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消防知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知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知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1.1.概述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是干什么的?原理是什么,和室外消火栓系统有啥联系?我来介绍一下。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通常是指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它是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的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承担城市、集镇、居住区、工矿企业的室外部分的消防给水任务。

下面主要介绍三种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1.2.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消防水用量。

当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可以从设置在附近的消火栓箱子内取出水枪和水带,将水带与消火栓栓口连接,接上水枪,打开消火栓的阀门,直接进行灭火。

13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设有消防泵,平时管网内压力较低。

当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可以从设置在附近的消火栓箱子内取出水带和水枪,将水带与消火栓栓口连接,接上水枪,打开消火栓的阀门,通知水泵房启动消防水泵,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这时候投入消火栓。

当室外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宜与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合用14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的压力较低,当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打开最近的室外消火栓,将消防车与室外消火栓连接,从室外管网吸水,加入消防车内,然后利用消防车直接加压灭火,或者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加压供水。

如果对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有兴趣,您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为你分享一些相关知识。

2.室外消火栓设计规范室外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

所以,室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2.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可采用高压、临时高压和低压管道。

城镇、居住区、企业事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一般均采用低压给水系统,而且,常常与生产、生产给水管道合并使用。

但是,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管道为确保供水安全,应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分开,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

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列举了超高层建筑中消防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消防中的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其中重点探讨关于超高层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系统的分区、以及供水方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区供水气体灭火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城市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逐渐增多。

由于消防车的供水高度有限,对于这些超高层建筑,消防车扑救火灾已经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消防队员登临起火地点的时间比较长。

为此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完全立足于自救,自救主要依靠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特别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因此可靠的消防给水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以广东某超高层项目为例简述消防系统的设计2.1项目概况该项目为1栋230m的超高层公建,地上51层、地下4层,共设4个避难层分别为12层、23层、34层及43层。

电房设置于23层、43层及地下车库内,屋面设置有配电间。

建筑内设有3层通高、高度15m的宴会大厅、办公区域、酒店区域。

2.2消防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条文规定,该建筑设置以下消防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空间智能水泡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系统。

2.2.1 消防给水系统本建筑采用下部楼层常高压、上部楼层临时高压的消防给水系统。

分别于负一层、二十三层避难层设置转输水池,在屋顶设备房上方设置高位消防水池,采用转输水池串联加压。

具体消防供水方案设计如下:消防转输用水和室外消火栓用水合用消防水池设置于地下车库负一层,消防水池有效容积V1=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转输水量=40×3600×3÷1000+100=532m3。

消防水池按照规范要求分为两格,消防转输泵、室外消火栓泵合用泵房设置于负二层以减少消防水池无效水深。

负二层转输泵将水加压提升至二十三层中间转输水池,中间转输水池分两格,总有效容积60m3;再通过中间转输泵加压提升至屋顶消防水池,有效容积V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自动喷淋用水量=40×3600×3÷1000 + 45×3600×1÷1000 =594 m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全面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全面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全面解析1.0.1 条2.1.6条2.1.7 条3.1.2第3条3.2.2 条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3.4.8 条空分站,可燃液体、液化烃的火车和汽车装卸栈台,变电站等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8的规定。

当室外变压器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室外消火栓给水设计流量可按表 3.4.8规定值的50%计算,但不应小于15L/s。

合下列规定:1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流量应按系统扑救着火油船一起火灾的泡沫混合液量及泡沫液混合比经计算确定,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保护范围和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3.4.9-1 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 的有关规定;2 油船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消防时着火油舱冷却水保护范围内的油舱甲板小于表3.4.9-2的规定;4 隔离水幕系统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喷水强度宜为1.0L/s.m~2.OL/s.m;2)保护范围宜为装卸设备的两端各延伸5m,水幕喷射高度宜高于被保护对象1.50m;3)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1.0h,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的有关规定;5 油品码头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9-3的规定。

3.4.12 条3.5.2 条3.6.1 条3.6.2 条4.1.3 条4.3.3 条4.3.4 条4.3.10 条5.1.4 条5.1.6 条150量时,其最低淹没深度应是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水位线以上不少 3.2m,且海拔高度每增加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防水池的最低有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5.1.10 条5.2.1 条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适当了做了加大,要特别注意,前面说到初期的消防水量,而此条这条数据的得出仍然是按10分钟的消防水量来计算得出的,6+6.4=5.2.6 条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露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技术规范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供水水源(市政给水、天然水源、消防水池),消防供水设备(水塔、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消防给水管网(进水管、水平干管、消防竖管等),稳压减压控制设备等组成,其中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的设置需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高度以及市政给水的供水情况而定。

7.4.1 消防水源。

1 水源。

1) 消防用水可由城市自来水、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等供给。

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内外消防水源常采用城市自来水,室外用水亦可采用天然水源。

①当城市自来水管网能满足消防用水的水量和水压时,且由两路不同城市给水干管供水时,可直接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消防水源;②当城市自来水管网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消防水池;③当城市自来水管网能满足水量,但不满足水压时,且有两路不同城市给水干管供水时,可采用消防给水泵从城市给水管网直接抽吸,但需征得自来永有关部门的同意,或设置消防水池。

2)当采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枯水期97%保证率的水位能可靠取水供给设计消防用水量,且满足消防用水的水质和有可靠的取水措施,如消防车通道、固定或移动消防泵的取水口等。

当采用海水作为消防水源时,还应有除去生物生长堵塞取水设施的措施。

3)当采用井水做消防水源时,规划设计区域内应有2口及以上水井,当其中一口水井不能供水时,另外的水井出水能力在任何时间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时,可不设置消防水池,其他情况均应设置消防水池。

4)游泳池、水景水池:保证常年贮存有足够的水量的游泳池、水景水池可作为消防水源。

冬季封冻的水池,有效水量计算,应以最大冰层厚度下水线为计算起始水位。

5)消防水池:如采用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室外消防水池设在室内或室外均应设置消防车取水口。

2 消防水源专用车道。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在消防车取水口处应保证吸水高度不超过6m。

7.4.2 消防给水系统。

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物 ,可不设置 。
《 筑 设计 防火 规范 》 ( 建 以下简 称 “ 范 ”)作为 规
指 导 城 镇 规 划 , 建 筑 设 计 的 通 用 性 防 火 要 求 , 自发 布 以
来 , 历 经 多 次 修 订 。 目前 现 行 的 规 范 为 2 0 年 】 月 1 06 2 日开
始 实 施 。下 面 通 过 对 规 范 的 几 个 条 文 的 对 比 及 理 解 来 阐
种。”
二 、一至 三层 建筑 物的常高 压消 防给水 系统
从 上 面 条 文 及 说 明 我 们 可 以得 出 一 个 结 论 : 常 高 压 消 防 给 水 系 统 最 关 键 的 一 个 要 求 就 是 火 灾 时 不 需 启 动 消
防泵而 直接使用灭 火设备进 行灭火 。 依照8 13 说明计算公式:H 1 2 ..条 =H +H+ 式 中 :H —— 管 网最不 利 点处 消 火 栓应 保 持 的压 力
防 水 泵 使 管 网 内 的 压 力 达 到 高 压 给 水 系 统 水 压 要 求 的 给
H—— 6 : 条直径6 m 水带的水头损失之和 ( 水柱 ); 5m m H—— 充 实水 柱不 小于 1 m( z 柱 )、流量 不小 于 。 0 mk 5 / 时 ,口径 1m 水枪所需 的压 力 ( 水柱 )。 LS 9m m
人 员 莫 衷 一 是 , 无 所 适 从 。 因 此 笔 者 认 为 , 充 分 利 用 现
压 供 水的 生活 ( 生产 )和消防 合用 给水 系统 均为 临时 高 压 给水 系 统 。城 市 、居住 区 、企业 事业 单位 的室 外消 防
给 水 管 道 , 在 有 可 能 利 用 地 势 设 置 高 位 水 池 或 设 置 集 中 高 压 水 泵 房 时 , 就 有 可 能 采 用 高 压 消 防 给 水 系 统 , 一 般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稳压装置的设置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稳压装置的设置

初步选定一个气压罐,由公式
Vz-B Vx
VZ
计算a,由公式…:
p2=一一0.1 P1+0.1 Ⅱ
(1—2)

目岂
h 蒲踌贮水春积 h 簟压承吝积 k8 簟冲朱軎祝
n 量缸怍压力
船 薄舫主囊启动压力
掇槛女 Psl

h 气压■总春积
计算出P2,则:
Psl-72+0.02 (MPa) (1-3)
Ps2=Psl+0.05(MPa) (1~4)
与稳压装置只设稳压泵的系统相比,它有节能,缓解稳眶泵频繁启停,缓冲系统水锤等优点。 与稳压装置为高位水箱的系统相比,它有节省了大量土建结构投资,建筑屋顶造型以及屋顶 用做其他功能易于处理等优点。从而在大量的工程中广泛采用。 为了进一步减少隔膜式气压消防给水设备作为稳压装置的综合费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为 了减少稳压泵工作扬程,进而减少电耗,可以把隔膜式气压罐以及稳压泵机组设置于屋顶水箱间 内。把气压罐以及稳压泵机组高置的方式还可以使a值取较低值,罐体容积较小,尽量利用了气 压罐的容积,机组总荷载也较小。隔膜式气压罐的隔膜宜采用胆囊式隔膜,由于胆囊式隔膜受力 合理,使用寿命较长,气密性能好,延长了补气周期,减少隔膜材料用量,隔膜较薄,减少了隔 膜占用的空间,扩大了气压罐的有效容积,水的调节容积较一般的气压罐大,而且也便于小型化。 可见,把胆囊式隔膜气压罐以及稳压泵作为稳压装置设于屋顶水箱间内是一种较合理经济的处理 方法。 在选用贮存式隔膜气压罐以及稳压泵的型号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确定。不 宜简单地通过厂商提供的成套隔膜式气压罐以及稳压泵机组压力、流量参数来确定适合的型号。 选用隔膜式气压罐以及稳压泵的型号的计算主要分为:隔膜式气压罐的选用计算:稳压泵(补水 泵)的选用计算两部分: (1)隔膜式气压罐的选用计算包括以F几个步骤 根据隔膜式气压罐以及稳压泵的设置高度与位置,计算最低工作压力Pl,Pl须保证最不利处 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所需的水压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P1时, 计算管网的水头损失应以满足火灾初期消防水泵启动前消防流量来计算,显然比消防水泵启动后 输送消防设计流量时计算出来的水头损失小。计算简图见下图:

简述稳高压消防系统设计

简述稳高压消防系统设计

简述稳高压消防系统设计发布时间:2021-10-09T08:48:00.21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4期作者:孙东方[导读] 消防给水系统、稳高压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设计要点,仅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孙东方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摘要:消防给水系统、稳高压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设计要点,仅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常高压临时高压稳高压柴油机消防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各种人工合成灭火剂层出不穷,但水仍以其适用性强、可靠性高、灭火效果好、对坏境污染小,并且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等特点,作为首选的灭火介质,特别是对付大火,几乎没有水就不行。

在消防上应用最广泛的灭火剂就是水。

在水灭火系统中,按照形式和组成不同,分为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及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一、消防给水系统的概念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能始终保持满足灭火设施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时无须消防水泵直接加压的供水系统。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判断标准是:灭火系统内无消防水泵增压。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不能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时能自动启动消防水泵以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供水系统。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消防给水系统。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与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平时不能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二是系统设有消防水泵,火灾时启动消防水泵以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低压消防给水系统:能满足车载或手抬移动消防水泵等取水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供水系统。

本系统多用于室外,系统中不设消防泵,水源包括市政给水管网、区域给水管网建筑或区域专用室外消防用水加压管网,灭火时用半车载或移动水泵增压。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来自于《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即采用稳压泵维持管网的消防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7MPa的消防水系统。

因发生火灾时需要启动消防水泵才能满足灭火所需要的流量,所以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特殊工况,即设有稳压设施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简介

消防给水系统简介

消防给水系统简介
消防给水系统分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三种形式。

1、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始终能满足水灭火系统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时无须开启消防水泵,该形式的系统可向任何水灭火系统供水。

2、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不能满足水灭火系统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发生时需要启动消防泵。

该系统也可向任何水灭火系统供水。

3、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低压消防给水系统能满足车载或手抬移动消防泵等取水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管网内的压力较低,当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打开最近的室外消火栓,将消防车与室外消火栓连接,从室外管网内吸水加入消防车内,然后利用消防车直接加压灭火,或者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内加压供水。

建筑物室外宜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时,应采用双路消防供水,除建筑高度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以规范为依据讨论了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含义,通过计算明确了一至三层的建筑物属于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并提出了建立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的建议。

作者:党安田
关键词: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集中高压水泵房;区域集中供水系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在消防设计中可应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准确地理解消防给水系统含义,对于设计的合理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集中高压水泵房”等专业术语常令工程技术人员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料,探讨消防给水系统的含义,最终达成合理、优化、合法的共识乃当务之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作为指导城镇规划,建筑设计的通用性防火要求,自发布以来,历经多次修
订。

目前现行的规范为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下面通过对规范的几个条文的对比及理解来阐述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一、规范对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定义
“规范”第8.1.3条要求:“室外消防给水当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0m。


8.1.3条条文说明:“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按管网内的水压一般可分为高压、临时高压和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三种。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消防用水量,火场上不需要使用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水泵等消防水泵加压,直接由消火栓接出水带就可满足水枪出水灭火要求的给水系统。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在给水管道内平时水压不高,其水压和流量不能满足最不利点的灭火需要,在水泵站(房)内设有消防水泵,当接到火警时,启动消
防水泵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给水系统水压要求的给水系统。

采用屋顶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稳压设施等组成的给水系统以及气压给水装置,采用变频调速水泵恒压供水的生活(生产)和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均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城市、居住区、企业事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在有可能利用地势设置高位水池或设置集中高压水泵房时,就有可能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规范”第8.4.4条要求:“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并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

”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的水量和水压的建筑物,或设置干式消防竖管的建筑物,可不设置。

再看8.4.4条文说明:“常高压给水系统一般能满足灭火时管道内以及建筑内任一处消火栓的水量和水压要求,可不设消防
水箱。

但当常高压给水系统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仍需要设置消防水箱。


二、一至三层建筑物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从上面条文及说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最关键的一个要求就是火灾时不需启动消防泵而直接使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依照8.1.3条说明计算公式:H=H1
+H2+H3
式中:H——管网最不利点处消火栓应保持的压力(m水柱
H1——消火栓与站在最不利点水枪手的标高差(m);
H2——6条直径65mm水带的水头损失之和(m水柱);
H3——充实水柱不小于10m(m水柱)、流量不小于5L/S时,口径19mm水枪所需的压力(m水柱)。

20m直径65mm衬胶水龙带流量不小于5L/S时水头损失为0.91m水柱,
H2=0.91×6=5.46m水柱
H3=q2/B q——流量,按5L/S,B——水流特性系数,参照《新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师手册》取1.577
H3=52÷1.577=15.85m水柱
以三层建筑为例,一层层高3.6m,二三层层高3.3m,室内外高差0.3m,
H1=0.3+3.6+3.3=7.2m水柱
H=5.46+15.85+7.2=28.51m水柱以二层建筑为例,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3m,室内外高差0.3m,H1=0.3+3.6=3.9m水柱H=5.46+15.85+3.9=25.21m水柱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第4.0.5条要求:“城市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宜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

”由此可见一般城区自来水管网水压保持在28m水柱左右是正常的(考虑管道沿程损失)。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区自来水管网供水的二层及以下的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层高在限定范围内三层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也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能满足灭火时管道内以及建筑内任一处消火栓的水量和水压要求(流量满足消防用水要求)。

这也可以由现有一至三层建筑物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得到佐证,笔者曾咨询过图纸审查中心,其采纳的原则也如此。

三、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
对于高于三层的建筑物如何设置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低规”第8.1.3条条文说明:“城市、居住区、企业事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在有可能利用地势设置高位水池或设置集中高压水泵房时,就有可能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至于利用地势设置高位水池只能在市区内或附近存在较大高差的城市可行,比如福建省南平市的消防规划,就在山顶上规划建造几个消防供水水池;而对于设置“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低规”及其条文中没
有具体明确定义,集中高压水泵房也应有消防泵,只是在平时及火灾时均运行,这样才能和条文说明中“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定义相符。

现在也有些住宅小区及学校作区域集中水泵房,但不是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因为火灾时仍需启动消防泵。

消防对“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最主要及最关键的要求就是其供水的可靠性,在城市规划消防设计中,消防水源大部分利用城市自来水管网,主要原因就是其供水可靠性,由几个甚至十几个水厂供水。

假如城市管网的压力能达到一个城市数量最多的多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所需的消防压力(大约在0.46MPa),那么多层建筑就不用去建高位水箱,当然考虑到正常用水要求,城市管网的压力达不到那么大。

但我们可以设想建设“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它负责一定区域的室内外消防用水,能满足建筑的消防用水的水压及流量要求,该区域的多层建筑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就能成为现实。

甚至可以设想多个“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相互连
接,建成类似于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消防高压管网。

“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应建设较大容量的消防水池,消防泵可以设置满足不同流量的几组水泵,各建筑对消防泵不同的水压要求可通过在本建筑消防接大管上设减压阀调整解决。

应由双电源供电或双回路供电,由专业人员或者消防局进行管理,消防泵在水量、水压上应满足本区域范围内要求最高的建筑。

通过管道与此范围内的各建筑中的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相接。

建设“区域集中高压水泵房”可以避免建数量众多的消防水池及高位水箱,其储存着大量的消防用水,在清洗水池的时候要被排放掉,浪费数量之大是极其可观的。

另外还有以下优点:保证水泵房、消防水池的设备质量、设施完备,管理维修的水平高,能够保证设备的使用,减少设备数量,降低了总的设备投资及管理费用。

和自来水管网分开建设,还有一定的优点。

目前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是合用管网,但
平时生活用水量很小,自来水公司为了计量准确,往往在DN100的管网上安装DN50甚至更小的水表,即使设置旁通管,火灾时也有可能造成忘记开启旁通阀而造成消防用水流量不足。

另外市政消防栓及小区内消防栓存在的漏水产生的费用也没有人去承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区自来水管网供水的二层及以下的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层高在限定范围内三层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也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能满足灭火时管道内以及建筑内任一处消火栓的水量和水压要求(流量满足消防用水要求)。

建立高标准的区域消防给水系统能够解决现今消防给水系统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具有在保证水质、节约水资源、减少投资等方面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