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预防

合集下载

检修水闸闸墩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

检修水闸闸墩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
r r P胶 . 保 证 封 闭严 密 。三是 封 缝 。采用 J G N - T P胶 进 行 封 缝 。在 灌 浆 嘴 之 间 的
闸 墩 混 凝 土模 板 拆 除后 采 用 表 面
天 就 已经 发 现 . 为非贯 穿性 的浅 表裂 缝 。
2 . 裂 缝 产 生 的 原 因 发 现 水 闸 闸 墩 裂缝 后 . 通 过 对混 凝
水 利 施 工
检 修 水
口韩丽 粉
水 闸挡 墙 及 边 墩 均 为 典 型 的 钢 筋 混凝 土结构 . 具有较好 的耐久性 . 但由 于混 凝 土 是 一 个 复 杂 的非 均 质 材 料 . 抗 拉 强 度较 低 . 且 又 有 自身 体积 变 形 、 徐变 等特 性 .在 实 际施工 中常会 出现 不 同 程
度 的裂缝 一旦 出现 了混凝 土 裂缝 . 则 应
因 及 处 理
该 水 闸 闸 墩 混 凝 土 设 计 标 号 为 C 3 0 W6 F 1 5 0 . 水 泥 品 种 为 普通 硅 酸 盐 水 泥P ・ O 4 2 . 5 . 水 泥 水化 热 较 大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增 高 了混 凝土 内部 温 度 .加 上 闸墩 属 于 大体 积混 凝 土 .施工 中内部 水 化热 散 发不 出来 . 造成 混凝 土 内外 温 差很 大 . 超 出规 范 允许 临 界值 . 产 生裂 缝
裂 缝 全 部 封 闭
3 . 2凿槽 嵌 补 法
不一 致 . 在 混 凝 土 表 面 形 成 一 定 拉 应
力. 当拉应力达 到一定极 限时 . 表 面 就 某水 闸为一座渠道 倒虹吸 的进 口 检修闸 , 闸室 总 长 1 2 m, 共3 孑 L 。 单 孔 净 宽6 . 5 m.为 3孔 一联 的 开 敞 式 钢 筋 混

水闸工程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闸工程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闸工程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多,水闸工程的施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

在目前的水闸工程施工和使用中,发生裂缝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是裂缝的出现往往会影响水闸的结构安全,所以有关部门和人员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同时还要根据裂缝的不同成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防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要将工程实践作为一切措施的基础。

本文就水闸工程的裂缝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水闸工程;裂缝的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引言:水闸工程的裂缝主要在寒冷的施工环境中比较常见,严寒地区较容易出现裂缝,一些裂缝的深度会比较大,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安全运用,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可设想。

而水闸工程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同外力环境的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基础条件、工程布置、混凝土配比等方面。

所以想要有效的解决水闸工程的裂缝问题就要抓住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水闸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中,地基表面的高低差会使其无法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结构布置和分缝上就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就会由于不均匀的沉降导致裂缝的出现。

另外,即使地基的混凝土结构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但是地基的软硬程度不均匀同样会导致沉降和裂缝的发生,而基础所受负荷的不同即使在均匀的地基上仍然会出现沉降。

不均匀的沉降一般是具备惯性的特征,其规律性比较强,而且裂缝产生的规模也相对较大,产生的危害比较严重。

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会严重的影响到底板的整体性,使得渗径减短并且会影响到水闸工程的抗渗稳定性。

所以要将不均匀产生的沉降这一问题充分的重视起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

(二)温度应力的作用温度应力是产生水闸工程裂缝的又一原因,其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和基础约束形成。

底板的尺寸比较大,并且较薄,而闸墩和边墩等在尺寸上也比较大,并且墩厚较薄,这样就不容易形成一个恒温场,场内的温度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水闸闸墩裂缝成因
1、水闸闸墩裂缝的主要成因是水压力的作用。

水闸闸墩的水压力是由水位的变化而产生的,当水位升高时,水压力也会增大,从而对水闸闸墩产生拉力,从而使水闸闸墩发生裂缝。

2、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不足也是水闸闸墩裂缝的原因之一。

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是指水闸闸墩在水压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如果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不足,则水压力作用下的拉力会超过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从而使水闸闸墩发生裂缝。

3、水闸闸墩的质量问题也是水闸闸墩裂缝的原因之一。

如果水闸闸墩的质量不合格,则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水闸闸墩发生裂缝。

二、水闸闸墩裂缝的防治措施
1、加强水闸闸墩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闸闸墩的质量控制,确保水闸闸墩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减少水闸闸墩裂缝的发生。

2、加强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的检测,确保水闸闸墩的抗拉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减少水闸闸墩裂缝的发生。

3、加强水位的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位的监测,及时发现水位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闸闸墩发生裂缝。

4、采取加固措施。

如果水闸闸墩已经发生裂缝,应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混凝土厚度、加固支撑等,以减少水闸闸墩裂缝的发生。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水工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水工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裂缝的出现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探讨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材料因素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组成的,而裂缝的形成与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有直接关系。

水泥混凝土的收缩性和变形性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泥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最终形成裂缝。

2、施工因素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施工现场环境干燥或者风大,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促使裂缝的形成。

不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方法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设计因素水工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也会影响到裂缝的产生,比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温度和收缩预测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水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外部因素水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流、水压、温度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引起水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合理选材合理的原材料选用是预防水工混凝土裂缝的重要环节。

选择低收缩水泥、粉煤灰以及合适的粗细骨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和变形性,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浇筑浆料的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中存在空洞和缺陷。

控制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合理安排浇筑过程,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合理设计在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对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受力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后的保护工作。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水工混凝土是在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造成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下面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成因1. 温度变化:由于水工混凝土在施工后通常需要长时间进行的养护,因此受到日夜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随着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引起裂缝。

2. 强度不足:如果水工混凝土的强度不足,那么在负荷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裂缝。

造成强度不足的因素有:水泥的掺量不足、水泥的质量差、混凝土内部有空隙、钢筋不够饱满等。

3. 恶劣环境:水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恶劣的环境影响,如水流冲刷、风吹日晒、雨水侵蚀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损伤和渗透,从而引起裂缝。

4. 建造工艺:混凝土的建造工艺不合理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比如混凝土拌合不均、浇注方式不对、模板结构变形等。

二、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泥的掺量,保证混凝土强度;要保证混凝土浇注均匀,钢筋饱满,模板结构严谨等。

2. 合理消除温度变化:在水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环境温度的变化。

同时,可采用预留伸缩缝、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从而消除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3. 加强维护和保养:水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保养和维护,避免外界环境对其产生破坏性作用,如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修补等工作。

4. 采用高性能材料:可以采用一些高性能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总之,水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各种因素,加强质量管理和维护工作,从而降低发生裂缝的可能性,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裂缝总是出现在水利工程的主体构造中,造成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还有就是所采用的材料质量有一定关系,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阻碍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大小是不同程度的,随着不同大小的裂缝,对水利工程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但是裂缝会随着气温变化、时间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大,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我们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的施工,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

下面对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开展分析。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成因1.1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裂缝中温度裂缝是比较常见的,温度裂缝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硬化凝固的时候收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裂健,它会根据温度的变换而呈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混凝土的凝固环节其实是一种水化反应,水泥、水、砂子等材料混合在一起与空间完全接触,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会使混凝土内部出现不定量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扩散不出去,或是散发的不及时的话,就会随着外界的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这样一来,裂缝必然就会产生。

1.2混凝土塌落裂缝的产生成因塑性塌落一般都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这个时期由于混凝土本身构造还处于塑性状态,一旦混凝土产生深水现象,那么受到模板应力和重力的影响必然会让混凝土的固体颗粒向下方逐渐沉降。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这种移动必然会受到钢筋的限制与约束,这个时候混凝土构造上方极容易形成一些裂缝,且此类裂缝的产生方向同钢筋布置一样。

1.3钢筋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假设它的质量出现问题也会造成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保护不到位,造成钢筋受到腐蚀和雨浇的情况,施工人员忽略而被用作水利工程的施工,而钢筋外部的混凝土的保护厚度是有限的,如果混凝土的涂抹密度不合理的话,就会使空气中的氯离子与腐蚀的钢筋发生氧化反应,是钢筋出现生锈问题,减少了钢筋的使用寿命,发生氧化反应的钢筋体积会扩大,使混凝土的内部空间不够用,从而造成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

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

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引言水工建筑是指用于水文工程和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包括水坝、水闸、泄洪道、泵站等。

在水工建筑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渗和抗冲刷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中。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影响水工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成因分析1.1 施工质量不良水工建筑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限制多,如果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养护条件不足等,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

1.2 温度变化水工建筑处于室外环境,受到日夜温差、四季变化等多种温度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容易出现裂缝。

1.3 水文作用水工建筑受水文因素影响较大,受水压、水流冲刷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1.4 荷载作用水工建筑承受着来自水压、波浪、地震等多种荷载作用,这些作用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

1.5 其他因素如混凝土龄期、材料性能、设计参数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影响。

2.4 合理设计结构在水工建筑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到水文作用和荷载作用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5 加强监测和维护对于已建成的水工建筑,应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状况,及时发现裂缝问题并采取修复措施。

2.6 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适当添加纤维增强材料、膨胀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2.7 加强施工技术水工建筑属于特殊环境的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水闸混凝土防裂措施及裂缝处理

水闸混凝土防裂措施及裂缝处理

⼀、⽔闸混凝⼟裂缝及产⽣裂缝的原因1.1设计原因产⽣的裂缝(1)构件断⾯突变过多,产⽣应⼒集中,若不采取措施,断⾯缩⼩处以及阴⾓部位容易出现裂缝;(2)闸底板或闸墩太长,容易出现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3)承重梁板尺⼨太⼩,刚度不⾜,受拉部位易产⽣裂缝。

1.2混凝⼟材料原因产⽣的裂缝(1)使⽤导致混凝⼟收缩性较⾼的矿渣⽔泥、快硬⽔泥、低热⽔泥,以及⽔泥标号过低或⽔灰⽐过⼤均易产⽣裂缝。

此外,将不同⼚家的⽔泥混⽤,也是产⽣裂缝的重要因素。

(2)混凝⼟中粗⾻料的⽤量⼤,针⽚状⽯⼦含量⾼,会造成混凝⼟内部孔隙增多,细⾻料的粒径及含泥量超标等会造成混凝⼟强度下降,易引起裂缝。

(3)选⽤碱活性⾻料,使⽔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料中的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成胶状物,因体积膨胀⽽产⽣裂缝。

(4)有些⽔泥拌制的混凝⼟出现离析、泌⽔等不良现象,造成混凝⼟各种组份分布不均匀,⽔化反应差异性⼤,容易产⽣裂缝。

另外,混凝⼟中⼤量加⼊粉煤灰等掺合料以减少⽔泥⽤量,此时混凝⼟早期强度不⾜以抵抗早期的内部拉应⼒⽽出现裂缝。

(5)外加剂(如膨胀剂)选择不当,或误⽤假冒产品,也会产⽣裂缝。

1.3施⼯原因产⽣的裂缝(1)混凝⼟钢筋保护层偏⼩、混凝⼟坍落度偏⼤、混凝⼟表⾯收浆不好,易产⽣因沉淀⽽产⽣的裂缝,裂缝沿钢筋纵向出现,或以预埋件为中⼼出现辐射状裂缝,出现裂缝部位⼀般会⾼于周围混凝⼟表⾯。

(2)混凝⼟浇筑完毕后抹⾯及养护不及时会造成塑性裂缝,塑性裂缝⼀般不长,深度也浅,往往表现为中间宽两头细。

(3)在混凝⼟⽔化反应初期若表⾯失⽔会产⽣⼲缩裂缝,在⼲缩过程中,混凝⼟遇到如钢筋或其他预埋件的约束,在混凝⼟内部产⽣的拉应⼒超过混凝⼟抗拉强度时就会产⽣裂缝。

在配筋率较⼤(超过3%)的构件中,钢筋对混凝⼟收缩的约束⽐较明显,混凝⼟表⾯容易出现龟裂。

另外,⾻料的⼤⼩和级配对⼲缩也有影响,如使⽤偏细砂(或硅粉等⽐表⾯积⼤的材料)时,会使混凝⼟收缩值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闸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预防
摘要: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裂缝的控制既要通过系统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浇筑时的层层把关, 还要在温控变化情况的指导下, 进行及时充分、合理的养护, 因此必须对闸墩混凝土的裂缝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施工中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闸墩裂缝现象, 以实现水闸混凝土“内实外美”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水闸; 混凝土; 裂缝成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闸是一种以闸门挡水为主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 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 是平原地区常见的水工建筑物。

水闸的开裂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些裂缝对水闸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危害为产生渗漏、加速混凝土碳化、降低混凝土抵抗各种侵蚀蚀介质的耐腐蚀性能力、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和加快钢筋的腐蚀等。

因此, 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水闸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总结了最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 分析了水闸各个部位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 研究水闸的开裂机理, 最后提出了裂缝的预防措施。

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常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周引起的裂缝; 基础处理不善引起的裂缝; 结构型式复杂,
分缝分块过长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裂缝; 运行期间, 由于超载等。

当混凝土修建在软土地基或弹性模量较小的地基上时, 混凝土所受到的外部约束比较小, 其裂缝的产生是由于自身的体积变化引起的, 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材料和施工养护技术对裂缝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例如混凝土中如果水泥用量过大, 会导致水化热高; 砂、石含泥量过大, 既增加混凝土收缩, 又降低混凝土强度, 对混凝土抗裂不利;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 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够, 干缩应力过大; 混凝土保温不够, 温降梯度大、温差大等。

调查发现, 水闸裂缝发生的最主要部位在底板和墩墙上。

1. 温度产生的应力作用
温度应力是混凝土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及温度降低体积收缩时, 混凝土受基础的约束或内部温度的非线性约束产生的应力。

在混凝土浇筑的早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其温度不断上升, 体积膨胀, 接近底部的混凝土受到闸底板的约束, 因而产生压应力。

但由于早期混凝土弹性模量不大, 所以产生的压应力不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散热作用, 混凝土很快由温升转为温降, 由膨胀转为收缩。

虽然温升总值和降温总值相差不大, 但温降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温升时大得多, 因而混凝土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很快抵消温升时产生的压应力, 出现净拉应力;最大拉应力值超出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将导致混凝土开裂, 有关单位就混凝土
绝热温升对闸墩温度应力进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主要依赖于绝热温升的变化, 因此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对减少温度应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2. 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作用产生的应力作用
有关单位对闸墩由于自身变形产生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越大, 产生的拉应力也越大, 因此设法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闸墩裂缝的有效措施。

3. 闸底板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闸墩温度和自身体积及干缩变形受到已浇底板的强约束而导致闸墩开裂,有关单位就闸底板与闸墩浇筑间隔时间变化对应力场研究成果表明;缩短闸底板与闸墩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使底板和闸墩混凝土刚度相差不会太大、变形趋于同步时是极为有效的防裂措施。

水闸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
预防混凝土温度裂缝主要技术措施有: 使用优质材料, 在混凝土材料组成上尽量选择有利于抗拉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 优选水胶比, 减少坍落度, 降低骨料含泥量及杂质含量, 重视水泥性能的稳定, 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技术, 控制混凝土温差和降温速度, 掺入补偿收缩剂、抗裂纤维等。

1. 降低混凝土温升
1.1 掺用优质粉煤灰, 推荐使用低热水泥, 粉煤灰取代水泥率15% ~ 30%。

墩墙浇筑后到使用期时间间隔较长, 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率较大, 可用45d 强度代替28d强度, 底板取45d或60d 强度代替28d强度。

1.2 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

砂石料遮阳覆盖, 洒水降温, 拌和站和混凝土运输车及浇筑仓面上搭盖遮阳设施, 尽量减少阳光直射。

采用温度较低的深层地下水拌和混凝土或加人冰块拌和混凝土,
降低混凝土温度,定时检测混凝土出料口温度、人模温度及浇筑完毕时的仓面温度。

1.3 混凝土通冷却水冷却。

1.4 采用适宜外加剂。

气温10度以上宜选用缓凝型复合外加剂, 以延缓水泥初、终凝时间, 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 同时又可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 从而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能力。

气温0~ 10度以下宜选用早强型外加剂, 0度以下宜选用抗冻早强型外加剂。

因外加剂可增加混凝土干缩率, 外加剂选型中尚需注意选择干缩
率相对较低的外加剂。

2 . 改善约束条件, 减少温度应力采用三级普通混凝土, 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浇
筑前, 在闸底板面上先铺一层低强度水泥砂浆, 以降低闸底板混
凝土与闸墩混凝土间的约束力。

采用分层浇筑, 振捣密实, 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能尽快消失。

3. 加强温度控制与养护
加强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测量, 为混凝土内外温度全过程变化提供可靠的预防措拖依据。

在混凝土施工前, 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试配条件, 对施工阶段闸墩的浇筑块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校核, 确定施工阶段闸墩混凝土的升温峰值的控制措施, 制定温度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混凝土温度的监测, 监测点的布置要具有代表性, 能真实反映出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养护过程中, 进行闸墩混凝土升降温、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监测, 及时获得反映出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的效果。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刚浇筑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喷洒养护液、及时覆盖, 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脱水产生收缩裂缝, 同时延长拆模时间, 使混凝土表面达到一定强度、内外温差及峰温速度。

4. 施工方面
( 1) 施工方案设计时宜提出温控要求和温控措施。

( 2)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尽量减少墩墙与底板浇筑间隔时间, 因为间隔时间越长, 底板对墩墙约束作用越大, 所产生的温度应力相对越大。

加强混凝土计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胶比, 加强砂石等材料含水率控制,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与均匀性, 降低混凝土离散。

施工过程中需防止混凝土离析、振捣不实、过度振捣。

采用后浇带、预应力等措施解决温度裂缝问题。

结束语
对于混凝土裂缝, 应以预防为主, 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 掌
握其基本知识, 并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实践证明, 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及加强养护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 1] 沈兴华, 林秋英, 王新赋. 观音寺闸裂缝处理及效果评价[ j] . 人民长江, 2002( 5): 36.
[ 2] 郭念春, 马殿君, 徐艳军. 沙颖河郑埠口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墩裂缝成因分析[ j]. 水运工程, 2000( 8):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