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资料

合集下载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件(省一等奖)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件(省一等奖)

★ 默读阅读材料1-4,根据下面提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
信息传递方式
特点 (你们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远古 借助器物
古代 驿差
近代 邮政系统

现代 算机网络
你们组研究后的成果 从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活中的网络技术
学 习 与 沟
通 ……
随 时 叫 车
轻 松 购 物
3.《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讲的是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 传递文字信息 ,还可以传递声音 、图像 等信息。
4.《网上呼救》 我们不仅看到了桑恩的热心和机智,还感受 到了现__代___信____息___传___递___方___式____对___人___们___生____活___的___影___响_______ 。
家庭信息调查表
调查时间:_____
调查人: ____
家庭成员
获得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从说明里选择序号)
说明:①亲自看到或听到; 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
畅想未来……
谈谈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动手操作:在电脑上写一封信或制 作一张贺卡,以邮件的形式发给蔡老师 (邮箱:cyz2017512@)。
远 程 会 诊
★ 默读阅读材料1-4,根据下面提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
信息传递方式
特点 (你们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远古 借助器物
古代 驿差
近代 邮政系统

现代 电报、电话
当代
你们还想探究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
你们组研究后的成果 从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第四课时课件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第四课时课件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 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 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 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 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完成练习册55页第一题,各自修改自己的调查表。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14年5月12日 调查人:王蓓
家庭成员 爸爸
信息来源 广西“局长灭门案”成谜 报刊 顺德百余栋楼房开裂又倾斜 听到 谢岗敬老院变身教育基地 看到 韶关查处毒腐竹工厂
4、信息传递方式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的 发展:远古人们( E )传递信息,古 代( A )传递信息,近代( C )传 递信息,现代( D )传递信息,当 代( B )传递信息。【A依靠驿差长途 跋涉 B运用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 C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D依靠电报、 电话 E利用烽火】
判断对错 1、“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 术师。”这句话是比喻句。(√ ) 2、“人机互动”是多媒体电脑的特 √ 点之一。( ) 3、文中“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和“天涯若比邻”都运用了引用手法。 (√ ) 4、“网上呼救”中的苏珊是和桑恩 × ) 开玩笑的,这只是个恶作剧。(
展示我们制作的调查表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14年5月9日调查人:508班谢奕非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李长春考察广东 要求加快文化改革
获得的信息
妈妈
广东茂名黑老大李振刚受审

各部委下令严查强拆

广州大学人口比例翻番 6万人还没户口
北京一小型飞机坠菜地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开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电话、电报传真、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等。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少且慢,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书信(一般是找人捎带)、也有信鸽传书,只有官府的文书有专人快马传递。

一、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有那些方式。

和以前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很多,人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报纸,电视,还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互联网,等等获得最新的信息,最有代表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应该就是互联网了,方便,快捷,和以往的比方报纸和电视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容更广泛,即时,便捷。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以光电传输设备为载体,比较快捷和平安。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以人力或畜力为载体。

传递速度慢,效果差,保密工作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二、我们经常从电视或网络上获取信息,但这些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会有那一些不好效果。

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

正确使用媒体,获得信息,更好的生活在一个信息标准,正确,即时的信息时代,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所利用,学会正确的获取信息和知识。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消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一些有害的信息,我们应该杜绝,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式利用媒体为自己效劳,我第 1 页共2 页们就要有选择的挑选为我们效劳的媒体,从而获取信息,比方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网络信息可以登陆国内大型网站,如新浪,搜狐,电视方面,那当然就是中央电视台了,报刊可以选择国家级的和省级的报刊,像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就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上面的讲信息当然真实和全面了。

三、终究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那些影响。

信息传递方式在今天看来,开展速度越来越快,是最大的一个好处,可以缩短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打个比方,20年前,你只能通过看报纸来获取信息,那时的电视还没普及,最快你也要第2天才能看到,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比方,今天上午国家出台了什么政策,国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你下午,甚至中午吃饭的时间,就已经了解了,信息传递速度越快,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相应的就大大提高了,相比之下,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为人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太空中的通信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太空中的通信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太空中的通信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我们仰望星空,想象着宇宙的浩瀚无垠时,可能未曾想到太空中的通信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通信联络到全球的经济发展,从科学研究到娱乐产业,太空通信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

首先,太空通信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通信方式。

在过去,远距离的通信往往受到地理和技术的限制,信息传递缓慢且不稳定。

而如今,借助卫星通信,我们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通信。

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卫星信号覆盖,就能与亲朋好友保持紧密联系。

这种便捷的通信方式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也为跨国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卫星通信实现全球团队的高效协作,迅速做出决策,从而提高竞争力。

在教育领域,太空通信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传递到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

孩子们能够通过在线课程接触到优秀的教师和丰富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在线教育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需求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自主性。

太空通信技术对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提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气象卫星能够实时监测地球的大气状况,收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可以为气象部门提供更精确的天气预报。

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种植、灌溉和收获,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对于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准确的天气预报也能够帮助他们提前做好规划和应对措施,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和旅游体验。

在医疗领域,太空通信技术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远程医疗服务借助卫星通信得以实现,让专家能够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意味着即使身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患者也有机会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紧急救援情况下,卫星通信可以确保救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救援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信息传递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人们的联系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2、家电的改变
过去家家户户没有一件电器,如今太阳能路灯在村里彻夜通明,液晶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家家户户接上了宽带网络,看上了APTV。

3、衣着服饰的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

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高档化。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综合性学习《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第二课时课件

综合性学习《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第二课时课件

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古代: 因特网: ①速度慢。 ①速度快。 ②不精确。 ②信息多样,多媒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信息量小 ③不受地域阻隔。 ④信息量大
再次阅读材料,重点阅读《因特网 将世界连成一家》思考:信息传递的方 式是怎样变化的?画出关键词语。尝试 填写(口答练习):信息传递方式的发 展。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 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 电报、电话 当代: 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 ‘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信息多样。 典型语句有哪些?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 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 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 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 典型语句有哪些?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 地方?’答案是‘芬兰’。” ④信息量大。 哪些语句表现出来? ◇“……把全世界的计算机 联网……”
说说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 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现代化的通信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它能让我们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 使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彩;同时又拉近了 人们的距离,使远隔千里的人可以自由 沟通,表达彼此的祝福、思念和友情。
课外收集的传递信息的故事 。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很久以前,人们邮寄信件,一般都由收者支付邮费,金额根据 邮程远近而定。 相传1840年,在英国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有一位名叫艾丽 丝· 布朗的姑娘收到一封远方来信。他看了看信封,便对送信人说: “对不起,我没钱收信,请退回吧。”于是,送信人与这位姑娘发 生了争执。这时,一位绅士罗兰· 希尔散步过来,见此情景,为姑 娘代付了邮费。姑娘对绅土说: “我家里很穷,付不起邮费。哥 哥出远门做工时,我们事先约好,如果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 个圆圈。刚才我已经看到了信封上标记,就不必付钱取信了。” 事后,罗兰· 希尔向政府建议:由寄信人购买一张凭据贴在信封上, 以示邮资已付。英国政府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1840年5月6日由 罗兰,希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邮资凭据即邮票在英国诞生,并迅 速被各国邮政机构广泛采用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信息传递的概念和方式。

•了解信息传递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用文字、图片等不同方式传递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信息,愿意分享和传递有益信息。

二、教学重点•信息传递的概念和方式•信息传递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方式传递信息的能力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视频或图片展示信息传递的场景,引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思考。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身边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如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电子邮件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3. 学习•给学生讲解信息传递的概念和方式,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传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展示不同时期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4. 拓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信息传递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分享。

•引导学生探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设计信息传递任务,让学生选取合适的方式,传递指定的信息,如设计海报、写邮件、制作PPT等。

6. 总结让学生分享信息传递任务的成果,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还存在着传递信息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注重传递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信息传递能力。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 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学习提纲:1 、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2、是综合性学习?3、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4、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三、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一、目标: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二、提纲: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4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5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四、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目标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yi),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

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

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邮驿分为陆驿(yi)、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
隋唐邮传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代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

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

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
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

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
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

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

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

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

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

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

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

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

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
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

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

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

五代时人们
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

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

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

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
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

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

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

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

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

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

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

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