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引入IB课程对民办普高特色发展的实例成果和反思

合集下载

ib国际儿童教育

ib国际儿童教育

ib国际儿童教育IB国际儿童教育是一种基于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简称IBDP)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

IB国际儿童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全球化的观念和价值观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IB国际儿童教育的理念IB国际儿童教育以培养孩子成为全球公民为目标,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核心理念包括:1. 国际意识:IB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全球事务,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培养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能力。

2. 学术卓越:IB课程的学习要求严格,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深入理解,培养学术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发展整体人格:IB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情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IB国际儿童教育的特点IB国际儿童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

以下是其主要特点:1. 跨学科学习:IB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培养综合学科的思维能力。

2. 个性化学习:IB教育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3. 创新性评估:IB课程的评估方式相对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不仅仅局限于纸面考试,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社会意识与责任:IB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和全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三、IB国际儿童教育的实施与发展IB国际儿童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IB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竞争。

实施IB国际儿童教育需要建立适合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培训专业的IB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同时还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北京市国际学校是以国际化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对于国际事务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北京市国际学校采用了国际文凭组织(IBO)的国际文凭(IB)课程,其中包括了PYP项目。

PYP项目是IB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3-12岁的学生。

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学科知识、概念、技能和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PYP项目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通过系列的单元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PYP项目中,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中文作为中国的国家语言,是北京市国际学校学生必修的语言课程之一。

在PYP项目中,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中文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将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与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中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风俗和文化,拓宽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中文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于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PYP项目中,中文教学一般通过探究单元来进行。

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学生通过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活动、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从而学习到与主题相关的中文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在一个关于“家庭的多样性”主题的探究单元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描述家庭成员、家庭活动等方面的中文表达,并通过讨论、写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示自己对于家庭的理解和认识。

中文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

在探究单元中,可以将中文与数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通过中文教学来完成相关的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样的跨学科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PYP项目中,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特色班级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特色班级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特色班级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作者:高纯廖瑶瑶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年第03期武汉外国语学校在五十年的发展道路上,坚持“外语特色、文理并重、国际合作”的办学模式,努力培养走向世界的人才,提高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实践中努力推进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教学。

学校外语组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外语教学模式,科学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科学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通向全面培养外语人才的成功之路。

本文将具体介绍我校几个特色班级设置和外语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超常教育实验班我校的超常教育实验班的培养对象是在数学、科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能力和兴趣,并兼顾以人文素养课程为挑战的学生。

学生自主选择某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并到科研机构或高校专业实验室学习,课程每年不少于两周。

学校负责提供机会并选派指导教师,学生三年内须完成一篇有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在这样的班级中,我们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合作型教学(Cooperative Learning)模式开展,辅助其他英语教学方法。

这个班级的学生最终将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有同样兴趣和目标的同学可以组合起来,对自己的论文进行研究,而英语教师也进行辅助教学,帮助他们研读国外的科研文章。

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主体,而这种主体地位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性才能真正落实。

创新实验班我校创新实验班是以向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输送国际型、复合型创新预备人才为目标,在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各门课程的前提下,突出多语技能、国际高中精华课程、模拟联合国和社团实践活动,以及根据个性发展的需要,提供导师指导。

教学形式为小班化教学和双语教学。

该班级的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国际视野,英语教学的模式也必须有着多元化特征。

一方面,这个班级的课堂模式多以交际教学法(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为主体。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

浅析北京市国际学校IB 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北京市国际学校不断增多。

而在国际学校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体系备受关注,其中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项目是针对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

随着IB课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始在PYP项目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本文将对北京市国际学校中PYP项目与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浅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际学校中的中文教学情况。

我们需要了解PYP项目的基本特点。

PYP项目是IB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学术能力和国际意识。

该项目强调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和调查学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PYP项目的课程框架包括六个主题:探究、认知、交流、尺度、选择和反思。

这些主题贯穿于学生每天的学习活动中,使他们在学习中培养出全面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PYP项目中融入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在国际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各异,对中国文化可能了解甚少。

将中文教学融入PYP项目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和尊重。

北京市国际学校在PYP项目中如何融入中文教学呢?学校会在PYP项目的课程框架中设置与中文相关的主题和项目。

在“探究”主题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实地考察;在“尺度”主题下,学校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

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文,更能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除了在PYP项目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中文教学,北京市国际学校还会通过各种活动和节日来增进学生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学校会组织中文角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练习中文口语和书写;还会举办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晚会、端午龙舟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作者:徐鹏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6期摘; ; 要: IB国际课程作为众多国际课程的佼佼者,有诸多值得深入学习和批判性借鉴的合理化元素。

本文从育人理念、课程设置、课程评估和课程实施四方面总结出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有益启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IB国际课程; ; 基础教育; ; 课程改革IB(国际文凭)国际课程通過内容广泛、综合、平衡的课程及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评估,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旨在帮助3岁—19岁的孩子开发智力、身体、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高度互联、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必需的知识、概念、技能、态度、情怀,践行全人发展、终身学习和国际情怀的核心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善于学习、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国际情怀的人。

IB国际课程响亮地提出“教育让世界更美好”的宏愿,通过四大项目践行全人发展、终身学习和国际情怀的理念,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

由于IB国际课程先进的理念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被公认为“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国际教育的领跑者”。

正如国际文凭组织前副总干事伊恩·希尔所言,IB国际课程的成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教育的、理想主义的和实用主义的。

其一,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注重批判思维能力的教育,其二,旨在促进跨文化理解,为学生提供国际视野,其三,旨在提供一种被全球认可的可进入高等教育的文凭[1]。

IB国际课程并不是建立在某一主权国家的教育模式之上的,广泛汲取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之精华,优化整合世界各国的课程优势,将机会最大化的美国模式、包含大部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领域的法国模式及提供大学一、二年级水平深度的英国模式整合于一体[2]。

经过自身创新与突破,先后创立了大学预科项目(DP),中学项目(MYP),小学暨幼儿园项目(PYP),近年IB还创立了职业教育项目(CP)。

该四大项目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这是IB国际课程区别于其他国际课程的又一独到之处。

全球化背景下日韩IB学校的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日韩IB学校的发展

25全球化背景下日韩IB学校的发展文_ 沈伟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项目致力于培养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自信且有爱心的年轻人,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发展面向未来的技能,从而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茁壮成长并有所作为。

IB 发轫于欧洲,并在北美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影响了东亚的教育。

过程中,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最早成熟,指向三大目的:提供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促进跨文化理解,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供世界高等教育认可的敲门砖。

随后,中学项目(MYP)、初级教育项目(PYP)、职业教育项目(CP)也相继成熟,IB 一贯制学校逐渐增多——随着IB 全球事业的发展,IB 学校从1970年的11所发展为现今的5754所,遍布159个国家,为195万名学生提供IB 课程。

日韩IB 学校的发展历程日本于1979年开办第一所IB 学校,发展至今,已有107所,其中,55所学校提供PYP、36所学校提供MYP、67所学校提供DP;韩国于1980年开办第一所IB 学校,发展至今已有34所,其中21所学校提供PYP、14所学校提供MYP、17所学校提供DP、1所学校提供CP。

十年前,日韩的IB 学校以私立学校为主,但随着两国国际化政策和人才战略的变化,IB 课程逐渐开始进入公立学校系统。

2011年,日本政府宣布了“200所IB 学校计划”,希望未来五年内将IBDP 学校的数目提高到200所。

之所以有此举动,原因在于IB 课程强调的探究为本的学习、批判性思维与日本政府对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长期目标相契合。

日本政府希望,教育从知识为本的学习迈向探究为本的学习,以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但由于IB 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在进入日本公立学校时面临很大阻力,200所IBDP 学校的目标也未如期达成。

为了缓解语言带来的教学负担,在日本政府和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Global 环球 262023年11月05日·第21期的合力推动下,双语IBDP 项目在日本获得合法性地位。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全英文课程的探索研究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全英文课程的探索研究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全英文课程的探索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re offering courses and programs taught entirely in English in order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prepare their own students for a globalized world.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full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global awareness. 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succeed in a globalized society. By implementing a full English curriculum, school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be fully immersed in the language, leading to improve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luency.1.3 研究目的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include:1.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trends in full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2. Analyzing the various teaching models and approaches used in delivering full English courses 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3. Identifying the key challenges and barriers faced by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implementing full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s.4. Examining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benefits of full English courses in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etting.5.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and implications of full English language courses on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cultural awareness, and global competency.2. 正文2.1 全英文课程的发展趋势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ll English courses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is trend can b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including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the desire for students to be better prepared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nd the need for universities to attract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2.2 全英文课程的教学模式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education. As a result, there has been a rising trend in the adoption of full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academic settings, known as full English courses.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used in full English courses.2.3 全英文课程的实施挑战全英文课程的实施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教学资源不足等。

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分析

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分析

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分析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就可以看到这种趋势的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入手,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全球教育趋势的影响和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1. 国际课程的普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国际课程,例如IB课程、Montessori教育等。

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更替,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这些国际课程的普及,使得幼儿园教育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2. 外教资源的引进为了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进外教资源。

这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更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种引进外教资源的行为也是幼儿园教育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具体体现。

3. 跨国合作项目除了国际课程和外教资源的引进,一些幼儿园还积极参与跨国合作项目,与外国的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交流。

这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园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

三、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对幼儿教育的影响1. 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和先进教育理念。

这种影响无疑会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使得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加优质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2. 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意识幼儿园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也在于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接触国际课程、外教资源和跨国合作项目,幼儿们能够更早地接触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知识,从小培养起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

3. 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园教育的改革。

学校为了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从而推动了幼儿园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实践 中 的反 思
学、艺术、数 学、历 史等 )类 型进 行批判性思考 ;EE(专题论 文 ),根
在普高开设多元 国际课程及 IB特 色选修课满一 年后 ,我们
据所学科 目拟定一个学 习课题 ,进 行独立 、深入 的调查和研究 。 于 2013年 10月对参 与 IB特色选修课程 的中外 师生进行 了问卷
法 国、瑞典 、叙利亚 、韩 国等 国学生 。目前 已有 三个 班 40余名学生
2.理论研究 和教育实践的参与 ,教 师教育观念更新 和教学水
毕业 ,均获得 国外大学深造机会 。
平得到提高
IB课程体系为六个学科组 围绕着三个核 心 ,结 构合理 、设置
在学校 国际化进程 中,对 于国际化 教育有了切实的 了解与体
教 学篇 ·教学反思
国际化视 野 下 引入 IB课程
对民办普高特色发展 的实例成果和反 思
徐 维 波
(浙 江 省 宁 波 至 诚 学 校 )
摘 要 i民办普高引入 IB课程 已经成为全世 界教 育发展 的基本趋势 ,也是 目前教育行 业的特 点之一 ,同时也 影响着我 国教 育行
业的改革发展 。因此,研 究国际视野下引入 IB课程对民办普高特 色发 展的成果 与反 思,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占去 了学生 的时 间 ,束缚 了学生 的手脚 ,使他们无 暇很好地 吸收 消 化 IB课 程 ,提 升 自己 。学 生 在 IB课 程 上 实 际学 到 的知 识 、获 得
社会 即学校 ,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会解决社会 的一 切问题。
的能力 、得到 的认可可能并 不如他们 的预期 ,IB的教学理念也 尚
生可 以直接 申请 国外的高校 ;二是在普 高开设学 习雅思 、日语 、韩 践 。2015(17).
语等课 程的国际班 ,就读该课程 的学生可 以强化这些语 言 的学
3.国际化教 育元 素与民族风格的融合 ,学校校 园文化 建设彰
平 );第三组 ,经 济学 、历史 ;第 四组 ,生物 、化学 、物理 ;第五组 ,数 显特色
学 ;第六组 ,艺术 、音乐或计算机 、科学 。要求学生完成高水平课程
国际化与 民族风格融合的环境布置 ,国际文化与中 国传统文
三 门(240小时),标准水平课程三门(150小时)。
二 、引进 IB课程后学校的发展成 果
调 查 。
(一 )理 论 成果
总体来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B特 色选 修课程在普 高的推广和实施 ,尽管存 在
1.开放式教学模式
种种不 足 ,但 课程本身还是受 到全体学生 的欢迎 ,只是应试教 育
杜威是美 国一位著名 的教育专家 ,他的理论是 :学校即社会 ,
化讲座 ,英语 演讲 ,国际文化 节 ,留学说明会 ,国际夏令 营与国际
为拓宽学 生学习 的广 度 ,促进 对知识 的理解 ,我 们还开设 了 志愿者 ,与法国中学结成姊妹学校 ,师生互访 ,与国际上多所著名
另外三 门核 心课程 :CAS(创造 、服 务 、行动 )课程 ,通 过积极参 加 大学结 对 ,韩 国学生游学 中国项 目,与宁波大学 国际交流学 院的
历时三年于 2010年 11月获得正式授权 ,成立 IB国际部。IB国
长期参加 IB课程学 习的学生 ,已经具备初步 自主学习 、评价
际部 聘请美 国基 础教 育专家 Nancy Sanderson Swartz为 校长 ,聘 的能力 ,养成 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与我 国教改所
科学 、知识精简 ,体现了当前 国际上先进的教育 理念 。
会 ,在观察 、学习 、模仿 、反思 、研究 的过 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自己
遵循 IB课程六 角形 教学 模式 ,我们开设 了六组课程 :第一 的教育教学 ,教师 的教 育理念及专业水平 不断得到提 升 ,科 研能
力得 以提升 。
组 ,中文或英语 (语言与文 学 );第 二组 ,英语或西班 牙语(初级 水
请 14名来 自加拿大 、英国 、美 国、新西兰的外籍教师任教。为此学 要求 的培养学生个性与能力 的理念不谋而合 。全体学生拓展 了国
校专 门新建 了外文 图书馆与 国际标 准实验室 ,外文 书籍 、学生教 际视野 ,增 进 了国际理解 与对多元文 化的包容 ,在 国际化 教育元
材及部分教具从 世界各 国订购 。IB学生 中 ,除 中国学生外 ,还有 素的教育熏 陶下 ,个性特长获得了长足的发 展。
关键词 :IB课程 ;民办普高 ;成果 ;反思

一 、 宁波 至诚 学 校 (以 下简 称我 校 )IB国 际 部建 立 及课 程 设 置
(- )实 践成 果 1.在国际化教育元素 的教育熏 陶下 ,学生个 性特长获得 了长
我校 自2008年 2月与联合 国教科文 IB国际文凭 组织 接触 , 足的发展
未完全整合到一起 ,资源 的整合与重组是 当前乃 至未来很 长一 段
2.国际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 间 的 关 键 。
我校 已经初步构建 了国际课程体系 。分三条路 径构建 ,一是
参考文献 :
IB国际部开设颁 发 IB文凭的 IB国际高中课程 ,就读该课程 的学
[1]高瑜 .基 础教 育 国际化 实践 方 向探 明 [J].教 育理 论与 实
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 造能力 ,通过社 区服务来获取 生活实践经 战 略合 作伙伴关 系 ,这所 有的 国际化 与民族化实践 ,使我 校校园
验 ,通 过环境管理 和创新举措 来获得 个人成长 ;TOK(知 识理论 ) 文化建设彰显特色。
课 程 ,通过不 同方法 (理 解、情感 、语 言 、推理 等 )对不 同知识 (科
课程 给我们带来 了开放式教学模式 的典范 ,带来根本性 的教 未完全贯彻到全校 El常的教与学 、练与辅 、考与评 当中去 。IB理
学模式改革 。我们也 因之开设 了很多与生 活实践 相关 的课程 ,着 念 、教 学 目的和策 略 、课程设置 、评价方法 、教学反馈 等几方 面尚
力培养学生参 与社会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