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2014-脚手架坍塌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概述: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高效、快速、环保的特点备受青睐。

然而,也有一些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案例一:脚手架坍塌事故在某城市的装配式楼房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

调查显示,该事故是由于施工方对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造成的。

首先,在设置脚手架时未能考虑到地基承载力和结构强度问题;其次,搭设脚手架时使用了劣质材料及连接件,并且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做好检查维护工作。

针对该案例,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制定详细的脚手架搭建方案,考虑到地基承载力和结构强度的要求,确保脚手架能够承受工人和材料的负荷。

2. 选择优质的材料和连接件,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建立完善的脚手架使用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维修和加固。

二、案例二:高空坠落事故某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经调查发现,该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对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缺乏重视导致的。

在该施工现场,没有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工人也未经过专门培训。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严格的高处作业安全规范,要求所有从事高空作业的员工必须穿戴好安全带,并接受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安装安全网、围挡等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

3.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到每一个工人,提高他们对高处作业安全的重视。

三、案例三:火灾事故在某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调查显示,该火灾事故是由于电气线路老化、建筑材料堆放不当以及防火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防止类似的火灾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定期进行电器设备检查、维护和更新,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脚手架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脚手架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脚手架倒塌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在出新整治工地多生了多起脚手架施工安全事故,为了帮助各有关单位尽快提高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下面,列举一些有关脚手架施工发生(de)安全事故案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一、在脚手架上发生(de)高处坠落事故案例1、某公司制药厂旧厂房维修工地,在外墙窗口抹灰时,脚手架扣件突然断裂,架体横杆塌落,正在作业(de)二位工人从三楼摔下,1名死亡,1名重伤.2、某公司机械厂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五层顶贴抹灰用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3、某公司玫瑰园小区住宅楼工地,外包队工人在拆除北侧外脚手架时,在未系安全带(de)情况下,进行拆除作业,不慎坠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4、某公司胜利花园3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翻脚手架板时,从14米高处坠落至地面死亡.5、某公司金属结构分公司海螺型材技改工地,一工人在5米高脚手架上,给横梁用冲击钻打眼时,由于冲击钻后坐力使他后仰,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6、某公司华西新区32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南部六楼脚手架上作业时,因没戴安全带失控坠落,砸破二层兜网,撞在阳台边沿后,掉在首层兜网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7、某公司兴安小区3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四层脚手架上进行拆除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不慎失足坠落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2点死亡.8、某公司检察院侦技楼工地,一架子工在搭设外墙脚手架时,违反操作规定擅自到北立面作业,从13米高处坠落,造成重伤.9、某建筑工程处福泰小区3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东山墙四层顶位置安装石膏线时,不慎石膏线掉下,砸在脚手架上,将脚手板砸翻,工人顺墙坠落,造成重伤.10、某区外立面出新住宅楼工地,一粉刷工清早上架至五层时,由于架体淋雨湿滑,在向上移动时未系安全带,脚下打滑踩空后坠地,当场昏迷,一周后死亡.二、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de)主要原因分析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de)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de)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de)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经于200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标准,在脚手架(de)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de)要求.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de)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de)发生.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de)检验检测.有(de)施工单位为了省钱,购置一些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钢管及扣件.有(de)施工单位对施工脚手架扣件等材料不能及时检查和养护,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造成材料质量存在安全隐患.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de)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de)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塔机拆装等,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de)层次上,缺乏针对性.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de)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de)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de)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de)发生负有一定责任.三、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de)预防措施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de)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de)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de)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de)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de)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de)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工因工伤亡事故(de)第一道防线,是作业人员(de)“护身符”.2、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de)有关规范和要求.(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de)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de)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de)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2)连墙件(de)设置要求连墙件(de)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de)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de)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de)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de)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24m以下(de)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de)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de)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de)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de)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de)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3)剪刀撑设置要求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de)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de)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de)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de)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de)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de)接长均采用搭接.。

危大工程事故案例及处罚

危大工程事故案例及处罚

危大工程事故案例及处罚那我给你讲个危大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事故案例以及相应的处罚情况哈。

一、建筑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

1. 事故经过。

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要盖个十几层的大楼。

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呢,在外墙搭脚手架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偷工减料。

那些脚手架的钢管啊,好多都是薄壁的,不符合标准,就像你用很薄的纸糊的架子似的,不结实。

而且在搭建的时候,工人也没有按照规范来,连接的扣件有的都没拧紧。

结果有一天,工人们正在脚手架上干活呢,突然“轰”的一声,脚手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

好多工人直接就从上面掉下来了,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

2. 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就是材料不合格,那些薄壁钢管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和压力。

就好比让一个小婴儿去扛一袋大米,肯定扛不住呀。

工人操作不规范,没有拧紧扣件,这就使得整个脚手架的结构不稳定。

就像搭积木的时候,你有几块积木没搭好,整个积木塔就容易倒。

还有呢,施工方的管理也是一团糟。

没有专门的人员对脚手架的搭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这就好比放羊一样,让工人随便弄,不出事才怪呢。

3. 处罚情况。

施工单位可惨喽。

监管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了重罚,罚了一大笔钱,就像从他们口袋里掏走了一块大肥肉。

而且责令他们停工整顿,什么时候把问题彻底解决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工。

项目经理也受到了处罚,他的职业资格证书被暂扣了。

这就好比他开车的驾照被暂时没收了一样,不能再随便接工程了。

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工人,有的被辞退了,有的还被要求重新进行安全培训,合格了才能继续上岗。

这就像学生考试不及格,要重新学习补考一样。

二、深基坑坍塌事故案例。

1. 事故经过。

在一个城市的中心,要建一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所以就挖了一个挺深的基坑。

这个基坑周边呢,有很多老旧的居民楼。

施工方在挖基坑的时候,没有对基坑的边坡进行有效的支护。

他们就觉得应该没事,挖着挖着,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

雨水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不停地往基坑里灌。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一、脚手架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那施工队为了赶工期,在搭脚手架的时候就开始“偷工减料”。

本来应该用标准规格的钢管,他们却弄了些薄皮的、质量不咋地的钢管来凑数。

而且啊,在搭建的时候,工人也没按照规定的间距和连接方式来弄。

就像搭积木似的,随随便便就把那脚手架给搭起来了。

结果呢,有一天工人们都在脚手架上干活儿,脚手架上还堆了不少建筑材料,突然“轰”的一声,整个脚手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

好多工人直接就从半空掉下去了,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这一塌啊,不仅伤了不少工人,还把旁边刚砌好一部分的墙也给砸倒了,工程进度一下子就被拖后了老多,还得重新搭脚手架,又得花钱又得费时间。

2. 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那些不合格的钢管根本就承受不了应有的重量。

就好比让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去扛重物,肯定是扛不住的呀。

其次就是施工工艺不规范,工人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搭建,没有把脚手架搭得稳稳当当的,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能不出事儿才怪呢。

再加上在使用过程中,超载堆放建筑材料,这就像是在骆驼背上不断加稻草,最后那根稻草一放上去,骆驼就被压垮了。

二、建筑基坑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在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工程中,那基坑挖得可深了。

施工方呢,为了节省成本,在做基坑支护的时候就大打折扣。

本来设计要求要用高质量的混凝土灌注桩来做支护结构,他们却用了一些比较便宜、质量不太可靠的材料。

而且啊,在开挖过程中,没有及时对基坑进行监测。

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那雨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基坑里灌。

因为支护结构不牢固,再加上雨水的浸泡,那基坑的土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样,开始往基坑里面滑。

整个基坑就坍塌了。

旁边的道路也跟着遭殃,出现了裂缝,附近的一些居民楼的地基都受到了影响,居民们都吓得够呛,施工方这下可捅了大篓子。

2. 事故原因分析。

成本控制过严,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就好像一个人想省钱,结果连饭都舍不得吃,最后身体垮了一样。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大量案例[可修改版ppt]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大量案例[可修改版ppt]

• 原因一:砌筑墙体超长未设构造柱(该处单皮墙体长约11米,高约 2.5米)。
• 原因二:违反操作规程,局部先回填。
• 两点教训:
• 1、砌筑墙体不能过长过高,根据抗震规 范,墙体长度超5米、高 度超4米即应设抗震柱和抗震梁。
• 2、砖胎模应在基础部分部完成后方可回填。
南宁市“8.9”物体打击事故(2014年)
原因一:违反操作规程(未对前仓测压即进入作业)
原因二:未严格进行监测(地面已出现裂缝,未重视)
其他:瞒报事故(违反《生产安 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 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 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 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四点教训:
• 1、梁、板、柱不宜同时浇筑混凝土。 • 2、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拉结应规范牢固。 • 3、支撑系统木立杆尾径应不小于8CM。 • 4、错误的操作不一定酿成事故,但事故一定是错误的操作造成的(必
须时刻谨记!)。
天等“6.18”坍塌事故(2012年)
崇左市天等县某新建厂房发生整体坍塌,3名工人当场死亡。
原因一:锅炉房17米高大模板支撑失稳,单层支撑。
原因二:项目未报建报监、监理未进场,监管缺失。
原因三:高大模板支撑方案套用底层支撑方案,企业未审批、未经专家 论证。
• 三点教训:
• 1、高大模板必须按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 2、模板支架不能单层支撑。 • 3、完善监管手续是为了提升安全保障力。
南宁市某市政项目,施工吊车将管道从沟槽底垂直吊起,逆时针移动到 地面距沟槽边2米、离地1米高的位置时,管道右侧的钢插销突然脱出, 砸至第4节管道,造成躲在第4节管道的2人当场死亡。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
管理问题 ●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审批单位均为中国第二十 二冶金建设公司北京西西工程4#地项目部,未见 其上级技术负责人的审批 ●施工方案中未见专家论证意见 ●现场无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未见模 板支撑架现场安全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技术问题
●施工方案中模板支撑架未按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进行计算,未限制立杆顶部伸出长度 (即a值),据调查,现场管理人员口头交底立杆顶部伸出长度 应小于1.5m ●施工方案未计算施工活荷载,导致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有较 大偏差。立杆顶部伸出部分为整个模板支架的最薄弱部位,其 长度大小对整体支撑架的稳定及承载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经对 施工方案中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章节进行校核验算得知:按 “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验算的结果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按 照“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验算的结果已达到杆件承载力的 极限,因此可判定该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结果已达到其承载力 极限值,强度无富余量,甚至已占用部分承载力安全储备,按 该施工方案要求搭设的支撑架,处于濒临失稳坍塌的状态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
上100人以下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较大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
以下 ●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脚手架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脚手架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脚手架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作为一种常用的临时设施,为工人提供了作业平台和安全保障。

然而,如果在搭建、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典型的脚手架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案例一:脚手架坍塌事故事故发生时间,在某建筑工地,一座正在搭建的脚手架突然发生坍塌,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材料质量不合格:使用的脚手架钢管和扣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2、搭建不规范:脚手架的搭建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立杆间距过大,横杆设置不足,导致整体稳定性差。

3、超载使用:工人在脚手架上堆放了过多的建筑材料和工具,超过了脚手架的设计承载能力。

4、缺乏日常检查和维护:施工单位没有对脚手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二: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事故发生时间,在另一处建筑施工现场,一名工人从脚手架上坠落,不幸身亡。

分析这起事故,主要原因包括:1、未系安全带: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没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失去平衡后直接坠落。

2、防护设施缺失:脚手架的临边防护栏杆设置不齐全,安全网也存在破损和漏洞,无法有效防止人员坠落。

3、作业环境不良: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上方有物体掉落,对脚手架上的工人造成了干扰和威胁。

4、安全培训不到位: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对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案例三:脚手架拆除事故事故发生时间,某建筑工地在拆除脚手架时发生意外,造成一名工人重伤。

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拆除顺序错误:没有按照规定的拆除顺序进行操作,先拆除了下部的支撑结构,导致上部脚手架失去平衡而倒塌。

2、未设置警示区域:拆除作业现场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隔离区域,其他人员误入作业区域,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3、拆除人员无证上岗:负责拆除脚手架的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缺乏拆除作业的经验和技能。

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

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

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性工作平台,但在实际施工中,脚手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往往给工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的案例。

2016年6月,某市某工地脚手架坍塌事故。

当时,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正在进行搭设,由于施工单位在搭设脚手架时未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现场工人进行高空作业时,脚手架突然发生坍塌,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经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脚手架材料质量不达标,使用了一些劣质的材料来搭建脚手架;二是搭建脚手架的工人缺乏相关操作经验,未按照规范操作来进行搭建;三是施工单位对于脚手架的质量监管不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和验收。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施工现场搭建脚手架时,务必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杜绝使用劣质材料,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安全。

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脚手架搭建的监管,确保工人的安全作业。

另一起案例发生在2018年,某建筑工地脚手架坍塌事故。

当时,该工地正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脚手架是工人进行高空作业的主要工作平台。

由于施工单位在搭建脚手架时未能考虑到气候因素,导致脚手架在遭遇强风天气时发生了坍塌。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和整改,加强了对脚手架搭建的规范操作,同时也加强了对气候因素的考虑,确保了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这两起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脚手架搭建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二是加强对脚手架搭建过程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安全隐患;三是考虑气候因素对脚手架的影响,确保脚手架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脚手架坍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脚手架安全的重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土建总工程师李乐俊对事故发生负有重 要技术管理责任,总工程师杨国俊负有主要 技术管理责任,项目部经理胡钢成负有直接 责任。
据此,一中院终审判处李乐俊有期徒刑4 年,杨国俊、胡钢成有期徒刑3年6个月,监 理人员吕大卫、吴亚君有期徒刑3年,缓刑3 年。
6.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演 播厅模板支架整体倒塌事 故
3-坍塌事故
2009年12月29日,泉州海星小区一工地,在浇筑裙楼葡萄架砼时, 11m高支撑系统失稳倒塌,造成一死一伤的事故,主要原因是:模板 支撑加固不到位,柱、梁砼同时浇筑及浇筑顺序错误造成的。
3-坍塌事故
2012年2月13日,东海翡翠园一在建别墅,在浇筑斜屋面 砼时,支撑系统失稳倒塌,造成两位工人受伤的事故,主要 原因是:违章使用木支撑,模板支撑加固不到位,柱、梁砼 同时浇筑及浇筑顺序错误造成的。
直接原因 1)模板专项方案未考虑高海潮水位对支架立杆基础的不利影响。该地 段原为海堤外浅滩涂,施工单位使用袋装海砂在两侧码砌,中间回填海 砂筑岛,填筑的高度4~5米作为满堂支架的基础。但是,在方案中未考 虑筑岛回填砂基遇潮水浸渗对支架立杆基础的不利影响。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搭设不符规范要求。水平向未设置剪刀 撑,纵、横向剪刀撑设置不足,扫地杆设置高度偏高(70cm);立杆 对接接头未按规定错开,均在一个平面内;底托伸出钢管的长度超过 300㎜时未采取可靠措施固定;钢管壁厚不足,扣件重量偏轻。 3)基础沉降量根据经验取值。模板满堂支架设计方案中未进行支架立 杆基础沉降量计算,仅根据个人经验取值。
安溪县 官桥镇 4月13日15时07分 高大模板支架局部 坍塌造成3人受伤 的事故
4月16日才补充论 证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批程序
3-坍塌事故
2009年5月9日,石狮一接近完工的工地,施工电梯卸料平 台突然倒塌,造成在架上作业的一名工人死亡,施工电梯被砸 毁。主要原因是:外墙装修过程中,大量连墙件被拆除,重新 加固的连墙件不符合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福建师大图书馆附楼坍塌事故 2004年08月16日上午8时30分 左右,某局三公司开始用泵送混凝 土浇捣附楼报告厅屋面(尺寸25.2 米×38.39米),高度为17.65米, 模板支撑系统为扣件式钢管满堂模 板支架。于20时40分全部浇捣结 束。屋面留3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 收光,木工班组长在补插钢筋, 21时20分左右,模板支撑系统突 然整体坍塌,4名工人随之坠落。 木工班组长经抢救无效死亡。
八、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3、厦门市福隆体育公园运动馆工程 2007年2月4日,厦门市福隆体育公园运动馆工程
在浇注屋面板和预应力梁混凝土时发生整体垮塌,跨 塌面积达1150平方米(梁跨度28-36m,层高 15.7m) ,混凝土约250方,29个正在屋面施工作业 的人员随之坠落,造成4名工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5、北京“西西”工 程 2005.9.5 北京“西西”工程4#地中庭延连五层, 总高21.8m,长3×8.4m,宽2×8.4m,楼盖面积 423.36㎡,浇筑中庭楼盖砼时,模板支撑体系突然坍 塌,造成8人死22伤。
采 用 扣 件 钢 管 支 架 搭 设 。 基 本 架 体 间 距 1200 ×1200mm,步距1500。顶部插可调托。
由上述分析数据可看出,当a ≥0.5m时,支架的顶部都处于危险的临界 状态,说明过大的a值是造成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3)事故专家组做出技术安全调查结论: • 支架方案编制粗糙,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不
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 • 支架立杆伸出长度过大,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
直接原因 1)模板支持系统钢管支架水平和竖向剪刀撑设置严 重不足; 2)经省中心检验所检测,扣件(旋转、垂直)抗滑 和抗破坏性能不合格,钢管壁厚普遍偏薄。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2、厦门同安湾大桥引桥坍塌事故
2006年8 月 29 日15:40左右,位于厦门某在建大桥的引桥及部 分接线工程,在浇筑箱梁(跨径40m)混凝土时,发生支架坍塌事故。 事故发生时17位工人在箱梁模板上施工,均受伤。
青岛市一商厦施工现场2009年8月16日下午发 生脚手架倒塌事故,造成19人受伤。
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厦门同安湾大桥引桥坍塌事故
2006年8 月 29 日15:40左右,位于 厦门某在建大桥的引桥及部分接线工程, 在浇筑箱梁(跨径40m)混凝土时,发 生支架坍塌事故。事故发生时17位工 人在箱梁模板上施工,均受伤。 直接原因 1)模板专项方案未考虑高海潮水位对支架立杆基础的不利影响。该地 段原为海堤外浅滩涂,施工单位使用袋装海砂在两侧码砌,中间回填海 砂筑岛,填筑的高度4~5米作为满堂支架的基础。但是,在方案中未考 虑筑岛回填砂基遇潮水浸渗对支架立杆基础的不利影响。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搭设不符规范要求。水平向未设置剪刀 撑,纵、横向剪刀撑设置不足,扫地杆设置高度偏高(70cm);立杆 对接接头未按规定错开,均在一个平面内;底托伸出钢管的长度超过 300㎜时未采取可靠措施固定;钢管壁厚不足,扣件重量偏轻。 3)基础沉降量根据经验取值。模板满堂支架设计方案中未进行支架立 杆基础沉降量计算,仅根据个人经验取值。
2死4伤
混凝土浇筑方法错误 支架与建筑物无固结点
责任事故单位:
建设单位 镇政府工作点
执法中队 国土局 村委会
事故责任人 刑事责任
移交公安机关6人
事故责任人 刑事或行政责任
移交纪检监察机关12人
事故责任人 行政责任
由镇政府处理1人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1、福州师大图书馆附楼坍塌事故 2004年08月16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某局三公司
2000年10月25日上午9:30 发生事故,死6人,重伤11 人,轻伤24人
双向井式屋盖平面尺寸: 24m×26.8m,大梁500 1600~1850mm
钢管扣件排架支模,梁底 支模高度约为36m(地下 室两层)。
事故现场300多吨倒塌的钢管堆积如山。
无扫地杆
•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演播厅模板支架整体倒塌技术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查看残存钢管支架的底部均无扫地杆 架子底部步高约1.8m,在地坑处步高达2.6m,且无扫地杆
预防建筑施工“六大伤害” 3-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主要部位:
• 脚手架、模板支架坍塌 • 基坑坍塌
2011年9月10日8时30 分左右,陕西省西安市 玄武路北关村凯玄大厦
建设工地的提升式脚 手架从19层坠落, 共造成10人死亡、 2人重伤。
2011年12月 4日上午10点 40分左右,苏 州市人民路与 阳澄湖西路口 的一建筑工地 发生脚手架坍 塌事故,3名 工人在事故中 受伤。在事故 现场,发生事 故的大楼有三 面脚手架都有 不同程度的扭 曲和坍塌。
h=1.5m控制到1.2~1.5m,而邻跨支架的实测值为1.4~1.7m • 支架中间未按规定每隔4排设置一道由底到顶的纵向剪刀撑 • 搭设的随意性突出。支撑(顶)立杆不落地(连在横杆上)或采用搭接接
长和一个方向缺横杆设置(有的达3步未设)的情况严重 • 扫地杆普遍设置过高(300~500mm) • 扣件普遍拧固不紧,多数只有20N·m,最低10N·m,达不到40~65N·m
悬臂过大
悬臂过大
九、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典型实例分析
(2)事故调查出的存在问题: • 支架方案未经审批就进行搭设,在报送二稿时,支架已搭设完毕 • 属应组织专家组论证项目,但没有组织论证审查 • 监理虽未在方案送审稿上签字,但也没有行文制止搭设和浇筑混凝土 • 方案未对支架立杆上部的自由长度a作出限制,主管人员错误地按步距
的要求,而扭力矩为30N·m时的承载力将比50N·m降低20% • 扣件为“短斤少两”产品,螺母只有11~13mm(标准为14mm),难
以上紧,承载力降低 • Φ48mm×3.5mm钢管实际壁厚以3.0居多,壁厚每减小0.25mm时,其稳
定承载力将降低6.5% • 可调顶托的丝杠偏小,只有Φ30~Φ32.7mm,而应为Φ36mm以上 • 典型实例分析
(1)主要原因: •立杆顶端伸出长度1.2~1.5m未设牵杠,相当于自由 长度1.2~1.5m,模板支架稳定的立杆计算长度为: L0= h + 2·a =1.5+2×1.2=3.9m •该工程使用的钢管Φ48,壁厚δ=3.0mm,则截面积 A=424mm2,回转半径i=1.595cm,则:λ= L0 /i = 390/1.595 = 244.5,查φ=0.122 •允许承载力[N]= φ·ƒ·A = 0.122×205×424 = 10604N = 10.6KN,远小于每根立杆的最大轴压力 23.6KN,可能在顶端首先破坏
4死5伤
2013-5-3 晋江安海在建厂房 模板支架坍塌坍塌
2死4伤
高15.2m,无方案、 无专家论证
架体无双向水平拉杆、 无剪刀撑、无连墙件
2013-5-3 晋江安海在建厂房 模板支架坍塌坍塌
2死4伤
架体无双向水平拉杆、 无剪刀撑、无连墙件
立杆采用搭接拉长 钢管壁厚仅2.5mm
钢管扣件质量
2013-5-3 晋江安海在建厂房 模板支架坍塌坍塌
3-坍塌事故
3-坍塌事故
2011年6月份,东海滨城一沿街店面在二次装修拆除墙体 时,违章采用在墙底下掏洞的的拆除方法,导致上部墙体倒塌, 将正在作业的工人砸死。主要原因是:工人违章作业,没有按 自上而下的顺序拆除墙体造成的。
装修工程 坍塌事故
擅自更改承重结构
2013年11月6日,四川民房拆除时垮塌,造成学生3死6伤。 主要原因是:工人违章作业,没有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拆除墙体, 造成房屋倒塌,导致附近学校围墙墙体倒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