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布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园林背厅。
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
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
前厅通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贵尊荣。
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
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泉等装饰物。
2.主体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
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
它们通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
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
古典园林的布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五种。
中国古典园林讲解

网师园
3. 混合式园林
综合自然式和规整式两种庭园的特点,并且 两者风格所占比例差不多的园林。
北京中山公园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
借
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 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 “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 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 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 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顺德的清晖园
顺德的清晖园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分 1. 规整式园林 这类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 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显示人为的力量。
天安门广场
斯大林广场
南京中山陵
2. 自然式园林
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 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留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一)从利用自然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左右 (二)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期 公元前3—公元3世纪 (三)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的两晋南北 朝 时期 公元265—589年
(四)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
盛的隋、唐时期
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 法即为夹景。
夹 景
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 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 便是框景。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框景
框景
松风水阁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与特征基本分类:1.皇家园林:这类园林主要供皇室使用,是中国皇家宫廷建筑的组成部分,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代表性的有北京故宫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这类园林主要由贵族、富商或文人所建,规模相对较小,注重艺术性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代表性的有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等。
3.寺庙园林:这类园林主要供佛教寺庙及寺内僧侣修行之用,具有宗教色彩。
代表性的有重庆大佛寺、成都武侯祠等。
4.文人园林:这类园林主要由文人墨客所建,注重景观的雅致与品味,常与书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结合。
代表性的有苏州退思园、杭州狮子林等。
特征:1.园林体块组织: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采用“三进院落”的布局,第一进是大门、走廊等,第二进是主体的植被景观,第三进是居住区或者内园。
每个进院都要经过精心设计,通过门廊、廊舍、石桥、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使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整体。
2.人工湖泊:中国古典园林以水景为主要特色之一,常常在园林内布置人工湖泊。
湖泊可以将不同的景观元素连接起来,形成景深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湖泊常常用石桥和岛屿相连,增加景观层次感,同时也可以供人游览、垂钓和观赏。
3.人工山石:中国古典园林以人工山石为主要景观元素之一、通过创造性地塑造假山、奇石等人工山石,园林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富有趣味性的景观效果。
假山和奇石的形状和造型多样,常常与树木、花草和水景相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
4.园林结构的多样性: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常常在一个园林中设置多个景点。
园林内的各个景点之间通过小径、曲桥和转角相互衔接,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景点序列。
而每个景点也经过精心设计,细节之处考究,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细节和规则的追求。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分类和特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这些园林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高峰,也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类型、特色及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特色及特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类型: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一般规模较大,在艺术风格上以庄重华丽为主,在规则中求得变化,在华丽中求得闲雅。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统治阶级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艺术风格的改变,皇家园林从密集而庄严的宫殿建筑群的园林逐渐演变为自然的山水型园林风格。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最早出现汉代,和皇家园林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区别,后来由于文人参与造园,园林与文学、绘画关系密切,更加抒情写意,使私家园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江南私家园林。
3)、寺庙园林寺庙园林常选择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较美的山水胜地,建筑能和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是贫苦百姓借朝拜进香可以进入的园林,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
由于许多寺庙园林将自然风景渗入了人文景观,逐渐发展为今天的风景名胜区。
4)、自然风景园林自然风景园林是人们把具有天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经过逐渐开发建设而形成的著名游览点。
古代称为景并有赋予诗意的名称,一个风景园林往往有多个景,如杭州西湖十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济南大名湖八景等。
这些景往往在景观最好的地点,并在最好的观赏位置布置园林建筑。
建筑的布置和设计以突出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为目的。
2、中国古典园林地方特色1)、江南园林江南园林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凿池堆山、栽花树木,结合各式建筑布局经营,因势随形、匠心独运,创造出一种重含蓄、贵神韵的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江南园林堆山多用太湖石和黄石,石量应用很大,掇制假山或峰石散置特置手法多样技艺高超。
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种类繁多,园林植物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多自然种植以落叶树为主,配合常绿构成四季景观。
建筑以乡土建筑为创作源泉,个体玲珑轻盈、空间通透,多用白墙、灰瓦、青砖,建筑形式极其丰富多彩,工艺水平精致。
园内各式各样空间:山水空间、建筑空间、庭园空间、天井等,空间富于变化适于静态和动态观景。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19 -
三 明 学 院
- 20 -
三 明 学 院
代表:颐和园、北海公园、避暑山庄。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 富丽堂皇、体型高大。显示着皇家气派和皇权的 至尊。
- 21 -
三 明 学 院
- 22 -
三 明 学 院
- 23 -
三 明 学 院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离宫御苑三种类型。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 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 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 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其 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反映了一个朝代的盛衰与国力的 强弱。
- 16 -
三 明 学 院
颐和园是我国现 存规模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万寿山前景区
- 17 - 三 明 学 院
北京御花园
北京静宜园
- 18 -
三 明 学 院
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富厚财力,占 据大片的地段来营造园林供一己之用,规模之大, 艺术水平之高远非私家园林可比。 凡与皇帝有关的起居环境如宫殿,坛庙,园 林乃至都城,莫不利用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来显 示皇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普天之下每寸土地,没有不是王的地。四海之 内每个人,没有不是王的臣。 )
-5-
三 明 学 院
-6-
三 明 学 院
留园
-7-
三 明 学 院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艺术表现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贵族、皇帝和富有人家的庭园,是人们追求自然和谐、追求精神寄托的场所。
其设计理念融合了中国哲学、文化和审美观念,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布局和空间格局的安排。
园林的整体布局通常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等不同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色。
前院通常是一个门厅或者花坛,作为园林的入口和过渡区域。
中院是园林的核心区域,通常有山水、假山、水池、亭台、廊榭等景观,形成了一幅具有艺术意境的景象。
后院则是一个私密的空间,通常有花园、花坛、小桥流水等景观,供主人休闲娱乐。
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是假山。
假山是用石材堆砌而成的,模拟山水景观的造型。
假山的设计可以是自然山水的模拟,也可以是寓意和象征的表达。
例如,一座假山可以模拟一座著名的山峰,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另一座假山则可以象征着长寿和幸福,通过奇石的摆放和植物的种植来表达。
水池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之一。
水池的设计通常有多种形式,如圆形、方形、曲线形等。
水池的水质要清澈透明,水面要平静如镜,以反射周围的景色。
水池中常常种植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增添了园林的生机和美感。
园林中的亭台、廊榭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
亭台是园林中供人休息、观赏风景的小建筑物,通常建在水边或山腰,为游人提供一个欣赏景色的场所。
廊榭则是园林中供人避雨、遮阳的长廊,也是游人游览的路径。
亭台、廊榭的设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其融入园林的整体布局。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还常常运用园林艺术中的一些技巧和手法,如回廊、穿堂、曲径和拱桥等。
这些设计手法既能增加园林的美感,又能带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回廊和穿堂可以连接不同的景点,形成一个环绕的路径,使人们可以一览园林的全貌;曲径可以引导人们在园林中徜徉,增加探索的乐趣;拱桥则起到连接两岸的作用,让人们可以跨越水面,欣赏园林的美景。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珍宝。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官府园林。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极为精湛,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艺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扬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富有的士人、商贾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群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
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园、拙政园、虎丘等。
三、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寺庙内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上层人群对佛教信仰的追求。
寺庙园林主要分布在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灵谷寺、天竺寺、灵隐寺等。
四、官府园林
官府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官府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
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官府园林主要分布在扬州、南京、杭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瘦西湖、清明上河园、养育院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珍宝。
分类上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官府园林,每一类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当珍视古典园林,传承其精神和文化,让其永存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扬州的个园、休园、影园、何园,上海的豫 园等。
3. பைடு நூலகம்观园林
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 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是理性美,它的产生开辟了 对园林景观对象的理性探索和领悟,并影响到整 个园林艺术,它也创造了一些别具特色的景观形 式并对以后的园林创作产生了影响。
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 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 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
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将私家别墅营建 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可称为 山林别墅;如湖南大庸县的张家界、四川 松潘县的九寨沟等都可以称上自然山水园 林
二、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
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 园等。
皇家园林是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皇权意识,对自然的态度则 是倾向于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皇家气派。皇家园林的 人工气息浓厚,往往以人工美取胜,自然美仅居次 要的位置。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皇帝)、 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 崇陵(光绪皇帝);后陵三座:泰东陵、 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此外,还有 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 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 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运用艺术手 法,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改造地形及营造 建筑,创作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 游憩和调剂生活之用。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布
学习目标:
了解几种常见的园林分类标准,掌握不同类 型的园林的特点和地域分布,通过本章学 习巩固前面所学的园林发展史内容,并为 接下来的园林艺术创作打基础。
人工山水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 城镇内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 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 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代表如苏州园林,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 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藕园、狮子林等。
2. 天然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往往利用天然的真山真水,在 因势利导的情况下,作出一些局部调整, 并加以建筑和花木(有时还放养动物), 组合成供人游历观赏的园林
私家园林特点
A:规模较小 风格淡雅精致 空间有限,建筑小巧玲珑,常用假山假水 色彩淡雅素净 B:造园手法丰富多彩 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
C:多处市井之地,常取内向式布局
内向式布局: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 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 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 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 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 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 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 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 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 趣味。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布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 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三种分类法: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一、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1. 人工山水园 2. 天然山水园
1. 人工山水园
我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 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人工山水园是以人为堆叠的假山和开凿的 池,来充作自然山水,力求在小环境中表 现大自然。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山、水、 植物和建筑。由于人工山水园更加集中的 反映了人的艺术创造力和造园思想,因此 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 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地主、缙绅等所私 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 山庄、别业、草堂等。
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对自然的 态度主要是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 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 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4.陵寝园林
陵寝园林是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 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中国古 代社会,上至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商富 大贾,皆非常重视陵寝园林。陵寝园林包 括地下寝宫、地上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陵寝园林是历代帝王按照“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的,亦即模 仿皇宫修建的。
在陵寝周围都有大面积陵园,特点是封土 为陵,规划整齐划一,选址修陵讲究风水, 陵园规模宏大,建筑群集中,院落层次起 落明显,布局讲究中轴对称。
寺观园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寺观外园林 即在寺观外围对风景优美 的自然景观加以经营,形成以寺观本身为 主体的园林。
二是寺观内部园林绿化
三是在寺观中或一侧建独立的园林。
寺观园林的特点:
A:公共性 不同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私有性。寺观 对广大的香客、游人、信徒开放。 B:较稳定的连续性 C:选址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般重视因地制宜,因势制胜, 大多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名山大川,古迹胜地。 D: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 E: 注重超脱尘俗的精神审美功能。
皇家园林主要特点:
A: 规模宏大 气势宏伟 占地面积大,建筑体 型大,真 山真水较多
B:主体建筑统帅全园,居于支配地位 尺度较大、色彩丰富、风格庄重
C: “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组布局方式, 南北向轴对称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 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总体观察是宏伟、壮观、肃穆、庄严。
著名的陵寝园林: 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孔林
清朝的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 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 城以西,称为西陵。从雍正皇帝起,实行 昭穆之制,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 于一地。乾隆时又下诏定父子死后不葬一 地的制度。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 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 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 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 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 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 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 和136个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