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解析汇报版

合集下载

【数学】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考一模试卷(理)(解析版)

【数学】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考一模试卷(理)(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复数的实部为()A.﹣0 B.0 C.1 D.22.(5分)已知全集U=R,集合A={0,1,2,3,4},B={x|x2﹣2x>0},则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0,1,2} B.{1,2} C.{3,4} D.{0,3,4}3.(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2y的最小值为()A.﹣1 B.0 C.3 D.94.(5分)已知x∈R,则“x2=x+2”是“x=”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5分)把曲线上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得到的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曲线C2,则C2()A.关于直线对称B.关于直线对称C.关于点对称D.关于点(π,0)对称6.(5分)已知,则=()A.B.C.D.7.(5分)当m=5,n=2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20 B.42 C.60 D.180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15 C.D.189.(5分)已知为奇函数,为偶函数,则f(ab)=()A.B.C.D.10.(5分)△ABC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ABC的面积S=()A.B.10 C.D.11.(5分)已知三棱锥P﹣ABC中,侧面P AC⊥底面ABC,∠BAC=90°,AB=AC=4,P A=,PC=,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4πB.28πC.32πD.36π12.(5分)设函数f(x)=x3﹣3x2+2x,若x1,x2(x1<x2)是函数g(x)=f(x)﹣λx的两个极值点,现给出如下结论:①若﹣1<λ<0,则f(x1)<f(x2);②若0<λ<2,则f(x1)<f(x2);③若λ>2,则f(x1)<f(x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0 B.1 C.2 D.3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设=(1,2),=(﹣1,1),=+λ,若⊥,则实数λ的值等于.14.(5分)已知a>0,(ax﹣1)4(x+2)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1,则a的值为.15.(5分)设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1个篮球,规定:取出一个红球得1分,取出一个黄球得2分,取出一个篮球得3分,现从该袋子中任取(有放回,且每球取得的机会均等)2个球,则取出此2球所得分数之和为3分的概率为.16.(5分)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2c,以右顶点A为圆心,半径为的圆过F1的直线l相切与点N,设l与C交点为P,Q,若,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且满足.(1)求λ的值;(2)求数列的前n项和T n.18.(12分)有甲乙两家公司都愿意聘用某求职者,这两家公式的具体聘用信息如下:甲公司职位A B C D月薪/元6000 7000 8000 9000获得相应职位概率0.4 0.3 0.2 0.1乙公司职位A B C D月薪/元5000 7000 9000 11000获得相应职位概率0.4 0.3 0.2 0.1(1)根据以上信息,如果你是该求职者,你会选择哪一家公司?说明理由;(2)某课外实习作业小组调查了1000名职场人士,就选择这两家公司的意愿作了统计,得到如下数据分布:人员结构选择意愿40岁以上(含40岁)男性40岁以上(含40岁)女性40岁以下男性40岁以下女性选择甲公司110 120 140 80选择乙公司150 90 200 110若分析选择意愿与年龄这两个分类变量,计算得到的K2的观测值为k1=5.5513,测得出“选择意愿与年龄有关系”的结论犯错误的概率的上限是多少?并用统计学知识分析,选择意愿与年龄变量和性别变量哪一个关联性更大?附:P(K2≥k)0.050 0.025 0.010 0.005k 3.841 5.024 6.635 7.87919.(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AB=3,CD=4,AD=AP=4,∠P AB=∠P AD=60°.(1)证明:顶点P在底面ABCD的射影在∠BAD的平分线上;(2)求二面角B﹣PD﹣C的余弦值.20.(12分)已知椭圆的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F重合,且椭圆C1的右顶点P到F的距离为;(1)求椭圆C1的方程;(2)设直线l与椭圆C1交于A,B两点,且满足P A⊥PB,求△P AB面积的最大值.21.(12分)已知函数f(x)=(x﹣a)ln x+x,(其中a∈R)(1)若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y=x,求a的值;(2)若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求证:f(x)>0.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10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0≤α<π),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设C与l交于M,N两点(异于原点),求|OM|+|ON|的最大值.23.已知函数f(x)=x|x﹣a|,a∈R.(1)若f(1)+f(﹣1)>1,求a的取值范围;(2)若a>0,对∀x,y∈(﹣∞,a],都有不等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复数的实部为0.故选:B.2.A【解析】∵全集U=R,集合A={0,1,2,3,4},B={x|x2﹣2x>0}={x|x>2或x<0},∴C U B={x|0≤x≤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C U B)={0,1,2}.故选:A.3.A【解析】画出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可行域如图阴影区域:目标函数z=3x﹣2y可看做y=x﹣z,即斜率为,截距为﹣z的动直线,数形结合可知,当动直线过点A时,z最小由得A(﹣1,﹣1)∴目标函数z=3x﹣2y的最小值为z=﹣3×0+2×1=﹣1.故选:A.4.B【解析】“x2=x+2”,解得x=2或﹣1.由“x=”,解得x=2.∴“x2=x+2”是“x=”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5.B【解析】把曲线上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y=2sin(x﹣﹣)=2sin(x﹣)的图象;再把得到的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曲线C2:y=2sin(2x﹣)的图象,对于曲线C2:y=2sin(2x﹣):令x=,y=1,不是最值,故它的图象不关于直线对称,故A错误;令x=,y=2,为最值,故它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故B正确;令x=,y=﹣1,故它的图象不关于点对称,故C错误;令x=π,y=﹣,故它的图象不关于点(π,0)对称,故D错误,故选:B.6.C【解析】由,得,即,∴sinθcosθ=,∴===.故选:C.7.C【解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5×4×3的值,S=5×4×3=60.故选:C.8.C【解析】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多面体:A′B′C′﹣ABCD几何体补成四棱柱,底面是直角梯形,底边长为3,高为3,上底边长为1,几何体的体积为:V棱柱﹣V棱锥=3×﹣=18﹣=.故选:C.9.D【解析】根据题意,为奇函数,则有f(﹣x)+f(x)=0,即(2x+)+(2x+)=0,解可得a=﹣1,为偶函数,则g(x)=g(﹣x),即bx﹣log2(4x+1)=b(﹣x)﹣log2(4﹣x+1),解可得b=1,则ab=﹣1,f(ab)=f(﹣1)=2﹣1﹣=﹣;故选:D.10.C【解析】若,可得sin A==,由正弦定理可得b===7,sin C=sin(A+B)=sin A cos B+cos A sin B=×+×=,则△ABC的面积为S=ab sin C=×5×7×=10.故选C.11.D【解析】取BC中点D,连结AD,过P作PE⊥平面ABC,交AC于E,过E作EF∥BC,交AD于F,以D为原点,DB为x轴,AD为y轴,过D作平面ABC的垂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A=DB=DC==2,=,即,解得AE=3,CE=1,PE=1,AF=EF=,则B(2,0,0),P(﹣,﹣,1),设球心O(0,0,t),则OB=OP,∴=,解得t=﹣1,∴三棱锥P﹣ABC外接球半径R==3,∴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4π×9=36π.故选:D.12.B【解析】函数g(x)=f(x)﹣λx,∴g′(x)=f′(x)﹣λ,令g′(x)=0,∴f′(x)﹣λ=0,即f′(x)=λ有两解x1,x2,(x1<x2)∵f(x)=x3﹣3x2+2x,∴f′(x)=3x2﹣6x+2,分别画出y=f′(x)与y=λ的图象如图所示:①当﹣1<λ<0时,则f(x1)>f(x2);②若0<λ<2,则f(x1)>f(x2);③若λ>2,则f(x1)<f(x2).故选:B.二、填空题13.﹣5【解析】=+λ=(1,2)+λ(﹣1,1)=(1﹣λ,2+λ),∵⊥,∴=1﹣λ+2(2+λ)=0,则实数λ=﹣5故答案为:﹣5.14.【解析】(ax﹣1)4(x+2)=(1﹣ax)4(x+2)=(1﹣4ax+6a2x2+…)(x+2);其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4a+12a2=1,即12a2﹣4a﹣1=0,解得a=或a=﹣(不合题意,舍去);∴a的值为.故答案为:.15.【解析】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1个篮球,规定:取出一个红球得1分,取出一个黄球得2分,取出一个篮球得3分,现从该袋子中任取(有放回,且每球取得的机会均等)2个球,基本事件总数n=6×6=36,取出此2球所得分数之和为3分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2×3+3×2=12,取出此2球所得分数之和为3分的概率为p===.故答案为:.16.2【解析】由,可得N为PQ的中点,AN⊥PQ,在直角三角形F1AN中,AF1=a+c,AN=,即有∠NF1A=30°,直线PQ的斜率为,AN的斜率为﹣,由F1(﹣c,0),A(a,0),可得直线PQ的方程为y=(x+c),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3b2﹣a2)x2﹣2ca2x﹣a2c2﹣3a2b2=0,设P(x1,y1),Q(x2,y2),可得x1+x2=,PQ的中点N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c)=,由k AN==﹣,即为=﹣,即为a2c﹣3a(c2﹣a2)+a3=﹣c(c2﹣a2),化为(c﹣2a)2=0,即c=2a,可得e==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17.解:(1)因为数列{a n}为等差数列,设a n=An+B,因为{a n}的公差不为零,则,所以,因为,所以An2+(A+2B)n=A2n2+(2AB+λ)n+B2,所以.(2)由(1)知a n=n,所以,所以.18.解:(1)设甲公司与乙公司的月薪分别为随机变量X,Y,则E(X)=6000×0.4+7000×0.3+8000×0.2+9000×0.1=7000,E(Y)=5000×0.4+7000×0.3+9000×0.2+11000×0.1=7000,D(X)=(6000﹣7000)2×0.4+(7000﹣7000)2×0.3+(8000﹣7000)2×0.2+(9000 ﹣7000)2×0.1=10002,D(Y)=(5000﹣7000)2×0.4+(7000﹣7000)2×0.3+(9000﹣7000)2×0.2+(11000 ﹣7000)2×0.1=20002,则E(X)=E(Y),D(X)<D(Y),我希望不同职位的月薪差距小一些,故选择甲公司;或我希望不同职位的月薪差距大一些,故选择乙公司;(2)因为k1=0.5513>5.024,根据表中对应值,得出“选择意愿与年龄有关系”的结论犯错的概率的上限是0.025,由数据分布可得选择意愿与性别两个分类变量的2×2列联表如下:选择甲公司选择乙公司总计男250 350 600女200 200 400总计450 550 1000计算K2==≈6.734,且K2=6.734>6.635,对照临界值表得出结论“选择意愿与性别有关”的犯错误的概率上限为0.01,由0.01<0.025,所以与年龄相比,选择意愿与性别关联性更大.19.(1)证明:设点O为点P在底面ABCD的射影,连接P A,AO,则PO⊥底面ABCD,分别作OM⊥AB,ON⊥AD,垂直分别为M,N,连接PM,PN,因为PO⊥底面ABCD,AB⊂底面ABCD,所以PO⊥AB,又OM⊥AB,OM∩OP=O,所以AB⊥平面OPM,PM⊂平面OPM,所以AB⊥PM,同理AD⊥PN,即∠AMP=∠ANP=90°,又∠P AB=∠P AD,P A=P A,所以△AMP≌△ANP,所以AM=AN,又AO=AO,所以Rt△AMO≌Rt△ANP,所以∠OAM=∠OAN,所以AO为∠BAD的平分线.(2)以O为原点,分别以OM,ON,OP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因为P A=4,所以AM=2,因为AB⊥AD,AO为∠BAD的平分线,所以,所以,则,所以设平面BPD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可取,设平面PD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由,可取,所以,所以二面角B﹣PD﹣C的余弦值为.20.解:(1)设椭圆C1的半焦距为c,依题意,可得a>b,且,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2)依题意,可设直线P A,PB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不妨设直线P A:y=k(x﹣3),则直线,联立:得(1+9k2)x2﹣54k2x+(81k2﹣9)=0,则同理可得:,所以△P AB的面积为:,当且仅当3(k2+1)=8k,即是面积取得最大值.21.解:(1)f(x)的定义域为(0,+∞),,由题意知,则,解得x0=1,a=1或x0=a,a=1,所以a=1.(2)令,则,因为,所以,即g(x)在(0,+∞)上递增,以下证明在g(x)区间上有唯一的零点x0,事实上,,因为,所以,,由零点的存在定理可知,g(x)在上有唯一的零点x0,所以在区间(0,x0)上,g(x)=f'(x)<0,f(x)单调递减;在区间(x0,+∞)上,g(x)=f'(x)>0,f(x)单调递增,故当x=x0时,f(x)取得最小值,因为,即,所以,即>0.∴f(x)>0.22.解:(1)∵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消去参数β,得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x2+(y﹣2)2=4,化简得x2+y2=4y,则ρ2=4ρsinθ,所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sinθ.(2)∵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0≤α<π),∴由直线l的参数方程可知,直线l必过点(0,2),也就是圆C的圆心,则,不妨设,其中,则,所以当,|OM|+|ON|取得最大值为.23.解:(1)f(1)+f(﹣1)=|1﹣a|﹣|1+a|>1,若a≤﹣1,则1﹣a+1+a>1,得2>1,即a≤﹣1时恒成立,若﹣1<a<1,则1﹣a﹣(1+a)>1,得,即,若a≥1,则﹣(1﹣a)﹣(1+a)>1,得﹣2>1,即不等式无解,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2)由题意知,要使得不等式恒成立,只需,当x∈(﹣∞,a]时,,因为,所以当时,,即,解得﹣1≤a≤5,结合a>0,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0,5].。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第 1 页(共 22 页)
A.
B.1:2
C.
D.
4.(6 分)有几位同学为了测试某款汽车的性能,记录了该汽车沿平直公路启动、匀速行驶
和制动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如表,若汽车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第 3 页(共 22 页)
点、与 A 完全相同的小球 B 碰撞,B 平抛落至地面。该同学测得 Q 到桌面的高度 H、桌 面到地面的高度 h 及 B 平抛的水平位移 L。
(1)若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d 如图乙所示,则 d=
cm;
(2)测量小球下降的高度时,应该以球所在位置 Q 时
(选填“球的下边沿”或“球
A.运动员转弯所需向心力由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 B.运动员转弯所需向心力由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提供 C.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 D.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 2.(6 分)如图,A、B 为两等量异种点电荷,O 为 A、B 两电荷连线的中点,C、D 为某一 倾斜直线上与 O 点等距的两点,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处,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2)当选择开关接
(填“a”或“b”)档时其对应的电阻档的倍率更高;
(3)若选 a 档测量电阻,则原表盘 100μA,对应的电阻刻度值应当为
Ω;原表盘 50μA
的刻度,对应的电阻刻度值应当为
云底层面积约为 100 平方千米,若已知静电力常量与空气的介电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云层底部与地面间的电场电场强度为 2×105V/m
B.由以上条件可估算云层底面与地面构成的电电量

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广东高明一中2018届高三佛山一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二一、选择题:1.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C.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A【解析】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卡文迪许首先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B正确;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正确;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正确.2. 如图,一个轻型衣柜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光滑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顶端A、B上,再挂上带有衣服的衣架.若保持绳长和左端位置点不变,将右端依次改在C点或D点后固定,衣柜一直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改在C点,绳的张力大小不变B. 若改在D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不相等C. 若改在D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相等且不变D. 若改在C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将会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挂钩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绳子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分析绳子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时,细线与杆的夹角是否变化,由此分析拉力是否变化;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地面的压力.设绳长为L,晾衣架宽度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当绳子右端上下移动过程中,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则根据可知绳子拉力不变,C正确;若改在C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不变,D错误;3. 在真空中的x轴上的原点处和x=6a处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M、N,在x=2a处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P,假设点电荷P只受电场力作用沿x轴方向运动,得到点电荷P速度大小与其在x轴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在x=4a处速度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M、N一定都是同种负电荷B. 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C. 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D. x=4a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v-x图象,结合动能定理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判断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的方向的分布,由此判断两个点电荷的电性;根据速度变化结合功能关系判断出电势能的变化;根据最大速度对应的特点,结合库仑定律判断出点电荷的电量之间的关系.由v-x图象可知,点电荷P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点电荷P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结合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同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先沿x轴的正方向,后沿x轴的负方向,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与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点电荷M、N一定都是正电荷,AB错误;由图可知,在处点电荷P的速度最大,速度的变化率为0,说明了处的电场强度等于0.则M与N的点电荷在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库仑定律得:;所以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故C正确,D错误.4. 人造卫星a的圆形轨道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同步卫星b离地面高度为H,h<H,两卫星共面且旋转方向相同.某时刻卫星a恰好出现在赤道上某建筑物c的正上方,设地球赤道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A. a、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B. a、c角速度之比为C. b、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D. a下一次通过c正上方所需时间等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卫星的角速度.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线速度为v,则:,所以,可知a、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故A错误;设卫星的角速度为,,得,所以:,又由于同步卫星b的角速度与c的角速度相同,所以,故B错误;同步卫星b的角速度与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可得:,故C正确;设经过时间t卫星a再次通过建筑物c上方,根据几何关系有:,又,联立解得:,故D错误.5. 如图所示,物块A和圆环B用绕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在一起,圆环B套在光滑的竖直固定杆上,开始时连接B的绳子处于水平.零时刻由静止释放B,经时间t,B下降h,此时,速度达到最大.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的阻力,则A. t时刻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B. t时刻B受到的合力等于零C. 0~t过程A的机械能增加量大于B的机械能减小量D. 0~t过程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大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答案】AB【解析】t时刻B的速度可以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与垂直于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其中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与A的速度大小相等,由图可知t时刻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A正确.当B刚释放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方向与杆子垂直,B所受的合力等于mg,B向下先做加速运动;当绳子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B的重力时,B的速度最大,加速度等于0,所以B受到的合力等于0.故B正确.0~t过程A与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B的机械能减小量.故C错误.0~t过程A与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的重力势能和A、B的动能,所以0~t过程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小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物体的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知道A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6. 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初速度v0=6 m/s的物块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O点开始向右运动,O点为坐标原点,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速率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2 s时物块速度为零B. t=3 s时物块回到O点C. 恒力F大小为2 N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图象可知,物块在恒力F作用下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恒力F反向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线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恒力F和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故A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反向加速到出发点的时间,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两式解得,则动摩擦因数为,故CD正确7. 如图,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块和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木块相对地面运动位移x后二者分离.则下列哪些变化可使位移x增大A. 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B. 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C. 仅增大恒力FD. 仅稍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m和M的加速度,抓住位移之差等于板长,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时间的变化,结合位移公式分析x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的加速度为,M的加速度为,设板长为L,根据,得.木块相对地面运动位移为,则知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m的加速度不变,M的加速度减小,由上式知时间t减小,x减小,故A错误;若仅增大小木块的质量m,则m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增大,x增大,故B正确;若仅增大恒力F,则m的加速度变大,M的加速度不变,则t减小,x减小,故C错误;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m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增大,x增大,故D正确.8. 如图所示,竖直平行线MN、PQ间距离为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PQ),磁感应强度为B,MN上O处的粒子源能沿不同方向释放比荷为qm的带负电粒子,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垂直磁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设粒子速度方向与射线OM夹角为θ,当粒子沿θ=60°射入时,恰好垂直PQ射出.则A. 从PQ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B. 沿θ=120°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C. 粒子的速率为D. PQ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答案】BD9. 右下图表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平衡摩擦力时,要先 ____(填“挂上”或“取下”)钩码进行实验操作.(2)平衡摩擦力后,在小车内放入4个相同的砝码,并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量小车(包括砝码)的加速度和钩码重力,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这样操作比不在小车上放砝码而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会更___(填“准确”或“不准确”).(3)如果平衡摩擦力时过度,木板与桌面的夹角偏大,挂1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挂2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则a′ ___2a,(填“>”或“<”).【答案】 (1). 取下 (2). 准确 (3). <【解析】(1)平衡摩擦力,要反复调节高、低调旋钮使长直导轨有一定的倾角,在不挂钩码时轻推小车一下,观察到小车匀速下滑即可,故应取下钩码(2)应为该实验中需要满足小车和砝码质量远远大于钩码质量,小车的质量相对于钩码的质量越大,实验越准确,(3)平衡摩擦力过度,相当于不挂钩码时小车的外力为不为零,即存在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挂一个钩码时,,挂两个钩码时,即,,所以有10. 在某些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中会嵌入一组电阻丝,可通电加热以化解霜冻.图甲是用伏安法测量其中一根电阻丝Rx阻值的实物连线图.仪表规格如表.(1)将单刀双掷开关S2置于位置b,闭合开关S1,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可读得电压表的示数U= ___V,电流表的示数I=___A;计算得出电阻丝的阻值Rx= 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位置a,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___ 此时电流表的电流(填“大于”或者“小于”).(3)现有6根与Rx同型号的电阻丝和一个内阻为2.0Ω的电源,为了达到最快的化霜效果,请选用几根电阻丝,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进行设计连接._________【答案】 (1). 1.60V (2). 0.50A (3). 3.0Ω (4). 小于 (5).(外电阻为2.0Ω的均给分)【解析】(1)电流表选取的量程为0~0.6A,故读数为0.5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故读数为1.60V,当接开关接b时,电流表内接,电阻(2)当接开关接a时,电流表外接,由于电压表分流,所以此时电流表读数为电压表电流与电阻电流之和,故通过电阻的电流小于电流表读数,(3)当外电路电阻和内电路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化霜最快,即外电路电阻需为2.0Ω,如图所示11. 一根阻值12Ω的金属导线绕成如图甲形状的闭合回路,大正方形边长0.4m,小正方形边长0.2m,共10匝.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两正方形对角线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线框始终未动.求闭合回路(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2)电功率;(3)第1s末受到的摩擦力。

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精品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精品解析版)

广东高明一中2018届高三佛山一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二一、选择题:1.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C.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A【解析】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卡文迪许首先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B正确;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正确;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正确.2. 如图,一个轻型衣柜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光滑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顶端A、B上,再挂上带有衣服的衣架.若保持绳长和左端位置点不变,将右端依次改在C点或D点后固定,衣柜一直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改在C点,绳的张力大小不变B. 若改在D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不相等C. 若改在D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相等且不变D. 若改在C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将会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挂钩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绳子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分析绳子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时,细线与杆的夹角是否变化,由此分析拉力是否变化;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地面的压力.设绳长为L,晾衣架宽度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当绳子右端上下移动过程中,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则根据可知绳子拉力不变,C正确;若改在C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不变,D错误;3. 在真空中的x轴上的原点处和x=6a处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M、N,在x=2a处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P,假设点电荷P只受电场力作用沿x轴方向运动,得到点电荷P速度大小与其在x轴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在x=4a处速度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M、N一定都是同种负电荷B. 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C. 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D. x=4a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v-x图象,结合动能定理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判断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的方向的分布,由此判断两个点电荷的电性;根据速度变化结合功能关系判断出电势能的变化;根据最大速度对应的特点,结合库仑定律判断出点电荷的电量之间的关系.由v-x图象可知,点电荷P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点电荷P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结合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同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先沿x轴的正方向,后沿x轴的负方向,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与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点电荷M、N一定都是正电荷,AB错误;由图可知,在处点电荷P的速度最大,速度的变化率为0,说明了处的电场强度等于0.则M与N的点电荷在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库仑定律得:;所以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故C正确,D错误.4. 人造卫星a的圆形轨道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同步卫星b离地面高度为H,h<H,两卫星共面且旋转方向相同.某时刻卫星a恰好出现在赤道上某建筑物c的正上方,设地球赤道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A. a、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B. a、c角速度之比为C. b、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D. a下一次通过c正上方所需时间等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卫星的角速度.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线速度为v,则:,所以,可知a、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故A错误;设卫星的角速度为,,得,所以:,又由于同步卫星b的角速度与c的角速度相同,所以,故B错误;同步卫星b的角速度与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可得:,故C正确;设经过时间t卫星a再次通过建筑物c上方,根据几何关系有:,又,联立解得:,故D错误.5. 如图所示,物块A和圆环B用绕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在一起,圆环B套在光滑的竖直固定杆上,开始时连接B的绳子处于水平.零时刻由静止释放B,经时间t,B下降h,此时,速度达到最大.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的阻力,则A. t时刻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B. t时刻B受到的合力等于零C. 0~t过程A的机械能增加量大于B的机械能减小量D. 0~t过程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大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答案】AB【解析】t时刻B的速度可以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与垂直于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其中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与A 的速度大小相等,由图可知t时刻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A正确.当B刚释放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方向与杆子垂直,B所受的合力等于mg,B向下先做加速运动;当绳子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B的重力时,B的速度最大,加速度等于0,所以B受到的合力等于0.故B正确.0~t 过程A与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B的机械能减小量.故C错误.0~t过程A 与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的重力势能和A、B的动能,所以0~t过程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小于B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物体的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知道A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6. 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初速度v0=6 m/s的物块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O点开始向右运动,O点为坐标原点,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速率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2 s时物块速度为零B. t=3 s时物块回到O点C. 恒力F大小为2 N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图象可知,物块在恒力F作用下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恒力F反向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线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恒力F和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故A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反向加速到出发点的时间,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两式解得,则动摩擦因数为,故CD正确7. 如图,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块和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木块相对地面运动位移x后二者分离.则下列哪些变化可使位移x增大A. 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B. 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C. 仅增大恒力FD. 仅稍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m和M的加速度,抓住位移之差等于板长,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时间的变化,结合位移公式分析x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的加速度为,M的加速度为,设板长为L,根据,得.木块相对地面运动位移为,则知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m的加速度不变,M的加速度减小,由上式知时间t减小,x减小,故A错误;若仅增大小木块的质量m,则m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增大,x增大,故B正确;若仅增大恒力F,则m的加速度变大,M的加速度不变,则t减小,x减小,故C错误;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m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增大,x增大,故D正确.8. 如图所示,竖直平行线MN、PQ间距离为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PQ),磁感应强度为B,MN上O处的粒子源能沿不同方向释放比荷为qm的带负电粒子,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垂直磁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设粒子速度方向与射线OM夹角为θ ,当粒子沿θ=60°射入时,恰好垂直PQ射出.则A. 从PQ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B. 沿θ=120°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C. 粒子的速率为D. PQ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答案】BD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二、非选择题:9. 右下图表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平衡摩擦力时,要先____(填“挂上”或“取下”)钩码进行实验操作.(2)平衡摩擦力后,在小车内放入4个相同的砝码,并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量小车(包括砝码)的加速度和钩码重力,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这样操作比不在小车上放砝码而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会更___(填“准确”或“不准确”).(3)如果平衡摩擦力时过度,木板与桌面的夹角偏大,挂1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挂2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则a′ ___2a,(填“>”或“<”).【答案】(1). 取下(2). 准确(3). <【解析】(1)平衡摩擦力,要反复调节高、低调旋钮使长直导轨有一定的倾角,在不挂钩码时轻推小车一下,观察到小车匀速下滑即可,故应取下钩码(2)应为该实验中需要满足小车和砝码质量远远大于钩码质量,小车的质量相对于钩码的质量越大,实验越准确,(3)平衡摩擦力过度,相当于不挂钩码时小车的外力为不为零,即存在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挂一个钩码时,,挂两个钩码时,即,,所以有10. 在某些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中会嵌入一组电阻丝,可通电加热以化解霜冻.图甲是用伏安法测量其中一根电阻丝Rx阻值的实物连线图.仪表规格如表.(1)将单刀双掷开关S2置于位置b,闭合开关S1,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可读得电压表的示数U= ___V,电流表的示数I=___A;计算得出电阻丝的阻值Rx= 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位置a,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___ 此时电流表的电流(填“大于”或者“小于”).(3)现有6根与Rx同型号的电阻丝和一个内阻为2.0Ω的电源,为了达到最快的化霜效果,请选用几根电阻丝,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进行设计连接._________【答案】(1). 1.60V (2). 0.50A (3). 3.0Ω(4). 小于(5).(外电阻为2.0Ω的均给分)【解析】(1)电流表选取的量程为0~0.6A,故读数为0.5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故读数为1.60V,当接开关接b 时,电流表内接,电阻(2)当接开关接a时,电流表外接,由于电压表分流,所以此时电流表读数为电压表电流与电阻电流之和,故通过电阻的电流小于电流表读数,(3)当外电路电阻和内电路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化霜最快,即外电路电阻需为2.0Ω,如图所示11. 一根阻值12Ω的金属导线绕成如图甲形状的闭合回路,大正方形边长0.4m,小正方形边长0.2m,共10匝.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两正方形对角线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线框始终未动.求闭合回路(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2)电功率;(3)第1s末受到的摩擦力。

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解析版】

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解析版】

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解析版】2018年1月15日龙猫说明:2018年1月21日第二次修订,附2018年1月18日作文解析,一家之言,请批判阅读。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序图:王族、戴复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论述文,完成1~3题。

当前的中国文学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指向,一是横向地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一是纵向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学。

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

因为没有借鉴和继承,文学就无法发展。

如果把借鉴或继承视为目的、视为文学的发展方向,那就错了。

因为它不仅无补于文学的发展,而会将文学引入歧途。

科普: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横向借鉴上取得了一些成效,诸如: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借鉴了某些有益的东西。

但是,要看到,由于某些人误将手段当目的,因而在横向借鉴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

诸如:一味强调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我”,鄙薄文学的社会功用性,耻于谈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刚劲的美、雄浑的美,与伟大、壮美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和英雄主义【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已不复存在。

最新-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最新-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试卷类型:A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8 分)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从某一高度以相同速度相隔1s 先后水平抛出甲、乙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在乙球抛出后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水平方向的距离越来越大 B .两球竖直高度差越来越大 C .两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差越来越大D .两球每秒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与其质量无关3.201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体重为50m kg 的小芳在本届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

2018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理科) 201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复数31i i++等于( ).A.12i +B.12i -C.2i -D.2i + 2.已知集合{}{}|02,|1M x R x N x R x =∈<<=∈>,则()R M N =I ð( ).A.[)1,2B.()1,2C.(]0,1D.[)0,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12,e e u r u r 的夹角为45o,且满足()121e e e λ⊥-u r u r u r ,则实数λ的值为( ).D.2 4.已知,a b R ∈,则“1a b >>”是“log 1a b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0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2-B.1-C.1D.2 6.下列函数中,可以是奇函数的为( ).A.()(),f x x a x a R =-∈B.()21,f x x ax a R =++∈C.()()2log 1,f x ax a R =-∈D.()cos ,f x ax x a R =+∈ 7.已知异面直线,a b 均与平面α相交,下列命题: (1)存在直线m α⊂,使得m a ⊥或m b ⊥. (2)存在直线m α⊂,使得m a ⊥且m b ⊥.(3)存在直线m α⊂,使得m 与a 和b 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A.0 B.1 C.2 D.38.有10个乒乓球,将它们任意分成两堆,求出这两堆乒乓球个数的乘积,再将每堆乒乓球任意分成两堆并求出这两堆乒乓球个数的乘积,如此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则所有乘积的和为( ).A.45B.55C.10!D.10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9~13题) 9.如果()11sin 1x f x xx ⎧≤⎪=⎨>⎪⎩,那么()2f f =⎡⎤⎣⎦____________. 10.不等式13x x a -+-≥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11.已知点()()2,0,0,4A B -到直线:10l x my +-=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12.某市有40%的家庭订阅了《南方都市报》,从该城市中任取4个家庭,则这4个家庭中恰好有3个家庭订阅了《南方都市报》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13.如图1,为了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 ,从C 点可以观察到点,A B ,找到一个点D ,从D 点可以观察到点,A C ,找到一个点E ,从E 点可以观察到点,B C ,并测量得到一些数据:2,45,105,48.19,75,CD CE D ACD ACB BCE ==∠=∠=∠=∠=o o o o E ∠=60o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其中cos 48.19o 取近似值23).(二)必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14.(几何证明选讲)如图2,P 是圆O 外一点,,PA PB 是圆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PA 中点为M ,过M 作圆O 的一条割线交圆O 于,C D 两点,若1PB MC ==,则CD =_________.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曲线)1:sin 1C ρθθ+=与曲线()2:0C a a ρ=>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a =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sin 0,4f x x x R π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6f π⎛⎫ ⎪⎝⎭.(2)在图3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f x =在区间,22ππ⎡⎤-⎢⎥⎣⎦上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其在,22π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区“腾笼换鸟”的政策促进了区内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空气质量也有所改观,现从当地天气网站上收集该地区近两年11月份(30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单位:3)资料如下:/g m(1)请填好2014年11月份AQI数据的平率分布表并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2)该地区环保部门2014年12月1日发布的11月份环评报告中声称该地区“比去年同期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当100AQI <时,空气质量为优良).试问此人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是否支持该观点?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6,四棱锥P ABCD -,侧面PAD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60ABC ∠=o 的菱形,M 为棱PC 上的动点,且[]()0,1PMPCλλ=∈.(1)求证:PBC V 为直角三角形.(2)试确定λ的值,使得二面角P AD M --的平面角余弦值为19.(本小题满分14分)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1,12n n a S n a n n n N *==--∈. (1)求23,a a .(2)求数列{}n a 的通项. (3)设11n n n b S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52n T <()n N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曲线22:11x y E m m +=-. (1)若曲线E 为双曲线,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已知()4,1,0m A =-和曲线()22:116C x y -+=.若P 是曲线C 上任意一点,线段PA 的垂直平分线为l ,试判断l 与曲线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ln x a f x x-=.(1)若1a =-,证明:函数()f x 是()0,+∞上的减函数.(2)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直线0x y -=平行,求a 的值.(3)若0x >,证明:()ln 11x x xxe +>-(其中 2.71828e =L 是自然常数).。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奇特预言之一,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引力波的研究中有决定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对于引力波概念的提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理解:麦克斯韦认为,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爱因斯坦认为,物体周围存在引力波,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爱因斯坦的观点的提出,采取了哪种研究方法()A.控制变量法B.对比法C.类比法D.观察法2.(6分)如图,小滑块从固定的光滑轨道顶端滑下,在底端冲上水平传送带,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从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动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A.B.C.D.3.(6分)如图,半径为r的水平转台上表面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转台边缘,转台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角速度缓慢增加到ω0小物块刚好从转台边缘滑出,最终落到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随转台转动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B.小物块离开转台时其速度沿转台的半径方向C.小物块的落地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ω0+1)rD.小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为4.(6分)如图,长为L的无弹性细线一端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O点,现将小球拉至A点,细线处于伸直状态,静止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小球可以运动到等高的C点B.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率为C.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加速度大小为2.5gD.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绳子拉力大小为3mg5.(6分)在t=0时刻,甲乙两汽车从相距1.5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两汽车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t=2×10﹣2h时刻,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t=3×10﹣2h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45mC.在t=4×10﹣2h时间内,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在任意时刻总比甲车的大D.在t=5×10﹣2h时刻,甲乙两车相遇6.(6分)如图,为某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I轨道为圆轨道,II轨道为椭圆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P点,Q点为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从I轨道变轨到II轨道,需要在P点加速B.卫星在II轨道上Q点的速率可能大于在I轨道上的运行速率C.卫星经过P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Q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II轨道上从P点向Q点运行的过程中,地球与卫星的连线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是钝角7.(6分)如图,汽车在水平地面上通过一条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小船,用水平力拉轻绳,小船以速度v0从A处水平匀速运动到B处,设小船受到的阻力,汽车受到的阻力(绳子拉力除外)均保持不变,则()A.汽车做减速运动B.小船受到的拉力逐渐变小C.绳子对小船的拉力的功率不变D.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变8.(6分)如图,OA、OB、OC为三段不可伸长的轻绳,O为结点,A、B两端固定,C端连接一只弹簧秤,OA与OB之间的夹角为α(α>),初始时,OA与OC共线,OA、OB、OC均处于伸直状态,用手拉住弹簧秤并保持气示数不变,缓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OA、OB、OC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OC被拉到与OA垂直的过程中()A.O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OA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B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9.图为“估测用力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时对水所做的功”的实验图,将带喷水口的塑料瓶装满水,用手握住瓶身,使瓶身水平,迅速用力挤压塑料瓶,水从喷水口水平射出,测量相关的物理量,即可估测挤压塑料瓶对水所做的功(1)用米尺测出喷水口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射出的水的落地点到喷水口的距离为L;(2)用天平测出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0,再测出为m,则射出水的质量为(m0﹣m);(3)重力加速度为g,水从喷水口射出的速度大小为v=;(4)挤压塑料瓶对水所做的功为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1. 2017年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化学工作者研发的新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C919说法错误的是A. 机身涂料中的氢氧化铝有阻燃作用B. 发动机使用的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属于硅酸盐产品C. 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经受许多由温差带来的“冷冻热蒸”的考验D. 使用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良的耐低温等性能【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热,分解得到的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所以氢氧化铝有阻燃作用,选项A正确。

氮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所以选项B错误。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具有出色的耐热性和低膨胀系数,所以能经受许多由温差带来的“冷冻热蒸”的考验,选项C正确。

锂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元素。

把锂作为合金元素加到金属铝中,就形成了铝锂合金。

加入锂之后,可以降低合金的密度,增加刚度,同时仍然保持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腐蚀性和耐低温性以及适宜的延展性。

选项D正确。

2. 《唐本草》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璃璃。

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

文中“绛矾”为A. FeSO4·7H2OB. CuSO4·5H2OC. Na2SO4·10H2OD. KAl(SO4)2·12H2O【答案】A【解析】由上描述,晶体本来为绿色,加热后得到红色固体,所以该晶体为FeSO4·7H2O。

晶体呈现绿色,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铁为红色,选项A正确。

选项B为蓝色,其余为无色。

3. 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c均属于芳香烃B. a、b、c 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 a、b、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均有6种D. a、b、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平面中【答案】C点睛:为了解题的方便,应该牢记如下结论:在一个苯环上连接三个相同取代基的时候,其同分异构体有3种;在一个苯环上连接2个相同取代基和1个不同取代基的时候,其同分异构体有6种;在一个苯环上连接三个不同取代基的时候,其同分异构体有10种。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Y 与Z同主族。

装满XY2气体的小试管倒扣水槽中充分反应,试管液面上升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W的离子半径: Z<WB. X与Z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C. X、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沸点: X>YD. 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装满XY2气体的小试管倒扣水槽中充分反应,试管液面上升2/3,由此得到气体为NO2。

所以X为N,Y为O,所以Z为S。

W为短周期主族,原子序数又大于S,所以W只能是Cl。

由上,得到:X为N,Y为O,Z为S,W为Cl。

Z、W的离子(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Z>W。

选项A错误。

X与Z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例如(NH4)2SO4。

选项B正确。

X、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为NH3、H2O,因为水为液体,氨气为气体,所以水的沸点高于氨气,即沸点: X<Y,选项C错误。

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SO2也可能是SO3,但是两者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都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选项D 错误。

点睛:SO2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但是其漂白的原理是与带有颜色的物质化合,得到无色化合物而漂白,所以其能漂白的物质并不多。

从做实验的角度说,课本只介绍了用品红溶液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际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只能使溶液变红,无法褪色。

5. 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储能设备。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电池工作时Li+向负极移动B. Li2SO4溶液可作该电池电解质溶液C.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 含量越多D.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 2Li+ +O2+ 2e-=Li2O2【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选项A错误。

单质锂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所以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任何水溶液,选项B错误。

电池充电的时候应该将放电的反应倒过来,所以将正极反应逆向进行,正极上的Li应该逐渐减少,所以电池充电时间越长,Li2O 含量越多应该越少,选项C错误。

题目给出正极反应为:xLi++O2+ xe-=Li x O2,所以当x=2的时候反应为:2Li+ +O2+ 2e-=Li2O2,所以选项D正确。

6. 298K时,二元弱酸H2X溶液中含X微粒的分布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呈中性时: c(Na+)=2c(X2-)B. K a2(H2X)为10-7C. NaHX溶液c( H+)< c(OH-)D. 溶液pH由1开至2.6时主要存在的反应是: H2X +OH-=HX-+ H2O【答案】B【解析】溶液显中性,pH=7的时候,溶液中的HX-和X2-相等,存在的电荷守恒为:c(Na+)+c(H+)=2c(X2-)+ c(HX-)+ c(OH-),因为溶液显中性有c(H+)=c(OH-),所以得到c(Na+) = 2c(X2-) + c(HX-),选项A错误。

溶液显中性,pH=7的时候,溶液中的HX-和X2-相等,所以,选项B正确。

从图中得到当HA-占主导的时候,溶液显酸性,所以NaHX溶液显酸性,即c( H+)>c(OH-),选项C错误。

溶液pH由1至2.6时,图中看出主要是将H3X+转化为H2X,所以选项D错误。

7. 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 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 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C. 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答案】D【解析】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选项A、选项B都正确。

测定气体的总体积是利用Q气球的膨胀将瓶中的空气挤入右边进行排水量气,所以必须关闭K1、K2,打开K3。

选项C正确。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还要再打开K2,才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原因是不打开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选项D错误。

8. 蒸馏碘滴定法可测量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亚硫酸盐折算成二氧化硫)。

原理是利用如图装置将亚硫酸盐转化为SO2,然后通过碘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

实验步骤如下:I.SO2含量的测定烧瓶A中加中药粉10g,加蒸馏水300 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25mL和淀粉试液1mL作为吸收液; 打开冷凝水,通氮气,滴入盐酸10mL; 加热烧瓶A并保持微沸约3min后,用0.01000mol/L 碘标准溶液一边吸收一边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1mL;Ⅱ.空白实验只加300mL蒸馏水,重复上述操作,需碘标准溶液体积为V0mL.(1)仪器C的名称______。

仪器B的入水口为_______(填“a”或“b”)。

(2)滴入盐酸前先通氮气一段时间作用是________,测定过程中氮气的流速过快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3)①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滴定管为_________。

A.酸式无色滴定管B.酸式棕色滴定管C.碱式无色滴定管D.碱式棕色滴定管②滴定时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4)空白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5)该中药中含SO2含量为________mg/ kg。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b (3). 排除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O2干扰SO2测定 (4). 偏小 (5). B (6). I2+SO2+ 2H2O=4H++SO42-+ 2I- (7). 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标准溶夜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在30s内不变色 (8). 消除其他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9). 64(V1-V0)【解析】(1)仪器C下端有旋塞,应该是分液漏斗。

仪器B应该起到冷凝作用,所以冷却水应该下口入上口出,所以入水口为b。

(2)二氧化硫是强还原性物质容易被氧化,所以先通入N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避免氧气将二氧化硫氧化。

氮气的流速如果过快,会使一部分的二氧化硫来不及溶液在水中就被氮气带出,所以导致结果偏小。

(3)①碘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所以只能用酸式滴定管。

同时,碘的标准液实际是将碘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制得的,此时单质碘与碘离子作用形成I3-,既增大溶解度又避免了碘的挥发,而光照会促进I3-的分解,所以使用棕色酸式滴定管。

选项B正确。

②滴定时,单质碘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离子反应方程式为:I2+SO2+ 2H2O=4H++SO42-+ 2I-。

达到滴定终点时,二氧化硫都被反应完,加入的单质碘遇淀粉,使溶液显蓝色,所以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标准溶夜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在30s内不变色。

(4)本题进行空白实验的目的是:消除其他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例如:原来的水样、空气中是不是有其他杂质等等。

...............9. 二硫化钼(MoS2) 被誉为“固体润滑剂之王”,利用低品质的辉钼矿( 含MoS2、SiO2以及CuFeS2等杂质) 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钼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MoO4,其中Mo的化合价为________.(2)利用联合浸出除杂时,氢氟酸可除去的杂质化学式为________如改用FeCl3溶液氧化浸出,CuFeS2杂质的浸出效果更好,写出氧化浸出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加入Na2S后,钼酸铵转化为硫代钼酸铵[(NH4)MoS4],写出(NH4)2MoS4与盐酸生成MoS3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4)由下图分析产生三硫化钼沉淀的流程中应选择的最优温度和时间是___________。

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低于或高于最优温度时,MoS3的产率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

(5)高纯MoS2中3然会存在极微量杂质,如非整比晶体MoS2.8,则该杂质中Mo4+与M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6)已知K sp(BaSO4) =1.1×10-10,K sp(BaMoO4)=4.0×10-8),钼酸钠品体( NaMoO4·2H2O) 是新型的金属缓蚀剂,不纯的钼酸钠溶液中若含少量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可加入Ba(OH)2固体除去SO42-(溶液体积变化忽略),则当BaMoO4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的c(MoO42-)/c(SO42-)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1). +6 (2). SiO2 (3). 4FeCl3+CuFeS2=5FeCl2+CuCl2+2S↓ (4). MoS42-+2H+=MoS3↓+H2S↑ (5). 40℃,30min (6). 温度太低不利于H2S 逸出; 温度太高,盐酸挥发,溶液c(H+)下降,都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7). 1: 4 (8). 3.6×102【解析】(1)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氧应该是-2价,所以M O为+6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