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合集下载

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2) 激光入侵探测器激光与一般光源相比有如下特点:a.方向性好,亮度高。

一束激光的发散角可做到小于10-3~10-5弧度,即使在几公里以外激光光束的直径也仅扩展到几毫米或几厘米。

由于激光光束发散角小,几乎是一束平行光束,光束能聚集在一个很小的平面上,产生很大的光功率密度,其亮度很高。

激光光源和其它光源的亮度比较:光源亮度(w/Sr•cm2)蜡烛0.5电灯470太阳表面0.165M氦-氖激光15M红宝石激光10亿兆~37亿兆b.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好。

激光是单一频率的单色光,如氦氖激光器的波长为6328Å,在其频率范围内谱线宽度ΔU=10-1Hz,而其他一般光的ΔU = 107-109 Hz。

光的相干性取决于其单色性。

光的相干长度δm与谱线宽度的关系是:δm=c/ΔU,其中c为光速。

一般光源的相干长度为几个毫米。

单色光源氦-86灯,λ=6057Å,相干长度δm=38.6cm;而氦氖激光器λ= 6328Å,δm=40km。

按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来分,激光器可分为如下几种:固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固体,如钕玻璃、红宝石等。

液体染料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液体染料,如若丹明香豆素等。

气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氦-氖、氮分子等。

半导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

激光探测器与主动红外式探测器有些相似,也是由发射器与接收器两部分构成。

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接收器上,当有入侵目标出现在警戒线上,激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接收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报警信号。

激光探测器的作用距离:式中P1——激光功率;QT——光束发散角;M——调制光速调制度;SR——接收面积;PR——接收到的功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要提高探测器的作用距离,应增大激光源的发射光率,增加光学系统的透过率,减少发射装置的发散角,也可采用高灵敏的光电传感器。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所以激光探测器十分适用于远距离的线控报警装置。

震动报警器 原理

震动报警器 原理

震动报警器原理
震动报警器的原理是通过震动传感器检测到外部物体的震动或碰撞,并产生相应信号,从而触发报警装置。

一种常见的震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或微型加速度计作为传感器。

当外部物体对传感器进行震动或碰撞时,传感器产生微小的电荷差异或加速度信号。

传感器通过将产生的电荷差异或加速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送至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判断,若达到设定的阈值,就会触发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通常包括声音报警器、光线闪烁器等。

声音报警器通过产生高频或高音量的声音,吸引周围人们的注意,起到警示作用。

光线闪烁器通过产生强烈的光闪烁效果,吸引注意力。

一些高级的震动报警器还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用户的手机或安全监控系统。

这样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及时提醒用户,增加安全性。

总的来说,震动报警器通过感应外部物体的震动或碰撞,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再通过报警电路和报警装置,起到警示作用。

它在防盗、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GB/T104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作为国家标准已实施三年,振动入侵探测器作为技防手段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GB/T104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国家标准顺利实施,使更多的人了解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和应用,现结合本公司研制生产的振动入侵探测器介绍一下有关振动入侵探测器原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1|振动入侵探测器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财、物大流动,犯罪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少犯罪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向银行、博物馆、古墓和枪支弹药库,屡屡得手。

如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广西省等几十起案件,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枪支弹药的失窃,对社会治安也构成重大威胁。

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起案件是挖地道和破墙而入的。

银行的保卫成员对门窗的守卫极为严密,企图从门窗进入金库的犯罪分子有百分之八十未能得逞。

在正面不得而入的情况下,他们就在地下管道、通风处、地下室等能够接近金库的薄弱环节上打主意。

为了对付这种犯罪,银行对金库墙壁进行一次次的加固。

在采用密集钢筋和高标号水泥筑成五十公分厚度时,挖墙入室案件明显减少。

但是贼心不死,利用普通的工具挖不开,就采用一种可以贴在墙上的可塑性浓缩炸药进行定向爆炸。

这种新型炸药爆炸的声音虽小,但威力极强。

守库人员只感到轻微震感,作案时不易被发现。

有的犯罪分子还与金库设计施工人员相互勾结,专门寻找最薄弱部位进行小剂量爆破,便作案成功率更高。

为了对付这种犯罪,守库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周界的防护。

于是一些犯罪分子又采取远距离挖地道的办法来接近金库。

振动入侵探测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银行金库采用这种探测器后,破墙而入的案件确实明显减少,因此这种探测器得以迅速推广。

我公司在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防患于未然,早在84年就开始了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研究,于86年投入市场。

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

先后在银行、文物博物馆、部队等系统广泛应用。

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振动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能够感知物体的振动,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实现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的振动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通常采用压电式和电阻式两种工作原理。

1. 压电式振动传感器压电式振动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实现振动信号的转换。

当物体振动时,压电材料会产生电荷分布的变化,进而生成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的振幅和频率与物体的振动情况密切相关。

2. 电阻式振动传感器电阻式振动传感器则是通过物体的振动引起电阻值的变化,进而反映振动信号的大小。

一般采用杨氏效应或皮尔森效应等原理实现。

当物体振动时,电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电压信号也相应改变。

二、振动传感器的应用振动传感器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 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预防故障非常重要。

振动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设备关键位置,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状态。

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等参数,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维护。

2. 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振动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被用于发动机的振动监测,以及车辆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重要部件的振动检测。

准确地监测和分析振动信号可以帮助提高汽车性能,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3. 结构工程中的振动测量在结构工程领域,振动传感器用于测量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的振动响应。

通过对结构振动的监测,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4.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振动传感器在科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地震研究中,振动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地壳的振动情况,以及识别地震的发生与规模。

而在物理实验中,振动传感器可以被用来测量物体的共振频率等参数。

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振动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并测量物体振动的装置。

其原理是基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力学振动转化成电信号,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转化为可供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处理的信号。

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常有两种方式:压电效应和电感效应。

其中,压电效应是指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荷振动的过程,利用压电材料(例如石英晶体、陶瓷等)的压电效应,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电荷变化,进而产生电压或电流信号。

而电感效应是指通过感应电场变化产生电位变化的原理。

当振动传感器受到振动作用时,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会影响电感元件内的电感值,从而改变其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

振动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振动传感器可用于机械装置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维护。

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在机械设备上,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振动情况,从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预测设备的故障,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和避免设备的停机时间。

在交通运输领域,振动传感器可用于汽车和火车的震动检测。

通过在车辆底盘或悬挂系统上安装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振动情况,从而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提供有效的信息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此外,振动传感器还可用于医疗设备、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医疗设备中,振动传感器可用于检测人体心率和呼吸频率。

在环境监测中,振动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地震、建筑物振动等自然灾害。

在航空航天领域,振动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飞机结构的运行状态和振动情况,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总之,振动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装置,其原理简单而可靠,应用广泛,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实现振动的监测和测量,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探测器原理

探测器原理

各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

由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线,由接收端接收红外线,形成红外线的网状。

这种探测器能够对入侵物进行主动的防范,不会因为小宠物的穿越或气候的影响而产生误报警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误报率。

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束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

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

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依靠被动的吸收热能动物活动时身体散发出的红外热能进行报警的,也称热释红外探头,其探测器本身不发射红外线的。

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耳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

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

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

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耳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微波探测器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

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不变,探测器不会发出报警信号。

当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动的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微波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震动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振动探测器是以探测入侵者进行各种破坏活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作为报警依据,根据所使用的振动传感器的不同,振动探测器可分为: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式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

近来常见的以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居多,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

压电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它可以将施加于其上的机械作用力转变为相应大小的电信号,其电信号的频率及幅度与机械振动的频率及幅度成正比,当信号值达到设定值时就发出报警信号。

玻璃破碎探测器工作原理:当敲击玻璃而玻璃还未破碎时会产生一个超低频的弹性振动波,这种机械振动波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

安全防范技术培训讲义3

安全防范技术培训讲义3

3.3.1 开关式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
开关式 探测器
报 警 控制器
图2-3 开关式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的开关式传感器: 磁控开关、微动开关、压力垫或用金属丝、金属 条、金属箔等来代用的多种类型的开关。可以将压力、 磁场力或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 化。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方式:
3) 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漏报率 漏报次数占应当报警次数的百分比就是漏报率。 (2)探测率 实际报警次数占应当报警的次数的百分比就是探测率。 (3)误报率 探测器不应该报警却发出报警信号的现象称为误报警。 单位时间内出现误报警的次数就是误报率。
(4) 探测范围表示方法 探测距离、探测视场角 探测面积(或体积) 例如, 某一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为一立体扇形空间区 域。表示成:探测距离 ≥15m;水平视场角 120 ° ;垂直视场角 43°。
无线 探 测 器 报警控制信号 报 警 控制器 有线 值班中心 上级 报警 指挥 中心
图3-1 技防配合人防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网的基本组成
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的最基本组成如图3-2所示。
探测器1 探测器2 .......... 探测器n
防区1
防区2
................
防区n
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 外设控制 报 警 输 出
水平辐射角
水平区域
垂直区域
图3-13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探测区域
(2) 微波探测器的发射能图与所采用的天线结构有关。如 图3-14所示。采用全向天线(如1/4波长的单极天线 )可 产生近乎圆球形或椭圆形的发射范围,这种能场适合保护 大面积的房间或仓库等处。而采用定向天线( 如喇叭天 线)可以产生宽泪滴形或又窄又长的泪滴形能图,适合保 护狭长的地点,如走廊或通道等。

47个问答帮你弄清楚防盗报警系统

47个问答帮你弄清楚防盗报警系统

47个问答帮你弄清楚防盗报警系统前言:防盗报警系统基础学问作为弱电从业人员要熟知,今日整理了47个防盗报警学问,希望大家有所帮忙。

正文:1)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回答:简单的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心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构成。

大一些的系统也可将探测器和报警主机看做是前端部分,从报警主机到接警机之间是传输部分,中心接警部分看做是后端部分。

2)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可分哪几种?回答: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从探测器到主机之间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

从主机到中心接警机之间也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3)什么是报警主机?回答:报警主机:报警系统的“大脑”部分,处理探测器的信号,并且通过键盘等设备供给布撤防操作来掌控报警系统。

在报警时可以供给声/光提示,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线将警情传送到报警中心。

4)报警系统常见的防区类型有哪些?回答:常见的有出入防区、即时防区、内部防区、24小时防区等几类5)什么是出入防区?回答:出入防区也称延时防区。

在布防后系统会为出入防区供给肯定时间的延时时间,外出延时时间结束后,触发延时防区系统报警。

在进入时触发延时防区,掌控器会在进入延时时间里发出蜂鸣,作为撤防系统的提示信号,必需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对系统撤防,否则会报警。

此防区类型适用于用户的进/出口操作键盘的必经之处。

6)什么是即时防区?回答:即时防区在系统布防后被触发会立刻报警,没有延时时间。

7)什么是内部防区?回答:内部防区:系统布防后,若先触发出入防区再触发内部防区,则内部防区也进入延时状态,不会立刻报警,该防区的延时时间与出入防区一致。

假如在出入防区未被触发前触发了内部防区,则系统会立刻报警。

此防区类型适用于用户操作键盘的必经之处,如安装在玄关、休息室或大厅内的探测器。

适合对在系统布防前躲藏在厅内或试图不经过出入防区到达厅内的入侵行为进行防范。

8)什么是周边防区?回答:周边防区用于外部门和窗,防区被触发就立刻发出报警。

9)什么是24小时防区?回答:24小时防区不受布撤防影响,防区被触发立刻报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常用的几种振动探测器
根据所使用的振动传感器的不同,振动探测器可分为:
振动光纤探测器、泄漏电缆探测器、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振动探测器其工作机理及安装要求也各有差异,以北京三安古德“sa-z8”振动探测器为例,它属于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

振动探测器的安装使用要点
1.振动探测器属于面控制型探测器,室内明装、暗装均可,通常安装于可能入侵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或保险柜上;
2.探测器安装要牢固,振动传感器应紧贴安装面,安装面应为干燥的平面;
3.安装于墙体时,距地面高2-2.4m为宜,探测器垂直于墙面;
4.埋入地下使用时深度为10cm左右,不宜埋入土质松软地带;
5.振动探测器不宜用于附近有强震动干扰源的场所;
6.安装的位置应远离振动源(如旋转的电机、变压器、风扇、空调),如无法避开震动源,则视振动源震动情况,距离振动源1-3米;
7.注意在振动探测器频率范围内的高频震动、超声波的干扰容易引起误报。

玻璃破碎探测器
玻璃破碎探测器是专门用来探测玻璃破碎的探测器。

当犯罪分子打碎玻璃试图入侵作案时,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以北京三安古德“sa-z8”玻璃破碎探测器为例,其是属于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双技术探测器。

因此它也是一种双鉴探测器,此种类型的探测器比普通的声控型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或声控—振动型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玻璃破碎探测器。

探测玻璃破碎高频声响的原理
玻璃破碎时发出的响亮刺耳的声音频率是处于大约10~15KHZ的高频段范围内。

将带通放大器的带宽选在10~15KHz的范围内,就可将玻璃破碎时产生的高频声音信号取出,从而触发报警。

但对人的脚步声、说话声、雷雨声等却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以降低误报率。

次声波的产生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属于不可闻声波。

经过实验分析表明:当敲击门、窗等处的玻璃(此时玻璃还未破碎)时,会产生一个超低频的弹性振动波,这种机械振动波就属于次声波,而当玻璃破碎时,才会发出高频声音。

除此之外,以下一些原因也同样会导致次声波的产生。

一般的建筑物,通常其内部的各个房间(或单元)是通过室内的门、窗户、墙壁、地面、天花板等物体与室外环境相互隔开的。

这就造成了房间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在温度、气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对于那些门、窗紧闭、封闭性较好的房间,这种室内外的环境差异就更大些。

当入侵者试图进室作案时,必定要选择在这个房间的某个位置打开一个通道,如打碎玻璃,强行进入。

由于室内外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温差、气压差,会在缺口打开的瞬间时产生气流。

并伴随产生超低频的机械振动波,即为次声波,其频率甚至可低于10Hz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