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分析传感器

合集下载

独立成分分析在传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五)

独立成分分析在传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五)

独立成分分析在传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五)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是一种在信号处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分离混合信号中的独立成分,从而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在传感器信号处理中,ICA能够对多个传感器获取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和解耦,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提取和分析。

一、传感器信号处理的挑战在传感器网络中,常常会遇到多个传感器同时采集到的混合信号。

这些混合信号可能由于传感器位置、环境干扰等因素而产生相关性,使得信号之间相互影响,难以单独进行信号分析和提取。

这就给传感器信号处理带来了挑战,需要采用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和提取信号的方法。

二、独立成分分析原理独立成分分析是一种基于统计原理的信号处理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独立性假设来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

假设混合信号是由多个独立的成分线性组合而成,ICA的目标就是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这些独立成分。

在实际应用中,假设有n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混合信号可以表示为x(t) =As(t),其中x(t)是混合信号,A是混合矩阵,s(t)是独立成分信号。

独立成分分析的目标就是根据x(t)来估计出A的逆矩阵W,从而得到s(t)的估计值。

三、 ICA在传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在传感器网络中,常见的应用包括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

以语音信号处理为例,当多个传感器同时采集到不同说话者的声音信号时,这些信号会混合在一起,导致信号的分离和识别变得困难。

利用ICA方法可以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不同说话者的声音信号的提取和识别。

在图像处理领域,当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同一场景时,由于拍摄角度和光线等因素的不同,会使得图像信号产生混合。

利用ICA方法可以对混合图像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的提取和分析。

在生物医学领域,传感器常常用于采集心电图、脑电图等生物信号。

这些生物信号在采集过程中往往受到多种干扰,导致信号的混合和相关性增强。

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成分分析仪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仪器。

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人体组织的成分比例,从而得出人体的脂肪含量、肌肉含量、水含量等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成分的分析。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于个人健康状况的了解需求。

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身体成分,比如脂肪含量。

身体的脂肪含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状况。

过高的脂肪含量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而人们的身体成分一般包括脂肪、肌肉、水分等,这些成分的比例也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阻抗法来进行身体成分的测量。

电阻抗法是一种将微弱电流通过人体组织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流的阻抗来推算身体组织的成分。

通过电阻抗法,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测量人体的体脂含量、肌肉含量、水含量等关键指标。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

只需要将手柄或脚板等电极与人体接触,仪器便能够在几秒钟内测量出人体成分的数据。

同时,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屏展示出来,方便人们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精确性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的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储存多组数据,便于人们对身体成分的变化进行跟踪和比较。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其不仅在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健身俱乐部、医疗机构等场所得到了应用。

在健身行业中,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帮助教练和用户更好地制定健身计划,评估训练效果。

在医疗机构中,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虽然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功能和应用非常广泛,但对于部分特殊人群来说,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例如,孕妇、心脏病患者、电子植入物患者等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

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分析和监测化学物质的装置,它通过测量目标物质与传感器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相互作用来实现。

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

本文将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见的传感器类型以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或相互作用,通过测量目标物质与传感器之间的变化来实现检测和分析。

传感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识别元件和转换元件。

识别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与目标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或相互作用。

常见的识别元件包括化学试剂、生物分子或材料。

当目标物质与识别元件发生反应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颜色、电流、电压等。

转换元件负责将识别元件与目标物质的反应转化为可以测量的信号。

常见的转换元件有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子传感器等。

其中,电化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检测。

二、常见的传感器类型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1. pH传感器:pH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它通常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来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从而确定溶液的pH值。

2. 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气体成分。

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来与目标气体发生反应,并通过测量反应后的变化来确定气体的浓度。

3.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检测。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等,它们可以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4.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利用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检测。

它可以通过测量光的强度、颜色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物质的浓度或性质。

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化学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环境监测: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等。

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易燃气体检测

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易燃气体检测
中图 分 类 号 : P 1 T 22 文献标识码 : A 国 家标 准 学科 分 类代 码 : 6 . 00 4 0 4 2
Co mb si l a e e t n 、 h g ss n o r a n u tb e g s d t ci o t a e s r a r y a d
i e n e o p ne t a a y i nd pe d ntc m o n n l ss
S n a , a e nu g , n i o gK i B eK u sn WagQ

要 : 文提 出一种基 于气体 传感器 阵列 和独立成分分析 (C 的方法来 检测常见 易燃 性气体 , 本 I A) 例如一 氧化碳 ( O) 甲烷 C 和
(H ) C 4 。气体传感 器阵列由 6个商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组成 , 分别 对这两个独 立的气源产 生响应 。通 过分析 IA散点 C 图中 C O和 C 4的信息成分 , 现了这两种易燃气体 的定性和定量组分分 析。仿真结果表 明, IA对气体 传感器 阵列测量数 H 实 用 C 据进行处理 , 可以提 高气体识别 的准确率 和浓度测量的精度 。 关键词 : 气体传感器 阵列 ;独立分量分析 ;气体识别和浓度测量
基 于气 体传 感器 阵 列和 独 立成 分分 析 的 易燃 气 体 检 测
宋 凯 裹 建 星 , ,王 祁
100 中 国; 50 1 大邱 7 27 1 韩 国) 0- 0
( 哈尔滨工业 大学 电气工程及 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 1 2 韩 国庆北 国立 大学 电子工程计算机学 院
Ab ta t I i p p r wep o s rmi n p r a h t ee t r i ay c mb sil a e ,e g a b n mo o — sr c : n t s a e , rp e ap h o o s g a p o c d tc d n r o u t e g s s . .c r o n x i o o b

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化学物质浓度的设备。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学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信号传递、物质分析和响应。

一、信号传递化学传感器首先需要捕获待测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检测的信号。

通常,传感器通过感受器件来实现这一步骤。

感受器件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化学材料,可以与特定的待测物发生反应。

感受器件的选择性是通过其分子结构来确定的。

常见的感受器件包括光敏染料、金属有机框架和生物分子等。

这些感受器件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如吸收光谱的变化、电导率的变化等。

二、物质分析化学传感器在信号传递后,需要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一过程通常由传感器内部的电子设备来完成。

信号分析的方法包括光谱分析、电位分析、电流测量等。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例如,红外吸收光谱可以用于气体成分的检测,电位测量可以用于离子浓度的测量。

在物质分析过程中,传感器的设计和算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可以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处理,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响应当传感器获得并分析完信号后,需要将测量结果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输出。

传感器的响应方式包括数字显示、报警信号和数据传输等。

例如,在一个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中,传感器可以将测量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然后在显示屏上以图表或数字的形式展示出来。

传感器的响应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呈现和处理需求。

总结起来,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信号传递、物质分析和响应三个方面。

感受器件的选择性和反应能力是传感器主要的工作基础,而信号分析和响应方式是实现测量和输出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化学传感器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保障。

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规程

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规程

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规程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测量人体各种成分的设备,能够准确测量人体脂肪、肌肉、骨量等指标,是健身房、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中心中常见的设备之一、为了确保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正确使用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份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1.检查设备:确保人体成分分析仪的电源线、接头和传感器等部件没有损坏或松动。

2.清洁测量区域:使用干净软布或消毒纸巾擦拭测量区域,确保其干净卫生。

二、操作步骤1.开机:将人体成分分析仪连接电源,按下开机按钮,待设备启动完成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登记信息:根据设备显示的提示,输入被测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等。

如有需要,可以按照设备要求进行额外的信息输入。

3.脱鞋:被测者需要脱去鞋子,并确保身体与设备接触的部位干净、干燥。

4.保持安静:被测者在测量过程中需保持安静,切勿说话或移动,以避免测量结果的干扰。

5.裸露测量区域:根据设备要求,被测者需要暴露特定部位的皮肤,通常是脚踝和手腕等位置,以便人体成分分析仪能够准确测量。

6.坐姿测量:请被测者坐到设备指定的位置,并将脚踩在设备的踏板上,以保持身体的稳定。

7.测量开始:按下设备上的测量按钮,人体成分分析仪开始工作,根据设备的操作提示,被测者需等待测量结果显示完成。

8.测量结果查看:测量结果一般会显示在设备屏幕上,可以根据需要将结果打印或保存到电脑中。

三、使用后的处理1.关机:测量完成后,按下设备上的关机按钮,将人体成分分析仪断开电源。

2.清洁维护:使用干净软布或消毒纸巾擦拭设备的测量区域,并确保设备的传感器等部件干燥清洁。

3.保管设备:将人体成分分析仪妥善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曝光于阳光下或潮湿环境中。

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

传感器通过感知、转换和传递化学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和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本文将介绍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现有的优势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一、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读形式的装置。

在化学分析中,传感器通过与待测物质产生特定的相互作用,将待测物质的性质转化为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而定量或定性地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常见的传感器原理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

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待测物质与电极之间的电荷传递过程来实现信号转换的。

常见的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pH电极和氧气传感器等。

光学传感器则利用待测物质的光学性质,如吸收、荧光和散射等,与光信号的变化进行关联分析。

生物传感器则利用生物分子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生物分子的变化产生信号。

二、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等物质,传感器可以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并对环境污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食品安全: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可以追踪和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

传感器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致病菌等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医学诊断:传感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例如,血糖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4. 工业控制: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传感器可以监测和调节化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的优势和潜在发展方向传感器在化学分析中具有以下优势:1. 快速准确:传感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化学成分,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繁琐的样品制备和分析步骤。

SBA-40C型生物传感分析仪简介

SBA-40C型生物传感分析仪简介

SBA-40C型生物传感分析仪
SBA-40型分析仪于1992年研制成功,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改进,由40A型升级到40C,性能稳定可靠。

是国内市场拥有量最大的的生物传感分析仪,仪器采用双电极结构,可快速同时测定样品的两种成分,分析过程只需20秒。

仪器的配套软件具有参数设置、数据读出、数据删除功能。

读出的数据放入Windows剪贴板中,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处理。

测量范围:葡萄糖:0-100mg/100ml,L-乳酸:0-50mg/100ml,L-谷氨酸:0-100mg/100ml,甲醇/乙醇:0-100mg/100ml,赖氨酸:0-100mg/100ml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5.2.2 氧化锆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2
1 烟 气 3 4 5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氧化锆管;2—陶瓷过滤管
温度 调 节 空 器 气 温度 显 示 仪 6
3—铂电极;4—热电偶 5—AI2O3陶瓷管;6—信号线

烟 气
被测烟气经过陶瓷过滤器后从氧化锆管外表面流过, 完成氧含量测量 为保证氧化锆电解质处于良好的氧导体状态, 其外表面装有加热电阻丝,设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RT C0 E ln nF C1
C0,C1分别为参比气体与 被测气体中氧的含量
通过测量氧浓差电势即可求得待测气体中的氧含量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5.2.2 氧化锆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利用氧化锆氧浓差电势测氧含量必需满足的条件有: ① 工作温度要恒定 ② 必须有参比气体,参比气体的氧含量要稳定不变。 二者氧含量差别越大,仪表灵敏度越高。 ③ 参比气体与检测气体总压力应该相等, 仪表可以直接以氧浓度刻度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5.2.2 氧化锆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氧化锆管组成的一个氧浓差电池 当氧化锆两面的混合气体的氧分压不同时, 在两个电极之间就产生电动势,该电动势是 由于氧化锆固体电解质两侧的氧浓差所形成, 所以叫浓差电势。 氧离子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移而产生电势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1 概述 按使用目的不同可分为定性成分分析仪表 和定量成分分析仪表; 按使用场合不同可分为实验室成分分析仪表、 过程成分分析仪表以及便携式成分分析仪表等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2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热学式气体分析仪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利用不同气体导热特性不同的原理进行分析的 常用于分析混合气体中H2、CO2、NH3、SO2、 Ar等组分的百分含量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1 概述 成分分析主要是用来检定、测量物质的组成和 特性,研究物质的结构
按工作原理、测试对象、使用目的及使用场合来进行分类 按测量原理不同可分为电化学式、热学式、磁学式、 射线式、光学式、电子光学式、离子光学式和色谱式等; 按测量对象不同可分为气体成分分析、 液体成分分析、金属成分分析和酸碱度分析仪表等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2.3 测量电路 将待测组分含量的变化通过热导检测器 转换成电阻值变化,电阻的测量大多可采用电桥法。
当待测组分含量发生变化,即待分析气体的 导热系数变化,测量气室中的电阻丝的电阻值 Rm也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桥路输出变化 反映待测组分含量的多少。 还可以采用双臂单电桥测量系统或采用双电桥测量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3.1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理论基础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几种气体的吸收光谱
气体吸收红外辐射后温度会升高,压力增大。 气体吸收红外辐射越多,则温度升高也越多 红外线通过吸收物质前后其光强度将会发生变化, 光强度与被测组分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贝尔定律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3.1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理论基础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4色谱分析仪 基于色谱法原理构成的分析仪器称为色谱仪 色谱仪能对被测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 它能鉴定混合物是由哪些组分组成, 又能测出各组分的含量 17.4.1 检测原理 利用色谱柱将混合物各组分分离开来, 然后按各组分从色谱柱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测量, 根据各组分出现的时间以及测量值的大小 可确定混合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浓度。 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相的不同可分为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两种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5.1.2 热磁式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⑴ 内对流式检测器
5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环形管;2-中间通道 3-显示仪表;4-被测气体入口
NR S
1
R2
1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3
4
3 R4
5-被测气体出口
E Rw
当环形气室中流动的温度为T0的气体流经强磁场附近时 在中间通道中自左向右形成一连续的气流, 这种现象称热磁对流现象,该气流称作磁风 若控制气样的流量、温度、压力和磁场强度等不变, 则磁风大小仅随气样中氧含量的变化而变。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⑵ 外对流式检测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工作检测元件; 2-参比检测元件
被测气体直接与检测元件相接触, 热磁对流在检测元件外部形成 测量室中的气体不断地与主气道中的气体 进行热交换,形成了热磁对流。 被测气体中氧含量不同,就会有不同程度的 热磁对流,测量室中的测温元件有不同程度的散热
2 1 3 4 5 6 5 7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光源;2-抛物体反射镜 3-同步电动机;4-切光片 5-滤波室;6-参比室
8 9
7-测量室;17-红外探测器;9-放大器
由红外线辐射光源、测量气样室、红外检测器及 电路等部分组成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3.2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 测量时(如分析CO气体的含量),两束红外线经反射、 切光后射入测量气室和参比气室,由于测量气室中 含有一定量的CO气体,该气体对4.65μm的红外线 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参比气室中气体不吸收红外线, 这样射入红外探测器两个吸收气室的红外线光造成 能量差异,改变了薄膜电容两电极间的距离, 也就改变了电容C。被测气体的浓度愈大, 两束光强的差值也愈大,则电容的变化也愈大, 电容的变化量就反映了被分析气体中被测气体的浓度。 滤波气室:为了消除干扰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5.1.1检测原理 ① 待测组分(氧气)较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 磁化率大得多,并且在后者的磁化率近似相等 的情况下,混合气体的磁化率近似为待测组分的 磁化率与该组分所占浓度的乘积; ② 气体压力升高时,磁化率增大, 而温度升高时,其磁化率剧烈下降。 7.5.1.2 热磁式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检测器是热磁式气体氧分析仪的关键部件, 其作用是将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变化转换 为电信号的变化。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目 录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1 概述 17.2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17.3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17.4 色谱分析仪 17.5 氧分析仪 17.6 工业电导仪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目 录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7 浓度计 17.8 PH计 17.9 硅酸根表 17.10 钠表 17.11 溶解氧表 17.12 成分分析仪表的选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5.2.2 氧化锆氧分析仪的检测器 在正极上氧分子得到电子成为氧离子, 在负极上氧离子失去电子成为氧分子 在两个电极间就产生氧浓差电势,氧浓差电势的大小 与两侧氧浓度有关
RT p0 E ln nF p1
E为氧浓差电势;R为理想气体常数 F为法拉第常数 T为绝对温度
假定参比侧与被测气体的总压力相等,则上式可改写为: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3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利用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 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 17.3.1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理论基础 利用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来进行气体成分分析 各种气体对红外光谱范围内所有波长具有选择吸收能力 CO对波长为4.65μm的红外线具有最大的吸收; CO2对波长2.717μm和4.26μm红外线具有最大的吸收; CH4的特征吸收波长则为3.3μm和7.65μm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⑴ 内对流式检测器 热磁对流的结果将带走电阻丝R1和R2上的 部分热量,由于冷气体先经R1处,R1上 被气体带走的热量要比R2上带走的热量多, 于是R1处的温度低于R2处的温度,电阻值R1<R2, 电桥就有一个不平衡电压输出。输出信号的大小 取决于R1和R2之间的差值,也即磁风的大小, 反映了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多少。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2.1工作原理 各种气体都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 但是程度有一定差异,各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对于多组分气体,由于组分含量的不同, 混合气体导热能力将会发生变化。 根据混合气体导热能力的差异, 就可实现气体组分的含量分析。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是通过对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的 测量来分析待测组分的含量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17.2.2热导检测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直接测量气体的导热系数比较困难, 热导式分析仪大多是把导热系数的测量转变成电阻的测量, 将由于混合气体中待测组分含量变化所引起总的 导热系数的改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热导池结构
直通式结构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2.2热导检测器 被测气体由小室下部引入,从小室上部排出, 热丝的热量通过混合气体向室壁传递。 热丝的热平衡温度将随被测气体的热导系数变化而改变。 热丝温度的变化使其电阻值亦发生变化, 通过电阻的变化可得知气体组分的变化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5 氧分析仪 在很多生产过程,特别是燃烧过程和 氧化反应过程中,测量和控制混合气体中的 氧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氧含量分析方法有两种: 一种为物理分析法,如磁性氧分析仪 另一种为电化学法,如氧化锆氧分析仪。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7.5 氧分析仪 17.5.1 热磁式氧分析仪 利用被测气体混合物中待测组分比其他气体 有高得多的磁化率以及磁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等热磁效应来检测待测气体组分含量的 主要用来检测混合气体中的氧含量, 测量范围为0~100%,并具有反应快 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第17章 成分分析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