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三年级上科学七、八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游》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1 科学,生活的朋友 “黄冈赛”一等奖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1 科学,生活的朋友 “黄冈赛”一等奖
《科学,生活的朋友》同步练习
填空题
1.科学是 生活 的亲密伙伴,它一直在我们身边。 2.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
们就会发现科学 无处不在 的踪迹。 3.科学蕴藏在 问题 的中间,找到了 问题 也就找到了
科学的踪迹。
选择题
1.下面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的是( C )。
A 雨是怎么形成的? B 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 C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D 大桥为什么要建造问题归为一类的是( B )。
A 电冰箱是怎样制冷的? B 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有花纹? C 电视机是怎么播放图像的? D 手机为什么能打电话?
结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A.棍子断了B.玻璃碎了C.食物发霉D.水变成冰2.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体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A.水B.石块C.空气D.以上全是3.小华观察到红旗飘向北面,感觉到风从南面吹来,他初步判断此时吹的是()。

A.东风B.南风C.北风4.古代的一位大才女曾作过这样一句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述一种降水形式,这种降水形式应该是()。

A.雨B.雪C.冰雹5.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的风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6.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可以判断()。

A.气温B.降雨量C.风速7.一个气球皮的质量为2.2克,将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扎紧。

这时气球的质量()。

A.大于2.2克B.等于2.2克C.小于2.2克8.以下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B.水会流动,空气不会流动 C.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不能占据空间9.子涵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观察到的正确现象是()。

A.打气简打的次数越多,空气质量越大B.打气简打的次数越少.空气质量越大C.打气简打的次数的多少与空气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10.一杯浓盐水的杯底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空气是()色、()味、透明的气体。

2.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3.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

4.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5.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

6.水加热时温度会(),当温度升到()℃时会沸腾,当温度降到()℃时会结冰。

7.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8.小风旗展开飘动时的风速是()级。

蒲福风力等级一般把风速分成()个等级。

9.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现象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预防()。

3、电影是根据()()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

6、常见的动物有(),常见的植物有()。

7、蜗牛生活在()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里。

8、注意(),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反应。

10、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无关。

()2、我们有许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出猜测。

()4、科学探究需要养成勤动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6、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7、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质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让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下面是科学家的是()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D、冰心3、有生命的物体有()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生活都需要()A、阳光 B根 C、空气 D、水分 E、叶 F、茎 G、花5、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谐相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A、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繁殖9、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发现小动物。

A、树干上B、树叶上C、树根下D、树枝上10、给动物分类时,我们要()A、确定一定的标准B、不用确定标准C、要做好记录D、想办法找更多的资料了解它们四、填表题1、你能给下面的动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吗?八哥、蚂蚁、斑马、乌龟、大象、熊猫、青蛙、鲸、蜻蜓、蛇、蟋蟀、麻雀、蝴蝶、狗、猫名称分类标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2、填一填,做一做动物名称生活环境鱼蚯蚓老虎麻雀蜜蜂我发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五、问答题:1、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哪些步骤?2、谈一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3.你觉得科学是什么?4、如果我们要去郊外进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5、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图表示出他们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及答案 全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及答案 全册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

1、科学家为了明白一个事物的真象和原理,就要不断地,直到弄清楚为止。

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等方面进行描述。

3、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和方向。

4、科学就是,然后想办法的过程。

科学就在我们。

5、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等;校园里的植物有、、、等。

6、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起点。

二、明辨是非。

1、科学研究没有一定的程序,科学家的发明也是巧合的结果。

()2、用手指顶住坐在椅子上同学的头,该同学站不起来,是因为他的力气小。

()3、玩具是学生童年的伙伴。

()4、汽车做成流线形是为了好看。

()5、一棵树上的叶子虽然很多,仔细观察却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

()6、为了研究玩具的秘密,有时要把玩具拆开进行研究。

()7、冬青的叶子是圆形的。

()8、吹气时,用漏斗的宽口对着蜡烛的火焰,蜡烛容易灭。

()9、蚂蚁是靠触觉认路的。

()10、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三、珠海拾贝。

1、有了,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A 、科学研究 B、大胆的猜测 C 、科学幻想2、在阳光下,我们发现肥皂泡是色的。

A、没有颜色B、五颜六色C、不确定3、下面的做法好。

A、从树上采一些叶子观察B、捡几片叶子观察C、把花从盆中拔出来观察4、冬天不落叶的植物是。

A、杨树B、柳树C、松树5、下面对人们有害的动物是()。

A 、蚜虫 B、七星瓢虫 C 、燕子四、我的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吹蜡烛”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课本、文具盒、砖块等。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隔着瓶子、木板、硬纸板、文具盒等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

观察现象。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

观察现象。

(实验时要注意(1)物体要和蜡烛保持相等的距离;(2)要正对着物体吹,吹的力气一样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测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测试题(附答案)

姓名:一、填空题: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4、(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5、(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6、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名天花病病人,来自索马里的(阿里.毛.马林),在1977年被治愈。

7、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袁隆平)、(牛顿)、(爱迪生)……8、(爱迪生)是(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9、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医生(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治好了很多病人。

10、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11、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12、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科学家发明了(电影)。

13、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14、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一个小小的疑问只要细心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析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三年级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试着解答5~10个

三年级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试着解答5~10个

三年级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试着解答5~10个
1、为什么冬天有些树会掉叶子,只剩下树枝?
因为落叶树种的叶子到了秋天,由于气温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所以要将树叶脱落,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

而另一种是叶子可生活两至多年,多在春、夏季节,新叶发芽后,老叶在植株上次第脱落,就全树而言,终年常绿,叫做常绿植物,如松柏等。

叶的脱落可降低水分的散失,深秋或旱季落叶,可看作是植物避免过度蒸腾的一种适应。

松树的叶子呈针状,也称松针,缩小了蒸腾面积,表皮厚,角质层发达,这些结构能减少蒸腾,适应干旱环境,所以终年常绿。

2、为什么油倒到水里会出现彩虹?
因为油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层膜对光的折射导致五颜六色的彩虹晕,类似于用三棱镜折射光导致的光解实验一样道理。

3、为什么冬天的白天短,夜晚长。

而夏天却偏偏相反?
回答:因为夏天太阳主照北半球,北半球太阳照到的面积大,白天长,冬天太阳主照南半球,南半球照到的面积少,白天短。

4、为什么冬天会下雪?
因为冬天温度相当低,地面的温度也都在零度以下,高空云层的温度因此就更低了。

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以及小雪花,这些雪花增大到相当程度时,气流就拖不住它了,就会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这就是下雪。

1、为什么热的东西要用水来降温?
装了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等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因为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2、牛奶加热后为什么会有层皮?
这层表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牛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一旦受热就会凝固。

煮熟的鸡蛋之所以会凝固,就是因为鸡蛋里的蛋白质凝固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执行责任收集整理并试着解答

三年级上册科学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执行责任收集整理并试着解答

1、牛奶加热后为什么会有层皮那层浮在牛奶表面的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质.牛奶中含有牛生长发育的所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成分.蛋白质一旦受热就会凝固.煮熟的鸡蛋之所以会凝固,就是因为鸡蛋里的蛋白质凝固了.牛奶中的蛋白质也会因加热而凝固.蛋白质,特别是牛奶的蛋白质,即便不加热,一变质就会凝固.蛋白质变质时会产生酸,酸能使牛奶凝固.用乳酸菌凝固的酸奶酪虽然能吃,但自然变质而凝固的牛奶还是不吃为好,因为不知道里面会含有什么样的能使人致病的细菌.2、火柴是用什么做的火柴的杆有纸做的和木头做的两种,木质的火柴杆,一般是以白杨木,核桃木等五六种木柴为原料. 在火柴的圆头中,含有氯酸钾,重铬酸钾,氧化铁,硫磺,松香,二氧化锰,硫化锑等,有时也适当地掺入一些一氧化铅. 为了便于火柴燃烧,紧挨着火柴圆头的杆上还涂有1厘米长的石腊.纸制火柴杆上,这一部分看得更清楚. 火柴盒的摩擦面上涂有作为发火剂的红磷,氧化锑,有时也涂有二氧化锰,硅砂等. 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压住火柴猛一划,摩擦面上的红磷最先燃烧.这一热量使其他氧化剂在一瞬间发出氧气来,杆上的石腊就被引燃,火柴棍就能顺利地燃烧起来.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刮风时也会形成这种漩涡,并发出"嗖嗖"的声音,而且根据风力的强弱,发出的音调高低也不同.4、水滴入热油里为什么会溅起来用油炒,炸食物的适当温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这时,就等于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温中.我们知道,水到100℃就沸腾.液体的沸腾就是汽化,此时,其体积不仅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还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化的. 少量的本进入了多量的高温的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 炸药是一种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为炸药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氢,氮,氧组成的,这些东西在爆炸时,各自都因急剧的化学变化而产生气体,其体积突然猛增,于是发生爆炸.炒,炸食品时发生的"溅油"现象,就是急剧蒸发的少量气体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激起了周围的液体所造成的.5、关电视机的一瞬间为什么会出现小画面用扫描线扫过电视显像管,就会出现电视画面.扫描线扫描显像管,是利用偏光线圈的磁场作用移动电子线来完成的. 电子线的弯曲形式,是由偏光线圈的磁的强弱(即在偏光线圈上所加电压的强弱)决定的.在关电视的时候,并不是在关的那一刹电就被切断了,尽管是一瞬间,电流由于惯性还要继续流过,渐渐变弱,过一会儿,才完全被切断.这样,加在偏光线圈上的电压的强度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由于以上的原因,画面一点儿一点儿变小,最后消逝. 开电视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最初出现小画面,过一会儿立即变大.这个道理,大家自己能弄明白吗6、隧道里的电灯为什么用橙黄色的在隧道里行车,能够看清前方的汽车和行人是至关重要的.有颜色的光比白色的光所照出的影子更清楚,所以,隧道里选用有颜色的光就很必要了. 另外,在有雾或烟霭的时候,波长较长的光能照得更远.光的波长根据颜色不同而不同,各种颜色的光的波长顺序从短到长排列依次为:紫,蓝, 黄,橙,红.从这个排列顺序可以清楚地发现,黄色和橙色比紫色和蓝色更适合在隧道里使用.这就是在隧道里采用橙黄色灯的原因.7、汽笛声为什么驶来时比驶去时更响当汽车鸣着喇叭从我们身边驶过远去的时候,让我们注意一下它的响声.比较一下驶来时的声音和驶去时的声音,你就会发现驶来时的声音高于驶去时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呢声音的高低是由空气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即波的长短)越大, 声音越高.虽然是同样的声音,但在驶来时和驶去时,却有变化,这是因为发出响声的物体在运动. 发出响声的物体原地不动时,在哪里听到的都是一样高的声音.但是, 发出响声的物体在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前进方向的前面和后面相比较,前进方向前面的声波短,相应的振动频率就大,因此,听起来在前面的声音就高, 在后面就低. 这是在1842年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多普勒先生揭示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8、煮鸡蛋为什么在凉水里浸过后皮就好剥鸡蛋是由蛋壳,蛋白,蛋黄构成的.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蛋壳和蛋白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蛋壳膜,这是蛋白质的明胶.在鸡蛋内部还有气室(气泡).越是新鲜的蛋,气室越小,放的时间久了,这个气室就渐渐变大.看上去蛋壳像是密封的玻璃球似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可以透少量的气的.在煮鸡蛋时,气室内的空气就膨胀,有一部分气要跑到蛋壳外面来.蛋煮好后立即浸入凉水里时,因气室内减压,水会进到蛋壳内.换句话说,空气跑出去之后,进来了水.因为水进到了蛋壳和蛋白之间,所以蛋壳就好剥.煮好后立即浸入凉水里的鸡蛋和煮好后稍过些时候才浸入凉水里的相比,蛋壳内进去的水多少不同,进去的水越少,蛋壳就越不好剥.其中的原因也可以从气室内的气压原理得到答案.9、怎样测量飞机的速度飞机不同于在地面上行驶的汽车和电车,要测量飞机的速度,就要测量空气的流速. 要在高速飞行的飞机上测量空气的流速,并不是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利用一种叫做"空速管"的工具. 这种工具是一种双重管,它有直接接受空气流的口子和与空气流成直角的口子(这个口子不受空气流的影响),通过测出空气流的压力差,便可测出空气流的速度,即飞机的速度.10、为什么热水会使玻璃杯炸裂玻璃杯炸裂的原因是因为膨胀.杯里一倒入热水,杯子内壁就受热急剧膨胀,但杯外壁却还是保持原样,内层玻璃突然向外大力挤压,杯子就破裂了. 如果事先让杯子内外侧同时受热,然后再倒入热水,杯子内外膨胀的程度相差不那么大,就不会炸裂了. 不过,如果玻璃杯很薄,即使倒入热水,热也会很快传到外侧,这样内外同时膨胀,杯子也就不易破裂.另外,所谓的硬质玻璃和耐热玻璃,是因为膨胀的比例小才不易炸裂.11、糖为什么是甜的糖是甜的,盐是咸的,这是因为物质都有自己的特性.糖之所以甜,就是糖的特性决定的. 如果问你:"糖为什么是甜的"你大概只能回答说:"因为它是糖." 不过,甜这一感觉,只有将糖放在入的舌头上才能产生. 但是,即使在舌头上放上糖,也能使它没有甜的感觉.请把一粒冰糖放在舌头中央试试,放一粒盐也可以.怎么样感觉不出甜,咸味吧.这是因为舌头的中央不能分辨出甜酸苦辣.舌头也有构造上的或是叫做生理上的特性.有一门叫化学的学科,它是研究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的学问.那么,你怎样根据糖和盐除味道以外的性质,来分辨它们呢其实是有许多方法的.12、为什么敲玻璃杯的边缘会发出动听的声音在电视屏幕上,经常能看到用玻璃杯演奏乐曲的镜头,奏出的声音还非常动听. 用普通的玻璃杯也可以.像高脚酒杯那样的杯子回声大,用手指一弹杯口,就会发出动听的声音,有时在屋子里回声会非常大.为什么会有声音呢这是因为用手指弹玻璃杯时,杯口的边缘部分就产生了振动,这一振动与玻璃杯原来就容易产生的振动(叫固有振动)相配合,振动就越来越大, 于是声音产生了.这时,如果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水,就能看见那振动使水面形成了波纹. 为了圆满地进行这一试验,要把玻璃杯和手指都洗干净,因为油迹等杂质会影响发出的声音.13、为什么盒式录音带能录音录音带的表面上,涂有一层非常细小的氧化铁粉.当录音带通过录音磁头(一种电磁铁)时,麦克风传来的声音的变化使电流随之发生变化,这种信号使录音带的表面磁化,于是声音就录下来了. 当这种磁化了的录音带通过放音磁头(这也是一种电磁铁)时,磁头接受到磁化信号产生了诱导电流,电流就能再现原来的声音. 录音带之所以能使用A,B两面,是因为磁头每次只需用到录音带表面的半边,所以也就能往返使用了.14、为什么在电器插头的插片上有小孔在插头的两个插片前端,各有一个小孔,但有时也能见到没有小孔的插头. 为什么插头上要有小洞呢原来,在插座入口内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小的凸起点,当插入插头时,插座里的小小凸起点正好从两边卡入插片上的小洞, 这样就能防止插头脱落了.15、为什么在冰里加盐会使温度降低冰和盐,在融化时,都会从周围吸取热量,也就是说,正是它们的这种吸热作用才使温度下降的. 为了使冰融化,就必须要有热量,而冰在融化时,又不断地吸取周围的热量.因此,在冰的旁边,人们会感到凉意.还有,此时如把食盐加入由冰融解而来的水中,会使温度降得更低,因为盐在溶化时也要吸收周围的热. 除盐之外,还有许多物质具有这样的吸热性质,如海波(用于洗相片的药品),其吸热作用特别强.当然,各种物质的吸热作用是不同的. 如果把冰和盐按3:1的比例混和在一起,就成为所说的冷冻剂,它可以使温度降至-21.3℃.16、把耳朵贴近瓶口为什么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把贝壳放在耳朵处,同样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这声音就像是大海的波涛声.用手轻轻地捂住耳朵也可以听到这种声音. 这是由于在我们周围总是有各种务样的声音.我们所处的地球几乎不存在完全没有声音的环境.这些声音与瓶中空气产生共鸣,耳朵贴近瓶口就能听到"嗡嗡"的声音.这是理由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瓶口与耳朵深部之间的空气能产生涡流,这也会发出声音. 如果用力按住耳朵,一旦没有空气出入,我们就什么也听不到了.17、使钟表准确走时的构造是怎样的我们知道,挂钟有钟摆,而闹钟和手表没有钟摆.钟表还有许多种,如电钟,电池钟,音叉钟和石英钟等等. "摆"的晃动周期是固定的,人们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而制造出了钟表. 这一原理想必大家已从其他书上知道了吧. 闹钟和手表没有摆,但有与钟摆作用相同的机件,那就是游丝摆轮.一经振动,这个摆轮就往复转动,再通过内部的传送装置带动指针旋转.这样, 钟表就能显示准确的时间了.18、蛋壳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蛋壳的主要成分与大理石和珍珠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贝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 把蛋壳碎成大豆大小的小片,用镊子夹住,在离蜡烛火焰约1厘米处加热,这时蛋壳会逐渐变黑,并且产生氨气.继续加热,蛋壳碎片会变得雪白. 从火焰上拿下来使其冷却,然后滴一滴水充分搅拌,再用试纸或加入茶水测试,会发现这种液体呈强碱性. 碳酸钙经高温加热可以变成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后又会变成氢氧化钙.上面加热鸡蛋壳的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似. 蛋壳在加热后之所以会释放出氨气,而后又变黑,是因为蛋壳里除碳酸钙外,还含有其他一些有机物.19、不锈钢为什么不易生锈的确,不锈钢是不易生锈的.正因为它不易生锈,人们才把它称为不锈钢.普通的不锈钢是往铁里掺18%左右的铬制成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合金.此外还有往铁里掺合镍等制成的不锈钢. 不锈钢与铁相比之所以不易生锈,是因为用不锈钢制成薄板时,其表面会形成一层很结实的覆膜,将内部保护起来. 这种覆膜是一种氧化物,其实也是一种"锈",因而也可以说不锈钢是一种比铁还易于生"锈"的金属,但它生的"锈"恰恰起了保护膜的作用. 与此类似的是铝.在铝的表面也能形成一层氧化覆膜,所以铝也不易生锈. 不锈钢也好,铝也好,它们都有这样一层氧化膜保护着内部,因此在洗刷不锈钢制品或铝制品时,最好不要用去污染粉等用力擦拭表面,否则会破坏那层氧化膜.20、物体加热后为什么会膨胀现在我们以做团体操或广播体操为例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列队完毕之后,同学们相互之间的空隙很狭窄,这样是无法做体操的,因为大家彼此会碰撞.然而,把彼此之间前后左右的距离拉大(呈散开队形), 大家就可以轻松地做体操了. 物体被加热后,随温度的不断升高,构成物体的分子的运动也逐渐加剧, 于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也就一点一点地拉大了. 也就是说,从物体的整体上看,物体就变得膨胀了. 还有,物体的膨胀率是由物体本身所决定的,物质不同,其膨胀率也各不相同.21、火柴真的能在黑板上划燃吗当火柴头与火柴盒上的摩擦面相摩擦时,由于双方都很粗涩,会产生出很多摩擦热.这时摩擦面上所含的磷首先被点燃,所产生的热量又会使火柴头上的硫和氢氧化钾分解发出氧,从而点燃火柴棍. 就是说,第一次点火是由火柴盒摩擦面上的红磷引起的,第二次点火是由火柴头产生的氧与燃料(硫)的作用而发生的. 当然,即使不用火柴盒上的摩擦面,而用火柴头在黑板或放在桌面的报纸上猛烈摩擦,当产生大量的摩擦热时,也可以直接引起第二次点火,从而点燃火柴. 这是摩擦产生的高温使氢氧化钾分解出氧,同时使硫的温度达到燃点以上,从而使火柴燃烧起来.也就是说,物体燃烧的三个条件都齐备了,火柴也就点着了.这三个条件是氧,燃点(高温)和燃料. 但是不用火柴盒划火柴时,要有些技术上的窍门.22、为什么乘地铁时耳朵不发胀列车驶入隧道后,人的耳朵往往会发胀,这与坐索道车或乘公共汽车上高山,或乘飞机起飞,着陆时的感觉相似. 人们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是由于空气压力的急剧增加或降低所造成的. 高速飞驰的列车驶入隧道,隧道内的空气受到挤压,气压便会增高,接着便压迫了耳朵里的鼓膜,使人感到耳朵发胀. 而在地铁里,由于人的身体始终都是处在一定空气的压力中,即使电车飞驰着,也不足以引起空气压力的变化,所以耳朵没有什么感觉. 尽管如此,如果你稍加注意,会发现当地铁电车紧急刹车时,耳朵同样会感到发胀.你可以去体验一下,看看耳朵有没有发胀的感觉.23、水的波纹为什么是圆形的水面上的波纹是以同样的速度向四周扩展开来的.因此,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那些扩展开来的波纹就变成了圆形.当然,如果水面上落下来的物体形状是方形的话,那么,水面上波纹的最初的形状也是方形的.可是,当波纹一扩展开来,最初的形状就开始变了, 最后总成为圆形.24、冬天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下面的比上面的热给洗澡水加热.温度一上升,水就开始膨胀,变轻,热水渐渐向上面集中.洗操前,要好好搅动一下澡盆里的水,因为上面的水热,下面的水凉.但是,在冬天的池塘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水有一种罕见的特性,即当水温在4℃的时候,其重量比任何温度的水都要重. 由于水有这种特性,所以,当池塘的水面温度因寒冷下降到4℃的时候,这层水就向下沉去.又因为4℃以下的水虽然更凉,但重量却比4℃的水轻,所以,这些水向上升,于是池塘的水面逐渐结上了一层冰.然而,冰的传热功能欠佳,这样就使得池塘底部的水温不降到4℃以下.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除去特别浅的水池外,池塘里的水不会全部都结成冰.25、飞机为什么能长时间在空中飞行把石头向上抛去,石头虽然扔得很高,但还是会落下来.这是因为开始时,尽管石头上升的力很大,可是转眼间下降的力又变大了.在石头上升到最高点时,上升力和下降力是均衡的. 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正是利用上升力和下降力均衡的原理. 飞机向前飞行,机翼撞击空气,由此产生的上升力和下降力相均衡,就能使飞机长时间在空中飞行了.26、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的冰都是淡水南极的冰和北极的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南极是大陆,而北极没有陆地,换句话说,北极的冰全部是在海中冻结的,南极的冰在陆地上冻结后,在海里形成了冰山,漂来漂去.南极的冰内冻结了少量的海水,这一点和北极冰相同.南极的冰山在海里呈桌面形,北极则没有这种冰.这些是两极的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在陆地上结成的冰是淡水,然而有趣的是,海水冻结的冰也是淡水.这是因为,冰在海水中形成冻结的时候,海水受波浪和风的影响, 勉勉强强挤进细小的冰粒间,但只能留下一丁点儿海水的痕迹.由于数量极少,所以,在海水中冻结的冰,没有一点儿咸味. 大致来说,结晶的物质是单纯的物质,因为冰是在0℃的情况下冻结成结晶体的,所以它是纯粹的水. 目前,有些沙漠地区的富裕国家,正计划用船将南极的冰山运回来,作为饮用水.27、唱片上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大家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下唱片上的纹路,你就会明白,原来,唱片上刻着声音振动的波形. 在唱片公司,工作人员用话筒录制音乐,话筒把声音变成了电的振动. 将这种振动放大,用录音器上的刀具(利用电磁的振动作用,带动钻石刀具工作),在唱片上刻下声音的纹路. 经过漫长的过程,人们制造出了一种叫做金属打印机的原型,用它在塑料板上像盖章那样来制作唱片.就是这样,声音的振动以或深或浅或曲折的纹路,被逼真地记录在唱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八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游》
一、填空题:
1、科学蕴藏在问题中间,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科学的追踪。

2、(科学)是生活的亲密伙伴,它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3、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从古代的火把,近代的(煤油灯)、(蜡烛),到现代的(电灯),照明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4、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根据吊灯有规律的摆动发现了(钟摆),中国的鲁班根据野草划破了手发明了(锯),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根据洗澡水溢出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根据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中国现代的王永民发明了汉字(“五笔字型”)。

5、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巴甫洛夫)说的。

6、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提问)、(猜想)、(调查)、(反思)等。

7、林恒韬同学发明了(充气雨衣),陈凡同学发明了(抓鱼手套)。

8、水池下面的弯管作用是来阻挡下面的(异味)和(虫子)。

9、灯,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远古的(火把),近代的(煤油灯)、(蜡烛),到现代的(电灯),照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10、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提问、猜想、调查、反思)等。

11、治疗天花病的琴纳是(英)国人。

二、判断题:
1、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

(√)
2、科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3、手机,是我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4、灯,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也是重要的装饰物。

(√)
5、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衣服除了御寒和美化的作用外,还将具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
6、科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7、科学将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不正确利用,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

(√)
8、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的踪迹。

(√)
9、科学就蕴藏在这些问题中去,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科学的踪迹。

(√)
10、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我们会有许多收获。

(√)
11、团结合作市成功的保证。

(√)
12、生活离不开科学。

(√)
13、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科学问题(√)
14、公共场所应不应该吸烟?这是科学问题。

(×)
15、为什么把儿童比作花朵?这是其他问题。

(√)
16、科学问题进行分类便于开展科学研究。

(√)
17、采访提出的问题最好安排一定的次序,把简单的放在后头。

(×)
18、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是百利无一害。

(×)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联想。

(×)
20、每一次的科学提问与观察的经历都会让你有一个新的启示。

(√)
21、科学只跟科学家有关。

(×)
22、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
23、合作交流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不大,主要靠自己研究。

(×)
24、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
三、连线题:
1583年意大利伽利略钟摆
1590年意大利伽利略自由落体
公元前5世纪中国鲁班锯
公元前3世纪希腊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18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爱德华.琴纳预防牛痘的天花疫苗
1666年英国牛顿万有引力
1715年美国富兰克林游泳加速器
1978年中国王永民“汉字五笔字型”1994年中国林恒涛充气雨衣
2002年中国陈凡抓鱼手套
四、选择题:
1、下面(B)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的高度
C、翅膀的形状
D、自身重量
2、下面(ABCE)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法(多选题)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提问
D、抄袭
E、猜想
F、生搬硬套
3、下面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中国人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地动仪
B、中国人发明电灯
C、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D、英国爱德华.琴纳疫苗接种
五、简答题:
1、科学对我们的生活又产生着怎样的影响?
答:科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促进影响。

比如:空调的使用让我们冬暖夏凉,网络查资料更方便,手机、电话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卡车吊车提高了工作效率,等等。

科学在衣食住行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将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请发挥想象力,描绘一下我们心中的未来。

答:人们穿着多功能服装,家家都有水、陆、空三用小汽车;每个人都长寿健康,不会生病;人类已经掌握了自由到达宇宙任何地方的技术,想去哪个星球都可以去;社会上没有坏人,没有犯罪等等。

3、假设妈妈在2100年,给我买来一件具有奇妙功能的衣服,大胆猜想一下这件衣服可能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答:1、热调节功能;2、香味除臭;3、陶瓷纤维防紫外线;4、无菌;5、驱蚊;
4、举例子说说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大气污染、白色垃圾、绿色食品减少、森林大量砍伐
5、小明想去采访班主任老师,请你帮他设计三个采访内容。

答:你对班级后进生是如何帮助教育的?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你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6、你最喜欢哪位科学家?为什么?
答:比如,我喜欢琴纳,因为他为人类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我喜欢爱迪生,因为他发明了电灯泡,为人们带来了光明。

7、你认为怎样才能当上一位小科学家?
答:首先要有一颗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我们就可当上小科学家。

8、科学家创造发明的一个共同的过程是什么?
答: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得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