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合集下载

合并手部皮肤缺损的拇手指再造

合并手部皮肤缺损的拇手指再造
=、 手术 方浊




{ 术 式 的 町行 性 与实 用 价 值 袅
我 们 认 为 , 术式 的 支 川 价 值 在于 : I能 够 在再 造 拇 下指 谖 () 时 修 复 于 部 创 面 , 适 宜 丁 台 并 手 部 皮 肤 缺 损 的 拇 手 指 再 最
根 据 手 部 刨 伤 再造 修 复 要 求 , j 选 荦设计 带 足 背 皮 瓣 的 蹰 甲瓣 、 足背皮瓣 的第一趾 、 带 二 带 背 度 瓣 的 第 ■ 、 趾 . 种 组 三 二 织瓣按顺逆结合 [ 见取往 常 觇 切 取 后 . 需 选 择 一 种 移 植 或 州 种 按
( 稿 _期 n1 0 0 、 收 ] 9— 3
合 并手 部 皮肤 缺损 的拇 手指 再造
杜昭 黄 德 征
选用 带足背 皮瓣的l 母甲瓣或
【 摘要 】 目的 报 道台j 手部皮肤 姥损 的拇 手指再造的术 式和临床 效果。 方法 #
足 趾 移 植 . 行 卉 并 手 郜皮 肤 缺 搅 的拇 手 指 再 造 l 一 结 果 施 5例 于 外 科 学 会 拇 手 指 再造 功 能 洋 定 试 用标 准 , 良率 达 7 % 优 69 手 指 并 修 复 手部 创 而 , 租 好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有 结论
: 本 术 式 血运 乖 建 的 式 、
外 科 朵 志 ,9 2 2 :0 18 , 0 7 7
若遇到第一跖背动 脉绑 小缺如型 . 用第一跖底动 脉供应 可
田 甲{ , 二 、 足趾 采 用 } 9 第 l } 三 七趾 动 脉 或 指 掌 侧 邑动 脉 与趾 底 总 动 脉 吻 台 , 重 建 其 血 液 供 应 ~若 遇 到 第 一 跖 底 动 脉 起 自足 底 以 内侧 动 脉 、 底 外 侧 动 脉 . 使 第 一 跖 背 动 脉 供 应 第 一 、 足 足 可 趾 , 一跖 底 动 脉 。拇 主要 动脉 吻 合 . 重 建 晖 甲 瓣 血 供 。 第 j

吻合神经的中指近节桡侧逆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

吻合神经的中指近节桡侧逆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

王春 书 王 爱 国 , , 陈约 东 , 马 凌 石 春龙 ,
WANG u s u WAN G — o CHEN e d ng M A Lig ilChu —o g Ch n—h Aigu Yu — o n S l n ln
关键词 : 指损伤 ; 邻指皮瓣 ; 神经 吻合 ; 皮肤缺损 ; 显微 外科
髌 髌 骨 骨折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恢 复 关 节 面 的手 术 方 式 都 能 达 到 骨 折 的 愈 合 , 骨 摄 x线 片 , 察 有 骨 痂 形 成 去 除 石 膏 逐 的平 整 、 强 的 内 固 定 和 早 期 的 功 能 练 爪 方 式 更 能 有 利 恢 复 良好 的 膝 关 节 功 观 坚 渐 做 膝 关 节 功 能 练 习 低 分 子 肝 素 习 。本组 中 A组 优 良率 较其 他两 组 高 , 能 ; 张力 带 固定 能 提 供 良好 稳 定 的 骨 折 利 石 钠 500I 0 u皮 下 注 射 预 防 血栓 , 间 到 体现髌骨爪有 明显优势 : 手 术操作 更 固定 , 于术 后 早 期 的 功 能 练 习 ; 膏 制 时 ① 能 功 能 练 习改 口服 阿 司 匹 林 10n d 为简便。② 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 功能及 动容易造 成下 肢静 脉血 栓 的形成 , 利 0 a q 。 g 不 14 统计学处理 采 用 S S 15统 计 持 续 的 自加 压 功 能 , 内 固定 效 果 更 为 于早期功能锻炼 。 . P S1. 其
拇 指 末 节 损 伤 临 床 上 常 见 , 复 不 究 为 基 础 , 计 并 应 用 吻 合 指 固 有 神 经 修 设
1 3 m ×2. c l~ 2 2 c ×3.1 B . o 0 n . m C
当将 影响拇指的功能及处 观。2 0 0 6年 2 背侧 支的中指近节桡侧逆行邻指皮 瓣修 1 2 治 疗 方 法 .

急诊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

急诊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
期 关 节 面 无 损 伤 或 损 伤轻 均 不 行 关 节 囊 修 隐 静 脉 、 背 动 脉 一 动 脉 吻 合 , 要 时 理 反 应 , 为 I 修 复 与 再造 创 造 良好 条 足 桡 必 ~ 2个 患 复融 合术 。在鼻 咽窝部做一 “ ” s 形长 2 吻 合伴 行 静 脉及 浅 静 脉 ,将 两 侧 趾 底 神 件 。经 6 1 月 随访 , 者 再 造 拇 指 外 ~ 指 结 3m 切 口 , 到头 静 脉 、 动 脉 及 伴 行 静 经 一 固有 神 经 吻合 , 扎 两 侧 指 固有 动 形 均 近似 正常 。 c 找 桡
疗 十二 指肠 损 伤 的关 键 。本 院 19 年 1 伤 1 96 0例 , 放 性 损 伤 2例 。 伤 部位 : 开 损 十 修 补 术 2例 ;十 二 指 肠 裂 口修 补 加 十 二
十 二 指 肠 大 部 分 位 于 腹 膜 后 ,其 肠 1 临 床 资 料
伤 外 科 学 会 ( A T) 十 二 指 肠 损 伤 分 A S
损 伤 临 床 并 不 多 见 ,约 占腹 腔 内脏 器 损 11 一 般 资 料 : 十二 指 肠 损 伤 l 2例 中 , 级 : 中 A S 其 A TⅡ级 7例 (5 %周 径 肠 <O
伤 的 25 5 1 . %~ %[。损 伤早 期 症 状 与 腹 部 男 9例 , 3例 ; 龄 1 ̄ 6岁 , 均 3 壁 裂 伤 ) Ⅲ级 3例 (0 7 %周 径 肠 壁 ] 女 年 25 平 9 , 5 %~ 5
体 征不 明 显 , 延 误 诊 治 , 后 并 发 症 发 岁 。 伤 原 因 : 易 术 致 交通 伤 7例 , 压 伤 3例 , 裂 伤 )Ⅳ 级 2例 (7 %周 径 肠 壁 裂 伤 ) 挤 , >5 。

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对比

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对比

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对比【摘要】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部创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通过对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在正文部分中,我们分别介绍了两种方法的治疗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我们发现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我们总结了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对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我们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有助于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皮瓣游离再回植,逆行撕脱伤,手部皮肤,效果对比,优缺点,临床病例,手术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逆行撕脱伤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皮肤损伤,常见于手指背侧或手背部位。

逆行撕脱伤的特点是皮肤组织被拉伸撕脱,形成不规则的创面,容易引起感染和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简单的清创缝合或利用皮瓣修复,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缝合后易导致皮肤组织不完全愈合或形成瘢痕组织的风险。

为了提高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效果,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逐渐成为主流。

显微外科手术通过显微镜放大操作视野,可以更精细地修复创面组织,减少损伤和减轻疼痛。

而皮瓣游离再回植则是利用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组织转移修复受损皮肤,能够保证供皮区和受皮区血液供应,促进创面愈合。

本文旨在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借助临床病例分析和手术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比研究,期望能够为未来逆行撕脱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游离再回植两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探讨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

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疗效

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疗效

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疗效卢建国;杨庆达;苏瑞鉴;梁波;梁大喜【摘要】目的:分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20指)采用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手背皮神经营养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营养皮瓣、示指背皮瓣、邻指皮瓣、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简称鼻咽窝皮瓣)、改良交腹皮瓣、改良第一趾蹼游离皮瓣等方法修复。

结果术后197例(316指)皮瓣成活,3例(4指)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

128例(215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

患指皮瓣外形良好,无瘢痕挛缩畸形,吻合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4~8 mm,功能恢复良好。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87例(157指),良32例(45指),差9例(13指),优良率93.0%。

结论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手背皮神经营养皮瓣、示指背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营养皮瓣、鼻咽窝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创面,吻合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

邻指皮瓣、改良交腹皮瓣需要二期断蒂或分指,增加了手术次数,同时患肢长时间制动,易引起关节僵硬等,但腹部皮瓣能切取的皮瓣面积较大,对于多指软组织缺损能一次性覆盖。

改良第一趾蹼游离皮瓣能一次性修复缺损创面,不需要二期整形,吻合神经后感觉恢复良好,但对显微外科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不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methods of microsurgical repair of finger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Methods 200 patients (320 fingers)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were repaired by using the ar-teriole metacarpeae dorsales perforator pedicle nutritional flap, the curtaneous nerve dorsum of hand nutritional flap, the arteria digitals reverse island nutritional flap,the index finger dorsal flap,the cross finger flap, and the arteria ra-dialis tabatiere anatomique uplinkperforator reverse flap (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tabatiere anatomique flap) ,the im-proved hand abdominal flap and the improved the first toe web free skin flap and so on. Results Excerpt 3 cases (4 fingers) were suffered with partial flap necrosis and cicatrized after changing dressing, 197 cases(316 fingers) were survived. 128 cases (215 fingers) achieved follow-up. The time of follow-up was 6~60 months. All the follow-up patients′flaps were good in shape and had no dysmorphia of scar contracture. The dialyneurg flap sensation and func-tion got right. The two point discrimination was 4~8mm.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by Society of Hand Surgur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87 cases (157 fingers),good in 32 (45 fingers),and poor in 9 (13 fingers),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3. 0%. Conclusions The arteriae metacarpeae dorsales perfo-rator pedicle nutritional flap, the curtaneous nerve dorsum of hand nutritional flap,the index finger dorsal flap, the ar-teria digitals reverse island nutritional flap and the tabatiere anatomique flap can repair wound in the first operation and the dialyneury flap sensation get right. The cross finger flap and the improves hand abdominal flap need to do the second operation to cup the pedicle or separate finger. This method adds operation times and get anchylosis more easi-ly, because the affected extremity are exercise limit so long. But the abdominal flap can cover all fingers soft tissue defect in the first times, because the flaps area is enough. The improved the first toe web free skin flap can repair de-fect directly and do not need the second plasticoperation and the dialyneury sensation get right. It requires high skill for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nd is hard to popularize in basic level hospital.【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598-601)【关键词】指损伤;皮瓣;修复;显微外科【作者】卢建国;杨庆达;苏瑞鉴;梁波;梁大喜【作者单位】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科,广西贵港 5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2;R658.2手指外伤后出现皮肤缺损在临床常见,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患者的要求以及医院的基本医疗条件,所选择的修复方法也不同。

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龙源期刊网
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常宗伟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1例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行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本研究11例病患经过了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之后,效果较好:手部移植皮瓣成活率100.00%,皮肤的覆盖区比较平整、质地较柔软,而皮肤的颜色也与正常的手部皮肤相近,皮肤的温觉、痛觉及触觉等恢复良好;供区创面的植皮一期均成活,血液运输良好,并未发生皮肤青紫及畏寒;此外,11例病患全部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不等,并用TAM评分,11例病患良8例,可3例。

结论对于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而言,临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肌腱缺损;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457001濮阳市中医医院骨五科机器挤压、撕脱及烧伤导致的手掌或手背的皮肤、肌腱、神经同时缺损并非少见,而究竟如何修复这些手部软组织缺损却成为了临床一直面临的难题,如处理失当,则极易导致手部功能的严重障碍[1]。

传统临床修复采用的一种方法
为用带蒂腹部皮瓣修复,虽然能够覆盖手部创面,但是不带肌腱并且皮瓣臃肿,而皮瓣成活后还要进行肌腱移植术,加之病患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功能的恢复不佳[2],因此需要不断探索
与创新。

本研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处理,效果良好。

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吻合趾-指动静脉的(足母)甲瓣移植治疗拇指末节缺损

吻合趾-指动静脉的(足母)甲瓣移植治疗拇指末节缺损

吻合趾-指动静脉的(足母)甲瓣移植治疗拇指末节缺损作者:谢庆祥刘仁华夏贤生蒙剑德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最大程度恢复拇指功能的治疗拇指末节缺损的方法。

方法:2007年1月1日~2008年2月1日,本院用吻合趾-指动静脉、神经的母甲瓣移植治疗拇指末节缺损5例。

Ⅰ度缺损4例,Ⅱ度缺损1例;指骨保留的套脱伤2例,完全缺损3例(需取髂骨植骨)。

取同侧母甲瓣,带趾甲、甲床、趾背静脉、趾底腓侧神经、动脉,游离移植于拇指末节,显微镜下吻合趾-指动静脉、神经。

足趾供区Ⅰ期植皮2例,Ⅱ期植皮3例。

术后按照再植术后常规护理,“三抗”治疗,后期指导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处理后全部母甲瓣成活。

术后随访,拇指感觉部分或全部恢复,其中3指两点分辨率达6~8 mm。

患者对再造指外形和功能感到满意。

结论:吻合趾-指动静脉、神经的母甲瓣移植治疗拇指末节缺损,带趾甲、甲床、指纹、可出汗、有感觉,可以最大程度恢复拇指的功能,且供区牺牲少,是修复拇指末节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吻合趾-指动静脉;母甲瓣;拇指末节缺损;移植[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85-02拇指占手功能的40%,外伤致拇指缺损会导致手功能部分丢失。

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修复拇指缺损是显微外科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治疗的目的由原来仅注重功能重建,向着既注重功能重建又重视外形的方向发展。

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2月1日收治母指末节缺损患者5例,应用吻合趾-指动静脉、神经的母甲瓣移植的方法,修复拇指缺损,恢复伤指的指甲、指纹、感觉、运动,外形好,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7~40岁,平均25.6岁;左拇指2例,右拇指3例;用顾玉东等[1]拇、手指缺损六度分类法进行分类:Ⅰ度缺损4例,Ⅱ度缺损1例;指骨保留的套脱伤2例,指骨及软组织完全缺损3例(需取髂骨植骨)。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手 指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急 诊 显 微 外 科 修 复
同皮瓣 进行 修复 , 中选 出八种较佳皮瓣 从 复拇 指皮肤脱 套伤 7例 , 复第 2~5指 修
陈 于娟刘清 显 丽 海
25 2 6 11山东 海 阳 市大 闫 家镇 卫 生 院
修 伤 1 指 ,果 。 总 复 指(6 )效 满意 现 结 7
表面游 离皮瓣 。应用 同指 带指 固有 血管
逆行 岛状 皮瓣 修 复 2~5指 末 节 缺 损 8 例, 拇指 2例 。⑦ 邻 指皮 瓣 : 以伤指邻 侧 皮肤筋膜 为蒂 , 在邻指背侧设计矩形 半环
状皮瓣 , 远端不 超过 邻指 另一 侧 中线 , 要 避开指 间关节 。应用邻 指皮瓣 修复 第 2 、 35指末节皮肤 缺损 8例 , 5指 中、 、 2— 近 节皮肤 缺损 1 4例。⑧相应掌骨背 侧逆行 筋膜皮 蒂 皮 瓣 : 以指 蹼 背 侧 近 端 1 5 m .c 为旋转点 , 以相 应掌 骨背 动脉 为 蒂轴 , 在 相邻两 掌骨之 间根据 手指 皮肤 软组 织缺 损部位 和大小设计 皮瓣 , 近端不超过 远侧 腕横纹 。应用此 皮瓣 修 复 2— 5指 中、 近
和 大 小 选择 最 佳 皮 瓣 修 复 , 最 大 限 度 地 能
恢复 伤指 功 能 和 外 观 , 少对 供 区外 形 和 减
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手 指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显 微 外
修 复
di 1 . 99 j i n 10 —6 4 . 0 2 o:0 36 /.s . 0 7 s 1x 2 1 .
中男 16例 , 3 0 女 9例 , 年龄 1 4~5 6岁 , 平 均3 5岁。损伤 原 因 : 器挤 压 伤 8 机 4例 , 电锯伤 4 2例 , 刀割伤 1 O例 , 爆炸伤 9例。 修 复指别 : 5指 13指 , 2~ 2 拇指 5 3指 。受 伤至手术 2~6小时 。 手术方法 : 根据手指皮肤 软组织 缺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拇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拇指功能占手功能50%,受伤率高。

拇指皮肤缺损临床常见,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拇指的长度[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偏桡侧缺损型9例,偏尺侧缺损型9例,中央型缺损8例。

男18例,女8例,年龄16~62岁,平均39岁。

均为急诊损伤,创面均有骨关节或肌腱外露。

1.2 治疗方法及选择原则
根据拇关节皮肤缺损的不同类型、受伤部位、缺损的面积和形状选择。

1.2.1 传统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有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胸壁皮瓣、微型游离皮瓣。

1.2.2 显微外科治疗
对拇指腕掌关节以远的掌背侧血管进行显微解剖,对拇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分型,根据分型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

1.3 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分型
分为3型:偏桡侧缺损型、偏尺侧缺损型、中央型缺损。

1.3.1 偏桡侧缺损型治疗[2]
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轴线:甲根桡侧缘与第一掌骨头桡背侧缘的连线。

旋转点:拇指指间关节近端1cm.切取范围:腕掌关节以近轴线两侧1.5cm.皮瓣血运:包括拇指桡侧指背动脉,指背静脉及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

注意事项:游离皮瓣时皮瓣远端应带>1cm宽的筋膜蒂。

1.3.2 偏尺侧缺损型治疗
(1)应用拇指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轴线:甲根的尺侧缘与第一掌骨头尺背侧连线。

旋转点:近节指骨颈尺侧或距甲根 2.5cm 水平。

切取范围:第一掌骨尺背侧中段以近,轴线两侧1.5cm.皮瓣血
运:来自拇指尺侧指背动脉,尺侧指背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尺侧分支伴行血管。

注意事项:游离皮瓣时蒂部应带上>1cm宽的筋膜蒂。

(2)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轴心血管:第一掌骨背动脉的尺侧支,含指背静脉及桡神经皮支。

切取范围:远端不超过PIP关节,桡侧不超过侧中线,尺侧不超过近节指骨颈的尺侧缘,近端不超过MP关节。

旋转点:第一、二掌骨基底交叉点。

1.3.3 中央型缺损治疗
如缺损纵径<2cm采用改良Morberg推进皮瓣修复。

皮瓣设计:缺损两侧中线切口至MP关节横纹作V形切口,形成岛状皮瓣。

血管蒂:两侧指神经血管束。

手术方法:彻底游离皮瓣,推进覆盖创面,近端以V-Y方法直接关闭创面。

如缺损纵径>2m,则采用上述3种方法均可。

2 结果
本组26例中23例完全成活,3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愈合。

术后随访3~18个月。

皮瓣血运弹性及质地良好,外形满意。

两点试验平均5~8cm,指间关节活动好。

3 讨论
3.1 应用解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