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绪论

合集下载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

第一章预防口腔医学绪论第一节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1、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预防医学的内容:①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②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思想,③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探查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作用规律,④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并评价,制定防治对策,⑤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三级预防:1st:一级预防(病理形成前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①健康教育与促进②特殊的防护措施(社区公共卫生措施)③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2nd:二级预防(病理形成期)三早预防——阻止病理过程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①早期发现疾病②早期进行正确诊断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措施3rd:三级预防(疾病发展晚期)功能恢复——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①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②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2、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①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②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③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

★口腔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

二级预防(干预):牙体外科学,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域的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

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①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对象,②以研究个人预防保健方法为基本要素,③通过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④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⑤(口腔预防医学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3、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略)第二节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略)第三节预防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略)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第一节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流行病学定义:①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②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口腔流行病学定义:①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②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③为提供依据的科学。

第一章绪论2019.9.4

第一章绪论2019.9.4


三、口腔预防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时代
50-60年代:
• 受苏联教学模式影响预防牙医学并入口腔内科 • 龋病、牙周病社会调查病因学研究 • 氟防龋广州、东莞饮水氟化试点 • 普查普治、群防群治 • 1957年制订龋病、牙周病调查标准 • 1958年姜元川“牙病预防学” • 高氟区氟牙症调查
30
三、口腔预防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时代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 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2009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0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2011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2019年: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爱牙 主题
“刷牙漱口用牙线,洁牙护龈促健康”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 ,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口腔微生物
6
7
8
第一节 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9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预防医学是预防疾病,延年 益寿,促进人体精神健康与效 力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它通过 医生的临床实践(医学的与口 腔医学的)为个人与家庭服务, 通过公共卫生医生的公共卫生 实践为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全 社会与每个人的行动达到中止 疾病的过程。
10
11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等
定义:口腔预防医学是通 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 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 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与艺术。
一级预防(初级) 二级预防(干预) 三级预防(修复)
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 ✓ 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
牙体牙髓治疗,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
21世纪的“新型口腔医师”:
——应具备临床与社区两种技能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科学基础发展的二个重要方面:
口腔微生物 氟化物防龋
我国
1908:最早牙科诊所出现 1911:牙科学校成立,哈尔滨,北京同仁 1914:广州中国牙科学会成立,齿科学报创刊 1919:中国保牙会成立;口腔卫生月报创刊 1926:上海三星牌管状牙膏
1935:上海牙医公会,第一层口腔卫生展览 1936:上海高桥小学,牙齿检查 1942:沈阳农村学童龋蚀频度调查 1944:北京中小学生口腔调查 1945:贵州斑釉,上海消治龙(磺胺)药物牙膏 1947:氟与龋齿预防
诞生与发展时代1950-2000
明显影响预防医学发展的两个社会变革特征: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生活水平提高
国家干预预防医学的途径: 公共卫生途径 个人预防途径
87年预防教材正式出版 5所学校成立预防教研室 87年WHO/DANIDA培训班 88年WHO/WPRO运城会 88年底成立全国牙防指导组 89年:第2届国际预防牙医学大会、9月20日“爱
三、研究内容
口腔流行病学,口腔健康调查方 法,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其 他疾病的预防,口腔保健用品的开 发和使用,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口腔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口腔卫 生项目管理和口腔卫生政策等
1、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
❖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指疾 病处于病理形成前期过程,以病因预防为主 ,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强调自我保 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特殊的防护措施 ,即社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因素与疾 病发展趋势。
3、三级预防 临床预防
❖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 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防治恶化,预防并发症与后遗 症,尽量恢复口腔功能为主要目的,如恢 复器官的功能缺陷,牙列缺损和缺失等。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章 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章 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章绪论医学的社会功能是为人类提供卫生保健,现代医学已把他扩展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医疗与健康四个领域。

第一节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预防医学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促进人体精神健康与效力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它通过医生的临床实践(医学的与口腔医学的)为个人与家庭服务,通过公共卫生医生的公共卫生实践为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全社会与每个人的行动达到终止疾病的过程。

人体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可以分为病理形成前期和病理形成期两个阶段。

病理形成前期:疾病刺激物作用与机体,机体产生防御反应,互相抗争。

病理形成期:措施得当,疾病得以控制;不及时采取措施,疾病恶化,最终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可以从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介入,根据个阶段的特点与内容,划分为三级预防策略:(一)一级预防或初级预防:处于病理前期,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二)二级预防:已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阶段“三早预防”。

(三)三级预防: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对症治疗”。

二、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一)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是结合牙医学各分支学科中具体的预防问题,为了执行国家总体预防牙医卫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卫生方面进行的主要活动。

一级:氟、饮食、窝沟封闭二级:干预,牙体、牙周、正畸学及其他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三级:修复:固定、活动(二)研究对象:是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防措施为对象。

口腔临床工作口腔预防工作服务对象个体人群工作内容2~3级预防1~2级预防工作程序1.口腔检查;2.诊断;3.制顶治疗计划;4.治疗;5.付款;6.评价。

1.口腔健康调查;2.分析;3.制定预防措施计划;4.项目实施计划;5.资金筹划;6.评价。

(三)预防口腔医学的局限性:预防口腔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局限预防和控制人群口腔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但很难消除这些疾病。

预防口腔医学具有社回方面因素的局限性。

三、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社会口腔医学是研究社会环境/社会因素与人群口腔健康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归律的科学。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

三、口腔预防医学的诞生与发展(1950-1989)
WHO引领全球口腔公共卫生的脉络
第八项举措是在许国家和一些地区成立了WHO口腔卫生 保健合作中心(WHOCC)最多时达到38个。 第九项举措就是与其它国际组织联合多次召开了国际学术 研讨会, 专门对龋病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做出了科 学的分析, 并达成共识,那就是: 通过预付项目适当应用氟 化物,维护口腔卫生,并采纳有益于口腔健康的饮食习惯 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十项举措是把1994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定为口腔卫
期治疗),是疾病已经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 的早期阶段,及时采取适当的治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二)三级预防
(2) 三级预防 ( secondaryprevention ) 三级预防是指疾病已发展到严重或晚期阶段,
以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为主要目的。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研究内容
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疾病预防 口腔卫生措施
三、口腔社会医学
• 基本任务
①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福利、行为 习惯、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卫生系统的组织机 构和卫生保健体制等对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影 响及其相互作用; ②以社区为单位,以人群群体为对象进行口腔卫生 状况及其改善的策略研究和社区口腔保健模式试 点研究; ③为国家和地方决策、管理与技术实施部门提供
第一项举措(切入点)就是集中在:把无休止的口腔疾病治疗 转向预防方向,确保基本预防活动得以开展; 第二项举措就是60年代以来,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织国 际专家制定了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国际疾病分类法在 牙医学与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项举措是,70年代以来,通过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案, 把饮水氟化和其他氟化物应用作为预防龋病的公共卫生措 施,正式推荐给世界各国 第四项举措,就是在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

预防口腔医学_精华

预防口腔医学_精华

第一章预防口腔医学绪论1st:一级预防(病理形成前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①健康教育与促进②特殊的防护措施(社区公共卫生措施)③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2nd:二级预防(病理形成期)三早预防——阻止病理过程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①早期发现疾病②早期进行正确诊断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措施3rd:三级预防(疾病发展晚期)功能恢复——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①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②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2、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①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②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③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

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

二级预防(干预):牙体外科学,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域的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

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①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②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③为a.b.c.提供依据的科学。

a.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b.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c.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①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②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③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④监测口腔疾病的发展趋势⑤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第二节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第三节龋病流行病学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 *WHO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b.龋面均:…………牙面数。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引言概述: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致力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重要性、预防方法、预防措施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1.1 口腔预防医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口腔健康。

1.2 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健康的基础。

1.3 口腔预防医学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口腔疾病筛查、口腔保健指导等内容。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2.1 口腔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严重的口腔疾病会导致全身疾病的发生。

2.2 口腔疾病的治疗费用高昂,预防口腔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2.3 口腔预防医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口腔预防医学的预防方法3.1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进行治疗。

3.2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

3.3 饮食健康,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的摄入,保护牙齿。

四、口腔预防医学的预防措施4.1 注重口腔卫生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

4.2 加强口腔疾病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口腔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4.3 推广口腔保健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五、口腔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5.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腔预防医学将更加智能化,如口腔健康检测仪器的应用。

5.2 口腔预防医学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融合,形成更加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

5.3 口腔预防医学将更加重视个性化预防策略,根据个体口腔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综上所述,口腔预防医学在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口腔预防医学,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口腔健康。

同时,口腔预防医学也将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精品医学课件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精品医学课件

口腔预防医学绪论精品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口腔预防医学概述•口腔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口腔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口腔预防医学临床技术目•口腔预防医学的实践应用•结论与展望录01口腔预防医学概述1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特点23口腔预防医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达到口腔疾病预防、控制和康复的一门科学。

口腔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综合性、个性化和整体性。

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等。

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

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减轻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

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史和重要性口腔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密不可分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

口腔预防医学更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而临床医学则更注重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口腔预防医学强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而临床医学则更侧重于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02口腔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口腔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包括口腔正常菌群和致病菌的种类、分布、致病性及相互关系等。

研究口腔癌的发病机制和预防,以及与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习惯的关系。

探讨和研究各种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研究各种口腔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研究口腔疾病治疗的疗效和预后,以及康复和功能重建等。

研究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等。

研究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促进策略,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

研究口腔疾病的筛查和早期发现,以及如何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010203研究口腔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口腔健康的标准和评估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龋齿的预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6
落齿(韩愈)(公元768-824)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七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余存二十余,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水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韩愈30岁患牙周病,还不到40岁,牙齿松动开始脱落,45岁时,仅 剩10多颗松动牙齿。故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 齿牙动摇。”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公元1840年间
2、科学基础形成时代
约在1840--1949(科学基础的形成)
3、预防口腔医学的诞生与发展阶段(在1949-1989年
间)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诞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4、未来展望
整理课件
13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就有了口齿疾病
旧石器时代:
100多万年前之化石 10万年前山顶洞人颌骨发现龋
口腔预防医学
整理课件
1
第一章 绪论
一、 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 二、 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整理课件
2
第一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是通过有组织 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 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 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 艺术。
整理课件
3
二、研究对象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研究个人预防保健 方法为基本要素,通过 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 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的规律,促进整个社会 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1855 Fremy发现骨
1886:Moison分离出氟素 1893:Hillebrand首报新墨西哥温泉水氟浓度5.2ppm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0
3、三级预防 临床预防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疾病已发 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及 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治恶 化,预防并发症与后遗症, 尽量恢复口腔功能为主要 目的,如恢复器官的功能 缺陷,牙列缺损和缺失等。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二、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1、原始启蒙阶段
影响儿童心理,咬唇
整理课件
8
奶瓶龋
整理课件
9
2、二级预防 或临床前期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疾病发生前期,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 适当的治疗措施,阻止病理过程 的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如:定期口腔检查,高风险 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龋齿的充填。
二级预防 预整防理水课件平
疑难病症诊断 与治疗 •恢复器官功能障碍 •恢复生产能力或
生活自理能力
三级预防
6
1、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指疾病处于病理 形成前期过程,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 预防措施。强调自我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特 殊的防护措施,即社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因素 与疾病发展趋势。
整理课件
17
科学基础的形成与临床科
学发展时代1850年~1950年
❖ 1632—1723:列文虎克(A.V. Leewenhoch) 发现

口腔是细菌世界
18世纪:Fauchard,(法),J. Hunter(英)合
编《实用牙病论集》
18-19世纪:牙科器材闻世
1838:美巴尔的摩第一所牙学院建立
1839:创办第一本牙科杂志
1889:法,巴黎第一整理次课件世界牙科大会
18
口腔预防科学基础发展的二个重要方面:
口腔微生物 氟化物防龋
整理课件
19
口腔微生物
1880-1896: W.D. Miller《人类口腔微生物学》(1889)提
出龋病病因的化学细菌学说
1883:提出“牙周病可能为多种因素的内源性感染”,“人类口
整理课件
15
陆游-“龋齿” (公元1125-1210)
人生天地间,本非金石坚。 况复历岁久,蠹坏无复全。 龋齿虽小疾,颇解妨食眠。 昨暮作尤剧,颊辅相驹联。 欲起懒衣裳。欲睡目了然, 恨不弃残骸。蜕去如蛇蝉, 或当学金丹,挥手凌云烟。 逢师定悠悠,丹成在何年。
-这首诗表明,陆游患龋齿引发急性牙髓炎时 的痛苦神态。中年之后,牙周病处缠身,赋诗 150多首与牙病有关。
新石器时代:
1万至4千年前人头骨发现龋(5.2-8.5%)和严重的牙周病 河南成皋广武镇出土人骨患龋19.5%、牙周病66.7%
文字记载5千年:
公元前约1400年殷嘘甲骨文有“疾齿”“疾口”与龋之记 载
整理课件
14
原始启蒙时代
公元前14世纪-1850年
早期牙病预防意识与实践:
漱口、咽津、叩齿、牙签、揩齿、 植毛牙刷与刷牙、中药牙膏、洁石剂、 沙糖损齿
产生疾病刺激因素
临 床 水 平 组织
变化
宿主,刺激物相互作用
宿主反应恢复(由强变弱或恢复正常)
症状与 体征
缺损 功能 丧失
病理形成前期
病理形成期
衰竭 死亡
健康教育与促进
•信息,指导 •技能师范 •营养指导 •自我保健
特殊防护
•社会预防措施 •监测危险因素 •监测疾病趋势
初级预防
早期诊断与 适当治疗 完全恢复
整理课件
4
三、研究内容
口腔流行病学,口腔健康调查方法,龋病和 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其他疾病的预防,口腔保 健用品的开发和使用,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口腔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口腔卫生项目管理 和口腔卫生政策等
整理课件
5
人类疾病发展史与三级预防策略
人类疾病自然发展史
致病因子(细菌)相互关系 宿主 环境 时间
腔是个感染灶”
1896-1905:plant等发现杆菌,螺旋体与急性牙周炎有关,链
球菌与慢性牙周病有联系
1911: Hunter提出感染的牙可引起许多系统性紊乱
1914: Rosemor报导《感染牙分离出的链球菌可定殖于实验动
物》
整理课件
20
氟化物
1771:Schule(化学家)发现氟素 1805:Morichini发现人牙釉质含氟化物 1822:Berzelius猜想水中存在氟化物 1846:Wilson发现水中存在氟化物首次从海水中查出氟化物 1847:Ficinus釉质牙本质存在氟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