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填空
一年级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一年级古诗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________。
答案:花落知多少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________。
答案:相思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________。
答案:粒粒皆辛苦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B2.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诗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D. 苏轼的《水调歌头》答案:C3. 下列选项中,哪一句诗不是描写春天的?A. 春眠不觉晓B. 春江水暖鸭先知C. 荷尽已无擎雨盖D. 春色满园关不住答案:C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陶渊明B. 王昌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A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A. 李白的《将进酒》B. 苏轼的《水调歌头》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悯农》一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2. 请解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欣赏到同一轮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默写题(每题5分,共10分)1. 默写《静夜思》全诗。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默写《春夜喜雨》全诗。
答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一年级古诗填空

1鹿柴①王维空山不人,但闻语响。
返景,复照苔。
2鸟鸣涧①王维人闲桂花,夜静春。
惊山鸟,时鸣春涧。
3 山中送别〔唐〕王维相送罢,暮掩柴扉。
春草绿,归不归?4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弹琴复啸。
深林知,来相照。
5 杂诗〔唐〕君自故乡,应知故乡。
绮窗前,寒梅著?6山居秋暝〔唐〕王维新雨后,天气晚。
松间照,清泉流。
7 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露微,轻罗已薄未更。
银筝久殷勤弄,心怯不忍归。
8 送别〔唐〕王维芙蓉花,发红萼。
涧户寂,纷纷且落。
9夜宿山寺〔唐〕危楼高,摘星辰。
不敢高,恐惊。
10静夜诗李白床前,疑是霜。
举头望,思故乡。
11古朗月行〔唐〕李白不月,呼作盘。
又疑瑶镜,青云端。
12望天门山〔唐〕李白中断楚江开,碧水至此回。
两岸,孤帆日边来。
13赠汪伦〔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
桃花潭水深,不及汪伦情。
1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满蹊,千朵万朵。
留连戏蝶舞,娇莺恰恰啼。
15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半入半入云。
此曲只应有,人间能得闻。
16 绝句[唐]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
17 草[唐]离离原,一枯荣②。
野火烧,春风又生。
远芳侵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去,萋萋满。
18池上[唐] 白居易撑小艇②,偷采。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
19 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绿蚁新醅,红泥炉。
天欲雪③,能饮无④?20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
儿童不相识,笑问客从何。
21 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高,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似剪刀。
22 回乡偶书(其二)[唐] 贺知章离别家乡岁,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不改旧时波。
23 春词[唐] 刘禹锡新妆宜面朱楼,深锁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蜻蜓玉搔头。
24 乌衣巷[唐]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燕,寻常百姓家。
25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童子,言采药去。
只在此,不知处。
26 题诗后[唐] 贾岛两句得,一吟流。
知音不赏,归卧故。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填空题精选

画鸡
【明】唐寅
()()()冠不用裁,
满()()()()将来。
()()()()轻言语,
()()()()()户开。
池上
【唐】白居易
()娃撑()艇,
偷()()()回。
()解藏踪迹,
浮萍()道()。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惜细流,
()荫照()()()柔。
()荷()露()()(),
()()蜻蜓()()()。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的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我还知道《悯农》这首诗也教导我们珍惜粮食。诗句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爱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
1.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常常是历代诗人吟颂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伴着温和的春风,春雨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__________________”。也有突如其来的,令植物们“绿肥红瘦”的春雨,如“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一年级古诗练习题

人教一年级古诗练习题一、古诗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______,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______,______。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______,______。
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______,______。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
二、古诗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夜来风雨声B. 处处闻啼鸟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2. “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A. 举头望明月B. 低头思故乡C. 疑是地上霜D. 举杯邀明月3. “红豆生南国”的下一句是:A. 春来发几枝B. 秋来发几枝C. 冬来发几枝D. 夏来发几枝4. “江南可采莲”的下一句是:A. 莲叶何田田B. 莲叶何翩翩C. 莲叶何悠悠D. 莲叶何翩翩5.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A. 每逢佳节倍思亲B. 每逢佳节倍思乡C. 每逢佳节倍思友D. 每逢佳节倍思亲三、古诗连线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 A. 李白2. 床前明月光 B. 王维3. 红豆生南国 C. 杜甫4. 江南可采莲 D. 孟浩然5. 独在异乡为异客 E. 苏轼四、古诗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是孟浩然的诗句。
()2.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诗句。
()3. “红豆生南国”是王维的诗句。
()4. “江南可采莲”是苏轼的诗句。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是杜甫的诗句。
()五、古诗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春眠不觉晓”这首诗的意境。
2.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六、古诗创作题(共20分)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首四句的古诗。
2. 请以“月”为主题,创作一首四句的古诗。
答案:一、古诗填空题答案: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
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
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
好了,写到这里吧,
今年暑假我一定回家,
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
(1)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A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填空。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
(3)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15.读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_。
_______,溪头_______。
(1)把这首词写完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中儿______。______,溪头______。
老鼠抬花轿【民间童谣】
八只老鼠抬花轿,
两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来吹号,
“呜哩哇啦”真热闹。
老猫听见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1)儿歌描写了哪些小动物?(多选题,只填序号)
①猫②兔子③老鼠④小狗
(2)根据儿歌内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咏鹅鹅,鹅,鹅,()项()()歌。
()()浮绿(),()掌拨清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
2.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读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填序号)A. 粮食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能浪费。
B. 粮食得来很容易,不用珍惜。
3. 读一读,做一做。
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
我还背诵过他写的_________。
[2]诗人感觉月亮像_______和________。
4. 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2.《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背一背,做一做。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句诗是描写______的景色。
2.美丽的江南,莲叶茂盛,莲子丰满,正是采________的时节。
3._____在莲叶间快乐的游玩,从侧面反应了人们__________的心情。
4.鱼儿在莲叶间欢快地玩耍,一会儿在_____游玩、一会儿在_____游玩、一会儿在_____游玩、一会儿在_____游玩,十分快乐。
6. 快乐阅读,轻松答题。
树妈妈放风筝秋天到了,树妈妈要放风筝了。
放几只风筝到草地,蚂蚁有家了。
放几只风筝到小河,小鱼有家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一读《咏鹅》,找一找诗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①蓝色②红色③绿色④黑色⑤白色2. 课本链接吧。
赠汪伦[唐]李白______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______。
桃花潭水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判断对错《赠汪伦》是汪伦赠给朋友的诗。
(____)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____)3. 课外阅读。
谜语像盘不是盘,立在水中央。
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伞。
[1]这篇谜语的答案是____________[2]这个东西生长在____________中,小鱼把它当成是__________。
[3]你来给大家说说他的颜色和样子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填一填,做一做。
画鸡________红冠____用裁,满身雪________将____。
平生____敢轻言语,____叫千____万户____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的作者是 ( )。
A.杜甫B.唐寅5. 读一读,回答问题。
山坡上,真热闹,大家在做广播操:一二三四伸伸腰,二二三四踢踢脚。
天天锻炼身体好。
(1)找出一个学过的三拼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2)找出两个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抄写在下面______ ______(3)大家在_____做_____。
(填序号)①广播操②山坡上③草地上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A.只有四个方向有。
B.祖国到处都有。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6年级古诗填空

1-6年级古诗文填空一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1.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又疑瑶台镜,。
3.敕勒歌(北朝民歌),阴山下。
天似穹庐,。
天苍苍,,风吹草低见牛羊。
4.绝句(杜甫),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5.宿建德江(孟浩然),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6.一去二三里(邵雍)一去二三里,。
亭台六七座,。
一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白毛浮绿水,。
2.悯农(李绅),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3.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
谁知盘中餐,。
4.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
君看一叶舟,。
6.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儿童散学归来早,。
7.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8.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
,大雪满弓刀。
二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1.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
3.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4.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
,待到雪化时。
5.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
6.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7.早发白帝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8.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
此曲只应天上有,。
9.题西林壁(苏轼),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10.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
日长篱落无人过,。
二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1. 春夜喜雨(杜甫),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3.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4.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
谁言寸草心,!5.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