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防腐蚀管理

合集下载

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腐蚀管理制度防腐蚀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

它是为了保护设备设施、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安全生产,防止腐蚀对工艺环境和设备设施的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防腐蚀的意义、防腐蚀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防腐蚀的意义防腐蚀是防止金属表面遭受腐蚀损坏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各类工业设备、建筑结构、交通运输工具等领域中,腐蚀问题是非常普遍且严重的。

腐蚀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损坏和物体性能的下降,还会危及设备运行安全、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经济财产的损失。

因此实施防腐蚀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腐蚀管理制度的内容1.制度目标:明确制定防腐蚀管理制度的目的,确保员工对防腐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清楚的认识。

2.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防腐蚀工作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监督管理。

3.人员培训:组织开展防腐蚀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腐蚀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防腐材料和设备。

4.设备管理:制定设备检修、维护和更换的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及时处理腐蚀问题,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

5.材料选择:根据不同的工况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选择和使用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材料,确保设备能够长期抵抗腐蚀。

6.作业程序:明确各类作业的防腐蚀操作程序,规定作业人员在进行腐蚀防护作业时应进行的操作,确保防腐蚀工作能够规范进行。

7.检测与评估:建立设备腐蚀检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腐蚀检测和评估,并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8.纠正措施:对发生的腐蚀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对腐蚀事故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防腐蚀管理制度的实施要点1.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和组织各级领导对防腐蚀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确保防腐蚀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合理制定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制定防腐蚀管理制度,并与相关制度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减轻腐蚀介质在原油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管道的腐蚀,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工艺防腐蚀措施,是指为解决常减压装置“三顶”(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顶)系统,以及催化裂化、焦化、重整、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装置分馏系统中低温轻油部位设备、管道腐蚀所采取的以电脱盐、注中和剂、注水、注缓蚀剂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艺防腐蚀措施(以下简称“工艺防腐蚀措施”)。

上述措施是炼油生产装置低温部位防腐蚀的主要手段。

第三条各企业要制定加强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和落实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

企业的工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实施效果的监督与评定, 与防腐蚀药剂的采购(供应)部门、有关车间等共同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炼油企业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企业主管工艺技术的领导全面负责炼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工作,应及时听取工艺防腐蚀工作情况的汇报,检查工艺防腐蚀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工艺防腐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

第六条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本企业工艺防腐蚀工作的归口管理。

(二)负责贯彻执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标准、规范、制度,按照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的技术方案,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与技术改造或引进项目中有关工艺防腐蚀技术方案的审查。

(四)负责确定有关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及分析频率,并根据防腐蚀监测效果,及时对工艺防腐蚀措施作出调整。

(五)负责组织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情况。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1. 引言炼油工艺是中国石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炼油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及设备的寿命受到腐蚀的严重影响。

为了保证炼油装置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长期使用,中国石化制定了《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炼油工艺中的防腐蚀管理进行了规范和具体要求。

2. 适用范围《细则》适用于中国石化旗下所有炼油工艺装置和相关设备的防腐蚀管理。

3. 设备分类根据《细则》,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3.1 高压设备高压设备包括高压容器、高压管道等。

对于高压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高压管道安全技术监察条例》等)执行,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防腐蚀工艺。

3.2 储罐设备储罐设备是炼油工艺中存储原料和产品的重要设备。

对于储罐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根据储罐的材质、规格、使用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腐蚀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3 泵阀设备泵阀设备通常用于原料输送和流程控制,在炼油工艺中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泵阀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选择耐腐蚀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腐蚀工艺,如喷涂防腐涂料、电化学保护等。

4. 防腐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根据设备种类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应选择适合的防腐蚀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应用。

防腐蚀材料的选择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种。

4.1 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等因素。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合金钢、镍基合金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金属材料的保护,如定期维护、表面处理等。

4.2 非金属材料的选择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

在选择非金属材料时,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温度耐受能力、耐压性能等因素。

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防腐蚀工艺的选择和应用防腐蚀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防腐蚀工艺包括涂层防护、电化学保护、阴极保护等。

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

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

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确保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艺防腐蚀的生产、设备的加工、修理和安装等活动。

第三条严格执行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条建立健全工艺防腐蚀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及时消除腐蚀隐患。

第五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加强对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第六条企业要不断加强工艺防腐蚀管理水平,推动工艺防腐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工业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设立工艺防腐蚀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第八条工艺防腐蚀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二)监督管理各部门的工艺防腐蚀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三)组织开展工艺防腐蚀技术培训和交流;(四)协调处理工艺防腐蚀相关事故和责任问题。

第九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工艺防腐蚀工作,确保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条各部门要加强工艺防腐蚀管理,把工艺防腐蚀工作纳入部门日常管理范围,确保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十一条工艺防腐蚀管理机构有权对不符合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纠正和惩戒。

第三章工艺防腐蚀管理第十三条建立健全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包括工艺防腐蚀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等内容。

第十四条制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十五条对于需要进行防腐蚀处理的设备和设施,要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防腐蚀方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防腐蚀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对工艺防腐蚀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腐蚀管理制度防腐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的防腐蚀管理,确保设备、管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防腐蚀管理工作。

防腐蚀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原则。

二、管理职责设备管理部门是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腐蚀管理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制定公司防腐蚀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组织编制公司防腐蚀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公司防腐蚀设备、材料的选型、采购和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公司防腐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负责公司防腐蚀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维修工作;组织公司防腐蚀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负责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工作。

生产管理部门是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公司防腐蚀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防腐蚀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防腐蚀措施;组织公司生产设备、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管道等设施的正常运行;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介质管理工作,防止介质对设备、管道等设施的腐蚀;组织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防止事故对设备、管道等设施的腐蚀。

安全管理部门是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监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腐蚀管理的法规、标准和制度;负责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防腐蚀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公司防腐蚀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负责公司防腐蚀管理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其他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防腐蚀管理工作。

三、防腐蚀管理的基本要求公司应建立健全防腐蚀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防腐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2. 3. 1. ◦ ◦ ◦ ◦ ◦ ◦ ◦ ◦ 2. ◦ ◦ ◦ ◦ ◦ 3. ◦ ◦ ◦ ◦ 4. 1.公司应加强防腐蚀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先进的防腐蚀技术和方法,提高防腐蚀管理水平。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TP310
1000 —
Alloy 800H/HT 985 985
露点腐蚀控制:控制排烟温度,确保管壁温度高于烟气
露点温度 5℃,含硫烟气露点温度可通过露点测试仪检测得
到或用附件烟气硫酸露点计算方法估算。
2.3 电脱盐
2.3.1 注破乳剂
注入位置:破乳剂应分级注如入,一级宜在静态混合器
或混合阀之前管道注入,推荐在进装置原油泵前管道注入。
用温 计金属
度,℃ 温度,℃
碳钢
10,20
Gr B
450 540
1 1/4Cr-1/2Mo
15CrMo
T11,P11
550 595
2 1/4Cr-1Mo 12Cr2Mo1
T22,P22
600 650
5Cr-1/2Mo
1Cr5Mo
T5,P5
600 650
9Cr-1Mo
T9,P9
650 705
18Cr-8Ni
注入方式:推荐结合在线 pH 计测量数据,采取自动注
入设备,确保均匀注入。
2.4.3 注缓蚀剂:
位置:塔顶油气管线;
用量:不宜超过 20μg/g (相对于塔顶总流出物,连续注
入);
注入方式:推荐使用自动注入设备,确保均匀、连续注
入。
2.4.4 注水
位置:在中和剂、缓蚀剂注入点之后的塔顶油气管线上,
但要避免在管线内壁局部形成冲刷腐蚀;
2.3.9 反冲洗操作
根据原油脱盐脱水情况,每月冲洗三到五次,每罐冲洗
30-80 分钟,脱水口、罐底排污口见清水为冲洗合格。先冲
洗一级罐,后依次冲洗二、三级罐。
表 3 原油电脱盐操作控制指标
项目名称
指标

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

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

《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目录1 总则 (3)2 常减压装置 (4)3 催化裂化装置 (14)4 延迟焦化装置 (18)5.加氢装置 (23)6.催化重整装置 (27)7 制氢装置 (32)8 减粘裂化装置 (35)9 糠醛精制装置 (38)10 酮苯脱蜡装置 (40)11 MTBE装置 (41)12 干气、液化气脱硫装置 (43)13 污水汽提装置 (46)14 硫磺回收装置 (49)15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 (52)16 硫酸烷基化装置 (53)17 锅炉水处理装置 (55)18 循环冷却水系统 (57)附件:烟气硫酸露点计算方法 (60)1 总则1.1 本细则是《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浙石化炼油芳烃事业部生产运行管理。

1.3 水相与油相腐蚀分析数据、在线腐蚀监测数据等与工艺防腐管理密切相关的数据,应全部纳入到LIMS管理系统。

实现防腐数据集中存储、数据关联分析,并满足各使用单位溯源要求并与ERP/MES等系统的质量模块实现集成。

1.4 工艺防腐所用药剂应进行选择,破乳剂应根据原油性质进行评价筛选。

1.5 结合装置实际工艺运行情况,及时开展RBI分析,提前预知腐蚀风险;2 常减压装置2.1 处理量及原油质量控制装置应连续平稳操作,处理量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超出该范围应请设计单位核算。

控制进装置原油性质与设计原油相近,且原油的硫含量、酸值、盐含量,原则上不能超过设计值。

当有特殊情况需短期、小幅超出设计值时,要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工艺防腐蚀措施,同时要加强薄弱部位的腐蚀监测和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实施效果的监督。

污油回炼尽量不进常减压,如无其他装置处理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并保持小流量平稳掺入。

有条件的企业应保证原油在储罐静止脱水24小时以上,保证进电脱盐原油的含水量不大于0.5wt%,并尽量避免活罐操作。

如原油使用脱硫剂,不允许含强碱,否则引起设备碱脆;也不允许含强氧化剂,否则会破坏设备表面保护膜,形成胶质与结垢。

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

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

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腐蚀防护管理工作,提高腐蚀防护管理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股分公司炼油企业《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和《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受到工艺介质、工业水、大气、土壤等腐蚀的各类设备、管道、建构筑物等(以下统称“设备”) ,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防腐措施分为:工艺防腐、涂料(层) 防腐、材质升级、金属表面处理、电化学保护等。

公司腐蚀防护管理贯通设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必须坚持合理设计、正确选材、精心施工、检查验收、综合防护、检测监测、自动监控、反馈调整等多方面综合控制。

第三条本规定合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腐蚀与防护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处职责:(一)负责公司腐蚀与防护归口管理,贯彻执行腐蚀与防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公司实际,制订公司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

(二)组织编制公司腐蚀与防护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做好防腐设施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工作。

(三)组织腐蚀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组织或者参预腐蚀失效原因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四)组织或者参预腐蚀与防护的设计、选型、采购、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的全过程管理;参预审查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五)审核公司腐蚀防护设备、材料、药剂采购计划,审查供应厂家业绩资质,监督腐蚀防护有关的设备、材料、防腐化学药剂的采购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控制、验收、评定工作。

(六)组织建立腐蚀监(检)测体系,审核设备腐蚀监(检)测计划,加强腐蚀监(检)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

组织建立健全腐蚀与防护档案,完善相关腐蚀与防护资料,装置检修、改造后及时整理归档,实行动态管理。

(七)组织公司腐蚀监测与防护工作检查、考核和评比,参预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评价及效果的检查与考核;(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组织公司腐蚀防护技术攻关与研究;组织开展腐蚀与防护培训、交流与协作及腐蚀调研、考察工作,不断提高腐蚀与防护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4 在加氢裂化/精制装置中,为防止反应产物流出物系统铵盐 结垢和腐蚀,在高压换热器低温部位和高压空冷器入口应连续注净 化水或除盐水,同时视实际情况加注缓蚀剂。注水水量一般不低于 装置处理量的6%,确保高分酸性水中的硫铵化合物总浓度不超过4% (w);同时保证在反应产物空冷器入口部位至少有总注水量的25%
3、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工艺防腐蚀 的部位、操作参数和工艺控制指标。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4、工艺防腐蚀措施的主要控制指标应纳入工艺卡片管理,并对 指标合格率进行考核。
Par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管理内容及重点
5、各企业对进厂每种原油都应进行盐含量、含水量、硫含量、 酸值、氮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分析,根据原油性质及时调整工艺防 腐蚀方案,保证取得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应建立轻质油罐底水质分 析制度,水质分析应包括pH值,硫含量,氯离子含量,铁离子含量 等数据,为全面掌握储罐腐蚀状况提供依据。
Part 1 定义及职责
一、工艺技术部门的职责 6、针对原油加工过程中工艺防腐蚀工作出现的问题,组织工艺 防腐蚀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断提高工艺防腐蚀技术水平。 7、审核工艺防腐蚀各类药剂的品种、规格、需用计划及供应商 名单,并交物资采购部门严格执行。 二、基层车间的职责 1、根据装置基础设计资料,结合运行现状(原料性质、加工负 荷、设备设施改造后的参数等)在相关部门(或第三方专业机构) 的指导和协助下,绘制辖区内各装置腐蚀分布图,有效辨识各装置
4.3高温环烷酸防腐管理 4.3.1 如加工原油酸值超过1.5mgKOH/g,须在以下部位加注高温 缓蚀剂:常三线、常底重油线、减二线、减三线、减四线抽出泵入 口处,以减缓环烷酸腐蚀。 4.3.2 减压蜡油作加氢裂化装置的原料时,要重点监测蜡油中铁 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分析频率每周至少1次。加氢裂化装置应根据 蜡油中铁离子和氯离子含量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周期。 加氢裂化原料蜡油中铁离子浓度不大于1μg/g,氯离子浓度不大1μg/g。
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 Part 1 定义及职责
一、工艺技术部门的职责 3、组织编制本企业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技术方案,协调处理方 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与技术改造或引进项目中有关工艺防 腐蚀技术方案的审查。
Part 1 定义及职责
Part 1 定义及职责
一、工艺技术部门的职责 4、确定有关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及分析频率, 并根据防腐蚀监测效果,及时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做出调整。 5、 组织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编制工艺防腐蚀技术季报(月报),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管理 部门汇报。
4.2塔顶低温防腐管理 4.2.1 常减压装置“三顶”(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顶)挥发 线应注水、缓蚀剂及中和剂。 塔顶挥发线注水的水质和来源,根据 各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注水量一般为5~7%。 4.2.1.1 塔顶挥发线注中和剂,有条件的应注有机胺 中和剂,也 可注氨水。 对于将无机氨和有机胺类中和剂混合使用的,应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中和剂的控制条件。
工艺防腐蚀管理
目录
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 01 定义及职责 02 管理内容及重点 03 药剂管理 04 指标管理 05 技术管理 05 检查与考核
01
定义及职责
Part 1 定义及职责
(一)工艺防腐蚀的定义 工艺防腐蚀定义较为宽泛,本文所指的工艺防腐蚀是指通过以原 料调配(组成)、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流量、温度、压力等)、防 腐蚀药剂(水)加注等措施为主要手段来控制和减缓设备设施腐蚀 的活动或行为。
Part 3
药剂管理
3、各企业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物资采购(供应)部门所 采购的药剂质量进行抽查;必要时应对所使用的药剂进行性能试验 和使用效果评价,并出具试验评价报告。
04
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
指标管理
Part 4
指标管理
4.1原油电脱盐防腐管理
4.1.1 根据原油性质,优化确定电脱盐的注水量、操作温度、压
Part 4
指标管理
4.2.4装置脱硫系统的再生塔顶馏出线可注缓蚀剂,控制回流水铁 离子含量不高于3μg/g。加强胺液系统的管理,及时监测热稳态盐含 量,通过净化装置或过滤保证热稳态盐含量不大于1%。脱硫剂型号 要相对固定,避免多种型号混用造成添加剂之间反应,引起胺液跑 损和腐蚀。
Part 4
指标管理
4.4.7 硫磺回收装置炉子外壁温度应控制在200~350℃、焚烧炉 排烟温度应控制在150℃以上,防止低温露点腐蚀。酸性气管线、过 程气管线和液硫池废气线要伴热保温,避免冷凝腐蚀。为防止高温 硫化腐蚀,操作温度在350℃以上的必须设耐热耐火衬里。
Part 4
指标管理
加强液硫脱气管理,保证脱气后液硫中硫化氢小于20ppm,防止 硫化氢腐蚀生成硫铁化合物产生自燃。
Part 1 定义及职责
(二)相关单位职责 一、工艺技术部门的职责 1、生产技术部门是本单位工艺防腐蚀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 企业工艺防腐蚀工作的归口管理,对工艺防腐蚀措施进行指导,并 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与防腐蚀药剂的采购 (供应)部门、生产运行管理等部门形成完善的防腐蚀管理网络。 2、贯彻执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标准、规范、 制度,组织制定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Part 4
指标管理
4.4.6酸性水按加氢型酸性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渣油加氢等) 与非加氢型的酸性水(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等) 进行分类处理。 酸性水汽提装置塔顶温度应保持在82℃以上,防止露点腐蚀和冷凝 器堵塞;控制酸性水管线及进塔流速,以控制腐蚀速率;酸性气管 线要伴热保温,避免冷凝、结盐、堵塞和管线腐蚀。
05
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
技术管理
关键点:积极主动的防腐蚀观念 根据腐蚀检测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管线失效概率,积极主动的采 取防护措施,控制风险因素,降低腐蚀破坏的可能性,保障装置的 安全运行。
Part 2 管理内容及重点
Part 2 管理内容及重点
2、要加强原料管理,控制好进装置原油(或原料)的性质,硫 含量和酸值原则上不能超过设防值。当有特殊情况需短期、小幅超 出设防值时,要制订并实施严格的工艺防腐蚀措施,同时要加强腐 蚀监测和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实施效果的监管。
Part 4
指标管理
4.4.3加氢装置用硫化氢和氨的摩尔百分比乘积Kp来表征硫氢化铵 的腐蚀程度(Kp = [H2S]×[NH3]) Kp值越大,即硫氢化铵浓度越高, 发生露点腐蚀风险越严重。高压空冷器选用碳钢设备时,要控制Kp 在0.5%以下,流速控制在4.60-6.09m/s,否则进行材质升级。
Part 4
指标管理
4.2.1.2 塔顶挥发线应注缓蚀剂 塔顶挥发线注水、注中和剂和注缓蚀剂(中和缓蚀剂)后,塔顶 冷凝水应达到技术控制指标。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中和剂、缓 蚀剂的浓度,并保持水、中和剂、缓蚀剂注入的连续性、均匀性。 4.2.1.3 “三注”后排水的pH值、铁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的分析 频率为每周至少3次,保持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在90%以上,并有真实 完整、随时可查的数据记录。
03
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
药剂管理
Part 3
药剂管理
一、工艺防腐蚀药剂的选用 1、 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防腐蚀药剂的选型,并听取设备 管理部门、生产运行部门和有关研究监测单位关于防腐蚀药剂实际 使用效果的意见,结合物资采购(供应)部门提供的商务资料,进 行综合性价比评选,推荐防腐蚀药剂的型号和供应商名单。 2 、工艺防腐蚀药剂的型号和供应商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若 所购药剂不能满足生产和防腐蚀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制 定更改方案。 3、 首次订购防腐蚀药剂的数量,以不超过3个月的消耗量为限。 试用期间,有关生产运行部门应及时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
Part 3
药剂管理
二、药剂质量检验 1、工艺防腐蚀药剂入厂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合 格后方可入库存放或由生产运行部门领取使用。 2、药剂的质量检验工作由物资采购(供应)部门负责组织。物 资采购(供应)部门在购进工艺防腐蚀药剂后,应检查其产品质量 报告单(包括产品合格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抽 样检查)。具体的抽样检查工作可指定本企业具有药剂性能检测能 力的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承担,检验后应出具正式的质量检验报告。
Part 4
指标管理
4.4露点防腐工艺管理 4.4.1 要控制加热炉排烟温度,确保高于烟气露点温度15℃以上, 露点温度必须定期进行计算或用露点测试仪检测。 4.4.2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应控制外壁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防 止发生NOx-SOx-H2O型腐蚀。同时要对易发生露点腐蚀的部位如注汽 点、烟道膨胀节等进行重点监测与检查。
mg/L。
Part 4
指标管理
4.1.4 装置正常运行情况下,原油脱后含盐、含水的分析频率为 每天至少1次;污水含油的分析频率每周至少3次。要保证各项指标 的合格率在90%以上,并有真实完整、随时可查的数据记录。如设备 出现异常或原油性质变化较大,应视具体情况相应增加分析频次。
Part 4
指标管理
02
管理内容及重点
Part 2 管理内容及重点
1 、建立健全工艺防腐蚀管理网络,形成由工艺技术管理部门牵 头,设备部门、分析检测部门等组成的工艺防腐蚀管理体系。各部 门都应建立相应的防腐台帐,对腐蚀事故、重点腐蚀监控部位、防 腐措施等进行详细认真的记录和管理。同时,应制定严格的腐蚀控 制指标,加大对防腐措施,尤其是工艺防腐措施的考核力度。
6、原油电脱盐防腐管理。 7、塔顶低温防腐管理。 8、高温环烷酸防腐管理。 9、露点防腐工艺管理。
Part 2 管理内容及重点
10、燃料防腐工艺管理。 进加热炉燃料气含硫量小于 10mg/m3,要加强系统瓦斯管理,做 到“三全、二密”,即:全回收、全压缩、全脱硫;密闭排放、密 闭采样。正常情况下,未经脱硫处理的瓦斯不得直接进加热炉。 11、硫铁化合物防腐工艺管理。 对易沉积硫铁化合物的部位,停工时要彻底处理,进行必要的化 学清洗,并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停工后发生FeS自燃。 12、公用工程系统的防腐蚀管理。 循环水系统、地下消防水、清水线、蒸汽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