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工程监理具体实施细则
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1

前言石漠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建设内容包括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改良草地、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基本农田建设和配套水利水保设施建设等。
同年,国家启动了10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试点为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2011年开始,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扶持的试点县改为综合治理重点县,规模由“十一五”期间的100个县扩大到200个县,逐步将451个县全部覆盖。
2012年,湖北省来凤县被列入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来凤县现有岩溶地区总面积62212.4公顷,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25491.3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1.0%;潜在石漠化土地23770.5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8.2%;非石漠化土地12950.6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0.8%。
来凤县石漠化目前仍有不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态势已势在必行。
2006年9月,我县按照鄂发改农经[2006]622号文件精神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体规划》。
近几年,在天保、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带动下,造林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石漠化土地恶化趋势得到遏止,水土流失大大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来凤县被国家纳入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迅速成立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发改、林业、水利、畜牧等单位的专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治理区域,结合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4年)》。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法规类别】工程质量监督【发文字号】桂发改农经[2016]913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实施日期】20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桂发改农经〔2016〕913号 2016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国家及自治区本级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第三条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县(区、市)为基本建设单位,因地制宜,以流域为治理单元,将各项治理措施合理配置,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
国家和自治区本级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中的棚圈和青贮窖建设,坡改梯及配套田间生产道路、引水渠、排涝渠、拦沙坝、谷坊、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设施等建设。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工程建设涉及的自治区、市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年度投资计划的审查和综合平衡,会同有关部门申报和下达年度投资计划,负责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年度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查;牵头组织项目的省级复验工作。
自治区林业厅负责林业治理项目成效监测并公布工程建设成效监测结果,每五年公布石漠化的监测结果;负责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
参与项目的省级复验工作。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中的棚圈和青贮窖建设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及负责本部门实施项目的成效评估工作;参与项目的省级复验工作。
自治区水利厅负责坡改梯及配套田间生产道路、引水渠、排涝渠、拦沙坝、谷坊、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及负责本部门实施项目的成效评估工作;参与项目的省级复验工作。
乌蒙山石漠化治理监理方案

乌蒙山石漠化治理监理方案一、前言。
咱们要开始治理乌蒙山石漠化这个大工程啦,就像给生病的大地治病一样。
那监理工作呢,就好比是医生旁边的小助手,时刻盯着治疗过程,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的。
二、工程概况。
乌蒙山这地方,石漠化就像一个“顽疾”。
到处都是石头多、土少,植被也稀稀拉拉的。
咱们治理工程范围可不小,涉及好多山头和山谷呢。
要做的事儿包括植树造林、土壤改良、防止水土流失等等。
三、监理目标。
1. 工程质量目标。
那些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像挡土墙之类的,得建得结结实实,不能一下雨就被冲垮了,就像搭积木一样,搭好了得能经得住风吹雨打。
2. 工程进度目标。
咱可不能拖拖拉拉的,得按照时间表来。
比如说,植树造林这个活儿,春季就得完成大部分的种植任务,就像农民伯伯种地一样,啥时候播种那都是有讲究的。
整个工程要在[具体日期]之前全部完工,不能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的。
3. 工程投资目标。
钱得花在刀刃上。
每一笔开支都要有个明白账,不能乱花钱。
要确保工程投资不超过预算,要是超支了,那可就像本来打算买个小汽车的钱,结果买成了自行车还不够,这可不行。
四、监理工作范围。
1. 施工前期。
要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就像找对象先看看对方条件咋样一样。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那些没能力的施工队可不能让他们来干这个活儿。
还要检查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要是方案就像在做梦一样不切实际,那肯定得让他们重新修改。
2. 施工过程。
对工程用到的材料和构配件进行严格检查。
比如树苗,可不能是那种病怏怏的,得是健康茁壮的。
还有那些用于土壤改良的肥料,要是假的或者没效果,那这工程不就白干了嘛。
每天都要去工地巡查,看看施工人员有没有按照规范干活。
要是有人种树的时候把树根都埋反了,这可不行,得及时纠正。
3. 施工后期。
工程竣工了,要进行全面的验收。
就像考试结束了要检查试卷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看看工程质量是不是真的达到了要求,要是不合格,就得让施工单位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漠化综合治理的⼯作⽅案2019-02-21⼀、指导思想和主要⽬标(⼀)指导思想。
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的要求,坚持“积极治理,科学利⽤,治⽤结合”的⽅针,遵循⾃然规律,采取⽣物和⼯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态系统,控制⽔⼟流失,遏制⽯漠化扩展趋势,改善⽣态状况,发展⽣产,增加农民收⼊,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与⾃然和谐相处的⽣态⽂明社会。
(⼆)总体⽬标。
到2015年,控制⼈为因素可能导致新增的⽯漠化现象,治理区域的⽔⼟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严重退化的⽣态系统,⽣态功能明显提⾼;农村⽣产、⽣活条件明显改善,⼟地利⽤与农业⽣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产能⼒明显提⾼,培育壮⼤⼀批具有地⽅特⾊的⽀柱产业,农民收⼊较快增长,⽣态、经济、社会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具体⽬标。
2012年争取将我区55个县(市、区)纳⼊全国⽯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治理岩溶⾯积1600平⽅公⾥。
争取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有⽯漠化治理任务的县(市、区)。
⼆、实施范围治理范围包括河9个市75个县(市、区)。
年我区有35个县(市、区)列⼊全国200个⽯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2012年我区将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左右,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规划内有治理任务的县(市、区),获得国家⽯漠化治理专项资⾦的⽀持。
三、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投资估算。
2012-2015年,项⽬总投资17.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15亿元,占85%;地⽅配套2.6亿元,占15%。
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和市县各分担50%。
(⼆)效益分析。
⼀是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态环境。
开展⽯漠化综合治理的⽯⼭区森林植被将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区域将提⾼森林覆盖率6%以上,保持⽔⼟,涵养⽔源,⽣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石漠化治理工程策划具体实施细则

石漠化治理工程策划具体实施细则
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我国西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制定一套科学的工程策划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本文档旨在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策划提供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工程的高效运作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影响。
内容
1. 项目准备阶段
- 确定治理区域
- 初步了解治理区域的环境和植被状况
- 搜集历史气象等环境数据
- 初步评估治理的可行性和成本
2. 方案设计阶段
- 基于初步了解的数据和评估,制定石漠化治理工程方案
- 字面细节设计,包括特定的植被和栖息地恢复措施
- 计算治理方案的预算和计划
3. 现场建设阶段
- 根据设计方案开始现场建设
- 做好可能出现的工程困难的应对措施
- 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沟通和合作
- 涵盖工地生态管理、设备维护和劳动力安全等方面
4. 后期管理阶段
- 建立长期的生态监测体系,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水分等指标
- 建立工程维护体系,确保工程设备和专有工具得到充分维护和更新
- 进行必要的环境境界制度和回执工作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石漠化治理工程策划实施细则,从项目准备、方案设计、现场建设到后期管理,为工程运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方便。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12•【字号】市府办发[2009]24号•【施行日期】2009.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市府办发〔2009〕24号)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六盘水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日六盘水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下简称试点工程)建设管理,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及相关行业规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试点工程是指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在2008-2010年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第三条试点工程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石漠化治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综合手段的运用,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套使用,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
第四条试点工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财政管理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组织保障第五条市、县分别成立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部门。
市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统筹协调解决全市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为申报年度计划、下达投资计划、搞好检查验收等工作。
县级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协调解决辖区内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辖区内作业设计的编制、计划申报、项目节余资金调配、县级自查、进度报送及年度总结等工作。
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州府办发〔x〕38号)的相关规定和《州发改委关于X市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州发改发〔x〕2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生态建设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遏制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植被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改变耕作制度等生物和工程措施,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共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内容X市x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安排在捧乍镇垛坎小流域和丰都办赵家渡小流域实施。
治理岩溶面积53.93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0.42平方公里,批复建设规模和内容为:(一)林草植被建设和保护:封山育林824.71公顷;人工造林(经济林)150.62公顷,种草66.67公顷。
(二)草食畜牧业发展:建设棚圈2000平方米,青贮窖200立方米。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机耕道26.2公里;排洪渠0.904公里,40立方米蓄水池1口、配套沉砂池1口,流域碑牌1块。
批复工程总投资13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省配套100万元,州级配套20万元。
三、组织领导为确保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特成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其组成人员如下: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局,X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等等,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四、部门职责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X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市发改局不再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各工程措施实施单位按行业主管部门职责进行切块分工,各部门具体职责为:市发改局:负责对接上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跟踪初步设计批复、投资计划下达、进度款拨付情况及申请配套资金,并组织石漠化治理工程市级验收、协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州级验收,将验收后工程移交实施乡镇管理使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

第四条工程建设涉及的市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市发改局负责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年度投资计划的审查和综合平衡,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市林业局负责开展石漠化和工程建设成效的监测,每年公布工程建设进展和成效的监测结果,每五年公布石漠化的监测结果,负责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市畜牧兽医局负责改良草地、人工种草、草食畜牧业发展中的棚圈和青贮窖建设、饲草机械购置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市水利局负责田间生产道路、引水渠、排涝渠、拦沙谷坊坝、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初步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降低标准和工程质量。
第十三条工程建设档案由宜都市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各单项工程建设单位要将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完整收集、规范整理报宜都市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归档保存,严格管理。各工程实施乡(镇)保存档案副本(复印件)。
项目名称:
批准建设任务:
实际完成工程量:
工程质量评定:
验收结论
验收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工程建设验收意见
工程实施乡(镇)意见:
工程主管部门意见:
发改部门意见:
财政部门意见:
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 名
组 长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备 注
宜都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资金拨付审批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O一一年度六枝特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北京政泰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驻六枝特区监理组2011年12月20日2011年度六枝特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六枝特区2011年度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二)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六盘水市发改委《关于六枝特区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发改农经[2011]600号)和六枝特区发改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分解下达六枝特区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任务的通知》(六特发改[2011]255号),六枝特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金家坪流域(733.42公顷)、洒志小流域(165.50公顷)为治理范围,治理石漠化面积为898.92公顷。
治理措施如下:1、林业植被保护和建设:封山育林718.66公顷,29个小班。
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710.87公顷、封山育林7.79公顷。
人工造林139.42公顷,其中:经济林(茶叶)59.66公顷,4个小班;防护林79.76公顷(生态林30.02公顷,金银花49.74公顷),5个小班。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坡改梯40.84公顷;田间生产便道0.48公里;蓄水池31个,容量930立方米。
(三)、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工程总投资67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00万元,占总投资的89.55%;地方配套70万元(省级配套5万元、市级配套30万元、特区配套35万元),占总投资的10.45%。
按项目分:林业措施433.18万元(封山育林128.82万元,人工造林304.36万元),小型水保措施176.82万元,其它60万元。
按流域分:洒志流域29.24万元,其中人促28.38万元,封山育林0.86万元,其它2.88万元。
金家坪流域637.87万元,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99.57万元,人工造林304.36(经济林268.47万元,防护林35.89万元);坡改梯146.27万元,作业便道1.65万元,蓄水池28.90万元,其它57.12万元。
(四)工程建设地点(布局)六枝特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只涉及洒志乡5个村,选择金家坪小流域、洒志小流域为治理范围,都是新建小流域。
其措施布局为:1、金家坪小流域:封山育林553.16公顷,选择树种有刺槐、柏木、喜树、柳杉、化香等。
经济林59.66公顷,树种为茶叶。
防护林79.76公顷,其中生态林30.02公顷,树种为柳杉、刺槐、柏木;金银花49.74公顷。
坡改梯40.84公顷,其中苏家寨36公顷,六角冲4.84公顷。
田间便道0.48公里(苏家寨),蓄水池31个。
2、洒志小流域:封山育林165.5公顷,其中人促157.71公顷,树种有刺槐、柏木、喜树、柳杉、化香等。
(五)工程期限为一年。
二、监理服务周期:从2011年12月签订监理委托合同之日起至省级验收结束(遇有季节性重大灾害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而工程顺延时,监理时间根据招标人要求顺延,直至年度工程计划完成)。
三、监理目标监理工作总体目标是本年度特区石漠化治理的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目标得以实现。
(一)、监理质量控制目标:工程实施质量要求达到国家、行业、省有关技术规范,工程验收合格。
(二)、监理进度控制目标:按照省发改委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进度计划,控制工程进度按计划如期完成。
(三)、投资控制目标: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发改投资(2008)2522号文件附件三《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对国家投资实行“三专一封闭”报账制的原则,使工程投资控制在国家预算定额之内。
四、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工作内容概括“四控制”(质量、投资、进度和安全生产控制)、“两管理”(合同和信息管理)、“一协调”(组织协调)。
主要内容如下:1、监理人对委托人负责,代表委托人监督检查建设资金的使用,保证建设资金安全。
2、检查、督促特区各实施单位根据六盘水市发改委《关于六枝特区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发改农经[2011]600号)和六枝特区发改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分解下达六枝特区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任务的通知》(六特发改[2011]255号),组织实施。
3、审查各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并监督实施;对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提出意见,并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及时上报发改委审批。
4、协助林业、畜牧、水务、农业项目实施部门进行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
5、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方,严格执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包括工程施工质量、工程建设原材料质量、种子及种苗质量),同时按计划保证工程进度,核验施工面积。
6、督促、检查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核验原材料及使用设备清单。
7、根据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签审工程支付(预付、结算)款申请表A8,报委托人签发,对实际付款与投资计划实行动态控制,审核工程结算。
8、协助委托人签订工程维护合同,督促落实维护措施。
9、协助落实建设后期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返工补植,参与发改局(石漠化治理中心)及工程主管部门进行工程竣工初步验收,编制监理报告。
10、监理人定期向委托人报送监理月报、阶段性工作总结和重大事件安全事故专项报告。
五、监理工作依据1、国务院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
2、依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发改投资[2008]2522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3、六盘水市发改委《关于六枝特区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发改农经[2011]600号)和六枝特区发改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分解下达六枝特区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任务的通知》(六特发改[2011]255号)。
4、六枝特区与监理公司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书》。
5、相关规范、规程、标准。
主要有:(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5)《DB45/244—2005山羊圈养技术规范》(6)《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范》SL/T246—1999(7)《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8)《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94)(9)《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一)》(GB/T18337-2001)(10)《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99)(1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99)(12)《容器育苗技术》(LY/100091)(13)《主要树种苗木》(DB/1300 B-61 1-86)(14)其它:《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7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六、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是:1、依据《监理规划》及六枝特区工程建设计划,编制特区的《监理实施细则》;2、按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监理工作规程进行工程监理;3、在监理过程中参与工程的各类验收,签署监理意见;4、在监理工作结束后,向工程建设业主或主管部门提交监理工作报告,移交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等。
具体如图1所示图1: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程序图七、监理控制方法、合同、信息、管理及协调(一)质量控制方法1、质量的事前控制(1)全面了解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有关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方法,审查《作业设计》。
(2)参加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单位的工程招标发包工作。
(3)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
对照作业设计,现场交待施工地块。
审查施工地块的面积、植被、立地条件以及设计内容的适宜性。
(4)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制度;检查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技术措施。
(5)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重点审查主要工序的施工安排是否正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各项施工质量保证有无针对性措施及预控方法,是否考虑了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提出审查意见。
(6)检查落实施工地块的情况。
包括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或土地权属、林木权属争议是否解决,施工地块上原有设施建筑是否拆迁,人畜危害因素是否消除,管护措施是否落实,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地块的立地条件是否合格;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地块立地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水资源利用工程选址及工程区域是否适合工程建设条件。
(7)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要参加由特区各主管部门、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动员会),适时签发开工令。
2、质量的事中控制(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六枝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工序复杂、地块分散,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及施工地块的立地条件和施工工序,要预先设定质量控制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搞好质量控制。
各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见表1-3。
表1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内容表表2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施工工序及控制内容表表3 坡改梯、水资源利用工程施工工序及控制内容(2)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对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
(3)实施部门单位对批准的《作业设计》进行调整或变更时,必须要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后,报原批准单位审核批准,方可调整或变更。
(4)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要检查用于工程施工的种粒质量和苗木质量。
当外购苗木、种粒时,应要求供应方提供苗木、种子质量保证文件(包括质量检验合格证、植物检疫合格证、生产经营许可证),检查苗木、种子标签。
必要时对种子、苗木进行抽查复验,检验种子的纯净度、发芽率和苗木的苗龄、苗高、地径、根系等,确定种子、苗木的等级,不合格的种子、苗木不得用于工程建设。
检验用于工程施工的水泥、钢筋、灰、砂、石料、药剂和其它施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设计规定要求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建设。
(5)承包单位要严格进行每道工序自检,填写工序质量自检表。
将规定的工序质量控制点自检材料报监理工程师,并申请工序质量检验。
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准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6)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时,承包单位要会同监理工程师检验。
检验工序质量,签认工程检验认可书。
对不设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工序可采用查阅承包单位的施工纪录进行检查。
(7)当施工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监理工程师要及时下达指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a.未经检验即进行下道工序作业者;b.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或措施不力、继续作业者;c.擅自使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苗木、种子及其它施工材料;d.错过工程施工季节,仍在进行播种或植苗造林等施工作业者;e.擅自变更设计者;f.将工程转包者;(8)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依据工程进展情况,配合特区业务主管部门,适时召开现场质量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