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如下:
千级无尘车间的换气次数是指车间内空气的更新频率。

换气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颗粒物浓度。

一般来说,千级无尘车间的换气次数应该在15-25次/小时之间。

换气次数的计算公式为:换气次数=车间内空气总量÷排风量。

其中,车间内空气总量的计算公式为:车间内空气总量=车间面积×车间高度×车间内空气温度×1.2。

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为:排风量=车间内空气总量×换气次数。

此外,各种等级包括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ISO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其中,100000(10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10000(1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000(1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净化工程专家或查阅净化工程行业规范。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有发热设备的生产车间,要求换风量为40~50次/小时。
※高温及有严重污染的生产车间,要求换风量为50~60次/小时。
※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应适当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则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
车间厂房各场所通风换气次数参考表
建筑物种类
换气次数/每小时
病 房
2—4
办 公 室
2—5
纺 织 厂
3—7
教 室
3—8
餐 厅
3—8
仓 库
3—8
食 品 厂
3—8
接 待 室
4—12
车 库
4—10
体 育 馆
4—15
机 修 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15
集 会 所
5—10
食 品 室
5—10
洗 手 间
5—10
船 仓
5—10
公共厕所
5—15
图 书 馆
6—10
休 息 室
6—10
建筑物种类
换气次数/每小时
吸 烟 类
6—12
化学实验室
6—15
厨 房
7—15
染 整厂
8—15
消 毒 室
8—15
造纸工厂
8—15
公共汽车
8—20
干 燥 厂
10—20
修 理 厂
10—20
发电机房
10—20
锻 造 厂
10—30
铸 造 厂
10—30
洗 涤 厂
10—30
涂 料 厂
10—40
电 镀 厂
12—20
锅 炉 厂
15—30
引 擎 室
15—40
玻 璃 厂
20—40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高温及有严重污染的生产车间,要求换风量为50~60次/小时。
※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应适当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则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
车间厂房各场所通风换气次数参考表 Nhomakorabea建筑物种类
换气次数/每小时
病 房
2—4
办 公 室
2—5
纺 织厂
3—7
教 室
3—8
餐 厅
3—8
仓 库
3—8
食 品 厂
3—8
接 待 室
4—12
车 库
4—10
体 育 馆
4—15
机 修 厂
4—15
集 会 所
5—10
食 品 室
5—10
洗 手 间
5—10
船 仓
5—10
公共厕所
5—15
图 书 馆
6—10
休 息 室
6—10
建筑物种类
换气次数/每小时
吸 烟 类
6—12
化学实验室
6—15
厨 房
7—15
染 整 厂
8—15
消 毒 室
8—15
造纸工厂
8—15
公共汽车
8—20
干 燥 厂
10—20
修 理 厂
10—20
发电机房
10—20
锻 造 厂
10—30
铸 造 厂
10—30
洗 涤 厂
10—30
涂 料 厂
10—40
电 镀 厂
12—20
锅 炉 厂
15—30
引 擎 室
15—40
玻 璃 厂
20—40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多少次为好
一般场所
人流密集场所

工厂换气次数选用标准

工厂换气次数选用标准

工厂换气次数选用标准首先,工厂所处的环境是选择换气次数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工厂周围的环境污染较重,空气质量较差,那么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员工的健康。

另外,如果工厂所处地区气候潮湿,容易产生霉菌和细菌,也需要增加换气次数,以减少潮湿环境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其次,工厂的运营情况也是选择换气次数标准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工厂可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一些工厂可能涉及到有害气体的生产,如化工厂、印染厂等,这些工厂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换气,以降低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害。

而对于一些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厂,换气次数可以适度减少,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此外,根据工厂内部的人员密集程度和室内空间的大小,也可以确定换气次数的选用标准。

如果工厂的人员密集程度高,室内空间较小,那么应该增加换气次数,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而对于人员密集程度较低、室内空间较大的工厂,换气次数可以适当降低,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当然,在确定换气次数的选用标准时,还需要考虑到工厂的经济实际情况和工作效率。

过多的换气次数会增加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而不足的换气则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员工的健康。

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既能够满足工厂环境要求,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换气次数标准。

通过综上所述,工厂换气次数的选用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运营情况、人员密集程度和经济实际情况的过程。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换气次数标准,才能够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生产车间通风换气次数多少次为好人流密集有发热设施的生产高温及污染严重的场一般场所场所车间所25-30 次 /30-40 次 /40-50 次 / 小时50-60 次 / 小时小时小时不一样工作环境通风换气次数参照※一般环境要求换风量为25~ 30 次 / 小时。

※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换风量为30~ 40 次 / 小时。

※有发热设施的生产车间,要求换风量为40~ 50 次 / 小时。

※高温及有严重污染的生产车间,要求换风量为50~ 60 次 / 小时。

※ 在较湿润的南方地域换气次数应适合增添,而较酷热干燥的北方地域则可适合减少换气次数。

车间厂房各场所通风换气次数参照表建筑物种类换气次数 /建筑物种类换气次数 /每小时每小时病房2—4吸烟6— 12类办公2—5室化学实验室6— 15纺织3—7厨房7— 15厂教室3—8餐厅3—8仓库3—8食品3—8厂接待4—12室车库4—10体育4—15馆机修4—15厂集会5—10所食品5—10室洗手5—10间船仓5—10公共卫生间5—15图书6—10馆休息6—10室染整8— 15厂消毒8— 15室造纸工厂8— 15公共汽车8— 20干燥10— 20厂修理10— 20厂发电机房10— 20锻造10— 30厂铸造10— 30厂洗涤10— 30厂涂料10— 40厂电镀12— 20厂锅炉15— 30厂引擎15— 40室玻璃20— 40厂。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