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

合集下载

健康饮食教案学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

健康饮食教案学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

健康饮食教案学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健康饮食教案:学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导语: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结构和了解营养知识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有关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以帮助读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一部分:了解基本的营养原则(500字)1.1 蛋白质的重要性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从动物性食物(如肉、鱼、禽类和奶制品)或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坚果和大豆制品)中获取蛋白质。

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确保身体正常运作。

1.2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们可以从谷物、面包、蔬菜和水果中摄取。

选择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和糙米),可以提供更稳定和持久的能量。

1.3 脂肪的摄入量脂肪是提供能量、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物质。

然而,应该限制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和糖果中的反式脂肪),并选择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和鱼油)。

适量的健康脂肪摄入有助于心脏健康和维持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1.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通过摄取各种水果、蔬菜、坚果和种子,我们可以获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每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益处,因此,日常饮食中应该包含不同类型的食物。

第二部分:培养合理的饮食结构(500字)2.1 调整饮食规律建立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三餐规律,避免不规律的饮食,可以保持身体稳定供能,并防止暴饮暴食。

2.2 控制食物份量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的热量。

建议将食物分成五类,即谷物、蛋白质、蔬菜、水果和健康脂肪,并掌握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比例。

2.3 多样化食物选择多样化食物选择可以确保获取全面的营养。

在每个食物分类中选择不同的食物会使饮食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水果类别中,可以选择各种颜色的水果,以确保吸收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4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并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健康饮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均衡

健康饮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均衡

健康饮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均衡健康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膳食结构和营养均衡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并促进身体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健康饮食的膳食结构以及如何保持营养均衡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主食类的合理摄入主食类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和谷物等是我们日常膳食中的主要能源来源。

正确的主食摄入可以增加能量供给,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等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主食摄入可以占到总热量摄入的50%左右。

选择全谷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全麦面条)比选择精细加工的谷物食物更有益于健康。

二、多种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和其他有益化合物,能够预防慢性疾病,提高免疫力。

建议每天摄入5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并尽量选择新鲜、多样化的食物。

此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通常比加工的更富含营养物质。

三、适量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我们身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健康和修复组织至关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的功能和稳定血糖水平。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10-15%左右。

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家禽、豆类和坚果等。

尽量选择低脂和无脂的蛋白质食物,并避免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四、适量的脂肪摄入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但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油脂、坚果和鱼油。

同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摄入动物脂肪、人工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

五、保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身体的正常运行和各种化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膳食多样化是保持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摄入的关键。

尽量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全谷物、奶制品和鱼类等。

如有需要,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补充剂,但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合理膳食 配餐营养标准

合理膳食 配餐营养标准

合理膳食配餐营养标准
合理膳食的配餐营养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足够的谷薯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保证每天摄入200\~300克的谷类食物。

2. 保证充足蛋白质: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克的奶及奶制品。

3.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多选深色蔬果。

4. 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

5. 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 准则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二分之一。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7.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克。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
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

8. 少盐少油: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

9.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咨询营养师等专业人士。

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

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
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 、每天食用适量奶酪和酸奶、以新鲜水果作为 典型的每日餐后食品、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 萄酒的习惯等
此膳食结构的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所占比例较 低约为7%~8%、富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 蔬菜、水果摄入较高。
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
中国过去和现阶段膳食结构模式
据1982年全国性营养调查,我国人均年食物消费量为:粮 食245kg,畜禽肉类14.1kg,蛋类3—4kg,奶类3.1kg, 鱼虾类3.9kg,植物油4.1kg,动物油脂2kg,豆类及其制 品5.6kg,蔬菜112.8kg,水果10 kg,食盐4.8kg,酒 1.2kg。
如果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日本型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与 植物性食品的消费比例适当,动物性蛋白质供给量充足,每 日膳食摄人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之间比较协调均衡。
因此,在80年代,世界营养学界权威人士向各国推荐日本 型膳食结构。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膳食结构也 出现了西方化的倾向,这体现在近10年内,日本中青年人 群中富裕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长期下去造成了普遍热能过剩和某些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
以致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结肠癌一类 “文明病”的发病率上升。
第二种类型 是东方型膳食
其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膳食 类型,多见于东方发展中国家。
植物性食品热比占总热能近90%,这些国家的农业生 产、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都较落后,有的国家年人均 消费谷类与薯类达200吨。
全国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人量其中66.8%来 自于谷类食物,22%来自脂肪,11.8%来自蛋白质。
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占 70%以上、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高;

饮食结构与食物营养成分的平衡

饮食结构与食物营养成分的平衡

饮食结构与食物营养成分的平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饮食结构偏向于便捷、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导致了不少健康问题的出现。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关注饮食结构与食物营养成分的平衡。

一、饮食结构的重要性饮食结构是指每日餐饮中各种食物的比例。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身体健康的运转。

二、七大营养素合理的饮食结构需要包含七大营养素,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这些营养素都是身体所必需的,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应占到总能量的50%-60%。

它们主要存在于米、面、粮食和蔬菜中。

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物质,也是合成酶、激素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应占到总能量的10%-15%。

它们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奶制品和豆类食品中。

3. 脂肪脂肪是提供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应占到总能量的25%-30%。

它们主要存在于肉类、油脂和坚果中。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器官和组织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等。

每种维生素都有其特定的食物来源。

5. 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无机物质,包括钙、铁、锌、铜等。

矿物质的摄入量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6. 水水是构成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人体的60%以上是水分,它参与了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是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7.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益处是众所周知的。

它能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等。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粗粮、蔬菜和水果中。

三、如何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为了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种食物搭配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多种食物的搭配可以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搭配与营养需求的平衡

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搭配与营养需求的平衡

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搭配与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搭配与营养需求的平衡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

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营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合理的膳食搭配和满足营养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膳食搭配的原则以及如何平衡营养需求,帮助读者更好地护理自己的身体健康。

膳食搭配的原则膳食搭配是指通过摄入不同种类食物来获得全面的营养素。

了解膳食搭配的原则有助于人们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

首先,合理平衡宏观营养素的摄入。

宏观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基本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而脂肪则具有储能、保护内脏器官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合理的膳食应确保这三种宏观营养素的平衡摄入,以满足身体各方面的需求。

其次,注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尽管人体需要的量相对较小,但它们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和预防慢性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铁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

因此,在膳食搭配中,应确保不同种类食物的摄入,以提供全面的微量营养素。

最后,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但它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以及帮助控制体重。

合理的膳食搭配应确保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包括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营养需求的平衡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

平衡膳食不仅包括摄入各种营养素的平衡,还包括合理安排餐次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首先,合理安排餐次对于保证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一天三餐是我们常说的饮食习惯,早餐是开始新一天的重要能量补给,午餐应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满足身体活动需求,而晚餐应清淡适量,避免摄入过多能量。

合理安排餐次有助于平衡营养需求,避免某些营养素的过量或不足。

其次,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平衡营养需求的关键。

在每一餐中,应包含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食物和适量的脂肪。

营养与膳食内容

营养与膳食内容

营养与膳食内容营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膳食内容就是指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和比例。

合理的膳食内容可以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从膳食结构、重要营养素以及合理的膳食建议三个方面探讨营养与膳食内容的关系。

1. 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是指食物在膳食中的占比和搭配关系。

一个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以及奶类。

这五大类食物互补搭配可以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其中,谷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应当占据膳食结构的主导地位;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提供足够的微量营养素以及促进消化的纤维素;肉类和豆类以及奶类是人体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

合理搭配这些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

2. 重要营养素在膳食内容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而且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来自谷物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更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供应。

脂肪是维持细胞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虽然脂肪含有更多的热量,但是适量摄入对人体的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它们以微量存在于食物中,但是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3. 合理的膳食建议为了获得健康的营养与膳食内容,我们提出以下合理的膳食建议:(1)多样化食物摄入:食物的多样性可以保证我们从食物中摄取到更多的营养素。

建议每天从五大类食物中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搭配,避免长期单一的食物摄入。

(2)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无论是过多还是过少都会带来健康问题。

应当根据自身的需要合理控制每种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超过身体所需或摄取不足。

(3)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食物中过多的盐和糖摄入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盐和糖的使用,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

食品营养学 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

食品营养学 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

面条(湿切 1小标准碗 面) 1大标准碗 面条(干切 1小标准碗 面) 1大标准碗
食物 名称
单位
重量(生重)

50 1 1 1

备注 小笼包:3~4个/两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包子 1个
饺子 平均6个 50 馄饨 9~10个 50
油条 1根 油饼 1个
炸糕 1个 豆包 1个 元宵 3个 烧饼 1个
(2) 膳食调查方法:回顾法、记(查)账法、 ★称 重法和化学分析法。 询问法、食物频率法 。
称重(量)法
对某一个伙食单位或个人一日各餐食物食用量 进行称重,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称重法准确性高,可作为膳食调查的“金标准”, 用以衡量其他方法的准确性。
表1 称重膳食调查表记录表
单位 就餐人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2003哈佛膳食宝塔
2005美国农业部的平衡膳食宝塔
肉类 豆类 谷类 蔬菜类 水果类
油脂类
奶 类
脂肪、 油和食糖 适
乳类 2-3份
肉豆类 2-3份
蔬菜3-5份
水果2-4份
谷类6-11份
1992美国农业部的食物指南金字塔,各类食 物每份相应的量为:乳类1杯牛奶或酸奶,肉 类约85g,蔬菜约70g,水果约100g,谷类约 30g
2. 膳食指南:是依据营养学理论,结合社区人群实际情 况制定的,是教育社区人群采用平衡膳食,摄取合理 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
25克植物油的份量
6克盐的份量
3. 膳食宝塔:是膳食指南形象化、量化的表达形式;也 是人们在生活中贯彻膳食指南的方便工具。它提出一 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种类和量 虽然有的地方还达不到,但可以作为奋斗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维生素A、钙等微量营养 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 存在的问题。
表4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 人群 贫血患病率% 全国平均 20.1 2岁以内婴幼儿 31.1 60岁以上老人 29.1 育龄妇女 19.9

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 3.0%,农村为11.2%;

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美发达国家。




日本的食物消费构成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谷类、大豆制品、 蔬菜和海产品(动物性海产品和海藻类)等消费较多,肉类、 乳及乳制品、油脂、蔗糖等消费较少。 海产品消费量大,是日本膳食结构的一大特点,是欧美国家 的2~8倍。 如果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日本型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与 植物性食品的消费比例适当,动物性蛋白质供给量充足,每 日膳食摄人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之间比较协调均衡。 因此,在80年代,世界营养学界权威人士向各国推荐日本 型膳食结构。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膳食结构也 出现了西方化的倾向,这体现在近10年内,日本中青年人 群中富裕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以致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结肠癌一类 “文明病”的发病率上升。
第二种类型 是东方型膳食

其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膳食 类型,多见于东方发展中国家。 植物性食品热比占总热能近90%,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都较落后,有的国家年人均消费 谷类与薯类达200吨。 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少,动物性蛋白质只占蛋白质总量 的10%~20%,有的不足10%。肉、蛋、鱼不过5kg,奶 类很少。

根据1992年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次营养普查,把我 国不同收入的居民家庭,其食物消费情况与 1982 年进行比较,粮谷类食物下降了4.5%,薯类食 物下降了3.1%,而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及 其他食物比例有明显上升。

全国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人量其中 66.8%来自于谷类食物,22%来自脂肪,11.8% 来自蛋白质。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 克增加到44克。 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WHO推荐30%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 题 。 超重和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
表1 动物性食物每日消费量(克) 1992年 2002年 城市居民 210 248 农村居民 69 126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

表2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项目 1992年 2002年 优质蛋白质比例 17% 31% 脂肪供能比例 19% 28%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 70% 61%
我国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
地中海膳食结构

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橄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 每天食用适量奶酪和酸奶、以新鲜水果作为典 型的每日餐后食品、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 酒的习惯等 此膳食结构的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所占比例较 低约为7%~8%、富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 菜、水果摄入较高。 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


指出应吃什么食物才能防止威胁人类生命最危险的各种疾 病。 要求尽量减少科学术语,使用民众更易懂的通俗语言。 对象是全体健康人民,引导民众怎样选择食物、合理配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 油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七、如饮酒应限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与1992年(58克)相比,全国平均增加30.7%, 其中农村增加50.5%。
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 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 在的问题 表3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量(克/标准人日)
1982年 1992年 2002年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 处,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仍需予以高度 关注。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
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
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2002年我国居民脂肪摄入量为76.2克, (城市:85.5克,农村:72.7克)。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
中国过去和现阶段膳食结构模式



据1982年全国性营养调查,我国人均年食物消费量为:粮 食245kg,畜禽肉类14.1kg,蛋类3—4kg,奶类3.1kg,鱼 虾类3.9kg,植物油4.1kg,动物油脂2kg,豆类及其制品 5.6kg,蔬菜112.8kg,水果10 kg,食盐4.8kg,酒1.2kg。 以上膳食结构已基本能够满足人体对热能、蛋白质的数量 要求,但动物性食物所占的比重低,其供给量仅占蛋白质 总摄入量的11.4%,膳食脂肪摄人也不足,某些维生素如 维生素A、维生素B2等和无机盐如铁、钙、锌等也有轻度缺 乏。 因此膳食结构属于半温饱状态。

平衡膳食


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适当,数量 充足,膳食中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求能保 持平衡。 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就是合理地掌握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数量、质量 和搭配比例以及卫生质量要求,并通过烹调加工 来改进膳食,使之适应人体的消化功能和感官需 要,从而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求与人体通过膳食 摄人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建立起平衡关系。



其膳食的能量供给约2000~2300Kcal基本可满足人体需要, 而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来自动物性食品的
营养素不足。

这些国家人群中有蛋白质缺乏、热能不足等严重的营养缺乏 症,影响到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能力,尤其是面临
饥饿威胁的非洲某些地区。

这些国家亟待发展食用作物生产,首先是提高热能和开发廉 价植物蛋白资源。
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
第一种类型 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模式


年人均占有800~1500kg粮食 有条件用其中60%~70%转化为肉禽蛋奶, 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费达 270kg ,其中肉类多达 100kg,奶类100~150kg, 此外,还有大量的禽、蛋、蔬菜、水果等 食糖约 40 ~ 60kg ,年人均消耗粮食仅为 50 ~ 70kg 。

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 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原因

与热量和脂肪过剩、维生素A和钙、铁等微量 营养素的不足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及缺乏锻炼、 吸烟、过度饮酒等因素有关。
调整食物结构的重点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营养认识的不足,膳 食构成的改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糖尿病患病增加

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两千万,另有近两 千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
村。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 重人数为2亿人,肥胖者为六千多万人。
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男性为22.2%,女性为15.9%,男性高于女性。城 市为21.0%,农村为17.7%,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血脂异常者与高血压患病人数相同为1.6亿。
第三种类型 是日本模式

又称平衡型膳食结构模式。 它是在东方素食结构为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膳食营养
中某些合理的部分而逐渐形成的,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其特点是

植物和动物食品比例比较适当,谷类的消费量为年人均约94kg; 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为年人均约63kg,其中海产品占一半,动物 蛋白占总蛋白的50%,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相当于推荐摄 入量的4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我国居民在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高血压、
糖尿病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有大 幅度升高。
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 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6.1%。
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

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
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
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
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合理营养是健康、发育、成长以及长寿的保证。
膳食结构

是指人们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组成。
它与国家的食物生产加工、人群经济收入、饮食 习俗、身体素质等有关。

以畜、禽、肉、蛋、奶及其制品、鱼类等动物为主,蔗糖和酒 类的消费量大,淀粉类食物 不占主要地位。精制食物多,谷 物和蔬菜相对较少,食物纤维不足,人均每天仅4—6g。 每人每天平均获得能量高达3300~3500Kcal,蛋白质与脂肪达 100g和150g。 属于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过剩类型。 长期下去造成了普遍热能过剩和某些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 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 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 乡之间、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膳食构成 存在很大差别。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 构正向“富裕型”的方向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