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合集下载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一、名词。

1. 君(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

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

君王。

君上。

国君。

君权。

君临。

君侧。

- 古代的封号:商君。

平原君。

信陵君。

长安君。

- 对对方的尊称:张君。

诸君。

2. 臣(chén)-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

臣子。

臣服。

君臣。

-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古人谦称自己。

3. 民(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

民主。

民国。

民法。

公民。

国民。

- 指人或人群:居民。

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

民歌。

民谚。

民俗。

民风。

4. 国(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

国土。

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

国号。

国度(指国家)。

国策。

国情。

国法。

国力。

国防。

国威。

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

国格。

国魂。

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

国货。

国粹。

国乐(yuè)。

国药。

5.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山崖。

山峦。

山川。

山路。

山头。

山明水秀。

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

亦称“房山”)。

- 形容大声:山响。

山呼万岁。

6. 水(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水滴石穿。

水泄不通。

- 河流:汉水。

湘水。

- 江河湖海的通称。

水库。

水利。

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水可载舟。

跋山涉水。

依山傍水。

- 液汁:水笔。

墨水。

-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

外水。

肥水。

二、动词。

1. 行(xíng/háng)- 读xíng时:- 走:行走。

步行。

旅行。

行踪。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一、法律类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行推翻。

3、刑具: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

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心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心法官,如狄仁杰;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词语:拘:捉拿;购:悬赏捉拿。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指责;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

赎金:罚金;楚:苦痛;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督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二、官职人物类:特征:特殊征召。

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

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

特,公牛。

敕:皇帝吩咐。

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

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与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升官、降职了:擢:升官。

陟:升官。

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分类一:一、家居生活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

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一、法律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役,苦力。

髠( kūn):削,剃光。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用朱色。

刖:砍脚跟:挖膝盖骨劓:割鼻子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据法律;:案件;具:理完,案件完放入宗卷,易不可以颠覆。

3、刑具:桎:脚;梏:手;枷:枷;关三木:手足都上刑具,明是重犯。

械:之刑具;索:子,捆人;:束的圈。

4、法官:理:秦朝法官。

廷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代地方法官;功曹、曹:案人;掾吏:牢,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有司、案司;相关法律部。

5、犯人名:城旦:正在服苦力的犯人。

元:主犯。

进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拘:捉拿;:捉拿。

(今将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抓住;株:株;:依法制裁,之于法;:或许批;榜、杖:杖;:告状;鞫:;:治、治理;:威,震;劾:劾,当面揭罪行;:揭人的私;勘:;:款。

金:金;楚:难过;坐:因⋯⋯犯法;当、:裁决;趣:通“促”敦促;“趣”小步快走;:或通“ ”,意冲犯;末减:比极刑降一等,死。

究:追;罔加:受法律制裁;阱、圜:牢房;二、官人物:特点:特征召。

代无科, 以地方官荐,孝廉,“秀才”即秀的人材。

皇帝或派人观察,而后合格者派牛来接其当官。

特,公牛。

敕:皇帝命令。

笏:朝板;:官腰,借指当官的人。

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么多;假、理:代理;班:皇帝的;及第:中;假:手中的符;官廨:官家属的住;升官、降了:擢:升官。

陟:升官。

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掉旧升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是右的省略,升官。

左即左迁,降;古代右比左尊,在上坐相反,指清代,才是左比右尊。

斥:被皇帝斥,降。

出:从京城到地方。

入:从地方到京城当官;黜():免;辟:征召。

坐:守关;三、常用1.:官告老;女子出嫁,宿;居。

2.不谷:寡人,侯王的自称。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一、法律类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劓:割鼻子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

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词语:拘:捉拿;购:悬赏捉拿。

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

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7.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推荐文档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一、法律类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劓:割鼻子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

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词语:拘:捉拿;购:悬赏捉拿。

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

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7.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A阿:偏袒;奉承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B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欠交、拖欠,拖延(责臣逋慢)C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行动曹:辈(类、属、侪、徒、等)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罢免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D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等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通“挡”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党同伐异)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第:但、只管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多:赞美夺:强行改变E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F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G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H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J期:一周年,约定赍:携带,送物给人,通“资”,钱财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羁:寄居在外机:关键、要点及:赶上、追上,和,等到极:尽头,最,标准即:立即,就是,如果亟:急,屡次迹:推究,考察济:救济,渡河际:交界处,会合季:排行在后的,最小的既:尽,完忌:恨,顾忌跽:长跪纪:法度、准则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假:借,如果,宽容,临时的、非正式的,笺:一种文体,注解缄:封闭间:间或,小路,机会僭:超越本分见:被,通“现”鉴:镜子,引以为鉴将:带领,将要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诘:责问节:节操介:铠甲,耿介、操守斤:斧头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胫:小腿靖:安定就:接近,完成、达到(若事不就)僦:雇车的费用咎:灾祸,归罪、责怪举:推荐,攻打,全讵:(反问)难道,假如遽:匆忙具:全部,准备踞:蹲坐倨:傲慢捐:抛弃(细大不捐)诀:辞别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K忾:愤恨堪:忍受,能够瞰:俯视考:死去的父亲,考核,敲克:能够,战胜课:征税,按一定的标准考核,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孔:很(孔武有力)匡:纠正,辅助况:比拟,何况愦:昏乱髡:一种刑罚昆:兄L赖:依靠赉:赏赐累:多次诔:叙述死者生前事迹罹:遭遇醴:甜酒戾:违背厉:勉励,磨刀石詈:骂聊:依靠,暂且烈:事业、光明廪:米仓赁:租借领:脖子,兼任令:使,美好,时令虏:俘虏,对敌人的蔑称路:行政区域单位赂:财物,赠送财物麓:山脚律:法律、法令略:掠夺,大概,谋略伦:类M贸:交换财物美:赞美每:常常昧:愚昧氓:老百姓蒙:愚昧,承蒙孟:排行第一靡:没有,倒下,浪费糜:烂弥:满,更加,弥补苗:后代庙:封建祭祀先祖的场所敏:聪明明:视力(明察秋毫)名:占有(不名一文)秣:喂马(厉兵秣马)莫:没有人,不要(人)牧:官员(牧人者)N乃:你,于是,竟然,只,是奈……何:如何,怎么办男:爵位的一种讷:不善讲话逆:预先,抵触,迎接,请睨:斜眼看宁:难道(不)佞:不才偶:成双P俳:演滑稽戏的人畔:背叛,边庖:厨师朋:结党裨:副的匹:力量相等聘:探问颇:很叵:不可(居心叵测)迫:靠近(迫不及待)仆:对自己的谦称浦:水边辟:征召Q期:期望,约定戚:斧头,忧愁,亲属其:表揣测、期望、祈使、反问语气,那,他,我,其中的起:起用,兴起岂:难道契:契约,符合器:才能迄:到讫:完毕悭:吝啬迁:调动官职愆:过错,错误的歉:收成不好戕:杀抢:碰、撞(呼天抢地)强:有余切:恳切且:并且,况且,尚且,暂且,将要,语气词挈:提着(提纲挈领)惬:心满意足箧:小箱子窃:暗中,私下(窃窃私语)勤(王):为王事辛劳黥:墨刑擎:举罄:空穷:不得志,尽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去:离开,距离悛:悔改(怙恶不悛)权:秤砣,权变,暂且诠:解释却:推辞R然:这样,是的、对的,……的样子攘:排斥让:责备,谦让饶:富足,宽容稔:庄稼成熟任:负担,担任,信任,胜任如:到,假如,像辱:谦辞(辱书云)若:像,你,假如S芟:割草嬗:把帝位让给别人,更替缮:修补讪:诽谤、诋毁韶:美好少:稍微,轻视劭:劝勉赊:欠申:再三陈述审:详细,明白声:名声省:探视眚:过失师:效法实:充实,坚实,实际,确实什:十倍(什一:十分之一)识:知道,知识,记住,标记时:季节,时机,按时,时常使:命令,出使,假如始:开始,才视:看,比、和……一样恃:依靠事:侍奉,从事弑:子杀父、臣杀君是:正确适:到……去,恰好,刚才,适合,女子出嫁寿:祝寿疏:分条陈述,给皇帝的奏议,注释的一种殊:死,不同,很姝:美好纾:延缓(毁家纾难)叔:排行第三孰:熟,何(孰与:与……比,哪一个……)署:代理、暂任,布置庶:众,百姓(庶几:差不多,表可能或期望)数:规律,屡次,天命,细密率:遵循,率领,大致,一概爽:差错(屡试不爽)朔(方):北方硕(交):交情牢靠的朋友私:偏袒,私下司:主管,官署俟:等待耜:一种劳动工具肆:作坊,店铺嗣:继承,子孙悚:惊恐讼:争论,诉讼叟:对老人的称呼嗾:唤狗声宿:素来,星宿,夜(宿将:有经验的老将)素:向来速:快,招致,邀请夙:早晨虽:虽然,即使绥:安抚遂:于是,终于岁:年成飧:晚饭损:减少所以:……的凭借、手段、方法、原因等T倘:假如傥:假如帑:钱币、财物,国家收藏钱财的仓库通“孥”,儿子,俘虏饕餮:贪食韬:用兵的谋略特:只、独、仅慝:邪恶涕:眼泪悌:顺从兄长田:打猎(通:畋)忝:辱(谦辞)条:分列项目听:治理(兼听万事),判决(断狱听讼),听从恸:极度悲哀偷:苟且、得过且过徒:党徒,罪犯,空,徒步,仅仅图:图谋,考虑涂:道路推:推究,推荐颓:崩塌屯:驻扎脱:或许,倘若,脱离橐:口袋(橐驼:骆驼)柝:打更的梆子W罔:没有,不要枉:弯曲,歪曲,屈尊,徒然往:从前,以后望:名望,埋怨微:深奥,稍微,卑贱,如果不是危:高,端正为:做,作为,认为,是,因为,被,语气词惟:句首语气词唯:应答声韪:对,是猥:谦辞未:没有谓:认为文:文采,文辞,掩饰(文过饰非)闻:见闻,名声紊:乱问:慰问幄:帐幕无:没有,不要毋:不忤:违反悟:理解寤:睡醒务:致力,事务,务必X奚:什么,哪里蹊:小路悉:全尽息:生长,繁殖,停止袭:因循,沿袭,侵袭习:反复练习,通晓葸:畏怯洗马:官职名徙:调职系:关押蓰:五倍黠:狡猾狎:轻侮遐:远暇:空闲下:攻克,交给……去处理鲜:少先:祖先,死去的嫌:疑惑,仇怨贤:胜过咸:全,都衔:包含,马嚼子,藏在心中,怀恨羡:羡慕,剩余,超过县:通“悬”,行政区域单位陷:陷害,攻破响:回声相:容貌,辅助,仔细看、审查,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向:从前,假使骁:勇猛,矫健效:效法,效验、证明,效果不肖:不贤啸:呼喊些:少许邪:疑问语气词谢:道歉,辞谢,感谢,衰落信:诚信,音讯,确定,随意(闲庭信步)衅:罪过,灾祸兴:发动行:品行,代理官职,军队编制,将要幸:幸亏,幸运,宠爱,表敬副词凶:收成不好修:长,整理,美好,撰写岫:山洞吁:叹息诩:夸耀勖:勉励恤:担忧,体恤旋:随即玄:黑谑:开玩笑勋:功劳循:沿着,巡视旬:十天,十年寻:寻找,随即,不久训:教导讯:音信,消息Y涯:边际雅:很,高雅,一向、平素焉:哪里,于此,语气词颜:容貌言:说,言论,字妍:美丽严:严厉(严君:父亲)偃:停止俨然:庄重的样子,整齐的样子唁:对死者的慰问厌:满足赝:假的燕:通“宴”验:证据,效果,验证央:恳求佯:假装恙:病谣言:捏造的话徭:徭役要:概括,总括,通“腰”和“邀”也:句末语气词,句中语气词业:已经,事业晔:光彩的样子谒:拜谒一:统一,一旦,多么伊:此宜:应该,合适颐:面颊遗:遗失,赠送贻:赠送以:认为,用,凭借,而已:停止翌:明(天,年)益:更加,渐渐地,利益懿:美好瘗:埋藏易:改变,交换,轻视怿:喜悦刈:割劓:割掉鼻子逸:逃跑,隐逸,放纵抑:选择艺:种植诣:到喑:不能说话因:依靠,沿袭,由于,通过殷:盛、众多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上的官爵而受到封赏尹:官职膺:胸英:花营:经营,谋求颖:聪明用:使用,任用,因为,以尤:罪过,特别宥:宽容于: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隅:角落不虞:没料到渝:改变庾:谷仓鬻:卖寓:寄寓谕:告诉,知道,了解毓:养育狱:案件,官司原:原谅掾:属官刖:割脚殒:死亡陨:从高处掉下,死亡愠:生气Z宰:主宰再:第二次,两次暂:突然,短暂,刚造:到……去责:通“债”谮:诬陷乍:突然,刚兆:征兆肇:开始辄:总是,立即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甄:鉴别箴:劝告臻:到达缜:周密振:奋起,救济征:出征,征税诤:直言劝告之:到……去,他,这,取独,的知:知识,了解,主持直:通“值”,仅,径直值:价值执:捉拿,执行旨:意图,诏书制:控制,遏制,规定,制度秩:官吏的俸禄,次序质:质朴踬:跌倒衷:内心仲:排行第二周:周密,环绕,救济诸:众,之乎,之于诛:杀,责问贮:积存,储蓄状:描绘、陈述斫:砍濯:洗擢:提拔资:资望、资历訾:诋毁子:爵位,您纵:即使诹:询问走:逃跑,我(谦辞)卒:兵,死,终于,突然族:族灭镞:箭头坐:因为,定罪,因犯……罪。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 到, 去。

(2)劝: ①鼓励, 奖励; 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 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 教育, 感化。

(5)按、案: ①巡视, 巡行; ②考察, 核实。

(6)游: ①游玩,游览; 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③交际, 交往。

(7)趣、趋: ①小步走, 跑; 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 催促。

(8)劾: 举报, 检举, 揭发。

(9)白: 告诉, 报告。

(10)短: 进谗言, 说坏话。

(11)害: 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知道。

(13)斥: 指斥, 指责, 驳斥。

(14)让: ①责备,责怪; ②谦让,辞让。

(15)党: ①偏袒,包庇; ②同伙。

(16)矫: 假托,假传。

(17)质: 作人质; 抵押。

(18)次: ①临时驻扎; ②按顺序排列。

(19)输: 缴纳(贡品或赋税)。

(20)当: 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 触犯; ②牵连,定罪。

(22)多: 赞扬,欣赏。

(23)少: 批评,轻视, 看不起。

二、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一)表官职的(1)宰相: 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 主持: 相, 辅佐。

(2)御史大夫: 其权力仅次于丞相。

(3)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 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

(5)中书省: 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 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 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8)郎中: 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 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 宫廷侍卫。

(11)校尉: 武官官职。

(12)翰林学士: 古代官名,负责管理文件、图书, 侍读。

(13)太史: 记史,负责管理文书、历法。

(14)国子监: 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 唐代谏官。

(16)总督: 明清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 明清总揽省行政军事长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

“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

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

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

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jì到)、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官职: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②辟:君王召见并授与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后汉书·张衡传》④简、铨(quán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选拔。

⑤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掌管,后面常带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治理):主管,主持。

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做京城的长官。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元史·贾鲁传》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2.表示降职: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①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

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左迁:降职贬官(古人以右为上),特指贬官在外。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窜:放逐,贬官。

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表示罢免: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示调动: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迁东郡太守。

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③调:调动官职。

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④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⑤补:补充空缺官职。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⑥改:改任官职。

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⑦出:京官外调。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4.表示兼职:①兼:兼任。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③判:高位兼低职。

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署:代理官职。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后汉书•范雎传》)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

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

(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行:代理官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假:临时的,代理的。

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

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

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甫(才、刚刚)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

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越语上》)主:掌管。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

(《文心雕龙•史传》)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

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

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

“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

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

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