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论文注释规范

合集下载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一、引言。

论文注释是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持和解释。

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得注释内容更加清晰、规范。

本文将对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注释的标准格式。

1. 注释的位置,在论文中,注释通常是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的上标或下标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2. 注释的内容,注释内容应该与正文相关,能够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用其他文献。

注释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长,避免出现冗长的注释内容,以免影响读者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3. 注释的格式,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格式通常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

脚注是出现在页面底部的注释,而尾注是出现在文章末尾的注释。

在注释格式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字体、字号、间距等方面的要求。

4. 注释的标点,在注释内容中,需要注意标点的使用。

通常情况下,注释内容的句子末尾需要使用句号,如果注释内容是引用其他文献的内容,则需要在引用内容的末尾使用引号,并标明引用来源。

5. 注释的编号,在正文中出现的注释需要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在正文中使用注释编号时的格式要求,如上标或下标等。

6. 注释的引用,在注释内容中引用其他文献时,需要标明引用的来源,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能够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论。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对于学术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学术写作时,作者需要严格遵循注释的标准格式,确保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从而在学术写作中更加规范地进行注释的编写和使用。

论文注释规范

论文注释规范

论文注释规范(1)论文各级题标的写法文内分层或小节的标题数字顺序依次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

文内一级标题汉字数码后不用标点符号,空格后出标题题文。

文内二级、三级和四级标题后紧接标题。

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后用“.”。

如:一名籍的格式(4号宋体,居中)(一)物价波动状况与换算失误(5号宋体,)1.临潼银铤与安邑分司(5号宋体)(1)婺源县的事例(5号宋体)引文的格式一般性引文,在文中引号内直接征引即可。

为突出引文的重要而另立段落者,引文第1行起首空4格,从第2行起,每行之首均空2格。

引文的首尾不加引号。

引文的注释号标在引文最后标点之后。

此类引文使用楷体。

文内数字用法(一)数字用法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公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基本依据,并考虑到本专业的特殊性。

(二)如下情形使用阿拉伯数字:1.作者的一般性叙述。

如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40个郡国中设立铁官49处。

2.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如:1922年12月初,顾颉刚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专任编辑。

2.公制的度量衡单位计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约数和百分比,各种物理量值。

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唐武德元年铜权重464.2克。

清代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90%以上,构成全国人口的主体。

3.表的顺序号、数据及计量单位均用阿拉伯数字。

(三)如下情形使用汉字:●古籍文献中的数字。

如:《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古旧浑象以二分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

”●古籍文献中的卷数。

如:《册府元龟》卷三五《帝王部?封禅一》。

《资治通鉴》卷一○○●中国朝代的年号及干支纪年使用汉字,其后加括号标出公元年代。

如: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秋●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或惯用语。

如:相差十万八千里十之八九四分五裂●带有“几”字的数字。

如几千年以来文内标点符号用法(一)标点符号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有许多种注释体例,各高校和学术刊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以下的注释体例是最为常用的标准体例,也很方便由此更改为其他注释体例。

(一)著作类:选择著作类书籍作为注释来源,需要注意作者的身份,是著作还是主编抑或是译著,注释方法有所不同。

1.著作书籍注释一般格式为:(作者)著:《(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第34页。

2.编著类书籍一般格式为:(编者全名)主编:《(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345-348页。

3.译著类书籍的一般格式为:【(国别)】(作者全名)著:《(书名)》,(译者全名)译,(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二)论文类1.期刊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期刊全名》(刊发年份)(刊期),(页码)举例: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23页。

2.集刊论文(即论文刊载于类似于书籍的刊物上)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编者全名)主编,《集刊全名》(卷数),出版社地区,出版社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学位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论文全名》,学位论文通过高校全称(学位论文档次),论文发布时间,页码。

举例:徐艳荣:《公物初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5页。

(三)其他注释类1.报纸文献一般格式:(作者):《文献全名》,载《报纸全称》(刊发时间),(版面)。

毕业论文的注释与脚注的使用方法与规则的详细讲解

毕业论文的注释与脚注的使用方法与规则的详细讲解

毕业论文的注释与脚注的使用方法与规则的详细讲解一、引言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为了准确表达观点或提供证据支持,经常需要使用注释和脚注。

注释和脚注在论文中起到解释、补充和引用的作用,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性。

本文将详细讲解毕业论文中注释和脚注的使用方法和规则。

二、注释的使用方法与规则1. 注释的定义注释是对文中某个特定内容进行解释和详细说明的文字。

注释通常以英文形式出现在论文的相应位置,可以用来解释某个概念、术语或提供相关论据。

2. 注释的使用场景(1)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生僻词汇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概念,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明确注释,以便读者理解。

(2)注释还可以用于简要说明论文的来源,如对一个数据或统计结果的注释,说明其数据来源、调查方法等。

3. 注释的编号和格式在使用注释时,应该按照注释的顺序进行编号,并用相应的格式进行排版。

注释的编号应以阿拉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标注,一般用上标形式出现在被注释的文字后面。

4. 注释的具体书写规则(1)注释应紧跟在被注释的文字之后,之间用逗号或者句号隔开。

(2)注释内容应当简洁明了,表达清晰,不宜过长。

三、脚注的使用方法与规则1. 脚注的定义脚注是加在论文页面底部的附注,用来解释或补充论文中的某个具体内容。

脚注与正文的关系紧密,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或说明。

2. 脚注的使用场景(1)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引用、案例等,可以使用脚注注明其来源,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

(2)脚注还可以用来解释或补充正文中某个观点、论据或数据,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

3. 脚注的编号和格式脚注的编号应按照论文的顺序进行标注,并用相应的格式进行排版。

一般情况下,脚注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以上标形式出现在正文中需要注解的文字后面。

4. 脚注的具体书写规则(1)脚注应紧跟在被注释的文字之后,且与正文之间用一条分隔线分开。

(2)脚注内容要简洁明了,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一行或者两行之内。

(3)脚注的字体大小一般较小,与正文相对应。

毕业论文注释格式

毕业论文注释格式

毕业论文注释格式毕业论文注释格式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注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文中引用、解释或补充信息的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

然而,注释的格式和规范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毕业论文注释的格式。

首先,注释可以分为脚注和尾注两种形式。

脚注位于页面底部,而尾注则位于文末。

脚注一般用于提供对文中特定内容的解释或引用的来源,而尾注则更多地用于提供对整个段落或章节的注释。

在选择使用脚注还是尾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进行决定。

其次,注释的格式应该符合学术规范。

在大多数学术领域中,注释通常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以上标形式出现在文中引用的地方。

例如,当引用某个观点或数据时,可以在相应的位置加上上标数字,并在注释中提供详细的解释或引用来源。

同时,注释应该按照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此外,注释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注释不应该是对论文内容的重复,而是对某个观点或引用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

因此,在编写注释时,应该避免冗长的叙述或无关的背景知识。

注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因此应该注重清晰和简洁。

在注释中引用其他文献时,应该注意引用格式的统一和准确。

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期刊要求,引用格式可能有所不同。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以根据所属学院或导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

同时,在注释中提供引用的完整信息,包括作者、标题、出版日期等,以便读者能够查找到相应的文献。

最后,注释的位置应该明确。

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都应该与引用的内容紧密相连,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

在撰写论文时,可以在引用的地方加上上标数字,并在页面底部或文末提供相应的注释内容。

同时,应该注意注释的排版和格式,使之清晰易读。

总之,注释是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注释格式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引言:文献引用和注释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引用和注释规范不仅可以展示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诚信,还有助于读者了解参考文献背景和相关信息,提高学术交流和研究质量。

本文将介绍毕业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以帮助读者规范自己的论文写作。

一、文献引用规范在毕业论文中引用文献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引用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引用格式:1. 多位作者:当引用一篇文献有多位作者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引用方式。

例如:- 当作者数量小于等于3位时,可以列出所有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

例如:(Smith, Johnson, & Andersson, 2016)。

- 当作者数量超过3位时,可以只列出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后面加上“et al.”。

例如:(Smith et al., 2016)。

2. 同一作者多篇文献:当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时,需要在引用后面加上出版年份进行区分。

例如:- (Smith, 2015)- (Smith, 2018)3. 引用网上资源:对于网页、博客等网上资源的引用,需要提供相关链接和访问日期。

例如:- (Smith, 2020, para. 4)- (Smith, 2020, “Introduction” section, para. 2)二、注释规范除了文献引用外,注释也是毕业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或者解释,有助于读者理解论文中的概念或者某些说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释规范:1. 脚注注释:在论文中使用脚注注释可以提供一些补充信息或者解释。

脚注通常置于页面底部,引用文献时需要标注文献的作者、标题、出版年份等信息。

例如:- Smith, Jo hn. “Title of the Article.” Journal Name, vol. 12, no. 3, 2017, pp. 100-120.2. 直接注释:在论文的正文中直接使用括号注释来引用文献。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注释的格式(一)中文注释: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

(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

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注释格式撰写规范

注释格式撰写规范

一.注释论文中需要注释之处,建议采用夹注的形式,如有必要,则采用尾注,统一不采用脚注。

夹注和尾注格式如下:1.夹注论文中的引文(包括直接和间接引文)以夹注的形式在括号内注明。

1)直接引文,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为:出版年份:页码例: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1986:241).2 )直接引文,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Elli, 1968: 3).3 )间接引文,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为: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4 )间接引文,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 Robertson,1987:136).Language is a social product (Zhao Yuanren, 1968:21).注意:夹注中所列指的文献,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如果作者为中文,夹注中书写作者姓名时必须使用全名的拼音;如果作者为英文,则只书写其姓。

2.尾注如果正文中有需要详细注释之处,则采用尾注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33(4): 62-67.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8]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注释中提到的论著保持通常格式,比如:①关于平城人口数量问题,李凭认为道武帝时期迁入雁北的人口有150万,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总量并无增长,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状况”(《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4页)。

②王海明在《平等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中指出,平等是人们相互之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那一种相同性。

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摘录7篇名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般不超过20个字。

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

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8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8.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

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8.2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8.3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9摘要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10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

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示例: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11分类号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

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

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或“[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

示例:中图分类号:A81;D0512文献标识码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识码: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

示例:文献标识码:A13文章编号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文章编号由每一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篇首页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

其中文标识为“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

示例:文章编号:1000-5293(1999)01-0066-(09)14收稿日期14.1收稿日期是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14.2收稿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标注,以“收稿日期:”或“[收稿日期]”作为标识,排在篇名页地脚,并用10字距正线与正文分开。

示例:收稿日期:1998-08-1815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或“[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基本项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

示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16作者简介对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作出介绍,其前以“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一般排在篇首地脚,置于收稿日期(或基金项目)之后。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示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

17正文17.1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

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

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

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

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17.2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17.3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标点作为标识的用法另据后文规定),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

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

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

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

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17.4数字使用应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

夏历和清代以前(包括清代)历史纪年用汉字,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

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距。

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应使用汉字。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17.5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律植字。

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图一般随文编排,图较多时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适当位置。

插图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图旁应串文。

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

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并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篇名和所在页码。

17.6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

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

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

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

表内数据—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

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

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

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

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页;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17.7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一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17.8文稿中的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