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范畴1.2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3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二、碳水化合物2.1 糖类的结构和分类2.2 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2.3 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三、脂质3.1 脂质的结构和分类3.2 脂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3 脂质代谢途径四、蛋白质4.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4.2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4.3 蛋白质合成与降解五、核酸5.1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5.2 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5.3 核酸合成与修复六、酶与代谢6.1 酶的特性和分类6.2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6.3 代谢途径及调控七、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7.1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7.2 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7.3 细胞凋亡与增殖的调控八、生物化学在医药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8.1 药物的作用机制8.2 基因工程技术8.3 生物化学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九、生物化学实验技术9.1 生物样本提取和处理9.2 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9.3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十、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10.1 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性10.2 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0.3 生物化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十一、结语11.1 总结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11.2 展望生物化学的未来发展11.3 科学家们对生物化学的期待和呼吁以上是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酶与代谢、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生物化学在医药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等内容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投身其中,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生物化学揭示了生命现象背后的机理和规律,为人类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治疗各种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

生物化学重点整理绪论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等。

大题:1、(1)简述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及其成就答: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主要成就:脂类、糖类及氨基酸的性质的研究;发现了核酸;从血液中分离了血红蛋白;证实了连接相邻氨基酸的肤键的形成;化学合成了简单的多肤;发现酵母发酵可产生醇并产生CO2,酵母发酵过程中存在“可溶性催化剂”,奠定了酶学的基础等。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主要成就:发现人类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发现多种激素,并将其分离、合成;认识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晶体制备获得成功;对生物体内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基本确定,包括糖代谢途径的酶促反应过程、脂肪酸—β氧化、尿素合成途径及柠檬酸循环等。

提出ATP循环学说。

3.分子生物学阶段.主要成就: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克隆技术;基因组学及其他组学的研究.2、(2)简述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物质代谢有序性调节的分子机制.2、细胞信息传递的机制及网络。

3.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名词解释:1、肽键: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NH—)。

2、氨基酸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的结构。

3、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一端至C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其主要化学键是肽键,决定其空间结构。

4、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5、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亚基:体内许多功能性蛋白质含有2条或2条以上有其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中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全文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中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Biochemistry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54学时讲课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学分: 3适用对象: 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医药学基础课。

其目的主要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的化学组成,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及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继医药学基础课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中医药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课程内容主要通过理论课讲授,让学生掌握并熟悉生物化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一些新进展,让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主要营养物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具备一定的相关生物学方面知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生物化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方式进行。

在讲授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形式,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为主,要求了解的内容自学为主。

在讲授中体现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逐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是单纯接受掌握知识,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的方法与能力,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通过个别的病案提出相关的医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己独立去寻找答案并进行小组集体讨论,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分析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一、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这些分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是理解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

二、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这些反应过程将简单的分子转化为复杂的分子,并释放能量。

代谢途径包括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等,这些途径是细胞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三、基因与蛋白质合成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单位,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多样的分子,其合成受到基因的调控。

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

四、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

生物氧化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五、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生化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学科。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参数,可以了解反应的本质和特点,进而推测反应机理。

这对于理解代谢途径的调控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六、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内外的信号分子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传递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七、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是指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发生的各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结合与解离、催化与抑制等。

这些相互作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

了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细胞功能的机制。

八、代谢调控代谢调控是指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调节和控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包括基因表达调控、酶活性调控和底物浓度调控等。

代谢调控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关键环节。

生物化学课程分析报告

生物化学课程分析报告

生物化学课程分析报告一、引言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一门科学。

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的基本化学过程、分子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二、课程内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和维生素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内能量转换、代谢和调控等过程。

这些内容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能量转换到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从基本的代谢过程到高级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自学。

课堂讲解是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和观察实验过程,加深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

自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扩展知识面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学,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

四、学习难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抽象、内容复杂、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

这些难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和厌倦情绪。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类比、图解、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

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自学等方式加深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建议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强化实践操作:实验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_806生物化学_《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中国农业大学_806生物化学_《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第十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第一节 自由能 第二节 高能磷酸化合物 第三节 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第四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第五节 光合磷酸化作用(自学,植物生理会详细介绍) [主要内容]:介绍自由能、氧化还原电势的概念和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组成,氧化磷 酸化。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 ATP 的分子结构和作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组分的顺序;了解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 [教学重点]: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 [教学难点]:自由能,ATP 合成机理。
第二章
糖类
第一节 单糖 第二节 寡糖 第三节 多糖 第四节 结合糖 [主要内容]:重要单糖、双糖、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葡萄糖的构型、构象、理化性质和常见双糖的结构式;了解多糖的种类和功能。 [教学重点]: 糖的结构、化学连键。 [教学难点]:L-,D-构型,-,-异头/构体,烯醇式结构的活性,不均一多糖。
第十一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原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 糖酵解 第三节 柠檬酸循环 第四节 戊糖磷酸途径 第五节 葡萄糖异生作用及血糖 第六节 多糖和双糖代谢 [主要内容] 介绍糖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分解及转化,以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糖在体内的来龙去脉,即合成、分解及转化。 [教学重点]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 [教学难点] 糖代谢途径的联系及其意义。
第六章

第一节 酶的本质 第二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酶活力测定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第五节 酶的作用机理 第六节 核酶与同工酶 第七节 酶的调节 第八节 酶工程简介 [主要内容]:酶活性中心、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高效、专一的作用机制。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酶活性的表示与酶活力的计算,以及酶动力学的规律;掌握各种类型抑制剂的作用 特点;了解酶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酶活力、酶动力学与酶作用机理;米氏常数的理解和应用;酶活性调节。 [教学难点]:过渡态,酶催化机理。源自第九章脂类与生物膜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生物化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探讨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静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该阶分析和研究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段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是现代生物化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等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缩水而形成的特殊酰胺键(-CO-NH-)。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胆色素代谢 黄疸
• 维生素缺乏 多种(如夜盲症;佝偻病;脚气病)
3.基因的复制、表达及调控
调控机制严密、精细,从时间和空间上控制遗传信息的传 递和基因的表达,使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
4.器官生化
肝脏
血液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其调节
•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即机 体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及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同化作用 合成代谢
异化作用 分解代谢
• 正常的物质代谢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物质代谢紊乱则可引起疾病。
• 糖代谢 • 脂代谢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对症下药 对症制药
• 氨代谢
肝性脑病(资格考试热点题)
第二节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物 生物学 物


微生物学化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生物 化生物学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2.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 3.基因的复制、表达及调控; 4.器官生化。
1.人体的物质组成 构件分子
化学元素
小分子化合物
生物大分子
研究重点: 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基本内容
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节的一门科学。

其发展快、信息量丰富,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就如何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谈一谈自己的浅见,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选择好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教材和一些参考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好本学科十分重要。

我个人认为应该准备三本教材和一本习题集:一本是简单的版本,便于理解和自学。

如南京大学由郑集等编写的《普通生物化学》;一本是高级的版本,如北京大学王镜岩等编著的《生物化学》,阅读此类教科书便于对各章内容全面和深入的掌握;第三本应该是一本英文的原版教材,如DonaldVoet编著的《FundamentalsofBiochemistry》和ChristopheK.Mathews编写的《Biochemistry》。

英文版教材的特点是新、印刷精美,图表多为彩图,通常还有配套的多媒体光盘,方便你自学。

阅读一本好的英文生化教材,不仅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对理解各章节的内容,学好本学科是非常有帮助。

2、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根据研究内容,本课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重点阐述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

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昔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

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和酮体代谢途径;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等问题。

③分子遗传学基础:重点介绍了DNA复制,DNA转录和翻译。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蛋白和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

3、学会做笔记
首先有一点必须强调,上课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时是听老师讲课而不是做笔记,因此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听讲,一些不清楚的内容和重要的内容可以笔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向老师求教。

当然,条件好的同学可以买来录音设备,将老师的上课内容录下来,以供课后消化。

另外,老师的讲稿大都做成了幻灯片,学生可从老师那里得到拷贝。

4、懂得记忆法
学习生物化学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

关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

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是需要记的,而许多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

如关于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将高等动物10种必需氨基酸的首写字母拼写成一句话:Tip MTV hall(需付小费的MTV厅)。

5、勤于动手,联系实际
这是由“学懂”通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试中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

平时多做习题,多做实验,是你掌握本学科,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上有各种免费的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同学可经常去浏览,跟踪最新的进展。

也可以去一些BBS站点,与网友一起交流学习的体会和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周第一~第二学时
绪论和糖类的概念
第三~第四学时
单糖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第六学时
寡糖和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周第一~第二学时
脂类的概念和类别、单脂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第四学时
复脂与固醇的结构与功能等
第五~第六学时
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一般组成;氨基酸的通式、分类、结构、代号
第三周第一~第二学时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和制备以及分析
第三~第四学时
肽的结构和命名、肽的理化性质、天然存在的某些活性肽和肽的人工合成第五~第六学时:蛋白质的分类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第四周第一~第二学时
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
第三~第四学时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第五~第六学时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第五周第一~第二学时
随堂测验;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核酸的类别、分布和组成;核苷;核苷酸
第三~第四学时
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和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结构
第五~第六学时
RNA的结构与功能;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
第六周第一~第二学时
核酸的理化性质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三~第四学时
核蛋白体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分离、纯化和核苷酸的制备
第五~第六学时
酶的一般概念、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命名和分类
第七周第一~第二学时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酶反应的动力学
第三~第四学时
酶反应的动力学(续);酶的专一性及活性中心
第五~第六学时
酶的催化机理
第八周第一~第二学时
别构酶和其他调节酶;同工酶、寡聚酶、诱导酶、多酶体系和复合体;酶工程简介
第三~第四学时
维生素的发现、维生素的概念、分类;水溶性维生素
第五~第六学时
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
第九周第一~第二学时
激素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三~第四学时
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常见激素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第六学时
期中考试
第十周第一~第二学时
代谢的定义、代谢的一般特性、研究代谢的方法;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
第三~第四学时
电子传递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和调节;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与解偶联
第五~第六学时
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糖酵解
第十一周第一~第二学时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与三羧酸循环
第三~第四学时
磷酸戊糖途径、乙醛酸循环与糖醛酸途径
第五~第六学时
糖异生与光合作用;寡糖和多糖的合成;糖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第十二周第一~第二学时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脂肪的分解代谢
第三~第四学时
脂肪的分解代谢(续);脂肪的合成代谢
第五~第六学时
脂肪的合成代谢;磷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脂类代谢的调节;脂代谢反常引起的常见疾病
第十三周第一~第二学时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第四学时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续);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第五~第六学时
核酸的分解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第十四周第一~第二学时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第三~第四学时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的详细机制
第五~第六学时
随堂测验;滚环复制;D环复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及调控
第十五周第一~第二学时
DNA损伤、修复;逆转录
第三~第四学时
RNA合成的基本特征;RNA合成的酶学;RNA生物合成的详细机制
第五~第六学时
RNA生物合成的详细机制(续);原核生物中RNA的加工
第十六周第一~第二学时
真核生物中RNA的加工;RNA的复制
第三~第四学时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一般特征;蛋白质合成的详细机制第五~第六学时
蛋白质合成的详细机制(续);蛋白质合成中的再次程序化的遗传解码、蛋白质合成的后加工第十七周第一~第二学时
蛋白质合成的忠实性、蛋白质的定向与分拣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第三~第四学时
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代谢调节的几种方式
第五~第六学时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八周第一~第二学时
载体和宿主细胞;DNA的克隆化;重组DNA的分析
第三~第四学时
基因表达及鉴定;基因文库的制备;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五~第六学时
复习、考试
※普通生物化学实验(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2006.9)
※<普通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制药2006.2)>
※<普通生物化学实验(环境学院、医学院20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