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姻》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PPT课件

.
44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
燕子飞翔天上,
差池其羽。
参差舒展翅膀。
之子于归,
妹子今日远嫁,
远送于野。
相送郊野路旁。
瞻望弗及,
瞻望不见人影,
泣涕如雨。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 情既有婚姻来维系,更有 深厚的感情基础。虽然分 离,却互相惦念,一种离 愁,由两人分担,“离怀 别苦”也减轻了许多,更 何况时时尚有传情锦书的 慰藉。苦涩的离愁中含有 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 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 ,李清照
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
.
16
汉代女子渴望爱情:“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 离”(《白头吟》)。她们缠绵柔媚,一往情深。 当丈夫或情人远行时,她们苦苦相思,梦寐难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 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饮马长城 窟行》)
.
17
她们爱得炽热也恨得痛切。汉代女子发现对方 背叛爱情时,就毅然斩断情丝,毫不迟疑。《白头 吟》中的女子唱道:“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有所思》中的女子更加刚烈,她本来在思恋远方 的意中人,准备把自己最心爱的“玳瑁簪”送给他; 但当她听说对方“有他心’之后,就立即把这件象 征爱情的珍贵礼物砸毁烧掉,还要“当风扬其灰”, 并表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
38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39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中国传统婚俗PPT课件

婚礼的组成
•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 婚前礼,即订婚。 •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
结合的意思。 • 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
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2
三书六 安床 哭嫁 盖头 出门 拜堂
换庚谱 嫁妆 上头 迎亲 过门 三朝回门
3
三书六礼
• 三书即: • 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 六礼为: • 纳采、问名、纳吉、
6
嫁妆
• 嫁妆最迟需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嫁妆 的多少象征女家的身份与财富。除了珠宝 手饰外,嫁妆主要都是富有吉祥寓意的东 西:
• 蝴蝶双飞:剪刀 甜甜蜜蜜:片糖 花开富贵:花瓶 丰衣足食:
• 七十二套衣服
7
哭嫁
• 哭嫁在今天可能会是一些很难理解的事; 但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 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
• 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 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 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下车入 门过程还有有撤谷豆等习俗,望门而撤, 小儿争拾之。
14
• 然后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4]。新 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 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 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 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纳征、请期、亲迎
4
换庚谱
换庚谱,就是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 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 的生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5
安床
•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 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 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 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 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 婚姻和睦、儿女成双,希望这样的人能给 新人带来好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用家庭财产。在古代妻子私自动用家财就是盗窃。
整理课件
为维护封建道德,古代婚姻制度又 规定了三种丈夫不得休妻的法定事由, 客观上取得了保护女性权利的效果。这 就是所谓的“三不去”,就是即使妻子 有“七出”的理由,丈夫也不得将其休 弃。按照《大戴礼》所记载为:“有所 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
格,其余的都只能处於从属的地位。
整理课件
二、古代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 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 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 《周礼》,但是其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整理课件
1、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 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 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 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 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 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 物另有规定。
窃盗去。”
整理课件
不顺父母,是指儿媳不孝顺公婆,得不到公婆 的欢心,只要公婆不喜欢儿媳,即可成为出妻的理 由。(就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陆游与表 妹唐婉)。无子,即妻子不生儿子,法律规定“四 十九以下无子,不合出之”。 淫,即指妻子与人通 奸。妒忌,在古代社会,丈夫还可以纳妾。如果女 子从思想、行为上不准丈夫纳妾,男子可以此为理 由将她休掉。恶疾,指妻子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 据考证,主要指的是麻风病。多言,指妻子多言多 语,离间了夫家的亲属关系。窃盗,指妻子擅自动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历史0601 沈丹虹
整理课件
对 此 你 了 解 多 少 呢
整理课件
一、一夫一妻多妾制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 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 那个时候的内容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 多个老婆,但那叫妾,不能称妻。妾下 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 丫头才能称妾。如《红楼梦》里的赵姨 娘。
整理课件
为维护封建道德,古代婚姻制度又 规定了三种丈夫不得休妻的法定事由, 客观上取得了保护女性权利的效果。这 就是所谓的“三不去”,就是即使妻子 有“七出”的理由,丈夫也不得将其休 弃。按照《大戴礼》所记载为:“有所 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
格,其余的都只能处於从属的地位。
整理课件
二、古代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 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 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 《周礼》,但是其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整理课件
1、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 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 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 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 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 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 物另有规定。
窃盗去。”
整理课件
不顺父母,是指儿媳不孝顺公婆,得不到公婆 的欢心,只要公婆不喜欢儿媳,即可成为出妻的理 由。(就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陆游与表 妹唐婉)。无子,即妻子不生儿子,法律规定“四 十九以下无子,不合出之”。 淫,即指妻子与人通 奸。妒忌,在古代社会,丈夫还可以纳妾。如果女 子从思想、行为上不准丈夫纳妾,男子可以此为理 由将她休掉。恶疾,指妻子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 据考证,主要指的是麻风病。多言,指妻子多言多 语,离间了夫家的亲属关系。窃盗,指妻子擅自动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历史0601 沈丹虹
整理课件
对 此 你 了 解 多 少 呢
整理课件
一、一夫一妻多妾制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 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 那个时候的内容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 多个老婆,但那叫妾,不能称妻。妾下 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 丫头才能称妾。如《红楼梦》里的赵姨 娘。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PPT课件

第29页/共63页
(二) 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 旁系血亲指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于一源的亲属。 • 旁系姻亲,夫妻一方的旁系血亲为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第30页/共63页
(2)行辈亲 ——又称辈行、辈份,是按照世
代划分的。 可分为长辈亲属(旧称尊亲属)、
同辈亲属、晚辈亲属(旧称卑亲属)。
父母辈及高于此辈的亲属是长辈亲属 己身辈的亲属是同辈亲属 子女辈及低于此辈的亲属是晚辈亲属。
将人类亲属称谓分为两大类:
——分类式 —— 说明式
第41页/共63页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六型分类法:
1、奥玛哈式亲属称谓制
——以北美的奥玛哈印第安部落而得名
特征: (1)将父系与母系区别对待 (2)父系亲属集团对个人而言相当重要, 而母系亲属集团对个人则不那么重要
——充分反映出父系继嗣的社会特质
(2)血亲
——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
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 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是被血缘纽带 联结在一起的。
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 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即不经血缘 或姻缘构成的亲属,也就是民间所称的 “ 干 亲 ” 。 第24页/共63页
(3)姻亲
——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 系
第27页/共63页
父系亲和母系亲 • 父系亲是指以父亲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父系亲和男系亲有时
有重合 • 母系亲是指以母亲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母系亲和女系亲有时
有重合。
第28页/共63页
直系亲和旁系亲 (一)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 直系血亲,指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 直系姻亲,夫妻一方的直系血亲为另一方的直系姻亲。
因亲而生。
第10页/共63页
(二) 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 旁系血亲指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于一源的亲属。 • 旁系姻亲,夫妻一方的旁系血亲为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第30页/共63页
(2)行辈亲 ——又称辈行、辈份,是按照世
代划分的。 可分为长辈亲属(旧称尊亲属)、
同辈亲属、晚辈亲属(旧称卑亲属)。
父母辈及高于此辈的亲属是长辈亲属 己身辈的亲属是同辈亲属 子女辈及低于此辈的亲属是晚辈亲属。
将人类亲属称谓分为两大类:
——分类式 —— 说明式
第41页/共63页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六型分类法:
1、奥玛哈式亲属称谓制
——以北美的奥玛哈印第安部落而得名
特征: (1)将父系与母系区别对待 (2)父系亲属集团对个人而言相当重要, 而母系亲属集团对个人则不那么重要
——充分反映出父系继嗣的社会特质
(2)血亲
——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
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 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是被血缘纽带 联结在一起的。
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 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即不经血缘 或姻缘构成的亲属,也就是民间所称的 “ 干 亲 ” 。 第24页/共63页
(3)姻亲
——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 系
第27页/共63页
父系亲和母系亲 • 父系亲是指以父亲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父系亲和男系亲有时
有重合 • 母系亲是指以母亲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母系亲和女系亲有时
有重合。
第28页/共63页
直系亲和旁系亲 (一)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 直系血亲,指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 直系姻亲,夫妻一方的直系血亲为另一方的直系姻亲。
因亲而生。
第10页/共63页
《中国传统婚俗》课件

传宗接代
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繁衍后代, 延续家族血脉,因此夫妻双方
都有生育的责任。
忠贞不渝
夫妻之间应相互忠诚,白头偕 老,即使配偶去世,也要坚守
贞节,不再婚嫁。
婚姻仪式
提亲
男方家庭派遣媒人前往 女方家提亲,表达结亲
意向。
相亲
双方家庭安排子女相见 ,观察对方相貌、言行
举止是否符合心意。
下聘
男方家庭向女方家送去 聘礼,表示求婚。
婚宴礼通常在男方家或酒店举行 ,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新婚夫
妇的幸福时刻。
Hale Waihona Puke 在婚宴礼上,新郎新娘要向宾客 敬酒、致谢,同时宾客也会送上 祝福和礼物,祝愿新婚夫妇幸福
美满、白头偕老。
回门礼
回门礼是中国传统婚俗中新婚夫 妇回到女方家的仪式,是婚礼的
收尾部分。
在回门礼上,新婚夫妇要向女方 家长致谢并汇报婚礼情况,同时 女方家长也会设宴款待新婚夫妇
和宾客。
回门礼标志着新婚夫妇婚姻生活 的开始,也是男方家与女方家建
立良好关系的契机。
03
CHAPTER
传统婚俗文化
婚姻观念
01
02
03
04
婚姻神圣
婚姻被视为人生大事,是家庭 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夫妻
双方共同生活的起点。
父母之命
在传统婚俗中,婚姻多由父母 安排,强调门当户对,双方家
庭的地位和财富相匹配。
婚姻是家族延续的基石
婚姻不仅关系到夫妻双方,还关系到两个家族的未来发展。
家族势力与婚姻
在传统社会中,家族势力对婚姻的影响很大,往往涉及到政治、经 济等方面的利益。
婚姻对家族的影响
婚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族的声誉和利益,因此家族成员都非 常重视婚姻关系的维护。
《婚姻法》课件

婚姻法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婚姻法
古代婚姻法以家族为本位,注重 维护家族利益和家族秩序,对婚 姻当事人的意愿和权益保护较少。
近现代婚姻法
近现代婚姻法逐渐从家族本位向个 人本位转变,注重保护婚姻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和婚姻自由。
当代婚姻法
当代婚姻法在保障婚姻自由、男女 平等和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不 断完善和发展,呈现出更加人性化、 科学化的特点。
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
离婚案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 在地法律。夫妻财产关系,当事 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 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 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
区际婚姻的法律问题
区际婚姻的法律冲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存在不同法域,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际婚姻的法律冲突问题较为突出。
兄弟姐妹之间具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在特定情况下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02
祖孙关系
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之间具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在特定情况下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03
姻亲关系
姻亲关系是指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如岳父母与女婿之间、公
婆与儿媳之间的关系等。姻亲间不具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但应当互相
06
涉外婚姻与区际法律问题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适用法》的规定,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主要遵循当 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没有选择 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 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 同国籍国法律。
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
结婚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符合 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 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的, 均为有效。
03
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礼记·昏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
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学。习交流”PPT
15
4.“蒸”、“报”婚(也称“转房制”或“收继 制”)
一夫一妻制后,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作 “蒸”。
兄、叔死后,弟侄可以娶寡嫂或婶母,叫作“ 报”。
原因:经济基础——妻子成为丈夫的财产。
社会基础——妇女地位下降。
夫兄弟者,依其数角。” 多蔑国,“其人短小,兄弟共娶一妻,妇总发为角,
辨夫之多少。” 吐火罗,“俗奉佛,多男,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
人五夫则戴五角,十夫戴十角。男子无兄弟者,则与 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
学习交流PPT
9
4.对偶婚
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 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 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 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 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 。
学习交流PPT
12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
学习交流PPT
13
• 3.婚姻观 婚姻,先秦时写为“昏姻”。
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一说姻同“因”。《广雅·释诂》:“因,亲也。”
据此,则婚姻即“昏因”,意思是男女在黄昏结
合,成为亲密的伴侣。
学习交流PPT
14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于婚姻的认识很深刻。当时 的人们认为,男女结合,其主要目的是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ppt课件

一夫一妻制:自父系氏族开始实行并延续至 今的主要婚制。这时女子脱离自己氏族嫁到 男方,女从夫居。所生的子女改传·闽公二年》记载:“初,(卫) 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蒸于宣姜。 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齐桓 夫人、秦穆夫人。”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
官媒用“斧”“秤”作为行业标 志。
18
关于“指腹婚” 司马光在《家范》中揭露它的
弊端说:“及其既长,或不孝无 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 或丧服相仍,或从官远乡,遂致 弃信负约,违狱致讼者多矣。”
19
关于童养媳
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 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 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由于这种媳妇来时 年少,需要长大成人后才可成亲,所以又叫 待郎媳。当然,还有叫等郎媳的,乃是男方 还没有在娘胎里酝酿,父母就为其领养媳妇 的,叫做“插朵花儿待儿生”,其功能约相 当于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招弟,一切尽在不 言中。
13
《元典章》载:“其妻既入典雇之家, 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出, 三年五年期满之日,虽曰归还本主,或 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 贪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久则相恋, 其势不得不然也。轻则添财起典,甚则 偕以逃亡,或有情不能相合,因而杀伤 人命者有之。”
14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文章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浙东农村的一个典妻的悲剧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温厚的妇人,贫病交加的 丈夫为了还债和活命,不惜动用最后的资源,把他的 妻子出典给一个家道殷实的老秀才,替秀才家生儿子。 她依依不舍地抛下幼小的儿子春宝,来到秀才家,在 秀才家生活了三年,忍受着秀才夫人的冷嘲热讽以及 对春宝的牵挂,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秋宝,在秋宝一岁 多的时候,又不得不抛下活泼可爱的秋宝,在身心备 受折磨后回到自己贫困的家中,丈夫快要病死了,春 宝也不认娘了,因为生活的困顿以及对秋宝的思念, 她的悲剧还将延续。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
官媒用“斧”“秤”作为行业标 志。
18
关于“指腹婚” 司马光在《家范》中揭露它的
弊端说:“及其既长,或不孝无 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 或丧服相仍,或从官远乡,遂致 弃信负约,违狱致讼者多矣。”
19
关于童养媳
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 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 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由于这种媳妇来时 年少,需要长大成人后才可成亲,所以又叫 待郎媳。当然,还有叫等郎媳的,乃是男方 还没有在娘胎里酝酿,父母就为其领养媳妇 的,叫做“插朵花儿待儿生”,其功能约相 当于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招弟,一切尽在不 言中。
13
《元典章》载:“其妻既入典雇之家, 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出, 三年五年期满之日,虽曰归还本主,或 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 贪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久则相恋, 其势不得不然也。轻则添财起典,甚则 偕以逃亡,或有情不能相合,因而杀伤 人命者有之。”
14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文章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浙东农村的一个典妻的悲剧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温厚的妇人,贫病交加的 丈夫为了还债和活命,不惜动用最后的资源,把他的 妻子出典给一个家道殷实的老秀才,替秀才家生儿子。 她依依不舍地抛下幼小的儿子春宝,来到秀才家,在 秀才家生活了三年,忍受着秀才夫人的冷嘲热讽以及 对春宝的牵挂,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秋宝,在秋宝一岁 多的时候,又不得不抛下活泼可爱的秋宝,在身心备 受折磨后回到自己贫困的家中,丈夫快要病死了,春 宝也不认娘了,因为生活的困顿以及对秋宝的思念, 她的悲剧还将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周本纪》
(三) 对偶婚
母1.系一氏对族男公女社在繁或荣长期或(短距的今时一间万内年比-五较、固六定千的年、) 河又姆可渡以文轻化易、离仰异韶的文偶化居关系(主妻、主夫)
2.是团体婚向个体婚过渡的婚姻 形态(经济、父子、夫妻关系)
3.夫妻地位平等,无性别歧视
(四) 个体婚
对父偶系婚氏后族期公,社由时于期家,庭距经今济四利五益千与年社
第二讲 中国古代婚姻
主要内容:
婚姻形态 婚姻礼制 婚姻特点
一、中国古代婚 姻形态的嬗变
血族群婚 族外群婚 对偶婚 个体婚
(一) 血族群婚
早期1智.族人内阶婚段(旧石器时代中期,约二三十 万---十2万.班年辈前婚):异辈不媾 马坝人、丁村人时(期兄妹婚)
血缘家庭:第一个社会组织
伏羲女娲龙身像
(二)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墨黄子帝主内张经早:婚“女,七“男男八二”十 而娶,女十五而嫁”。
古代男女初婚年龄一览表
时代
男
女
周代
30
20
战国(齐)
30
15
战国(越)
20
17
西汉
15
东晋
17
北周
15
13
唐代
20
15
北宋
15
13南宋16Fra bibliotek14明代
16
14
清代
16
14
1. 原因:
①历代当政者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早 婚早育。“王也者,势之众也。 ”
四礼、三礼
2.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
❖春旺和九仙姑(沂南)
▪ “难题求婚” ❖天女配九皋(贵州苗族)
❖天鹅姑娘(云南苗族)
▪❖聘阿礼秀王是(个贵州体苗婚族姻) 缔结的重要条件
❖阿那和龙女(云南佤族) ❖人类迁徒记中的丽恩娶天女(纳西族)
3.婚姻重礼轻爱
▪ 结婚目的: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 婚后生活:重家庭利益轻个人利益 ▪ 重子嗣、轻性爱:“非为色也,为后也” ▪ 婚姻嫡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会大利汶益口制文约化,、主龙夫山与文主化妻、成齐终家身文夫化妻
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妇 女在劳动中处于附属地位,男子 寻求剩余财产的独占,并传给后 代,继而要求妻子的绝对忠贞。 随着私有制、父权制,女性地位 开始了历史性沉沦。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 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 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 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
②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刺激人们早 婚早育。
③儒家“孝悌”观念是早婚盛 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2. 后果
①增添了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生产 的进步和 经济的繁荣,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②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时,出现了高死亡率 的现象,严重地摧残着古代妇女的身心健康, 使他们成为专门的生育工具。妇女成为早婚 的最大受害者。
一、妾的涵义及纳妾制度的源起
(一)妾的涵义
1.字面解释: 立女,站着的女子,为男子提供一个手靠或 者是可以依偎的身体。 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
—《汉语大辞典》
2.历史文化涵义:
妾:从辛,从女。甲骨文中的“辛”意思即古
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
表示有罪的女子。
妾,有罪女子给事者。 —— 《说文》
(二)婚姻礼仪
1.婚姻依礼而行 2.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 3.婚姻重礼轻爱
1.婚姻依礼而行
▪ 婚义:门当户对、父母之命
阶级地位和 辈行和亲属关 临时禁忌
社会地位
系的限制
良贱不婚
同姓不婚
丧期内
其他禁忌 有通奸关系
官民不婚
宗亲不婚
直系尊亲被囚 在逃女子
士庶不婚 尊卑不婚
姑表、姨表不 婚龄忌讳 婚
同母异父同父 异母不婚
晚1期.禁智止人族阶内段婚配,通婚在氏族之间进行 旧石器2. 时限代定晚在期特,定距的今行四辈、之五间万至一万年之间 河套人、3柳. 集江体人婚、山顶洞人
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感天而孕” 氏族公社:
血亲关系、禁止婚配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 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 生契。”
僧侣道士尼姑 属相相克
一、同姓不婚
1、遗传基因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僖公二十年》
“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国语·晋语》
2、出于政治需要
3、崇尚伦理道德
“不娶同姓者何,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
同也。”
——《白虎通·嫁娶》
二、士庶不婚 三、居丧不婚
《礼记·曾子问》按古代丧服:父母死,子女 要服丧三年,是不能婚配的。 四、不露闺房之私
“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别 也。” (《礼记》) “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户婚》)
中国古代婚姻的特点: 功利性和买卖性:
①重家族利益轻个人幸福 ②重父母之命轻儿女意愿 ③重钱财布帛轻男女爱情
(三)多妻(纳妾制度)
妾的涵义及纳妾制度的源起 纳妾制度存在的根源(合理性) 妾的社会地位 纳妾制度的危害 当代纳妾制度的遗留
《礼记·内则》规定: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与“不露闺房之私”;“上 床为夫妻,下床为君臣”。
婚仪: 六礼
纳采 纳吉 请期 ❖拜堂 问名 纳征 亲迎
❖沃盥
正婚礼 ❖对席 婚后礼合卺❖❖❖❖同 饣妇 庙礼牢爰见见以合馀舅礼成卺设姑妻袵、庙见礼以成妇
“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恩格斯
个体婚的主要特点:
1.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妻一夫制)
2.两性不平等,单方面限制、压抑女性
“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 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只 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 一妻制。” —— 恩格斯
二、中国古代的婚姻礼制
早婚习俗 婚姻礼仪 多妻 出妻
(一)早婚习俗
儒家主张晚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 十而嫁”。 “男子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 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
女为人妾,妾不聘也。——《说文》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毋以妾为妻。
——《谷梁传》
(二)纳妾制度的源起
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 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 婚姻制度。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 就出现了丈夫与妻妾合葬的现象。 帝王: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 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史记·殷本纪》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教化百姓的殷契
——《诗经·商颂·玄鸟》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 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 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 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 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 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 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 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 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 因名曰弃。”
(三) 对偶婚
母1.系一氏对族男公女社在繁或荣长期或(短距的今时一间万内年比-五较、固六定千的年、) 河又姆可渡以文轻化易、离仰异韶的文偶化居关系(主妻、主夫)
2.是团体婚向个体婚过渡的婚姻 形态(经济、父子、夫妻关系)
3.夫妻地位平等,无性别歧视
(四) 个体婚
对父偶系婚氏后族期公,社由时于期家,庭距经今济四利五益千与年社
第二讲 中国古代婚姻
主要内容:
婚姻形态 婚姻礼制 婚姻特点
一、中国古代婚 姻形态的嬗变
血族群婚 族外群婚 对偶婚 个体婚
(一) 血族群婚
早期1智.族人内阶婚段(旧石器时代中期,约二三十 万---十2万.班年辈前婚):异辈不媾 马坝人、丁村人时(期兄妹婚)
血缘家庭:第一个社会组织
伏羲女娲龙身像
(二)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墨黄子帝主内张经早:婚“女,七“男男八二”十 而娶,女十五而嫁”。
古代男女初婚年龄一览表
时代
男
女
周代
30
20
战国(齐)
30
15
战国(越)
20
17
西汉
15
东晋
17
北周
15
13
唐代
20
15
北宋
15
13南宋16Fra bibliotek14明代
16
14
清代
16
14
1. 原因:
①历代当政者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早 婚早育。“王也者,势之众也。 ”
四礼、三礼
2.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
❖春旺和九仙姑(沂南)
▪ “难题求婚” ❖天女配九皋(贵州苗族)
❖天鹅姑娘(云南苗族)
▪❖聘阿礼秀王是(个贵州体苗婚族姻) 缔结的重要条件
❖阿那和龙女(云南佤族) ❖人类迁徒记中的丽恩娶天女(纳西族)
3.婚姻重礼轻爱
▪ 结婚目的: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 婚后生活:重家庭利益轻个人利益 ▪ 重子嗣、轻性爱:“非为色也,为后也” ▪ 婚姻嫡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会大利汶益口制文约化,、主龙夫山与文主化妻、成齐终家身文夫化妻
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妇 女在劳动中处于附属地位,男子 寻求剩余财产的独占,并传给后 代,继而要求妻子的绝对忠贞。 随着私有制、父权制,女性地位 开始了历史性沉沦。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 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 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 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
②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刺激人们早 婚早育。
③儒家“孝悌”观念是早婚盛 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2. 后果
①增添了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生产 的进步和 经济的繁荣,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②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时,出现了高死亡率 的现象,严重地摧残着古代妇女的身心健康, 使他们成为专门的生育工具。妇女成为早婚 的最大受害者。
一、妾的涵义及纳妾制度的源起
(一)妾的涵义
1.字面解释: 立女,站着的女子,为男子提供一个手靠或 者是可以依偎的身体。 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
—《汉语大辞典》
2.历史文化涵义:
妾:从辛,从女。甲骨文中的“辛”意思即古
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
表示有罪的女子。
妾,有罪女子给事者。 —— 《说文》
(二)婚姻礼仪
1.婚姻依礼而行 2.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 3.婚姻重礼轻爱
1.婚姻依礼而行
▪ 婚义:门当户对、父母之命
阶级地位和 辈行和亲属关 临时禁忌
社会地位
系的限制
良贱不婚
同姓不婚
丧期内
其他禁忌 有通奸关系
官民不婚
宗亲不婚
直系尊亲被囚 在逃女子
士庶不婚 尊卑不婚
姑表、姨表不 婚龄忌讳 婚
同母异父同父 异母不婚
晚1期.禁智止人族阶内段婚配,通婚在氏族之间进行 旧石器2. 时限代定晚在期特,定距的今行四辈、之五间万至一万年之间 河套人、3柳. 集江体人婚、山顶洞人
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感天而孕” 氏族公社:
血亲关系、禁止婚配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 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 生契。”
僧侣道士尼姑 属相相克
一、同姓不婚
1、遗传基因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僖公二十年》
“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国语·晋语》
2、出于政治需要
3、崇尚伦理道德
“不娶同姓者何,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
同也。”
——《白虎通·嫁娶》
二、士庶不婚 三、居丧不婚
《礼记·曾子问》按古代丧服:父母死,子女 要服丧三年,是不能婚配的。 四、不露闺房之私
“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别 也。” (《礼记》) “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户婚》)
中国古代婚姻的特点: 功利性和买卖性:
①重家族利益轻个人幸福 ②重父母之命轻儿女意愿 ③重钱财布帛轻男女爱情
(三)多妻(纳妾制度)
妾的涵义及纳妾制度的源起 纳妾制度存在的根源(合理性) 妾的社会地位 纳妾制度的危害 当代纳妾制度的遗留
《礼记·内则》规定: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与“不露闺房之私”;“上 床为夫妻,下床为君臣”。
婚仪: 六礼
纳采 纳吉 请期 ❖拜堂 问名 纳征 亲迎
❖沃盥
正婚礼 ❖对席 婚后礼合卺❖❖❖❖同 饣妇 庙礼牢爰见见以合馀舅礼成卺设姑妻袵、庙见礼以成妇
“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恩格斯
个体婚的主要特点:
1.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妻一夫制)
2.两性不平等,单方面限制、压抑女性
“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 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只 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 一妻制。” —— 恩格斯
二、中国古代的婚姻礼制
早婚习俗 婚姻礼仪 多妻 出妻
(一)早婚习俗
儒家主张晚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 十而嫁”。 “男子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 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
女为人妾,妾不聘也。——《说文》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毋以妾为妻。
——《谷梁传》
(二)纳妾制度的源起
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 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 婚姻制度。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 就出现了丈夫与妻妾合葬的现象。 帝王: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 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史记·殷本纪》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教化百姓的殷契
——《诗经·商颂·玄鸟》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 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 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 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 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 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 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 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 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 因名曰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