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育资料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育资料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育资料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四年级上册科学教育的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一、生物学
1. 植物:包括植物的结构、吸水与输送、光合作用等知识点。

2. 动物:涵盖动物的分类、结构、饮食性、生存环境等内容。

3. 人体:重点介绍人体的组成、器官功能和保健常识等。

二、物质与能量
1. 物质:讲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等知识点。

2. 食物与营养:介绍食物的分类、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3. 能量:讲解能量的转化、来源、利用等相关知识。

三、地理与环境
1. 地球与宇宙:介绍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四季变化等基本知识。

2. 气象:讲解气象现象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3. 环境保护: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相关知识。

四、实践技能
1. 实验方法: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察与记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研究以上知识点,四年级学生将对科学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注:本文中所提到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四年级上科学必背知识点全套

四年级上科学必背知识点全套

一、人、事、物的观察与认识1.天空:蓝天、晴天、阴天、多云、下雨、下雪等2.空气:气体中的物质、空气的存在、空气的质量、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重要性等3.海洋:海洋中的动植物、珍珠的成因、海水的成分等4.植物的观察:种子和花种类、植物的生长、成长过程、植物的繁殖等5.动物的观察:昆虫、鸟类、鱼类等;动物的生长、饮食习性、行为特点等二、生物的繁殖和发育1.植物的繁殖:种子的形成、传播方式、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2.动物的繁殖:动物的性别、雌雄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3.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动物的性别是否可以通过外部特征来判断三、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球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2.地球的分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等3.地理位置:大洲、国家、城市、地理标志物、分纬度、经度等4.创制地图:地图的符号、比例、方向等四、力学与机械1.动力: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物体运动的因素、力的合成与分解等2.地心引力:地球的引力、扔东西的轨迹与地球的引力有关等3.重力和物体运动:物体与地球的亲密接触、地球的吸引力、平衡和不平衡状态、物体的自由落体等4.物体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物体浮沉的条件、浮力与物体形状和密度的关系等五、物质与变化1.物质和混合物: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等2.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物质的颜色、硬度、透明性、燃烧性质等;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等3.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熔点、沸点等4.火的危害和安全:火灾的元素和扑灭方法、使用火源的注意事项等六、生态学1.保存自然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土壤资源等;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2.保护环境:环境污染、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3.动物和植物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的保护等。

四上科学内容

四上科学内容

四上科学内容四上科学内容是指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特征、机械与自然、水的利用和循环、电的产生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一、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特征是四上科学内容的第一个重点。

通过学习,我们将了解到生命有呼吸、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生长发育等基本特征。

了解生命的特征,可以促进我们对自然界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生命的特征首先包括呼吸。

我们了解到,生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从而维持生物体内外的气体平衡。

其次是吸收营养。

生物通过吞咽、吸管吸取液体、进食等方式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物体内物质的平衡。

此外还有排泄废物。

生物通过排尿、排便等方式将体内废物排除体外,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最后是生长发育。

生物体能够经历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不断变化、生长和发育,这是生物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和个体发展的规律。

二、机械与自然机械与自然是四上科学内容的第二大板块。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学习机械的工作原理、机械与力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力等内容。

首先,我们会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

机械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实践和运用机械。

其次,机械与力的关系也是这个板块的重点。

我们将学习机械是如何通过力产生运动的,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机械运动的影响,进而掌握机械的使用和操作。

此外,我们还会学习自然界的力。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力的作用,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了解自然界的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力。

通过学习机械与自然,我们将培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增强对机械和自然的理解和应用。

三、水的利用和循环水的利用和循环是四上科学内容的第三板块。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学习水的重要性、水的用途、水的循环等知识。

首先,我们会学习水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全套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全套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全套一、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蒸发、降水、凝结和返回海洋、陆地、大气层的循环过程。

1. 水的蒸发在太阳的照射下,水面上的水分发生慢性蒸发,形成水蒸汽。

2. 水的凝结水蒸汽遇冷凝结成雨、雪等降水。

3. 降水水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 地表径流水在地表流动。

5. 地下水一部分水渗透到地下。

6. 蒸发和植物蒸腾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蒸气。

7. 大气中的水气大气中还有一部分水分。

二、植物的生命过程1. 植物的营养植物通过叶子、茎、根等器官进行的吸收水分、养料以及光合作用,靠这些获得的能量和物质生长。

2. 植物的生长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利用阳光等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分解果实、花朵、叶子等方式不断生长。

3. 植物的繁殖植物通过种子、禾本科植物器官等方式进行繁殖。

三、天气预报1. 天气因素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空气压力、气温、湿度、风力等要素对天气进行观测分析。

2. 天气形成天气形成是由于阳光、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因素形成的。

3. 天气变化天气随着季节、环境变化等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

四、地球运动与日影1.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 日影的变化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日影在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通过对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的全面探讨,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水的循环、植物的生命过程、天气预报以及地球运动与日影的知识。

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是孩子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基石,也是他们今后深入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

要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就需要将这些知识点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希望每位孩子都能从科学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

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蒸发、降水、凝结和返回海洋、陆地、大气层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水的蒸发、水的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蒸发和植物蒸腾以及大气中的水气。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像晴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出去玩;雨天呢,就得带上雨伞,不然会被淋湿。

阴天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好像躲起来了。

还有像雪天,那可是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时候呢。

-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雪、风等。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流动,有时候微风拂面,很舒服;有时候狂风大作,能把树枝都吹断呢。

2. 气温。

-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温度计上有刻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

一天当中,气温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

早晨和晚上气温比较低,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就像我们早上出门觉得有点凉,到了中午可能就热得要脱外套了。

3.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风向标来知道风向,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比如说箭头指向北,那就是北风。

风速呢,就是风的快慢。

我们可以把风速分成0 - 12级,0级风的时候,烟是直上的,几乎感觉不到风;12级风那可就是超级大风了,能把房子都吹坏呢。

4. 降水量。

- 降水量就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我们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小雨的时候,地面只是有点湿湿的;大雨的时候,地面上很快就会有积水,像小水塘一样。

二、溶解。

1. 溶解现象。

- 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不能。

比如说盐和糖,把它们放进水里,搅拌一会儿,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溶解了。

但是像沙子放进水里,不管怎么搅拌,沙子还是沙子,它不会溶解在水里。

- 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能溶解的物质和水分离。

就像做一个简易的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把有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倒进去,水会流下去,沙子就留在滤纸上了。

2.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呢。

首先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得就越快。

就像泡糖水,用热水泡比用冷水泡,糖溶解得更快。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结构2.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5怎样预防蚊虫叮咬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时穿长裤、长袖衣服;喷涂驱蚊液;不直接触碰昆虫。

6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涂抹风油精;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

如果局部瘙痒得厉害,可以外涂一些专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

如果被叮咬的面积较大,并且瘙痒、水肿等症状明显,就需要内服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

第2课鱼5.鱼的身体结构6.鱼鳍辅助鱼运动;鱼靠鱼鳃呼吸。

7.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8.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9.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第3课鸟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不一定都会飞,例如企鹅.鸵鸟。

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鸟,例如蝙蝠。

第4课哺乳动物12.像猫.狗.兔子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4.像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5.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6.海豚因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养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动物。

17.鸭嘴兽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动物。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2、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5、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6、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声带。

(P5)7、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8、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9、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0、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11、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1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8、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19、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科学科学科学 2动:耳涡: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20、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背诵要点第1课鸟和哺乳动物1、在辽阔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2、鸟喙与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相互适应的。

3、鸟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4、绵羊、梅花鹿、猫、和兔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蝙蝠、鼯鼠、鲸都是哺乳动物。

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第2课动物的分类1、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这样的动物叫作昆虫。

2、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鲤鱼和鲨鱼都有鳃和鳍。

3、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4、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5、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青蛙、大鲵都是两栖动物。

6、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它们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蛇,龟,蜥蜴是爬行动物。

7、野生动物身上常有致命微生物,不能食用。

第3课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白头叶猴,中华秋沙鸭,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普氏原羚等等。

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答: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藏羚羊的羊绒珍贵,因此遭到疯狂盗猎。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为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什么?答:1、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措施。

第4课用种子繁殖1、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

2、比较不同的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的结构?答:虽然种子外形不同,但种子都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保护里面的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运动着的世界一、填空题2、搜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整理、制作)成卡片。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6、制作(资料卡片)是一种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二、选择题1、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以外的景物( )A、静止不动B、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2、旗帜会飘动是因为( )A、自身的动力B、空气的流动C、旗杆的动力3、以下搜集资料的方法正确的是( )A、从网上查阅B、从借来的书上剪C、从图书馆的书上剪三、判断题4、除了在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5、人在睡觉时身体的各种器官都停止了运动()6、自然界的万物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不动的()7、自然界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四.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举例说明。

答:房屋的老化、多数山体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

二.动物运动会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我们要(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2、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得更准确。

3、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4、按动物的(食物)可将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按动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可分为(冬眠的)、(不冬眠的)、(春来秋去的)。

5、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6、(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的主要方式。

7、动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获取食物,才能(躲避天敌)的伤害,才能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二、选择题1、在观察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护小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B 、观察好的蚂蚁,只要把它们放到校园里就行了D、将手伸进树洞内,这样是很危险的2、下面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兔子 B、老鼠C、猎豹D、大象3、下面哪一个不是哺乳动物()A、羚羊B、鲸鱼C、天鹅D、狗三.生命在于运动一、填空题 1、生命在于(运动)。

2、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扭伤)等。

3、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4、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有(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

5、心率是心脏每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0)次每分钟,运动后会明显增加可以达到(140)次每分钟。

6、锻炼身体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合理)锻炼有利于健康。

二、简答题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进行不同体育运动时,不同的肌肉得到锻炼。

如游泳时肩膀的肌肉得到锻炼,举重时上臂的肌肉得到锻炼。

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使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

经过长期锻炼,肌肉体积变大。

二、简答题1、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除了合理饮食,还应该怎样做来保持健康。

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答:经常参加活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关节活动更灵活,使肌肉更加有力。

活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饭后不能进行剧烈活动,进行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

3、运动应注意什么?答:运动要循序渐进,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控制一定的运动量。

运动过度会损害健康,同时应注意多种运动项目全面锻炼,是身体各部分得到全面发展。

活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饭后不能进行剧烈活动,进行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

四.小吊车一、填空题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

人们利用它可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3、科学家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的构造发明了十分灵敏的(“电子鼻”);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既省电又明亮的(新型日光灯)。

4、(2001年),我国第一条蛇形机器人研制并实验成功。

形机器人,又称(机器蛇)。

5、蛇形机器人,又称机器蛇、是一种能够模仿生物蛇运动的新型仿生机器人。

6、科学家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的构造发明了十分灵敏的(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光原理发明了既省电又明亮的(新型日光灯)。

7、仔细观察吊车模型,它由(五)部分组成。

8、小吊车是根据人或动物的(肢体运动)原理设计的。

二、简答题5、蛇形机器有什么功能?可以利用它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等。

它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1、小吊车模型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小吊车由底座、吊臂、牵引绳、吊钩、重物构成。

小吊车的臂的工作原理和人的手臂一样,上面的线一拉,臂就会提高,下面的线一拉,臂就会降低。

1、根据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断人和动物的肢体是怎样运动的?动物体每一个可运动的部分,均由相应的一组肌肉来控制。

一侧的肌肉收缩,则另一侧肌肉舒张,形成牵动器官的动作。

五.确定位置2、(日本)制造的一种电子地图,专供(驾驶员)使用。

电子地图靠(电脑)储存资料,可清晰的看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行车方向及要到达的(目的地)。

3、(美国)空军航空电子实验室研制出一种电子地形地图系统,当飞机在飞行中,即使天气差,能见度低,导航雷达不正常,飞行员照样能够在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直观的)的看到地面结构的实况。

4、坐在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以(旁边的房屋、树木等)为参照物,他就是运动的,以(车座、公共汽车)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7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1)、要选择(明显的)、(熟悉的)参照物。

(2)、要标明(位置)和(方向)。

8.在地图上有许多(图形)和(符号),称作(图例)。

9在我们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和(交通图)等等,能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

10(影像地图)是把航空与航天像片和简要的图例符号,以一定的数学法则综合表现在一个图面上的新型地图。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准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参照物)。

1、我们常用哪些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六.做沙盘1、自己动手做学校的沙盘时,应先定个(计划)。

2、做校园沙盘模型的计划是?(1)、明确小组同学的分工。

(2)、对学校建筑的布局进行观察。

(3)、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4)、准备所需要的材料。

(5)、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学校的沙盘模型。

3、沙盘模型是怎样制作的?要做沙盘模型,首先,在准备好的沙子上加适量的水,使其保持湿润。

其次,要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能观察到周围的景观和布局。

然后,在地面上画出沙盘轮廓,铺上一层沙子。

接着,按照周围不同的地形分布的方向、远近和高低用沙子一一对应地堆出形状。

最后,为使所堆出的沙盘形象美观,可以撒上草末表示农田、草地,插上小树枝表示树林等。

1、做校园沙盘模型的步骤有:(1)明确小组分工(2)对学校的建筑布局进行观测(3)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4、准备所需材料。

5、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学校的沙盘模型。

2、参加校园设计大赛有哪些步骤?(1)、明确目标。

(2)、设计方案。

要确定设计标准,制订设计方案;征求意见后修改。

(3)、做出模型。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做出模型。

1、沙盘可以分为(六)类,分别是(简易沙盘)(活动沙盘)(固定沙盘)(永久性沙盘)(电子沙盘)和(激光沙盘)2、传统沙盘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制作简单)(经济实用)。

七.动与静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2、观察电扇时,不要把手伸入(保护网)。

如果选择扇叶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地座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运动的)。

2、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电线杆来说,你是运动的的;相对于车座来说,你是静止的的。

3、物体的动与静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2、电扇工作时,如果选择扇叶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运动的),如果选择底座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静止)的。

3、要判断一个人或者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选择(参照物)一、判断题1、当你背书包上学时,对于地面来说,你是运动的,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来说,你是静止的。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三、简答题1、怎样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健是选择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来说,如果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八.快与慢1、快与慢是比较而言的。

2、在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是刺尾雨燕,在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如果一场200米的比赛,雨燕用 4 秒钟可以到达终点,猎豹需要 6 秒钟。

对于人而言最好的短跑选手至少需要 18 秒,而一只蜗牛大约需要 33 个小时。

3、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4、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3、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比较)而言的,在物理学中,(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简答题1、你有几种方法让小车动起来?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答:要让物体运动起来,必须有力的作用。

风力、电力、重力、推和拉的力等都能使小车动起来。

方法,自己举例。

2、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答:如:地面更光滑些,小车会跑的更快;小车负一些重物会慢下来;推或拉小车的力量大,小车会跑的更快;从坡度大的木板上滑下来的小车会跑得快等。

3、如何判断物体速度的快慢?答: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九.推和拉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3、升国旗需要拉力,骑自行车用到了推力。

2、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推使物体(远离);(拉)使物体靠近。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同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形式)。

4、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它的运动情况是(不变的)。

5、力既可以使物体(运动),也能使物体(静止)。

7、在推拉游戏中,要想战胜对方要怎么做?答:要战胜对方,就要加大力度。

8、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推和拉的例子?答:开关门,开关抽屉,提水,推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