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出牙正常数
【重要1到2岁孩子教育知识】宝宝长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重要1到2岁孩子教育知识】宝宝长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导读】一般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即开始生出第一颗牙齿,这时长出的牙齿叫乳牙,一共20个,先后持续到2岁或2岁半时全部出齐整套牙齿。
长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不要担心,只是妈妈们必须要知道宝宝长牙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让宝宝能够健康的长牙。
宝宝长牙期的注意事项1.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
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
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2.缓解不适感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
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3.给宝宝更多安慰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
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
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
4.有效制止咬物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
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此时,要避免让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5.流口水的问题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
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流口水时,应给小儿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
6.注意防感染宝宝长牙这段时间婴幼儿的抵抗力会稍微下降,必须注意防感染,寒冷的季节应给小儿保暖,保持清洁卫生。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出牙时间及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小儿乳牙计算公式

小儿乳牙计算公式小儿乳牙计算公式小儿牙齿的生长和发育是儿童期最重要的生理发育过程之一。
在儿童的生命早期,乳牙是儿童口腔中牙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儿乳牙的生长和更换是根据某些固定的规律进行的。
了解乳牙生长和更换过程以及乳牙计算公式对于保持儿童口腔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小儿乳牙计算公式?小儿乳牙计算公式是指统计学中的一组规则,它可以用来计算小儿时期需要长出的所有乳牙,以及它们的正常时间表。
根据这些规则,牙医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其他特征来预测儿童乳牙的生长和更换进程。
同时,这些规则也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早期儿童口腔健康问题。
小儿乳牙计算公式十分简单。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将牙齿分为四个象限:上颌左、右,下颌左、右。
公式表示如下:I(倒数方数)=n+5,其中I为第一前磨牙,n为年龄,也就是儿童多少年,表示4个象限的年龄。
也就是说,当儿童年龄为6岁时,上颌和下颌的第一前磨牙将从牙龈中长出。
小儿乳牙的生长与更换婴儿出生时,口中没有牙齿。
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一般会长出两颗中央切牙。
在12个月大的时候,通常会长出四颗上下中央切牙和四颗上下侧切牙。
在儿童的第二个年龄段,会长出四颗第一前磨牙和四颗第二前磨牙。
在第三个年龄段,会长出四颗第一臼齿、四颗第二臼齿和四颗第三臼齿。
一般来说,每个儿童的乳牙都应该在13岁前全部脱落,留下年龄和性别特定的永久牙齿。
每个儿童的乳牙生长和更换时间表都会因个体差异而异。
牙齿的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遗传影响都可能影响乳牙的生长和更换进程。
所以,即使遵循小儿乳牙计算公式,也要注意牙齿异常情况的发现。
常见的乳牙异常问题包括:龋齿、牙列不齐或缺牙,以及智齿发育问题。
早期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避免后期不必要的牙齿损失和牙病的发生。
小儿乳牙的保健和警示针对小儿的牙齿,有许多预防措施可以采取,这包括如下几点:1、让婴儿习惯清洁口腔。
从婴儿出生开始,就可以使用湿巾或干毛巾轻轻擦拭口腔,让婴儿逐渐适应口腔清洁。
宝宝正常的长牙时间表及注意事项

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1、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宝宝牙齿萌出的顺序可能有所颠倒,但这并不会影响牙齿的排列,爸妈不要特别处理。
2、恒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第一恒磨牙(六龄齿)、下颌中切牙(下门牙):5-8岁下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门牙):6-9岁上颌侧切牙(上门牙):7-11岁第一前磨牙、下颌尖牙(下虎牙):9-12岁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上虎牙):9.5-14岁下颌第二磨牙:10.5-14.5岁上颌第二磨牙:11-15岁第三磨牙:16.5-26岁宝宝长牙注意事项1、长牙早宝宝有时可能会长牙比较早,在3-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不少部门都担心宝宝长牙太早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其实宝宝长牙早是因为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比较注意补钙,宝宝钙质充足,长牙就会早一些,这是正常的情况,爸妈不用过于担心。
2、长牙晚宝宝也可能会长牙较晚,有的宝宝一岁才开始长牙。
其实宝宝长牙的周期并不相同,虽然说六个月应长出第一颗牙,但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以内都是属于正常的。
因此,爸妈也不要过于担心,长牙的快慢并不会影响牙齿的功能。
3、需要检查的情况宝宝在4-12个月长牙都是正常的情况,但若是巴伯超过一岁还没有长牙,爸妈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宝宝是否是缺钙。
宝宝长牙的症状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18个月婴幼儿发育指标、保教目标与要求

18个月婴幼儿发育指标、保教目标与要求一、17个月底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10.47~11.06千克;身高:80.04~81.9厘米;头围:46.34~47.44厘米;胸围:46.56~47.6厘米;前囟:0~0.5厘米*0.5厘米。
出牙:8~16颗,其中门牙8颗,前臼4颗,尖牙4颗。
二、18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1、更加好动。
走路更稳,有时还想跑,尤其是在户外;2、在家里也经常是爬上爬下。
3、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踢皮球;4、随着音乐晃动身体跳舞;5、还喜欢所有可以按动的开关或按钮,不停地打开关上。
6、在大小便之前已经能够知道叫人,仍然需要督促。
7、记忆力和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一件玩具找不到了,宝宝会努力寻找,甚至会换一个地方再找。
这个阶段再用婴儿的语言对待宝宝,就不那么恰当了,所以妈妈要尽量避免用婴儿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提高。
闲暇时让宝宝认识家中的生活用品,并说出各自用途,并不麻烦,也是一种有效方,同时又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这时宝宝能背数到10个数左右了,通过数字图卡游戏可开始学习认1~2个数字。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全家人都自然而然地会以宝宝为中心,尽力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使宝宝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与人分享,非常自我。
在这里要向妈妈们强调,教会宝宝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很重要,能使他更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生活快乐。
三、智能发育特征:走得很稳,能蹲下捡东西,接着站起来再走,很少摔跤,可抬脚踢球,扶栏上几步,开始学会跑。
会抛球。
能模仿画出线条,可将小物放入小瓶并从小瓶取从。
会翻书看书。
会说许多能听懂的单音或词。
能执行简单的命令。
说出自己的名字、某些要求和一些实物。
认识常见的实物和图片。
认识五官。
会脱去简单的衣物,白天不尿裤子,喜欢和小伙伴玩。
在镜中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
开始产生对黑暗和动物的恐惧感。
四、运动:扶栏上下楼梯。
原来是婴儿拉着家长的手迈上楼梯,现在可以鼓励他自己扶着栏杆迈上楼梯。
早出牙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婴儿成长

早出牙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婴儿成长在育儿的路上,妈妈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整合起来分分钟能出一本妈妈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随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很多妈妈开始产生新的疑问:我的宝宝过了6个月怎么还不长牙?宝宝出牙晚是不是因为缺钙?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宝宝长牙,参考"四四规律"一般来说,宝宝的第一颗牙会在6个月左右萌出,全部长完通常要等到两岁半。
由于每一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存在,出牙时间也会有个体差异,有些宝宝会出得早一些,当然也会有更晚的,这都是正常的!事实上,宝宝一出生就已经有20颗完整的乳牙埋在牙龈里了,每一颗小乳牙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除了出牙时间,每一颗乳牙的萌出顺序也是有规律的。
一般上下排牙齿是成对出现的,但通常下排牙齿会早于上排,而女宝宝又会比男宝宝更早。
妈妈可以参考长牙的"四四规律",意思是从6个月开始,每4个月长出4颗新乳牙。
早出牙对宝宝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别再错了!宝宝出牙慢不是缺钙!都说婴儿会在6个月会长牙,所以很多妈妈看到自家宝宝7、8个月还没出牙,心里就特别着急:宝宝还没出牙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缺钙吗?还是有什么发育障碍别方!所有这些成长发育指标都是仅供参考的,长牙较晚不代表TA的发育出现什么问题。
无论是出牙时间还是长牙顺序,每个宝宝都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妈妈们没必要照着葫芦画瓢,放宽心让宝宝自由发挥吧~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出牙慢可能是因为缺钙,于是拼命给宝宝吃鱼肝油和钙片,这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宝宝通过母乳喂养或喝配方奶,完全能达到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完全没必要给宝宝补钙。
如果给宝宝服用过量的钙,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率,还可能会增加结石病和心脏损伤等风险。
其实影响宝宝长牙时间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妈妈可以结合自己跟老公小时候长牙的时间,来推测宝宝长牙的时间哦!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一些疾病因素也会引起宝宝出牙慢,比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唐氏综合征、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等,但是这些疾病通常会伴有全身性的发育异常,如特殊面容、体格发育障碍等。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以下是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个月:一般情况下没有牙齿长出;
6-12个月:出现第一颗乳牙(一般是下颌中切牙);
12-18个月:出现4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中切牙和侧切牙);18-24个月:出现8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第一磨牙);
2-3岁:出现20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第二磨牙);
3-6岁:乳牙已全部长出,共有20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段和出牙顺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标准,实际情况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有些儿童可能提前或延迟出牙,具体情况应以个体的体检结果为准。
牙发育阶段的计算公式(一)

牙发育阶段的计算公式(一)牙发育阶段相关计算公式1. 牙龄计算公式牙龄是指儿童出生后至特定时间点牙齿的发育程度。
以下是计算牙龄的公式:•牙龄 = 儿童年龄(岁) - 6个月 + 成牙个数(个)例如,一个4岁的儿童还没有长出任何恒牙,那么他的牙龄就是4(岁)- 6个月 + 0(个)= 岁。
2. 牙齿萌出顺序计算公式牙齿萌出顺序是指恒牙的出现顺序。
以下是计算牙齿萌出顺序的公式:•牙齿萌出顺序(左上)= 第几个上门牙个数(个)+ 1•牙齿萌出顺序(右上)= 第几个上门牙个数(个)+ 2•牙齿萌出顺序(左下)= 第几个下门牙个数(个)+ 3•牙齿萌出顺序(右下)= 第几个下门牙个数(个)+ 4 例如,一个孩子的恒牙萌出顺序如下: - 左上门牙是第一个萌出的,所以牙齿萌出顺序为1。
- 右上门牙是第二个萌出的,所以牙齿萌出顺序为2。
- 左下门牙是第三个萌出的,所以牙齿萌出顺序为3。
- 右下门牙是第四个萌出的,所以牙齿萌出顺序为4。
3. 牙齿替换顺序计算公式牙齿替换顺序是指乳牙被恒牙替换的顺序。
以下是计算牙齿替换顺序的公式:•牙齿替换顺序(左上)= 第几个上门牙个数(个)+ 1•牙齿替换顺序(右上)= 第几个上门牙个数(个)+ 2•牙齿替换顺序(左下)= 第几个下门牙个数(个)+ 3•牙齿替换顺序(右下)= 第几个下门牙个数(个)+ 4 例如,一个孩子的乳牙替换顺序如下: - 左上门牙是第一个被替换的,所以牙齿替换顺序为1。
- 右上门牙是第二个被替换的,所以牙齿替换顺序为2。
- 左下门牙是第三个被替换的,所以牙齿替换顺序为3。
- 右下门牙是第四个被替换的,所以牙齿替换顺序为4。
以上是牙发育阶段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