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
关于移步换景 定点观察 寓情于景的作文

关于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寓情于景的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寓情于景的作文(1)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
黄山有四绝“云海、温泉、奇松、怪石”,这四绝闻名中外。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
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看看呢,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黄山最高峰是莲花峰。
海拔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攀登它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们继续往前走,百步云梯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它就像从天上挂下来的梯子一样,令人生畏。
大家都奋力山上爬,由于路滑,都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就跌落下去。
爬到一半,我回头一看,吓得我头昏目眩,手脚发软,我赶紧转过身,抓紧栏杆。
经过努力终于到了山顶,放眼望去,真美啊!云雾在脚下徘徊流动,我好似来到了“仙境”。
来到笔架峰,它的上面有块尖尖的石头,是三角形的,也就是笔尖,下面是一块长方形,就是拿笔的地方,笔尖上有一棵小小的松树,就是“笔架峰”。
黄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美丽,真是移步换景,风光无限啊!今天我看到的黄山,确实是风景秀丽。
关于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寓情于景的作文(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反复品读,觉得此诗充满了绘画美。
作者的观察角度在相互变幻着,似如赏景中的“移步换景”。
环绕的诗句简洁而满蕴人生的哲理,不逊于那些多姿多彩的长诗。
自然万物在影响着我们:草枯萎,会心凉;嫩草探头出地,会欣喜;乌云包天,雨如滂沱时会沉闷;云升雨停,重见阳光时,会豁然开朗;田里的稻子残枝败粒时,会忧愁;秋风在挑逗金稻时,会感欢喜雀跃……同时,我们也在影响着它们。
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游记作文

最后我走到了公园的山顶。从这里放眼望去,整个森林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那一片片的树林,那一湾湖水,还有那弯弯曲曲的小路,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又回想起在大门处的观察,一路上的移步换景,这森林公园真是让人流连忘返。真是挺不错的。
到达古镇入口的时候,我先站定在那儿观察。入口是一座很有些年头的石拱桥,桥栏上刻着一些简单又古朴的花纹,有像云朵一样的曲线,还有点点像是梅花的形状。桥面上的石头被磨得光溜溜的,很是平滑。我能想象到这么多年,经过这座桥的人该有多少,鞋底和桥面不停地摩擦,才有了如今这副模样。
再往前,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大门是木质的,有两个巨大的门环。我在四合院门口这个定点停下仔细端详,门环都生锈了,呈现出一种暗红色。我轻轻推开大门,院子里很乱,一地的树叶和杂物,但角落里却有几盆开得正艳的花,有黄色的小雏菊,在一片衰败中显得格外精神。旁边有只慵懒的大花猫趴在那里晒太阳,看到我进来,也只是微微抬了下眼皮,又继续睡觉。
我走过石拱桥,步入古镇。这一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感受着移步换景的乐趣。古镇里的屋子大多是那种木质结构的,一家挨着一家。窗户很复古,是那种雕花的木质窗,从里面透出暖黄色的灯光,感觉很温馨。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家卖糖画的小店。店里的爷爷手脚可麻利了呢。我就站在他店门口这个定点仔细看着他做糖画。只见他先把糖稀熬好,然后舀了一勺在石板上开始作画。
篇二《逛老城区》
周末,我决定去老城区溜达溜达。
我先来到老城区的入口,这是一个充满年代感的牌坊。我站在牌坊下定点观察,这个牌坊高大且破旧,石头上有些细微的裂痕。牌坊的顶部像是一本打开的书,左右两边还雕刻着一些龙凤的图案,只是龙凤的模样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毕竟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作文高一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作文高一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这个主题听起来像是高级的写作任务,其实可以变得很有趣。
我打算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视角来看看这个题目怎么轻松搞定。
这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好朋友决定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散步,顺便练练写景的技巧。
我们仨——我,李明,还有小张——总是能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到乐趣。
刚开始,大家都很认真,试图把公园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写下来。
不过,不出意外,李明很快就把我们拉入了“闲聊模式”。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棵树特别像漫画里的怪物?”李明指着一棵树,眼里带着调皮的光芒。
“哪儿像了?我看就是一棵普通的树。
”小张摇摇头,显然不太买账。
“真的,我觉得这树就像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们。
”李明说着,摆了个夸张的表情。
“哈哈,你别说,这样一想,还真有点像。
”我忍不住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于是,我们决定从“怪树”开始,移步换景。
我们每个人负责描述公园里的一个角落,尽量用点幽默的方式,免得写出来的文章像枯燥的教科书。
小张走到一片草坪上,开始了她的观察任务。
“这里的草地非常有趣,不同的绿色就像调色盘上的颜色一样。
你看那块草地,像是调皮的小孩在地上随便撒了一些绿色颜料。
”“哈哈,小张你描述的真生动,我都能想象到那个‘调皮的小孩’了。
”我打趣道。
接着,我们在公园的小池塘边站定。
“这里有一群鸭子,它们就像一堆漂浮的小黄球,游来游去,有时候还会停下来,在水面上做‘浮动舞蹈’。
”我开始写我看到的景象,脑袋里一直想着如何把它描述得有趣点。
“哇,你们描述的都好有趣!”李明在旁边笑着说,“我怎么感觉我的任务是找个好笑的角落来描述?”我们接着走到一个凉亭旁边,那里坐着一些闲聊的老人。
李明决定给他们也来个观察。
“这些老人就像是公园的‘智慧图书馆’,他们坐在这里,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就像讲古老的传说。
”“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听听他们的故事了。
”我感叹道。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都觉得这次的定点观察变得轻松愉快了。
原本以为会很无聊的写作任务,竟然成了我们之间的小乐趣。
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作用

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作用《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作用》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去逛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园林。
这座园林就像是一个绿色的宝藏,每一处角落都隐藏着惊喜。
刚踏入园林,我和朋友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
我们站在入口处的小亭子里,这就是一个定点观察的好位置。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仔细地打量着周围。
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湖面,湖水清澈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垂柳的婀娜身姿。
那垂柳就像一个个绿色的仙子,长长的枝条随风舞动,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园林的古老故事。
湖中心有一座小巧的石桥,桥身弯弯的,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湖面。
桥的那头是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坛,各种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身旁的朋友不禁感叹道:“哇,这景色简直太美了!就这么站着看,都感觉像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呢。
”定点观察的妙处就在这里,它能让我们像钉子一样定在一个地方,然后全方位、细致地欣赏周围的景色,捕捉到每一个精彩的细节。
就好像我们用放大镜去看一幅画,那些原本可能被忽略的小美好都被一一放大,收入眼底。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呢?接着,我们决定沿着园林的小径漫步前行,这时候就用到了移步换景的方法。
我们每走一步,眼前的景色就像幻灯片一样切换。
刚走过那片湖,旁边就是一片竹林。
竹子高高瘦瘦的,一节一节的,像一个个挺拔的战士。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朋友好奇地伸手去触摸那竹叶,感受着它的细腻和坚韧,嘴里还念叨着:“这竹叶好特别啊,就像一把把精致的小剑。
”我们继续往前走,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了一条蜿蜒的小溪。
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像是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
溪边有几块大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兔子,还有的像大蘑菇。
我们坐在石头上,把脚伸进溪水里,感受着溪水的清凉。
朋友笑着说:“这一路走来,就像在翻阅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每一页都有不一样的情节。
”移步换景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它让我们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景色,体验到一种动态的美感。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学会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2、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会应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教学前准备1、范文《荷塘月色》2、选好学生写景观察地点第一课时1、下发范文《荷塘月色》2、分析范文写景方法A、范文共写了哪些景?荷塘、月色、荷塘四周B、作都是否一开始就写了荷塘之景?荷塘四周路的一旁(点明此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移步换景)C、作者写荷塘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此讲明什么是定点观察)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弥望的荷叶(看)开着的荷花上荷花花苞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荷香(发挥想像,用上修辞)(想)定点观察荷塘闻像闪电荷波(看)叶下的流水(看)下3、作者写月光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写了哪些地方的月光?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讨论形成板书照在叶子、花上下月光上4、作者写了荷塘四周什么景?按什么顺序写的?形成板书:远近高低都是树,将荷叶围住整体树梢上的远山远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想像)四周的树树上的蝉声(听)水里的蛙(听)近局部5、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并形成整体板书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小煤屑路,荷塘四周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荷塘,月光,荷塘四周等景,在写景时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荷塘的月色写得静悄,朦胧,传神。
(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6、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翠竹公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2、指明观察重点―――翠竹公园的翠竹林3、观察方法指导仿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方法及写作顺序指导观察景物的角度,形成题纲。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作文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来一场特别的旅行,用一种叫做“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神奇方式,去感受一个有趣的地方。
咱们先来到了公园的大门口。
一瞅这大门,古色古香的,就好像在跟我们说:“欢迎来到奇妙世界!”走进大门,右边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块大大的绿毯子。
草地上还有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那风筝飞得高高的,孩子们笑得那叫一个欢实。
接着咱们移步向前,来到了一个小湖边。
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小鱼小虾在嬉戏。
湖中心还有几只鸭子悠闲地游来游去,时不时还扎个猛子,逗得岸边的人哈哈大笑。
再往前走,是一片花园。
哇塞!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站在这儿,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那花香,简直能把人的心都给陶醉了。
沿着石子路继续走,就到了一个小亭子。
这亭子造型别致,飞檐翘角。
我走进亭子,坐下歇歇脚,抬头看看天空,蓝天白云,美得就像一幅画。
咱们来到了公园的游乐场。
这里可热闹啦!旋转木马欢快地转着,小朋友们的笑声此起彼伏;过山车呼啸而过,惊叫声响彻云霄。
怎么样,这场“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旅行不错吧?下次咱们再一起去别的好玩的地方逛逛!。
游记作文移步换景定点观察650

游记作文移步换景定点观察650我特别喜欢去公园玩。
一进公园的大门,就能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上有好多五颜六色的小花,像星星一样点缀着草地。
往左边走,是一个小湖。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湖底的石头和小鱼。
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快活了。
我在湖边蹲下来,把手伸进水里,湖水凉凉的,还有小鱼轻轻碰我的手,痒痒的。
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像鸭子一样在水上划来划去。
沿着湖边的小路再往前走,有一座小亭子。
小亭子是红色的,古色古香的。
我走进亭子,坐在里面的石凳上休息。
从亭子里望出去,能看到公园的好多景色。
远处有几棵大树,大树的枝叶很茂盛,像一把把大绿伞。
树下有一些老人在打太极拳,一招一式可认真了。
离开亭子,我又走到了一片树林里。
树林里很安静,只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就像有一片片金色的小镜子。
我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感觉特别开心。
这个公园真的特别好玩,每次来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去动物园可有趣啦。
刚到动物园门口,就看到好多人在排队买票。
走进动物园,首先看到的是猴子山。
猴子山上有好多小猴子,它们跳来跳去的。
有的小猴子在互相抓痒痒,有的在抢游客扔的食物,还有的在妈妈怀里撒娇呢。
我看到一只小猴子把香蕉皮顶在头上,像戴了一顶帽子,特别滑稽。
接着我来到了长颈鹿馆。
长颈鹿可高了,它们的脖子长长的,伸着脑袋吃树叶。
我仰着头看它们,脖子都酸了。
长颈鹿的腿也很粗,像四根大柱子。
我拿了一根树叶去喂长颈鹿,它的舌头一卷,就把树叶卷走了,还舔了舔我的手,湿湿的。
再往前走是虎山。
老虎威风凛凛的,身上的花纹特别好看。
一只老虎在山洞里趴着睡觉,另一只老虎在外面走来走去,好像在巡逻一样。
它的眼睛大大的,看起来很凶猛。
我有点害怕,站得远远的看它。
从虎山出来,我又去看了孔雀。
孔雀的羽毛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
我想让孔雀开屏,就在它面前转圈圈,还拍手。
突然,一只孔雀真的开屏了,就像一把彩色的大扇子,太美了。
在动物园的这一天,我看到了好多可爱的动物,真舍不得离开。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游记作文初中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游记作文初中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移步换景定点观察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望外公外婆,他们家住在一个很美的小村子里。
第一天到达村子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村子里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和漂亮的花朵,空气也非常清新。
爸爸说,我们可以在村子里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先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在这个点观察一次,看看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我们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把外公家门口的一棵大树作为观察点。
这棵树很高大,树干上有很多有趣的花纹,还有一个小鸟窝藏在树枝里。
第一次观察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
树木和花朵都沉睡着,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爸爸说,清晨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
大概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再次回到观察点。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村子里开始热闹起来。
有人在浇花,有人在遛狗,还有小朋友在外面玩耍。
树上的小鸟也开始啾啾叫个不停。
中午时分,阳光变得很毒辣,村里的人都回到家里乘凉去了。
树下的影子变得又长又圆,像是一把大伞撑开了。
偶尔还会有车从路上驶过,发出隆隆的声音。
傍晚时分,天色开始暗下来,路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
家家户户也开始亮起灯火。
树下的影子慢慢变小,最后消失不见了。
爸爸说,夜晚是最神秘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周围的东西,所以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们一直观察到很晚,直到月亮高高挂起。
爸爸说,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发现世界其实是在不停变化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第二天一早,我就拽着爸爸妈妈又去了观察点。
我发现,这个游戏好像永远也玩不腻,因为每时每刻景色都在变化,永远有新鲜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
这几天里,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不仅亲近了大自然,还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从现在开始,我要时刻睁大眼睛,好好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篇2标题:小小探险家的大大惊喜大家好,我是小小探险家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颐和园美丽的风光,那么究竟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在写出如此美丽的景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学习。
二、分析《颐和园》写作方法
1.作者写颐和园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在此讲明什么是移步换景)
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
长廊(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
万寿山脚下(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
)
万寿山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颐和园
昆明湖(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
2.作者写长廊抓住什么特点来写?
讨论形成板书
长: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长廊
美:横槛上五彩的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3.作者写了脚下万寿山和登上万寿山看到的哪些景物?这些景色都有哪些特点?
形成板书:
脚下: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佛香阁、排云殿
耸立半山腰琉璃瓦闪闪发光金碧辉煌
万寿山
山上:树丛、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白塔
葱郁黄的绿的朱红静、绿慢慢滑过古老
三、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
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颐和园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长廊、万寿山等景。
(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
四、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
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校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
2、指明观察重点―――校园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