动机较弱。

在分散性的股权结构下,股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激励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这是公司通过现金股利对外部股东传递有关公司当前与未来盈利能力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动机较强。

综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理论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现金股利在降低股权的代理成本上发挥着作用,是企业中股东巨头们“挖掘隧道”的措施。

因此,一个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取决于其股权结构的类型,结构集中的几率要远高于结构分散的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