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及练习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

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

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第三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

第四课《一天的食物》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

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

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5.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米饭、面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

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雨滴形成的过程1.雨滴形成的要素包括湿空气、冷凝核、上升运动;2.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滴;3.随着水滴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雨滴;4.雨滴较重会下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水。

第二课:参观地方晴雨表1.地方晴雨表是用来观察当地天气变化的仪器;2.地方晴雨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和风向风力表;3.通过观察地方晴雨表的指示,可以预测天气情况;4.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温度;5.湿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湿度;6.风向风力表可以测量风的方向和强弱。

第三课:空气中的水蒸气1.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2.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3.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4.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水蒸气会在空气中上升;5.高温、高湿度的地方容易形成大量的水蒸气。

第四课:蒸发和凝结1.液体在加热时会变成气体,这个过程称为蒸发;2.蒸发后的水蒸气会上升到空气中;3.气体在冷却时会变成液体,这个过程称为凝结;4.凝结后的水滴会形成云、雾或雨滴。

第五课:云的形成与雨的关系1.云是由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2.云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冷凝核有关;3.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形成云;4.高空的云由冰晶组成;5.云的颜色、形状和高度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判断;6.云中的水滴增大而重时会形成雨滴,从而下雨。

第六课:细菌和真菌1.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可以在水、土壤和其他物体上生存繁殖;2.不同种类的细菌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呈球状,有的呈杆状;3.细菌可以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4.有益菌可以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制造药物等;5.有害菌可以引起疾病;6.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可以生长在潮湿的地方;7.霉菌和酵母菌可以对食物进行腐烂和发酵。

第七课:食物的变质与保鲜1.食物的变质是指食物中的细菌或霉菌繁殖导致的;2.变质的食物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3.食物变质的条件包括高温、湿度和空气中的细菌;4.保鲜的方法有冷藏、冷冻、脱水、烧烤和加盐等;5.化学防腐剂可以延缓食物的变质;6.常见的化学防腐剂有食品添加剂、糖精和硫磺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一、知识要点。

1. 呼吸的重要性。

- 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

人体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氧气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等活动。

如果呼吸停止,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 肺活量。

- 概念: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测量方法:- 可以使用肺活量测量仪来测量肺活量。

测量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对准测量仪的吹嘴,缓慢而持续地吹气,直到不能再吹为止,此时测量仪上显示的数值就是肺活量。

- 肺活量的大小与健康的关系:- 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强,身体的供氧能力也就越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会比较大。

例如,运动员的肺活量通常比普通人要大,因为他们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使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而肺活量小的人,在运动时可能会比较容易气喘吁吁,身体的耐力相对较差。

3. 呼吸与健康。

- 运动与呼吸:- 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频率会加快,呼吸深度也会加深。

比如跑步时,我们会感觉呼吸急促,这是因为身体的肌肉在运动时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呼吸系统需要加快工作来提供足够的氧气。

不同的运动强度对呼吸的影响也不同,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比轻微运动时更明显。

- 良好的呼吸习惯:-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鼻毛可以阻挡灰尘等异物,黏膜可以温暖、湿润空气,这样进入肺部的空气就比较清洁、温暖和湿润。

而用嘴呼吸时,干燥、寒冷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部,可能会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不良影响。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呼吸健康也很重要。

室内空气如果污浊,含有较多的灰尘、有害气体(如甲醛等),会影响呼吸健康。

经常开窗通风,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污浊空气。

二、实验与活动。

1. 测量肺活量实验。

- 实验目的:了解自己的肺活量大小。

- 实验器材:肺活量测量仪。

- 实验步骤:- 先检查肺活量测量仪是否正常工作。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试题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试题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第二单元《岩石与矿产》知识点:1.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陪同,要注意安全。

2.石头的软硬标准: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3.这些石头的颜色、形状、质地或者结构非常特别,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4.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5.6.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7.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

绝大部分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9.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10.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

11.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

12.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

练习题:1.下列石头,硬度最高的是()。

A.用铜针就能上印记B.用钢针就能上印记C.砂岩用指甲无法刻上印记2.适合用来做雕刻工艺品的岩石是()。

A.大理石B.石灰岩C.砂岩3.下列属于非金属矿产的一组是()。

A.石墨、盐晶B.煤、石油C.铁矿石、铜矿石4.花岗岩中的白色透明颗粒应该是()。

A.长石B.石英C.板岩5.连一连答案:BAAB。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4、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膈肌组成。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 .人在运动状态下比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增加、心跳的次数也会增加。

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运动后,呼吸更加急促能帮助人体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第3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进行测量。

2、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 毫升--2000毫升。

3、测质肺活最时应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肺部的气体全部呼出。

第4课一天的食物1、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2、分类是进一步研究食物的重要方法。

3、按照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可以称为素食和荤食。

4、根据食物食用时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2、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滴碘酒在淀粉上会变蓝色。

4、食物在白纸上擦或按压后留下油迹,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5、食物燃烧后.有一种像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及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5.运动与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辨别教科书15页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自行车与骑手在第二幅图上出现了,说明是顺着路运动到此的。

河里的鸭子在运动,因为它在河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边小路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汽车相对于公路来说,由公路上的位置从左边来到了右边,所以汽车在运动。

河里的鸭子相对于河面来说,由河中央来到了河边,所以鸭子在运动。

3、商场电梯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电梯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没有运动,因为电梯上的人在电梯上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以电梯以外的人或是物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运动了,因为电梯上的人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4、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5、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6、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6.不同的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2、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3、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

4、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5、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下面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收缩,腹部放松。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作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
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
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知识要点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知识要点总结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一)呼吸与健康 1.感受我们的呼吸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你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人体参与呼吸的气管有(鼻腔、口腔、气管和肺)等。

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肺变大。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肺变小。

2.(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呼吸与健康生活1.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运动会加快呼吸次数。

4.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5.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速度变化吗?不同状态下不仅呼吸次数会发生变化,心跳次数也会发生变化。

6.拓展:(1)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即肺活量)(2)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3.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及练习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会运用)
①、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色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②、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A、食盐沉在杯底
B、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C、在水中看不到食盐
D、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
③、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A、食盐
B、面粉
C、高锰酸钾
D、砂糖
⑦、把液体A倒入液体B中,使劲搅拌。

过一会儿,液体A慢慢地浮在液
体B上面了。

请你判断,液体A能否溶解在液体B中。

()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⑧、判断:()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溶解在水里的气体就是氧气。

()气体溶解在水中后就不能从水中析出了。

★9、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0、对比实验:(注意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明白为什么?)
例如:研究搅拌是否加快肥皂溶解
研究题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结果
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肥皂多少
肥皂大小、形状
水的多少
水的温度
放入水中的时间
搅拌快
不搅拌慢
⑨、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子中,()组溶解
的最快。

A、搅拌、不切碎
B、切碎、不搅拌
C、搅拌、切碎
D、不切碎、不搅拌
⑩、判断:
()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一定溶解的快。

()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中,两个杯子里装的水可以不一样多。

()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11、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4、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
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
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6、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
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7、蒸发实验器材:书本P
★18、酒精灯的各部分名称:P
★19、过滤装置:
第二单元
练习:
一、填空
1、过滤时,漏洞劲的底端_________烧杯的内壁,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________
滤纸的边缘。

2、水除了能溶解________和_________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_________、
_________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进行呼吸的。

3、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________的温
度最高。

5、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__________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
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7、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___________中的肥
皂溶解的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___________可以不同,其余条件都要____________。

二、判断
1、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2、任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3、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得更快。

4、将浓盐水放在窗台上,食盐和水会一起被蒸发。

5、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自行沉降和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6、白糖在水中充分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7、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8、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三、选择
1、在做蒸发食盐水的试验中,()。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B、可以随时熄灭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时应该()
A、用火柴从侧面点
B、用打火机打火
B、相互对点
3、石棉网的主要作用()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得更快
4、()的方法是不能分离水和食盐的。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B、把盐水拿到太阳底下晒
C、过滤
5、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A、用灯帽盖灭
B、用嘴吹灭
C、用灯帽盖灭后,需掀开在重盖一次。

6、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食盐。

A、18克
B、36克
C、54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