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贯穿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公式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它包括了离子的电荷及其所带的正负号。
例如:1. 阴阳离子反应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2. 阴离子反应方程式:Cl- + Ag+ -> AgCl3. 阳离子反应方程式:Fe3+ + OH- -> Fe(OH)3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一般会出现氧化剂和还原剂。
例如:C + O2 -> CO2在这个反应中,C被氧化为CO2,氧化剂是O2。
三、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酸碱反应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离子和配位数需要明确。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HCl是酸,NaOH是碱,产生NaCl和H2O。
四、化学平衡方程式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需要写明。
例如:N2 + 3H2 -> 2NH3在这个化学反应中,N2和H2生成NH3。
五、热力学方程式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能转化和热力关系的科学,与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
热力学方程式描述了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关系。
例如:Q = mcΔT在这个方程式中,Q表示热量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六、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领域。
电化学方程式描述了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荷和物质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3、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高考化学几大基本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5、电荷守恒: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二) 溶液计算1、VN N MV m V n c A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剂质质液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④稀释:m 1a 1%=m 2a 2%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Ⅰ. pH= —lg[H +] C(H +)=10-pHⅡ. K W =[H +][OH —]=10-14(25℃时)×N A÷N A6、图中的公式:1. A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
高考化学复习部分知识归纳!-掌门1对1

高考化学复习部分知识归纳!-掌门1对1在线一对一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高考部分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物质俗名、色态①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石英:SiO2 刚玉:Al2O3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酒精、乙醇:C2H5OH 乙酸、醋酸、食醋:CH3COOH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碱石灰:NaOH、CaO混合物②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Fe (OH)3红褐色沉淀 CuO黑色 Cu(OH)2蓝色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Mg (OH)2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Na2O2淡黄色固体 S淡黄色固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2)物质分类常考物质:①纯净物:液氯、液氨、纯碱、酒精、苯②混合物:氯水、氨水、空气、盐酸、汽油、碱石灰、漂白粉、酒精溶液、天然气(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口诀: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简称被氧化)。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在每年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15%,但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得分率却不高,高中化学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就一定能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⑴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所含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n=m÷M或M=m÷n或m=n×M⑵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有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n=N÷NA或N=n×NA或NA=N÷n⑶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换算关系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n=V÷22.4或V=n×22.4⑷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体积(V)的换算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n(B)=C(B)×V或C(B)=n(B)÷V或V=n(B)÷C(B)⒉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M/22.4mmol/Lρ(g/L)=M÷22.4mmol/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ρmol/L⒊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m(混)÷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高考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公式总结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考科目之一,也是许多学生认为较为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化学中,理解和掌握常见的化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为1000字总结:1. 摩尔计算公式:摩尔计算公式是化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公式之一。
它的一般表达式为:n = m/M,其中n为物质的摩尔数,m为物质的质量,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质量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2. 电量计算公式:电量计算公式是在电化学中应用较多的公式之一。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量与电流和电解时间之间的关系为:Q = I⋅t,其中Q为电量,I为电流强度,t为电解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3. 反应物与产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OH + HCl = NaCl + H₂O。
其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与产物的化学计量比例关系。
4. 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公式之一。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气体的压强、体积、摩尔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5. 晶格能公式:晶格能是固体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用来表示晶体的稳定程度。
晶格能公式为:E = k⋅(Q₁⋅Q₂)/r,其中E为晶格能,k为常数,Q₁和Q₂分别为正负离子的电荷数,r为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晶体的稳定程度。
6.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它的一般表达式为:酸 + 碱 = 盐 + 水。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₂SO₄ + 2NaOH =Na₂SO₄ + 2H₂O。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技巧和学习方法-掌门1对1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技巧和学习方法-掌门1对1高一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期,千万不能落后。
这篇文章能帮助同学们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让大家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掌门1对1在线一对一老师就高一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不做要求,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学习氧化还原及应。
(2)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只需掌握简单的规律,但高中阶段的化学反应,需从本质上理解反应,通过离子反应掌握反应的本质。
(3)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在弄清楚物质微粒之间个数关系之后,要学会利用关系式法,即在多个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找出相应物质的微粒关系,直接计算。
此外,对于实验课,初中实验讲重视的是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而高中化学实验要逐步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初、高中课的过渡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过渡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上课注意学习化学方法高一新教材以化学基本理论开始,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涵义,理解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重视概念的运用和迁移,促使概念系统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指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找出知识的共性、差异性及递变规律,如卤族元素要要善于从代表物――Cl2出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特殊性的归纳方法并加以应用,以掌握科学地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
高一新生常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知识不系统,知识点不到位,方法不灵活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要经常复习。
(三)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高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一化学教学中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难题。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一、化学计算公式的分类化学计算公式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包括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气体的计算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物质的量计算公式1. 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量× 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给定物质的质量,需要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
2. 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公式1. 溶液的质量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2. 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3.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C1V1 = C2V2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其中C1和V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A) ÷ n(B) = a(A) ÷ a(B)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其中n(A)和n(B)表示物质A和物质B的物质的量,a(A)和a(B)表示物质A 和物质B的反应系数。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 × 电子转移数)]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反应的反应系数和电子转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
%%)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
126
⨯
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
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
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
(二) 溶液计算
1、V
N N
MV m V n c A =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
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
⨯=
剂
质质液
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
④稀释:m 1a 1%=m 2a 2%
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 Ⅰ. pH= —lg[H +] C(H +)=10-pH Ⅱ. K W =[H +][OH —]=10-14(25℃时)
×M ×N 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 A N
× ÷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1. A
N 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